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153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58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docx

专题58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高

考点58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全面把握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

1.建国初期——开基创业

(1)措施

①拉开序幕

改革旧教育,建立人民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

②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半工半读)。

③在少数民族地区确定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

(2)方向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3)成果

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挫折

受“左”倾错误影响,鼓吹“读书无用”论,长时期“停课闹革命”和所谓“教育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蓬勃发展

(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1977年邓小平复出,主持教育科学工作,恢复高考;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

学校教育迅速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2)教育方针

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表明国家把教育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4.新世纪——迎接挑战

(1)背景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2)措施

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考向古今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中国的教育

1.春秋时期:

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西汉武帝时期: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宋代:

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

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明朝:

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

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清朝:

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近代中国的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

清政府整顿官学书院、祛除科举积弊、推崇儒学地位,从传统中寻求应变方案;主要是针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力图恢复被农民起义搅乱的封建秩序。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及增设天文算学馆。

京师同文馆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成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传播西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这突破了对旧制度、旧体系修修补补的框架,迈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教学内容的更新;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被淡化;严夷夏之大防的旧观念在教育上开始动摇,借才异域。

福建船政学堂,从西语到西艺的转变。

前学堂培养轮船设计制造人员,法文学堂;后学堂培养轮船驾驶人员,英文学堂。

派遣留学生。

福建船政局派遣留欧成绩更显著,在挑选出国人员上把关较严;出国学生年龄二十左右,只想坚定,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管理人员思想较开明;有明确的要求和检查措施。

2.维新变法时期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教育近代化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

京师大学堂统辖各省学堂,是去昂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师法日本。

1901年以后,清政府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造各级官学、改革和废除科举取士制度。

废除科举制度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大发展,促进了留学潮流的高涨,加速了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

3.民初

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全国教育秩序;颁布民国教育宗旨,培养共和国新国民;归国留学生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核心力量。

1915年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西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影响的日益加深,教育改革兴起。

产生了一部比较完善的学制——壬戌学制;职业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促进了教育思想界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美感教育(蔡元培)、职业教育(黄炎培)、科学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杜威),强调平民性、实用性、科学性、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阶段

方针政策

成就

新中国建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人民的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革”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改革开放以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典例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佑《通典》中记载:

“(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当时有人说唐朝科举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代诗人赵暇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1888年

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1901年

清延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举。

恢复经济特科。

1904年

清延颂布《奏定学堂章程》,作为第一个经由政府顺布并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官方学制文件,其领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5年

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威趋实学。

1906年始

清延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材料三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又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文革”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概括为十六个字“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上大学盖几个章就行,还有补贴,工农子女有优势。

1977年,《人民日报》头条刊出,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1)归纳材料一蕴含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清朝教育领域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社会背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

(1)信息:

有一定的出身等限制;录取人数少,以明经科为主;符合长远统治需要(唐朝统治选拔了优秀的人才)。

(2)特点:

将经济等实用内容纳入考试范围;创建近代教育体制;废除科举考试。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增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受西方的侵略,清政府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旧的科举考试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受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内开明人士的倡导。

(3)关系:

①新中国成立,我国面临着继续民主革命和恢复重建的双重任务(或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重要任务),教育服务于“革命与建设”。

②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与生产劳动结合。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运动开展,学校教育受到冲击,工农兵推荐上学现象突出。

④文革后为满足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或文革造成人才断层,不利于社会发展),文革后恢复高考。

1.清末1907年学部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能入小学和师范学堂,并且男女要分校、分班受教。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使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B.《共同纲领》体现了新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C.《共同纲领》强调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D.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2.根据教育部规定,1952年下半年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

一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学校的模式设专业。

二是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

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材连同欧美教育体系完全被否定。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

B.中国开始建立高等教育体系

C.苏联教育较适合新中国需要

D.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3.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

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到3%到6%。

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4.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5.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这种做法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6.下表为全国1977—1982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A.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恢复高考制度

D.改革开放

7.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此次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8.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

该项规定的实质

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

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

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

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

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

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下诏并于第二年废止八股……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

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新政时期的办学成绩斐然可观,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20世纪初出现了“留学热”,到1905年底,留日学生大约为8000至l0000人……《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最早的学制,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新政造就了新的知识分子,他们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奔向立宪和革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指出材料二中清末新政时期颁定的学制,并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新政教育举措的影响。

材料三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

一是为了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走上了以教育危机和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二是鉴于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恶果,走上了超越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据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流变及省察》

(3)指出材料三中西方在二战后提出两条教育思想道路的目的。

材料四邓小平正式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分管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

他以科教为突破口,对科学和教育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拨乱反正的意见,善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197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北师大出版《中国当代史》

(4)指出材料四中邓小平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一时期的其他教育措施。

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2014年北京卷)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3.(2016年北京卷)“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

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材料二严复认为:

“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

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考点冲关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阅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错误;《共同纲领》体现的是新中国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故B错误;新中国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D错误;材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出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劳动服务的宗旨,故C正确。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否定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育体系,这体现了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D正确;材料否定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育体系,没有提到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排除A;材料体现中国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而不是开始建立高等教育体系,排除B;新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深受意识形态影响,而不是苏联教育较适合新中国需要,排除C。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1年至1958年……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处于一五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量工科专业人才,故D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故B项错误;1951年至1958年中国也没有进行文化教育全面改革,故C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是1977年;B项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77—1979年高考的参加者人数最多,而导致这三年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停止招生,故答案为A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作用在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所以B项错误;恢复高考并不能影响高考人数的变化,C项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A项排除;结合材料时间“1985年5月”并联系时代背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为了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适应了经济改革的要求,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在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D项排除。

8.【答案】B

9.【答案】

(1)特点:

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

影响: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官员;进一步推动新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有助于加强思想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2)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影响:

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其主观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潮流,加速了清朝灭亡。

(3)目的:

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国际间的竞争,吸取二战的教训。

(4)措施:

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

其他措施:

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重新编写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总结出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特点”并联系对汉朝统治的影响来分析。

(2)问,第一小问,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回答;第二小问,可从“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新政造就了新的知识分子”分析清末新政教育举措对教育的影响,从“新政造就了新的知识分子,他们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奔向立宪和革命”分析对政治的影响。

第(3)问,根据“一是为了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二是鉴于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恶果”可知,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国际间的竞争,吸取二战的教训。

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他以科教为突破口,对科学和教育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拔乱反正的意见,善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概括“措施”;第二小问,同一时期的其他教育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直通高考

1.【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实行“一边倒”政策,到1952年底这一外交政策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与学习俄语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不一定就是学习俄语,广泛学习某种特定语言应是受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

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

2.【答案】A

3.【答案】

(1)相同点:

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特点:

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

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解析】第

(1)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主张设立各级学校”“培养……君子”“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完美的演说家……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以忠告引导国家”等概括作答。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不难概括;第二小问结合西学的传播、教育近代化的发展、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后的教育目标等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