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实录.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实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实录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
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
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
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
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
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
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
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
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
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
他说:
“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
我们曾实地实验过来。
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
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
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
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
-
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
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
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教师教案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论题: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
论述论题。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
理由如下:
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
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
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
准确的说应是: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
我认为应当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又分4层:
1.(2段):
“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
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
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
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
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
三,我的教案设计1.介绍作者。
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
“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
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
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怎样解释?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说: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
“格物致知”出自何处?
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
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
为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是什么人?
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
课文是怎样介绍的?
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
(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
(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
他们得出什么结论?
(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
为什么?
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
(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
(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然后提供佐证材料: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
“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讨论:
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
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这个例子典型吗?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5.归纳练习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6.学生论坛课文说: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
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
7.扩展迁移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
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工程——L3实验室。
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M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
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
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二是“网上阅读”:
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
点击进入下列网页:
“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东西是不是得不偿失。
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1.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规定: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要求。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规定: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其“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扩展语文学习资源的任务: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案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
教科书、教案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安排,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4.当年,清华大学的沈元教授在中学数学课上讲“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受此激发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和陈氏定理。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提供一些“反物质”之类的实验物理知识,说不定也会有学生把发现反物质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并且说不定还会成为丁肇中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真的发现反物质。
教案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案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案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
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
抽象: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
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
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
“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
讨论并归纳: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
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
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
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
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
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教案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案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
论点:
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
话题:
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
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
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
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