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98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docx

资料员考试复习试题第一部分通用知识

第一部分通用知识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单选题

1.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D、耐水性)。

2.以下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是(D、水泥)。

3.某材料的体积密度为2.5g/cm3,堆积密度1600kg/m3,求该材料的空隙率(B、36%)。

4.材料的吸水性可用(A、吸水率)表示。

5.当材料的润湿边角(B、θ<90°)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6.某材料的体积密度为2.5g/cm3,堆积密度1600kg/m3,求该材料的密实度(C、64%)。

7.材料的孙隙率(P)与密实度(D)的关系是(C、D+P=l)。

8.材料的耐水性可由(B、软化系数)表示。

9.某干燥多孔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1,吸水饱和后其导热系数为λ2,再经受冰冻后其导热系数为λ3。

可以判定(B、λ1<λ2<λ3)。

10.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用的材料时,应选用(A、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的材料。

11.在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其材料的软化系数不得低于(C、0.85)。

12.用来评价材料轻质高强的指标是(D、比强度)。

13.材料的密度(ρ)、表观密度(ρ0)、体积密度(ρ0')、堆积密度(ρ")之间的大小关系是(C、ρ>ρ">ρ0>ρ0')。

14.材料的体积密度小、孔隙率大、闭口孔多、孔分布均匀、孔尺寸小、材料含水率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材料导热性差,绝热性好)。

1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A、弹性)。

16.下列材料中为脆性材料的是(D、混凝土)。

17.材料在冲击或动力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而不破坏的性能称为(B、韧性)。

18.(C、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表示。

19.根据材料的润湿示意图,当润湿角θ>90°时,材料表现为(B、憎水性)。

20.以下不属于亲水性材料的是(A、沥青)。

21.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B、吸湿性)。

22.材料的抗渗性与(D、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23.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强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等都与(C、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24.抗渗等级以符号“P”和材料可承受的水压力值来表示,其中水压力值以(A、0.1MPA)为单位。

25.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非活性混合材料后,(B、水化热减小)。

26.有硫酸盐腐蚀的环境优先选用(C、矿渣水泥)。

27.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按(A、废品处理)。

28.相同龄期条件下,复合水泥的性能与普通水泥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耐磨性好)。

29.硬化过程中干缩性小,抗裂好的水泥是(D、粉煤灰水泥)。

30.以下关于砂的细度模数正确的是(A、能反映砂的粗细,不能反映砂的级配优劣)。

31.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混凝土膨胀,这一著名理论称为(D、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32.拌制混凝土宜选用(D、连续级配的砂)。

33.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入量,通常以占(B、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34.一般将强度等级为(B、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35.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下面几个参数中,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B、水灰比)。

36.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的(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37.大体积混凝土掺用外加剂,应选用(B、缓凝剂)。

38.水泥的有效储存期为(C、三个月)

39.混凝土抗冻等级F15中的15是指(A、最大冻融次数为15)。

40.混凝土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41.配制普通混凝土时,选择的水泥强度等级比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A、高)。

42.砼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B、徐变)。

43.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C、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

44.工地上常用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指标是(A、坍落度)。

45.随着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D、徐变)增大。

46.砂率是指(C、砂占砂石质量的百分比)。

47.能减少水泥用量,改善砼性能,提高砼强度的外加剂是(C、减水剂)。

48.节约水泥和提筒轮强度的有利措施是(A、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

49.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大于(C、390分钟)。

50.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边长尺寸的(B、1/4)。

51.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短于(B、45)分钟。

52.水泥出厂后,凡强度、凝结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标准规定的要求时为(B、不合格品)。

53.硅酸盐水泥分为(D、六)个强度等级。

54.硅酸盐水泥生产时需加入适量石膏,其目的是(C、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55.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D、P.S)。

56.(A、石灰石矿粉)不属于水泥活性混合材料。

57.测定砂浆强度等级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A、70.7×70.7×70.7)mm。

58.下列哪项指标可用来评定建筑砂浆的保水性(D、分层度)。

59.砂浆的流动性(稠度)以(A、沉入度)表示。

60.在水泥砂浆中加入少量石灰,其主要作用是(C、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61.砌筑砂浆中的细骨料宜优先选用(B、中砂)。

62.可溶性盐类在砖表面形成白色絮团状斑点的现象称为(A、泛霜)。

63.烧结普通砖的规格是(C、240×115×53)mm。

64.以下不属于常用砌筑砂浆的是(D、吸声砂浆)。

65.钢材的冲击初度指标越高,说明钢材的(C、冲击韧性越好)。

66.钢材的屈强比越小,表明(A、钢材使用可靠性越高)。

67.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B、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68.同种钢材的伸长率(A、δ5>δ10)。

69.(A、硫)能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70.钢材的冷弯性能是指(A、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71.碳素结构钢Q275-C表示(B、屈服点为275MPA的C级镇静钢)。

72.在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图中,(D、弹性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73.钢材按含碳量大小可分为三类,其中含碳量小于(A、0.25%)为低碳钢。

74.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中不能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的是(D、冲击韧性)。

75.75、(D、屈强比)是反映钢材的安全可靠程度及利用率大小的重要参数。

76、钢材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C、拉伸性能)。

77、在结构设计中,规定以(A、屈服强度)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

78、合金元素含量为8%的钢材属于(C、中合金钢)。

79、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含碳量最低的是(D、Q195)。

80、对于牌号为HRB400的钢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是冷轧带肋钢筋)。

二、多选题

1.下列材料中,具有憎水性的材料是(A、沥青D、石腊)。

2.导热系数λ是衡量绝热材料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下列哪项描述正确的是(A、λ值越小,其绝热性能越好C、孔隙率相同时,孔隙尺寸越小,导热系数越小D、孔隙相互连通比不连通者的导热系数大,绝热性能差)。

3.石灰的熟化反应具有(B、放热C、体积增大)特征。

4.材料的含水率是(B、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分质量与材料干重之比D、表示吸湿性的指标)。

5.某种材料,当孔隙率增大时,在以下性质中,一定下降的是(B、表观密度D、强度)。

6.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些力学性质(A、试件拉伸过程中没有屈服现象B、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C、试件拉伸过程中变形量很小)。

7.以下可以判定水泥为不合格品的是(A、强度不合格B、初凝时间不合格D、安定性不合格)。

8.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A、流动性B、粘聚性D、保水性)。

9.混凝土非标准试件的尺寸通常有(A、100×100×100C、200×200×200)mm。

10.采用下列(A、掺用混凝土高效减水剂C、减小水灰比)方法,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快分为以下几个质量等级(A、优等品B、合格品)。

12.配制高强混凝土,可釆用以下哪些有效方法(A、使用高效减水剂C、采用低水灰比)。

13.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A、化学收缩B、干湿变形C、温度变形)。

14.混凝土耐久性通常包括(A、抗冻性B、抗渗性)。

15.砂浆的和易性包括(B、流动性C、保水性)。

16.影响砌筑砂浆强度的因素主要有(A、水泥强度C、水泥用量)

17.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有(B、伸长率D、断面收缩率)。

18.根据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钢分为(A、碳素钢C、合金钢)两大类。

19.根据脱氧程度的不同,钢分为(A、沸腾钢C、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20.建筑钢材力学性能指标包括(B、抗拉性能C、冲击韧性)。

三、判断题

1.胶凝材料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B)

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一般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与水中;水硬性胶凝材料则只适用于潮湿环境与水中。

(B)

3.石灰在空气中的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交替进行的过程。

(A)

4.通常将水泥、矿物掺合料、粗细骨料、水和外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为2000~3000kg/m3的混凝土成为普通混凝土。

(B)

5.通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

(A)

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然后釆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值。

(A)

7.细骨料是指粒径为0.15~4.75mm的天然砂,不得使用人工砂。

(B)

8.对于泵送混凝土,当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对碎石不宜大于1:

3。

(A)

9.拌制混凝土严禁使用海水。

(B)

10.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是釆用150mm×150mm×5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龄期,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

(B)

11.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得使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

(B)

12.我国采用劈裂法间接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A)

13.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成正比。

(A)

14.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强度值越小。

(B)

15.混凝土的荷载变形可分为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一徐变。

(A)

16.混凝土渗水的主要原因与孔隙率的大小、空隙的构造有关。

(A)

17.各种砖和砌块,在砌筑之前均应先浇水湿润。

(B)

18.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破坏的能力,是通过标准试件的弯曲冲击韧性试验来确定的。

(A)

19.建筑节能主要是建筑物围护结构、门窗等的保温隔热。

(A)

20.热轧光圆钢筋有HPB235、HPB255两个牌号。

(B)

第二章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本知识

一、单选题

1.图样上的尺寸单位,除标髙及总平面图以(C、米)为单位外,其他必须以毫米为单位。

2.A2图纸幅面的尺寸规格是(C、420×594)。

3.图样的比例,应为(B、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4.房屋建筑制图标准中规定,标高符号应以(A、直角等腰三角形)表示。

5.比例宜注写在图名的(C、右侧)。

6.指北针尾部的宽度宜为圆直径的(C、1/8)。

7.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编号顺序为(B、横向从左到右,竖向从下到上)。

8.基本制图标准中规定图样及说明中的汉字宜采用(B、长仿宋体)或黑体。

9.图形比例1:

500属于(D、缩小)比例。

10.一面积为16m2的正方形,按1:

2的比例绘制而成的图形面积为(B、4)m2。

11.一个工程设计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不含目录及表格所使用的A4幅面,不宜多于(B、两种)幅面。

12.假定某图样的基本线宽为B,则图中采用粗线、中线、细线的线宽比例应为(A、1:

0.5:

0.25)。

13.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C、可用实线代替)。

14.详图符号代表的含义是(D、对应第3张图纸内编号为6的详图)。

15.按照制图标准,以下关于尺寸标注的说法正确的是(B、尺寸起止符号是尺寸的起点和止点。

建筑工程图样中的起止符号一般用长度为2~3mm的中粗短线表示)。

16.能表示形体长度和髙度的投影是(B、正立面投影)。

17.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是一条(B、铅垂线)。

18.由前向后投影,在V面上所得的投影图,称为(B、正立面投影图)。

19.工程上常用的四种投影是多面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和标高投影,其中标高投影属于(D、正投影)。

20.以下投影法作图对应的图形不正确的是(B、中心投影一轴测图)。

21.关于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说法正确的是(D、对三个投影面都有倾斜角,都不反映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22.平行于H投影面的平面在V和W投影面上的投影为(D、均为直线)。

23.以下不属于投影三要素的是(B、投影方法)。

24.在两个或多个两两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分别作出同一个形体的正投影,然后把投影面连同其上的正投影一起展开到同一平面而形成投影图的方法称为(A、多面正投影法)。

25.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D、无关)。

26.以下关于0Y轴的说法正确的是(C、H投影面与W投影面的交线)。

27.某些曲面可看作一条线按一定规律运动所形成,这条线称为(C、母线)。

28.圆球在三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结果为(D、三个大小相等的圆)。

29.三投影面体系中,H面、V面投影在X轴方向均反映形体的长度且互相对正,称之为(B、长对正)。

30.正放的圆锥在V投影面上的投影应是一个(C、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线框。

31.空间两直线,两组同面投影平等,则此两直线的关系为(C、不确定)。

32.H、V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用(A、OX)标注。

33.己知点A(10,0,0)和点B(10,0,10),以下关于点A和点B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C、A在点B的正下方)。

34.已知E点距H、V、W投影面的距离分别为15,5,10;F点在E点上方5,左方10,前方15,由此可知点F的坐标为(A、(20,20,20))。

35.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空间形状是(D、圆)。

36.侧垂面的H投影(A、呈类似形)。

37.正垂面与侧垂面相交,其交线是(C、一般线)。

38.正三棱锥的三面投影中,可能有(C、两个)三角形。

39.当平面垂直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结果为(B、一根线)。

4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Z轴方向的尺寸反映物体的(C、高度)。

41.根据形体的H面和V面投影(下图所示),选择正确的W投影(C)

42.根据形体的H面和V面投影(下图所示),选择正确的W投影(B)

43.正放的六棱柱在W投影面上的投影应是(B、多个同一高度的矩形)。

44.以下关于正圆锥在三个基本投影面的图形正确的是(A、两个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一个圆)。

45.以下关于正圆台在三个基本投影面的图形正确的是(C、两个直径不等的同心圆,两个等腰梯形)。

46.在投影作图时,画铅垂线的正确方法是(D、从下到上)。

47.己知E点在F点正上方,则E和F两点的(C、Z方向)坐标值不相等。

48.H面投影反映形体的(A、顶面形状和长度、宽度两个方向的尺寸)。

49.房屋建筑的各种视图主要是采用(A、正投影法)绘制的。

5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X轴方向的尺寸反映物体的(A、长度)。

51.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立投影面(V面)反映物体的(B、上下、左右关系)。

52.分层剖面图一般是以(C、波浪线)为界,分别画出每层构造的。

53.在进行剖面图的处理时,若用一个剖切面不能将形体上需要表达的内部构造一齐剖开,可用两个及以上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这样得到的剖面图称为(B、阶梯剖面图)。

54.以下关于选择剖面位置的基本原则,不正确的是(D、剖切过程可能产生新线)。

55.以下关于局部剖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D、范围一般不应超过投影图图形的1/2)。

56.重合断面应画在形体投影图形的(B、剖切位置投影图上)。

57.在杆件投影图的某一处用折断线断开,然后将断面图画于其中的画法称为(C、中断断面图)。

58.用一假想的平面剖切某形体得到的投影图称为(B、剖面图)。

59.剖切位置线用(A、长6~10mm的粗实线)来表示。

60.剖面图线型规定,被剖切面切到部分的轮廓线用(C、粗实线,中实线)绘制,剖切面后的可见部分用()绘制。

61.将形体某一部分剖切后所形成的断面图,画在原投影图以外的一侧称为(B、移出断面图)。

62.剖面图中,剖切到的轮廓线用(A、粗实线)来表示。

63.剖切平面平行于V投影面时得到的剖面图称为(A、正立剖面图)。

64.某构件及剖切位置如下图所示,与之对应的断面图应为(C)。

65.某构件形体是对称的,画图时把形体的一半画成剖面图,这样组合而成的投影图叫做(A、半剖面图)

66.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关系是(D、剖面图包含断面图)

67.某构件及剖切位置如下图所示,与之对应剖面图应为(B)。

68.断面图与剖面图相比较相同的部分是(D、被剖切部分的表达)。

69.若仅将剖切面切到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则所得的图形称为(D、断面图)。

70.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应以(A、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71.绘制房屋建筑平面图通常采用的比例是(A、1:

100)。

72.建筑平面图是采用一假想的(B、水平剖切面沿窗台)以上位置切开,将上部移去后所得的水平投影图。

73.以下属于建筑施工详图的是(B、构件详图)。

74.在施工图上,一般将房屋室内底层主要房间的地面定为高度的起点,这样形成的标高叫(C、相对标高)。

75.(A、底层平面图)表示该层的内部平面布置、房间大小,以及室外台阶、阳台、散水、雨水管的形状和位置等。

76.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应在(C、底层平面图)中表示,剖面图的图名应与其剖切线编号对应。

77.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包括的专业图纸为(A、施工图首页、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等)。

78.施工总平面图内容包括(A、总体布局规划、形状和位置、地形和地貌、朝向和风速、其他)。

79.定位轴线应用(B、细点画线)绘制。

80.详图的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C、10)mm的圆和水平直线组成。

二、多选题

1.以下图纸幅面代号与图框尺寸对应正确的是(A、A0—841×1189D、A3—297×420)。

2.按照制图标准绘制的构件图形,其真实大小(A、与绘图的准确度无关D、应以图形尺寸标注为准)。

3.以下关于定位轴线的有关规定,正确的是(B、轴线端部的圆应用细实线绘制D、通用详图中可不注写轴线编号)。

4.有关单点长画线的要求,正确的是(A、与其图线相交时应是线段相交B、线段长度和间隙宜各自相等C、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

5.在建筑工程图样上,尺寸的组成包括(A、尺寸界线B、尺寸线C、尺寸起止符号)。

6.正投影的投影关系有(B、长对正C、高对齐D、宽相等)。

7.标高有(C、绝对标高D、相对标高)两种形式。

8.下列关于投影叙述正确的是(A、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线,且与原直线平行等长C、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平面实形D、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9.绘制建筑形体正投影图可用的方法有(A、镜像投影法C、正投影法)。

10.属于三个基本投影面的是(A、HC、VD、W)。

11.投影面垂直面有三种不同情况,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垂直于H面,倾斜于V面和W面C、垂直于V面,倾斜于H面和W面)。

12.用投影法对直线、平面进行投影,反应的投影特性是(A、积聚性B、真实性C、类似收缩性)。

13.投影法可分为(A、中心投影B、平行投影)。

14.以下关于剖面图的适用情况正确的是(B、半剖面图一般用于对称形体的剖切C、全剖面图一般用于不对称形体的剖切)。

15.断面图可分为(B、移出断面图C、重合断面图D、中断断面图)。

16.剖面图可分为(A、全剖面图B、阶梯剖面图D、半剖面图)。

17.以下关于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正确的有(A、剖面图包含断面图,断面图是剖面图的部分B、剖切符号的表示不同,断面图的剖切符号只有剖切位置线D、形体被剖切到的断面轮廓内均要填充材料符号)。

18.关于剖面图的标注方法,正确的有(A、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平面的位置,用长6~10mm的粗实线表示B、剖切后的投射方向用垂直于剖切位置线的长4~6mm的短粗线表示C、剖面图与被剖切图样可以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19.下列关于建筑平面图中轴线编号的说法,正确的是(B、横向轴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注写C、竖向轴线编号用大写拉丁字母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注写D、拉丁字母中I、Q、Z不得用于轴线编号)。

20.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中立面图的命名方法包括(A、按立面朝向命名B、按立面首层两端的轴线编号命名C、按立面的主次命名)。

三、判断题

1.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组成一套完整的房屋建筑工程图。

(B)

2.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建筑物的规划位置、形状与室内外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等。

(A)

3.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基础图、结果平面布置图和各种结构构件详图。

(B)

4.施工图中的图样是釆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A)

5.房屋施工图一般采用放大的比例绘制,如1:

100、1:

200的比例。

(B)

6.施工图中必须标注尺寸单位。

(B)

7.施工图中的尺寸除总平面图以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mm为单位。

(B)

8.以建筑物底层室内主要地面为零点的标高称为相对标髙。

(A)

9.标高应当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B)

10.平面图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编写。

(A)

11.索引的详图是局部剖视详图是,索引符号在引出线的一侧加画一剖切位置线,引出线在剖切位置的哪一侧,表示该剖面向哪个方向作的剖视。

(A)

12.建筑平面图中一般应在图形的四周沿横向、竖向分别标洼互相平行的两道尺寸。

(B)

13.凡是剖面图上不同的高度都应标注相对标高。

(A)

14.楼梯详图表明楼梯形式、结构类型、平面尺寸以及配筋等。

(B)

15.楼梯剖面图重点表明楼梯间的横向关系。

(B)

16.结构施工图中构件的代号一般是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B)

17.YKB表示预应力空心板。

(A)

18.在结构剖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的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筋的弯钩则应向下或向右。

(A)

19.构件详图主要反映构件的形状、尺寸、配筋、预埋件设置等情况。

(A)

20.LL表示楼梯梁。

(B)

第三章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一、单选题

1.对于高度不大于24m的双排脚手架,连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