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843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

三明一中高三历史文综限时练习卷(三)

史料实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照题号顺序填涂在答题卡上。

24.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读下图,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人也

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5.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B.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C.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26.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

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27.上世纪70年代在新疆米兰古城遗址出土了据称是唐代回纥人坎曼尔抄写的《坎曼尔诗签》,被史学大师郭沫若赞誉为“无价之宝”。

1991年学者杨镰经过学术论证和计算机关键字检索等,指出这一文物应系伪造。

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坎曼尔诗签》是出土的实物史料,真实性不容置疑

B.文物都须经计算机等先进科技验证,才能辨别真伪

C.郭沫若是权威史学大师,其结论应比杨镰先生可信

D.包括出土的文物在内部可能造假,故需要多方考证

28.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

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

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  )

A.要有证据意识    B.广泛搜集史料     C.运用可信史料    D.引用官修史料

2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

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

这说明(  )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30.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道光洋舰征抚记》等史著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

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

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31.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

此其故何在?

在于他们的不彻底。

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

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

”蒋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32.戊戌政变前谭嗣同曾劝说袁世凯“围园劫后”(包围圆明园,劫持慈禧太后),关于在这一事件前后,袁世凯在何时告密有不同的记载。

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一文中声称,自己是在政变发动之前告的密;张一麟在《心太平室集》则称,袁世凯在政变发动之后,为撇淸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才告的密。

这反映出(  )

A.当亊人的历史叙事一定真实可信        B.同一历史亊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33.口述历史是指,“根据一定的学术原则,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以及录音录像设备,由叙述者和访谈者(历史工作者)双方进行合作而形成的产物。

”结合上述观点,下列关于口述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口述者身份各异,可以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B.口述历史应该重视历史,而非解释历史

C.由于能够体现口述者的心理,故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生动性

D.由于所述历史为其亲身经历,故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真实性

34.谶谣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

这说明谶谣(  )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准确预知历史的走向

C.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                        D.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

35.20世纪著名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作为长时段的实在,文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事实上,近百年来的史学,除人为的断代史和个别的长时段解释外,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

”由此可见,罗布代尔认为史学研究应该(  )

①放弃政治史的研究②穷尽人类一切历史

③进行长时段的研究④整体把握人类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1题25分,42题12分,45题15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围绕研究的主题搜集历史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流程之一。

以下是某学者针对“西方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研究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

规则Ⅰ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

规则Ⅱ因此,对同类的自然效果,应尽可能归之于相同的原因。

……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因为物体的性质不能被知道,除非通过实验,且因此普遍的性质是任何与实验普遍地符合的性质;且它们不能被减少亦不能被除去。

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我们所说的启蒙运动是历经数代而逐渐形成的,起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到了18世纪40年代晚期才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

……启蒙思想家之间时常会就各种问题的答案发生分歧。

但是,他们的团结使其很清楚,谁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就是现状以及支持现状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基督教和教会。

同样,他们也都知道他们共同面临着哪些疑问和问题。

这些启蒙思想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

……启蒙思想家们坚信,为了在尘世谋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这种掌控。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他们才团结在了一起。

——莱斯特•克罗克《启蒙时代》

(1)据材料一、二,哪一材料是研究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哪一材料是第二手资料,为什么?

(8分)

(2)据材料一,概述17世纪的科学研究方法出现的“革命”?

这场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据资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启蒙思想家能够“团结在一起”的原因。

(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

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º的时刻。

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

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

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

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

“一条鞭法”的内容是: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

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此法虽有良好初衷,却最终残民害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影响。

(9分)

历史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B

D

C

B

C

C

B

D

A

C

24.【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即文化和地域有一定的关系。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提倡节俭,是墨子的观点,墨子是战国初期鲁国人,而图中A所示地域应该处于秦国,故A项错误;B项强调安心适时而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悲哀和欢乐的情绪都不能侵入身心,显然是道家庄子的观点,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而图中B所示位置为中原地区,故B项错误;C项强调法术、赏罚,是法家思想,应该是秦国,故C项错误;D项强调孝悌,是儒家孟子观点,鲁国,和图中所示位置相吻合,故D项正确。

【答案】D

25.【考点】史料使用【解析】题干的考古发现中一定程度可以改观《汉书》记载中的刘贺的形象,但完全颠覆说得太绝对,故A项错误;政治因素和历史文献编写者的主观性都会影响历史文献的历史记载的客观性,考古发现能够客观的反映历史,从而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故B项正确;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二重史料相互印证,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更有效的研究历史,但说历史真相必须建立二重史料相互印证之上就太过绝对,故C项错误;出土文物基本能反映历史客观性和可信度,与离史迹发生时间远近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26.【考点】史料使用

【解析】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应从考古客观实际出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有的学者……而有的学者认为”,历史考古材料应从多方考证、审慎判断,故B项正确;C项“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历史的真实性有许多是真实的,一定的,故D项错误。

【答案】B

27.【考点】史料使用

【解析】实物史料是原始资料,但其真伪性还需要进行鉴别,故A项错误;文物经计算机等先进科技验证,更容易辨别真伪,“都须”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不能以权威史学大师,来鉴别史料的真伪,故C项错误;出土的文物需要多方考证和验证,才能显示其作为史料的价值,故D项正确。

【答案】D

28【考点】史料使用

【解析】陈垣认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搜集了史料,是有证据的,故A项错误;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搜集了史料,故B项错误;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引用了一些了史料,陈垣认为平景孙引用的史料不可信,故C项正确;陈垣认为引用的史料要可信,不一定是引用官修史料,故D项错误。

【答案】C

29.【考点】史学研究方法

【解析】历史讲求的是真实,不应以史界泰斗的鉴定为标准,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学术领域的争论,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对材料中的争鸣现象给予肯定,故B项正确;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材料中仅仅体现了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并未体现出政治化倾向,故C项错误。

【答案】B

30【考点】史学研究方法【解析】材料中“在研究中英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表明其方法上更易于接近历史的真相,故A项错误;探讨很难有定论,与材料中“在研究中英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的“最为合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研究中英军事”表明更加全面地基于史料客观考证,故C项正确;时代愈近历史并非关键,如材料中“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军事”发现更多史料证据,才能更客观,故D项错误。

【答案】C

31【考点】史学研究方法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及阶级斗争,故A项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提及“三个有利于”标准,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句话可以看出是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人民创造历史,故D项错误。

【答案】C

32.【考点】戊戌变法;历史认识论【解析】当事人站在自身立场的历史叙事不一定真实可信,故A项错误;袁世凯《戊戌日记》与张一麟《心太平室集》关于袁世凯在告密这个事件上的时间记载相反,说明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的历史叙述对于还原历史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在仔细甄别史料后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仅仅综合多种历史叙述还不能够确认历史事实,还需要历史学家仔细甄别史料,去伪存真,故D项错误。

【答案】B

33.【考点】史料使用

【解析】口述者身份各异,讲述历史的角度和视野也不同,这可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口述历史应遵循客观原则,应重视历史,而非解释历史,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口述历史离不开语言、不能完全避免个人情感,所以口述历史能够体现口述者的心理和情感,故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生动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口述历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和途径,是文献研究的补充,所述历史虽为亲身经历,但口述历史含有个人情感和心理,“较文字历史更具真实性”是不正确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34.【考点】史料使用

【解析】当时的谶谣是由儿童传播,但后人可以根据这些谶谣增加对当时历史进行认识,故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A项正确;谶谣是方士、儒生、政客制造的,是一种虚假的天意使然的预测,故准确预知未来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谶谣是当时人制造的对未来的假预言,不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故C项错误;谶谣仅是伪造的预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A

35.【考点】史学研究方法

【解析】“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说明作者赞同不以政治史为主研究历史的方法,故①错误;作者意思是强调历史研究的多元化,而不是“穷尽人类一切历史”,故②错误;“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说明作者主张进行长时段历史研究,故③正确;综上所述,作者意思要整体把握人类的历史,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_

【答案】C

41

【考点】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史料使用;科学技术主题

【解析】

(1)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经过后人运用一首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再创在等,故材料一是一手史料,材料二是二手史料。

(2)第一小问“革命”,根据“规则Ⅱ因此,对同类的自然效果,应尽可能归之于相同的原因。

”和“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可以得出形成了归纳推理的方法,根据“因为物体的性质不能被知道,除非通过实验,且因此普遍的性质是任何与实验普遍地符合的性质”可以得出形成了必须要经过实验进行论证的方法。

第二小问影响,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而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推理归纳和实验论证的方法,鼓励人们思考,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起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到了18世纪40年代晚期才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得出启蒙运动的特点是由个人思想发展为自觉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的团结使其很清楚,谁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尤其是基督教和教会”得出之所以团结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基督教和教会,根据“他们也都知道他们共同面临着哪些疑问和问题些启蒙思想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

……启蒙思想家们坚信,为了在尘世谋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这种掌控”得出他们团结是因为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进一步掌控人类命运。

(4)第一小问说明,图片展示的是实验的具体场景,体现启蒙运动注重实验和思考,根据“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以精神”,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实验、理性照亮了周围,驱散了现实黑暗;第二小问特征,总结材料一、二、三可以得出都注重理性,都促进思想解放,实现思想变革。

【答案】

(1)资料一是第一手资料,它直接选择了科学革命代表人物牛顿的论证。

资料二是第二手资料,它是后人对启蒙运动所做的概括和总结。

(8分)

(2)“革命”:

形成了推理归纳、实验论证的科学方法。

(4分)影响:

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

(4分)

特点:

逐渐由个人思想的解放汇聚成自觉的思想解放运动。

(3分)原因:

有共同的反对目标――基督教和教会;有共同的理性追求――谋求更好的人类生活,进一步掌控人类的命运。

(6分)

42

【考点】综合考查中国历法;世界市场形成及其影响。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知识运用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本问是历史写作论文,从观点、论证层次、语言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观点明确并有概括性表述;第二,史实准确,论证充分,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第三,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3)示例1:

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

(2分)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

(2分)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

(2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

(2分)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

(2分)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2分)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2分)

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分)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

(2分)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

(3分)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4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2分)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

(2分)从发布者角度看:

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4分)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

(2分)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分)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4分)

45

【考点】张居正改革

【解析】

(1)据材料“‘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得出实行“一条鞭法”在明朝中期,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得出专制统治强化,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财政危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等。

(2)据材料“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得出简化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据材料“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材料“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得出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有所松动,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由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得出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据材料“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得出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据材料“此法虽有良好初衷,却最终残民害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得出出现残民害民现象,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但没有解决明朝存在的根本问题。

【答案】

(1)背景:

专制统治强化,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财政危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等。

(6分,答对3点即可)

(2)积极:

简化征收手续,防止官员腐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有所松动,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

(5分,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消极:

没有解决明朝存在的根本问题,出现残民害民现象,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