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09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docx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范文

布磊Sn/—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

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1刚体的转动定律

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的作用下,将获得角加速度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

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

M=I3

(1)

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

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时需Sr彳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

2

程为mg-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

刚体受到张力的力矩为Tr和轴摩擦力

力矩M。

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

Tr-M=IB。

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

有a=rB,上述四个方程得到:

m(g-

m(g-a)r-M

f=2hI/rt

M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

所以可得到近似表达式:

2

mgr=2hI/rt(3)

式中r、h、t可直接测量到,m是试验中任意选定的。

因此可根据(3)用实验的方法求得

转动惯量I。

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

作m-1/t2图法:

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和砝码下

落高度h,(3)式变为:

M=Ki/t2(4)

式中Ki=2hI/gr2为常量。

上式表明:

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

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

直线。

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m-1/t2图中测得斜率Ki,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i=2hI/gr2求得刚体的I。

作r-1/t图法:

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h为固定值。

将式(3)写为:

(5)

时磊5说-式中K2=(2hl/mg)1/2是常量。

上式表明r与1/t成正比关系。

实验中换用不同的塔轮半径r,测得同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1/t图,应是直线。

即若所作图

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r—1/t图上测得斜率,并用已知的mh、g值,由K2=(2hl/mg)1/2求出刚体的I.

实验仪器

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

实验内容

调节实验装置:

调节转轴垂直于水平面

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塔轮轴垂直,并与滑轮面共面。

选定砝码下落起点到地面的高度h,

并保持不变。

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

取塔轮半径为3.00cm,砝码质量为20g,保持高度h不变,将配重物逐次取三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砝码下落的时间,分析下落时间与转动惯量的关系。

本项实验只作定性说明,不作

数据计算。

测量质量与下落时间关系:

测量的基本内容是:

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测量其下落时间t。

用游标卡尺测量塔轮半径,用钢尺测量高度,砝码质量按已给定数为每个5.0g;用秒表记

录下落时间。

将两个配重物放在横杆上固定位置,选用塔轮半径为某一固定值。

将拉线平行缠绕在轮上。

逐次选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用秒表分别测量砝码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到达地面的时间。

对每

种质量的砝码,测量三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

砝码质量从5g开始,每次增加5g,直到35g止。

布磊诫”彳…

用所测数据作图,从图中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计算转动惯量。

测量半径与下落时间关系

测量的基本内容是:

对同一质量的砝码,更换不同的塔轮半径,测量不同的下落时间。

测砝从图

测砝

从图

码落地所用时间。

对每一塔轮半径,测三次砝码落地之间,取其平均值。

注意,在更换半径是要相应的调节滑轮高度,并使绕过滑轮的拉线与塔轮平面共面。

由测得的数据作图,

上求出斜率,并计算转动惯量。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r-1/t的关系:

数据记求

m-5.0召局度h=9CL(H)c叫ran位轻三5^5

刪除

计尊

退出

r(cm>

1.0

1.n

2.0

2.5

3.0

第次

25143

17.02

12B3

mi

a53

筒二次

2乐45

16.90

12.C5

no.2

S.5S

2545

17,06

12用4

10.16

8147

平均值

25.4633

17.02

12S4

10.1967

8.53667

1/ttl/}

0.039272;1058754^

0.077681f

C.098071:

Q117142

据记录

删除

厘理出

由此关系得到的转动惯量1=1.78103kgm2

m-(1/t)2的关系:

数据;记求

塔轮半种r-3cm,高度h=90.00c叫ni)位置乙5-5'

刪除

计算

位:

m(百)

1(L0

20.0

25.0

30P0

35.0

第诙

84

6.16

5.07

4,27

3.85

3.57

328

第:

858

ei5

489

4.44

3.98

348

3.22

第三次

8S8

fc15

5.Q2

4.34

3.62

35

EE〕

平須值

&54333

GJ5333

439333

4戲

3.68333

3.55

3.24333

1迫&

0.013700(0.026410;

0.0W1OK0.052847'

0.06631160.373349;0.095064;

时磊论呎―

数据记录

删除计其

删除

计其

由此关系得到的转动惯量1=1.87103kgm2

实验结果:

验证了转动定律并测出了转动惯量。

由r-1/t关系得到的转动惯量1=1.78103kgm2;

由m-1/t2的关系得到转动惯量1=1.87103kgm2.

实验注意事项:

1.仔细调节实验装置,保持转轴铅直。

使轴尖与轴槽尽量为点接触,使轴转动自如,且

不能摇摆,以减少摩擦力矩。

拉线要缠绕平行而不重叠,切忌乱绕,以防各匝线之间挤压而增大阻力。

把握好启动砝码的动作。

计时与启动一致,力求避免计时的误差。

.砝码质量不宜太大,以使下落的加速度a不致太大,保证a<

实验思考题:

1.定性分析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可能的系统误差。

答:

随机误差主要出现在计时与启动的一致性上面还有,拉线的平行情况。

系统误差主

要是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

——春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