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953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8年----2018年第四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巴黎公社成立以后,规定:

“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

”此规定

A.保证了委员办事的高效B.说明实行了直接民主

C.便于委员接受人民监督D.保证了委员廉洁公正

2.据记载,1870年至1905年间美国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08家减至606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50万美元。

材料现象说明

A.自由竞争体制得到推广   B.社会生产的集中化加强

C.私人垄断资本走向衰落   D.社会经济管理日益混乱

3.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4.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这主要说明了

A.经济危机的蔓延   B.世界市场的无序

C.工业经济的弊端          D.市场调节的失灵

5.据记载,1929年美国的私人投资率占GDP的16%,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41年私人投资率仅占GDP的14%,说明新政时期私人投资恢复有限。

这主要是因为“新政”

A.加剧了经济危机程度      B.废止了自由企业制度

C.促进了经济有序发展      D.增强了国有企业比重

6.“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这是《解冻》一书结尾中的一句话。

西方评论界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它的出现是由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  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C.苏联斯大林时代的结束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7.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8.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向千家万户,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电视和电影B. 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D.汽车与漫画

9.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

“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

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10.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

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A.飞机   B.电话 C.因特网D.火车

11.《新全球史》中指出:

“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1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棉布进口棉纱进口

A.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3.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

“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

”材料中的“×××”事件

A.促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高涨

C.体现了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D.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14.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高全喜在《立宪时刻:

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C.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15.据严中平等人编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记载,1916年,中国棉纺织业每生产一包l6支纱司获利7.61元,1917年升到36.93元,1919年达70.65元。

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    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面开展    D.国际形势为工业发展提供契机

16.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等。

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A.爱国进步B.迷信落后C.救亡图存D.正义理性

17.1920年11月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宣言中提出:

“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公有,社会共用。

……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此宣言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之路  B.奠定了中共“一大”党纲的基础

C.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基础  D.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18.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

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

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

”该材料可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学]

C.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右图为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对中国战局的时事报道。

此报道中最有可能看到

A.日军速亡中国计划破产

B.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为

C.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宣言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情况

21.《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

”从材料可见

A.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B.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22.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C.转嫁战争负担D.强化物资管制

2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24.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

“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

其任何效力。

”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

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25.《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

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6.右面是1978年-198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元)的增长变化示意图。

该示意图说明

A.人民公社体制仍有积极作用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得到推广

D.生产责任制保证了粮食丰收

27.“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

”材料现象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B.我国民主实现了全民公决

C.政治协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D.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扩大

28.“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处应为

A.康德B.苏格拉底C.智者学派D.伏尔泰

29.读下图,可反映出

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并非所有人在希腊都享有民主政治

30.据文献记载,在古代罗马,一些外邦人假装使自己沦为罗马公民的奴隶,再由该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解放后,获得被释奴身份。

进而取得罗马公民资格。

材料现象

 A.表明奴隶的社会地位高于外邦人B.反映了罗马公民经常释放奴隶

 C.说明公民资格是移民罗马的前提D.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社会影响

31.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

32.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

“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

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C.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商业更兴旺

D.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相当发达

33.曾经有人发生这样的呐喊: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

”这个呐喊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

该时代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34.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35.17世纪中后期,一位阿姆斯特丹商人写道:

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

此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荷西商业竞争的结果B.欧洲经济危机对荷兰的影响

 C.英荷殖民冲突的影响D.荷兰金融业遇到了严重危机

36.近代西方某一画派在创作中主张:

“将个人感情趣味以及艺术才能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而不受任何形式与法制的限制”。

下列作品中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格尔尼卡》

37.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38.1811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宪政制度确立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国王掌控财政权

3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议会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由此可见

A.帝国议会没有发言权B.联邦议会拥有决策权

C.德国是君主专制政体D.政治体制有专制色彩

40.詹姆斯•密尔(JamesMill)和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

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

这说明了

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实为殖民主义者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

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

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41.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择有重要影响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

D.主流思想取向决定政治文明的方向

42.白寿彝《中国通史》认为古代某种政治制度是“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宗族关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工具”。

该制度

A.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B.强调以父系血统维护政治秩序

C.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压榨D.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4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44.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

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D.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45.《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

“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

C.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D.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46.钱穆《国史大纲》指出: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而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47.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48.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国家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49.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

这说明当时中国

A.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C.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0.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Ⅱ卷(4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60分)

51.(14分)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灵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注:

“时务”是指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

并做简要评价。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4分)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

(4分)

5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5月,在新政实施4年后,……随着新一轮的经济衰退,民意调查显示,工作救济打败其他救济方式成为人们的首选。

有个流传颇广的故事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领到救济支票后,主动打扫镇上的街道,他说:

“我要做点事情,我不能白拿这些救济。

”这一切要归因于“民用工程署”(CWA)专门从事工作救济的部门的快速发展。

……CWA很快让400万人拥有了工作,它规定,体力劳动者每周工作30小时,职员和技术人员每周工作39小时。

较高的工资和相对好的工作环境,使CWA迅速成为私企低薪工作岗位的有利竞争者。

修桥修路,修校舍,修公园,修运动场,维修游泳池,控制虫害等等,共花掉了约9亿美元。

——摘自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材料二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

同一时间,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

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

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笼。

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摘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计划”成为最时髦名词的原因。

(6分)

53、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在相互借鉴中前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

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学”时的侧重点。

这对他们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4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每个阶段的核心主张,并概括指出国人在第三阶段的“觉悟”最终对中国政治面貌所起的革命性变化。

(4分)

高二月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A卷1—20ABBDBDCACCBDCCDBBCAB

21—50BCCCDBDCDDDBAACADBDCCDCACCCDDC

B卷1—20CBCACCCDDCBDCCDBBCAB

21—50BCCCDBDCDDDBAACADBDCABBDBDCACC

51.14分)

(1)特点:

面向公民,抽签产生。

(2分)

利:

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2分)

弊:

选拔不具有广泛性;忽视了公职人员的能力与品德(个人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分,答出二点即可)

(2)特点:

分科考试;分级筛选;注重考查儒家经典和诗赋文章;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分)

(3)相同:

都体现了公平性;都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参政积极性。

(2分)

不同:

雅典:

民主,不能保证公职人员的素质;唐朝:

专制,注重个人才能。

(2分)

52.答

(1)措施以工作救济解决失业,以兴办民用工程扩大就业(2分)

意义:

遏制了经济危机的蔓延;稳定了社会秩序,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基础工程建设(每点2分共6分)

(2)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就业;西方资本主义对苏联“计划”模仿的促进。

(每点2分,共6分)

53

(1)侧重点:

儒家思想本身或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结合

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他们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专制等主张的重要依据(4分)

(2)问题:

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原因: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4分)

(3)学术觉悟(学器物):

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技;

政治觉悟(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