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141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

重庆市长寿中学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

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中说:

“遍翻儒家的书,也找不到一句人君可以虐民,百姓不该反抗的话。

所以民贵君轻,征诛和禅让,一样合理,自是儒家一贯的理论。

”由此可知,吕思勉认为儒家思想

A.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具有可贵的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C.将禅让制当作最好的选君的办法

D.为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提供依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找不到一句人君可以虐民,百姓不该反抗的话”和“民贵君轻”等信息可知,吕思勉认为儒家思想主张“人君”行仁政、反对虐民,具有可贵的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君民关系,没有反映将禅让制当作最好的选君的办法,排除C项;D项材料信息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

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相近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答案】A

【解析】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原文出自《韩非子》,大意是说大的君主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讨伐诸侯,凭的是威势。

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法家思想,故A正确;B属于道家思想,CD属于儒家思想,故BCD排除。

3.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以下关于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汉武帝时期设立

②其教学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

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没有“四书”,这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并不是地方教育机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C.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

故选B。

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排除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C;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D。

5.钱穆《秦汉史》认为:

“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

……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

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

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

A.外儒内法

B.大相径庭

C.法古用今

D.殊途同归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以法治国,汉武帝外儒内法,二者有所区别。

故A项错误。

题干“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表明二者的实质和后果有相同之处,即殊途同归。

故B项错误,D项正确。

根据题干“禁天下之以古非今”说明秦始皇反对法古用今。

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这说明

A.市民阶层扩大改变了文学艺术

B.理学观念普及民众生活

C.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D.理学有世俗化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理学的相关通俗读物在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理学思想在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出现世俗化的倾向,故D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文学艺术的转变,故排除A项。

材料无法体现理学对民众的影响达到普及的层面,故排除B项。

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小说进行入蓬勃发展局面,故排除。

7.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

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细心观察、研究”“穷昼夜不厌”等信息,反映出理学思想中的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特点,故B正确;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发明本心是指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

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

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李贽“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可知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故B正确;材料“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与反对男尊女卑无关,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破除对孔子的思想迷信,故C错误;材料无法看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故D错误。

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反对“独治”,主张“众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据此可知

A.明确否定君权

B.全盘抛弃儒学

C.弘扬民主法制

D.反对专制独裁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可以看出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众治,属于早期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A项错误,反对君主专制,不是否定君权;B项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是近代民主思想,排除。

点睛:

材料“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顾炎武的主张,得出正确答案。

10.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

这说明当时

A.书商版权意识明显

B.活字印刷得到推广

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

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

【答案】A

【解析】

“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说明眉山程舍人从事刊行,不准翻版,说明书商比较重视版权意识,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活字印刷问题,B错误;民间文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通俗作品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

11.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

“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

“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

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需注意设问要求回答材料从侧面说明的问题。

据材料“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和道光皇帝认为小说是导致出现社会问题的原因。

这从侧面说明了通俗小说对社会影响力日增,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专制阻碍了明清小说的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代小说并未冲击理学的正统地位,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内容是题意正面说明的内容,不符合题意,错误。

12.下图所示是北宋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寒食帖》,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

全贴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据此可推知

A.宋代文化政策高压专制

B.宋代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

C.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

D.行书是宋代最盛行的书法类别

【答案】C

【解析】

根据“全贴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注重情绪的抒发,C正确;材料与文化专制无关,排除A;魏晋时期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3.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

“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这表明文祥

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

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表明文祥认识到议会制优点,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新变法运动”“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C;材料表明文祥认识到议会制优点,肯定西方民主制度,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解答即可。

14.严复对韩愈的君主专制论和尊君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天下之真主也”,“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

严复这一思想

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用西方民主思想否定传统民本思想

C.凸显了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

D.用民权代替君权从而建立民主共和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认为“君”是因“卫民”而设立,君的权力来自于民,其思想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意识,突出了近代宪政政治的核心,故C项正确。

严复并未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而是康有为,故排除A项。

题干未体现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否定,故排除B项。

D项,题干旨在阐述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共和制为革命派主张,故排除。

15.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

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知识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性质和方向

D.知识阶层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文化,过于偏颇,“整理国故”反映了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故A项正确,D项错误;“整理国故”属于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知识阶层的反思,没有体现出新文化运动性质的改变,故C项错误。

【点睛】“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是关键信息。

16.1920年初,陈独秀在武汉发表演说,指出必须“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享”;“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

这可直接佐证当时

A.封建礼教正统地位严重动摇

B.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改造问题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答案】B

【解析】

根据“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享”“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可知,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改造问题,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7.“如果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的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

”这反映出孙中山

A.实行平均分配的思想

B.消灭私人资本的思想

C.发展国家资本的思想

D.实行社会主义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由“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会“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可知,孙中山认为应该用国家力量来经营,而不是发展私人资本,故选C;题干说的是防止贫富严重不平均,故排除A;B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不是孙中山的追求,因为孙中山属于民族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的代表,故排除D。

18.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一认识

A.表明新中国建设已摆脱了苏联模式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答案】C

【解析】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C正确,D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新中国建设逐步摆脱了苏联模式,A错误;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

19.有人在日记中写道:

“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者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其描述评价的是邓小平

A.提出“三个面向”

B.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C.发表“南方谈话”

D.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C

【解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束缚了改革进一步深化,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改革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C正确;A是针对教育提出思想;B属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针对教育问题;D属于国家统一的理论。

20.1970年4月,《参考消息》上刊登的一封贺电:

“……打破了苏美这样的超级大国垄断……空间科学技术的神话。

伟大的中国人民掌握的新知识将把人类从这些超级大国制造的恐惧情绪中解放出来。

”此贺电肯定的是中国

A.载人航天技术工程启动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不同于美苏的独立外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70年4月”和“空间科学技术”等信息,可推断出该贺电是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的肯定,这一成功使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C项正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启动,故A项排除;B项是1964年,排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信息“1970年4月”和“空间科学技术”。

21.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

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

这说明( )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答案】B

【解析】

关于《兰亭序》是否为赝品的辩论属于学术问题百家争鸣,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故C错误;辨析《兰亭序》真伪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D错误。

故选B。

22.下表1953年初、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单位:

种)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A.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B.高校专业设置合理

C.工科地位得到加强

D.重理轻文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中的“工科”等专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主要是满足国家对工业人才的需求,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没有涉及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信息,故A项错误。

从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的数据中可知工科专业比重太大,文科等专业相对较少,故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故B项错误。

由表格信息可知,文科的专业数量比理科多,不能得出重理轻文局面形成,而应该是工科地位得到加强,故D项错误。

点睛:

表格型选择题在解答时,对表格要“二看”:

一看表格中的时间(1953年、1957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确定答题方向;结合所学新中国的教育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3.公元前五世纪末的雅典出现这样的情况,论及美德会招致这样的回答,“一切都基于你对美德的定义”——没有人知道美德的真正含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希腊民主政治的误用和滥用

B.智者学派对个体价值的过分追求

C.雅典经济繁荣导致道德水准下降

D.苏格拉底主张知识是美德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关键信息前五世纪末的雅典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德的真正含义为“一切都基于你对美德的定义”体现了智者“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注重个体主观的感受。

故选B。

A项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

题干并未涉及道德滑坡的问题及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故排除CD。

24.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

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主张哲学研究的主体是人

B.发扬光大理性主义精神

C.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

D.将美德与知识有机结合

【答案】A

【解析】

由题中“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可知,这说明了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发扬光大理性主义精神”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材料中没有涉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也没有体现“功利主义”的内容。

故排除BCD,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25.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约40余位教皇,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

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巔峰。

这反映出

A.人权至上思想占据主流

B.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

C.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

D.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

【答案】B

【解析】

14-16世纪是西方文艺复兴的重要时期,“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用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其目的是应对文艺复兴运动对封建教会的冲击,这恰恰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人权至上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故A项排除;至于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哪里,材料没有说明,可排除C项;开启了宗教改造的是马丁路德,因此D项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时间点“14-16世纪”;从中分析出人文主义的影响。

26.1518年,马丁·路德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

他认为:

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

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肯定了王权高于教权

B.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C.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束缚

D.动摇了上帝的神圣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德国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批判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主张人人都可以接读圣经,与上帝沟通,这打破了教会权威,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B项正确;A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马丁·路德是摆脱宗教神权统治,不是摆脱宗教,C项错误;材料是打破教会的权威,不是动摇上帝的神圣地位,D项错误。

故选B。

27.“沙龙”一词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房间”,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

17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

18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

A.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B.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C.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

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答案】A

【解析】

启蒙运动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符合启蒙运动思想,这一活动场所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A正确;沙龙属于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B错误;贵族势力此时并没有衰落,C错误;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时间不符合,排除。

点睛: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28.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个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达尔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可以看出这是追求的平衡和制衡作用,这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类似,故选B。

A项主张的是开明的君主制;C项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学说;D项是生物学家,提出的是生物进化的观点。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

29.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利用这一方法,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近代自然科学核心理论体系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论

【答案】A

【解析】

“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这是关于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结合所学可知,最先形成科学体系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选A;BCD都不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