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84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docx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

第五讲印度佛教简史·原始佛教

第一节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改革思潮

▪种姓制度

▪列强混战

▪思想争鸣

▪创教过程

一、种姓制度

▪瓦尔纳,是颜色的意思,指称人的肤色,分为两大类:

▪白色的外来雅利安人:

公元前10世纪入侵印度河流域,并逐渐向南扩展

▪黑色的原住民达萨

1、雅利安社会的发展

▪部落首领

▪农业手工业的分工

▪军事贵族的强大

▪神权的依赖——婆罗门

2、雅利安社会的分化

▪婆罗门:

宗教神职人员及其垄断地位

▪刹帝利:

军事政权掌管人员及其权利诉求

▪吠舍:

工商业人士的强大及其权利诉求

▪首陀罗:

原住民

▪贱民:

地位更低的居民

▪二、列强混战

▪十六国争战

▪摩揭陀国

▪憍萨罗国

三、思想争论

▪1、婆罗门思想的主导地位

▪婆罗门思想的主要内容:

(1)婆罗门至上

(2)祭祀万能

▪(3)《吠陀》天启

小知识:

婆罗门介绍

意译净行、梵行、梵志,属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的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中最胜种姓。

据说由梵天之口出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

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

其中为他人祭师、教授吠陀、受施仅限于婆罗门。

婆罗门一生可分四期

(一)梵行期,八岁就师,后十二年学吠陀习祭仪

(二)家住期,返家结婚生子,祭祖灵,营俗务。

(三)林栖期,年老则家产让子,栖居树林修苦行,专心思惟,深入宗教生活。

(四)遁世期,绝世俗之执着,被粗衣,持水瓶,游行遍历。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认为:

(一)生于婆罗门种之家者称为种姓婆罗门

(二)假呼为婆罗门者称为名想婆罗门

(三)驱摈恶不善法而行善行者称为正行婆罗门

小知识:

吠陀

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的总称,也是现存印度

最古的文献群,尤指宗教方面的知识、神圣的知

识,其后转而意指宗教知识方面之文献。

此类文

献的成立与婆罗门教的祭仪有密切的关连。

吠陀文献原有三种:

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

吠陀。

梨俱吠陀系赞歌之结集,成立最早,约在

西元前1200年前后;沙摩吠陀系配有一定旋律而

吟唱的歌词集;夜柔吠陀系举行祭仪时所诵咒文

的集录;另有阿闼婆吠陀,系禳灾招福等咒词之

集成。

此种吠陀原不具有正统身份,到后来才获

得第四吠陀的位置。

2、新兴的沙门思潮

▪对婆罗门教的怀疑,类似于商周之际,具有社会革新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对祭祀万能的怀疑

▪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属于新兴的沙门思潮中的一种

四、释迦牟尼的创教过程

▪释迦牟尼:

公元前565——486年

▪迦牟牟尼

▪孔子:

公元前551——479

▪释迦牟尼的祖国在当时印度的地位

▪释迦牟尼的身份与责任

▪创教过程的传说

▪29岁出家,35岁证道,80岁圆寂

▪佛教法器

▪欣赏齐豫《梵音大悲咒》

第二节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

三苦与四苦

八苦

风刀苦

集圣谛

集与因缘

外缘

▪外缘主要是指引起内在烦恼的各种外在条件

▪只有主因与外缘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烦恼

灭圣谛

道圣谛

四禅

2、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言之,法系指所有之存在。

同时,诸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二法。

又就诸法之分类而言,最常用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之五位七十五法、唯识宗之五位百法。

▪若就规范、教法等含意而言,佛典中常见用语有很多:

▪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

▪盖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

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

▪又因听闻佛法而获得之喜悦,称为法喜、法悦。

▪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

▪同一法门系统者,犹如世俗亲友眷属,称为法类、法眷;继承者称为法子、法嗣、法弟、法孙;其相承次第,称为法脉、法系、法流、法统。

▪佛法为进入涅槃之门户称为法门;其中之教理旨趣称为法味;受用此等法味称为法乐;爱乐于其中称为法爱。

▪为人宣说此等正法称为法施。

以正法教化世人称为法化;蒙受教化之利益称为法益、法利。

▪以佛法比喻闇夜灯火,称为法灯、法光、法炬。

以其能滋润一切生物,故以雨水为譬喻,称为法雨、法水、法润。

▪正法蒙受迫害,称为法难。

▪诸法无我,是说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主宰性的实体。

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没有实体性。

有为法虽有作用,但并非常住不变;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

▪揭示了世界万物处于普遍联系的基本特征。

涅槃寂静

3、十二因缘学说

现在世五果:

被动性

现在世三因:

主动性

未来世二果;

4、三学

▪早期佛教修习的基本种类或几个基本方面:

(1)戒:

戒律,约束信众的基本规则。

▪早期一般称为“波罗提木叉”即戒经或戒本,一般认为有所谓的“五篇七聚”p20

(2)定:

精神控制,免受外界影响,身心安宁

▪四禅定;四无量心,三解脱门

▪(3)慧:

佛教的智慧,教义中理论性的成分。

信徒获得解脱的根本途径。

主要使信徒认识事物本质,停止对本来不实虚妄事物的渴爱与追求,进一步摆脱生死轮回

▪(4)三学之间的关系: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5、三十七道品

▪早期佛教徒获得觉悟的重要修行方法或途径

▪道品:

也翻译成“觉支”、“菩提分”

(1)四念处:

身受心法

(2)四正勤

▪(3)四神足:

欲、勤、心、观

▪(4)五根:

信、勤、念、定、慧

▪(5)五力:

五根增长所生的力量

▪(6)七觉支:

择法、精进、喜、轻安、舍、定、念

▪(7)八正道

6、四向四果

(1)预流向与预流果——须陀洹

▪开始断除三界见惑,由凡夫向佛教圣者修行

(2)一来向与一来果——斯陀含

▪为断除欲界烦恼中的部分烦恼而修行,天上人间往返转生一次

▪(3)不还向与不还果——阿那含

▪为断除欲界所有烦恼并不再回欲界转生而努力

▪(4)无学向与无学果——阿罗汉

▪向断除所有三界烦恼并进入佛弟子的最高修行果位努力

7、业报轮回与解脱

(1)三界:

▪欲界:

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

合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

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

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

▪色界:

有净妙之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之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天人之住处。

此界之众生虽离淫欲,不着秽恶色法,然尚为清净微细之色法所系缚。

此界之天众无男女之别,其衣系自然而至,而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

▪无色界:

此界有情之生存,无色法、场所,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种境界: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

又说无色界之有情均为男身,但不具男根。

(2)五道六道:

▪[出正法念处经]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

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

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

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

(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一天道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于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谓能安忍世间苦乐之境也,又仁也。

如梵摩喻经云:

清信善人,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之人,言不欺诳;忠孝之人;不嗜醉酒。

盖天地所生,惟人为贵,由习善行,报感此身,是为人道。

▪三地狱道地狱谓在地之下也。

婆沙论云:

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地狱。

然此地狱,其量大小不同,其寿延促各异,皆由众生造极恶业,报尽命终,至此受苦也。

(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

又云由旬,华言限量。

▪四饿鬼道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寿长劫远。

由昔悭贪所报,获此身也。

▪五畜生道畜生亦名旁生。

婆沙论云:

畜谓畜养,谓其横生覆身而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

又名旁生者,谓其形旁而行不正,遍在诸处。

由昔恶业,报生此道也。

(3)业报轮回

▪业与报并称。

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

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

或指业因与果报。

又作业果。

此为佛教之重要基本观念。

据成实论卷七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此即佛教所主张之必然业报法则。

于此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亦从业因生。

盖于业与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等五种果之关系中,有漏之善、不善有异熟、等流之诸果,无记及无漏之业,则唯有等流、离系等果而无异熟果。

又其中唯有漏之善、不善业所招之异熟果称为业报。

▪ 大宝积经卷九十六:

‘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成实论卷八之三受报业品:

‘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

▪ 于业报之中,决定个人贫富、寿夭、命运之业,称为满业。

决定人之共性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之业,称为引业。

又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称为总报;如虽同受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则称为别报。

又果报之主体,即有情之身心,称为正报;有情所依之国土、什器等,称为依报。

又国土、山河等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报,系由共业所招感,故称共报。

具体说明此一内容者,为十二因缘与五道(或六道)轮回。

第三节原始佛学的基本特征

十四无记

第六讲印度佛教简史·

部派佛教(370BC——150AD)

上座部:

对佛陀说法教条理解

分出:

犊子部——正量部

化地部——说一切有部

大众部:

对佛陀说法自由发挥

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归结为上述四大系统

第一节部派佛教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佛教分裂的过程

三、大天五事(大众部)

小知识:

阿罗汉与佛的区别

第三节部派佛教的主要思想

2、“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心可以解脱,解脱的方法是去掉客尘。

▪心是本净的,本净的心是没有善恶意识的,本初的清净心没有私心——大公心

▪外在的环境刺激,染污了本初的大公心

▪所以追求世俗欲望的满足,是不合法的,是烦恼;去染趋净才具有合法性

▪烦恼的两个方面:

▪随眠;烦恼的习气是一种潜在的势力,与心不相应,如人处于睡眠状态一样

▪缠:

烦恼的现行,与心相应。

3、九心:

结生心与死心——我

二、说一切有部的主要思想

三、犊子部的主要思想

▪2、有情众生

▪传统五道:

▪天、人、鬼、傍生(畜生)、地狱

▪增加阿修罗成“六道”

▪阿修罗:

非天之义

▪增加阿修罗、中有成“七道”

▪3、犊子学说特点:

(1)以个人为中心;

(2)重视物质利益;

▪(3)由于商业要冒风险,难于有把握,所以相信命运

四、大众部系统主要思想

部派佛教的特点

▪杂阿含经卷第一

(一)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

则为正观。

正观者。

则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

如是观者。

则为正观。

正观者。

则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如是。

比丘。

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

所以者何?

比丘。

于色正思惟。

观色无常如实知者。

于色欲贪断。

欲贪断者。

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

观识无常如实知。

所以者何。

于识正思惟。

观识无常者。

则于识欲贪断。

欲贪断者。

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后有。

如是正思惟无常。

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七讲印度佛教简史·中观佛教50——400年

第二节大乘佛教的思想准备

金刚经原文

二、宝积经一类的大乘经典

三、华严经一类的大乘思想

四、法华经、维摩经

中的大乘思想

▪维摩经经文

五、净土一类的大乘思想

▪东方阿閦佛:

《阿閦佛经》

▪西方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经》

阿弥陀佛西方三圣

欣赏孟庭苇《遇见阿弥陀》

▪述说佛国净土的美妙,宣传人们只要专念此佛,即可生到那个世界去

▪1、满足宗教信徒的要求

▪2、反映了印度的地理环境和境外贸易

第三节龙树的学说

▪一、龙树的生平著作

▪龙树

▪鸠摩罗什翻译的《龙树菩萨传》

▪大约150-250,主要活动在三世纪的时候

▪最后被逼自杀

▪主要著作有:

《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中论》等,有“千部论主”之称

二、龙树的主要思想

▪1、以菩提为根本境界,小乘偏重于解脱

▪“智”的系统丰富化

▪菩提的内容包括:

了解一切,包括一切法的共相与自相,以及得到这种智慧的方法

▪所有大乘思想都是为了成就这个菩提

▪求得菩提的方法是“修集”“福业”与“慧业”,具有综合的特点

2、中道观的详细发挥

▪中观的定义(三是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缘起法有两个方面:

空有双遣不落两边

▪一是无自性,法无所谓空与不空,是存在于认识之中的

▪二是诸法是假名,有假名。

二者要联系起来看

3、八不缘起:

对世界的解释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遮诠”与“表诠”

▪现观与分析

4、实相涅槃

▪实相:

法的本来面目

▪显示实相即是究竟涅槃

▪无余涅槃:

焚骨扬灰与完全显示实相。

讲的是结果。

▪无住涅槃:

达到无余涅槃之前的过程。

▪趋向涅槃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人,应该从缘起的整体中来完成。

从群体中解脱。

▪现象的本质是毕竟空,即涅槃不离世间,由实相统一了二者。

三、龙树思想的意义

▪1、确立了佛教的认识论倾向:

假名

▪2、加深了佛教的唯心成分:

现观

▪3、发展了佛教的逻辑思辨:

建立在破的基础上

▪4、开启了佛教的世俗化倾向:

世间学说

第四节提婆的思想

▪一、提婆的生平活动

▪170——270年,斯里兰卡人,龙树晚年住在东南印吉祥山时所收的弟子

▪与龙树的见面会:

满钵水与一枚针

▪自告奋勇去摩揭陀等中、北印大破外道

▪龙树死后回到东南印度,被外道所杀

▪主要著作有《四百论》、《百论》、《百字论》

二、提婆的思想特点

▪1、一破到底

▪龙树强调“观”“立”;提婆强调“破斥”

▪“百”字的意思在印度就含有集结、破斥两种意思

▪2、将龙树的二谛说发展为真假说

▪提出了实有、假有的说法。

▪名言即假,离言即真

第五节龙树提婆的传承与影响

▪一、在印度的传承:

罗侯罗将佛、般若、涅槃三者统一起来的思想,影响到《大涅槃经》的思想

▪二、在西域的传承:

对鸠摩罗什的影响

▪三、在汉地的传承:

对中国宗派的影响

▪四、在藏区的传承:

对格鲁派的影响

第八讲印度佛教简史·唯识佛教:

400以后

二、如来藏思想的准备时期:

续出或后出大乘经

二、胜鬘夫人经:

在家女居士的佛教思想

三、解深密经

三、瑜伽行派的佛教思想

4—5世纪

2、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

大乘瑜伽行派思想的特点

第九讲印度佛教简史:

密宗佛教

二、晚期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

2、瑜伽行派与中观派的融合

3.密教

▪理称为胎藏界

▪  该经第1卷主要讲述密教的基本教义,第2卷至第6卷为密教的各种仪轨、行法等;第7卷主要为供养方式、方法。

全经于所说诸曼荼罗(坛场)中,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为正式灌顶曼荼罗,所传密教胎藏部大法即从此出。

它开示一切众生本有的净菩提心所持无尽庄严藏的本有本觉的曼荼罗,并宣称能悟入这本有净菩提心的身、语、心三密方便。

此经所说不出三句法门,更以菩提即是如实知自心,众生自心即一切智,须要如实观察、了了证知。

从因到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

阐扬了说理平等法门。

经内所有密咒,全都写出梵字,并逐字用汉音对译。

4、佛教在印度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