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782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docx

八上物理人教随堂

周末检阅(九)5.1~5.3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5分×8=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B.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会聚

D.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方向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虚线框中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是(C)

A.平板玻璃B.凸透镜

C.凹透镜D.平面镜

4.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D)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如图所示是口径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距和折光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的焦距大,甲的折光能力强

B.甲的焦距大,乙的折光能力强

C.乙的焦距大,乙的折光能力强

D.乙的焦距大,甲的折光能力强

6.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无会聚作用

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而凹透镜是两个虚焦点

C.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比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会聚作用明显

D.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比焦距为15cm的凹透镜发散作用明显

7.(2014,成都)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凸透镜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8.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

A.6cmB.10cmC.16cmD.20cm

二、填空题(6分×5=30分)

9.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学者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说过:

“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这就是冰透镜取火的典故。

那时的冰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艾草放在冰透镜的焦点处能够燃烧。

10.(2014,重庆)夏天清晨,树叶上常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叶脉,叶脉变粗了,露珠相当于放大镜,叶脉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

11.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远些,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5度。

12.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B,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A,成虚像的是图C。

13.(2013,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

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透镜靠近(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三、作图题(8分)

14.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解:

四、实验探究题(6分+16分=22分)

15.小明选择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实验探究,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

AC;

(2)器材确定后,接着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中甲、乙所示。

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直径相同的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短;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16.在小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蜡烛到镜的距离u/cm

光屏到镜的距离v/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立

1

40

13.3

缩小

倒立

2

30

15

(缩小)

倒立

3

20

20

等大

倒立

4

15

30

放大

(倒立)

5

12

60

(放大)

倒立

(1)除了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刻度尺;

(2)表中有三处小军忘了记录,请你帮他填上;

(3)观察实验记录可知,小军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4)在第4、5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5)若在第4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光屏(填“蜡烛”或“光屏”)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缩小的像;

(6)若在第5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3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

周末检阅(十)5.4~5.5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6分×8=48分)

1.(2013,济南)透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D)

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

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能成什么样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2.(2013,常州)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

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行星与探测器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距离逐渐变小

B.行星与探测器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距离逐渐变大

C.行星与探测器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距离逐渐变小

D.行星与探测器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距离逐渐变大

3.正常人眼看远处的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4.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B)

A.站在20m远的1.6m高的人

B.18m远的一棵1.7m高的小树

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40m远的1.6m高的竹杆

5.下列关于眼的明视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

B.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

C.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

D.所有人眼的明视距离均为25cm

6.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D)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7.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显微镜的物镜成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望远镜的物镜成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两者的目镜成像都与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D.两者的物镜成像都与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8.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D)

A.可以观察远处的物体

B.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

C.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D.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填空题(4分+4分+6分+6分+4分=24分)

9.(2013,襄阳)王军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

根据王军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大于30cm,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填成像的性质)。

10.爷爷的眼睛是远视眼,当爷爷戴上眼镜看书时,感觉到书上的字非常清晰,则爷爷所戴的眼镜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爷爷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要长(填“长”或“短”)。

11.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投影仪(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特点一样,物距u的范围是f<u<2f,目镜成像特点与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12.如图所示的是汽车上安装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传递到显示屏上。

如果司机看到显示屏上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与车尾的距离在变小。

1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

由图可知:

乙透镜(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4.

(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

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

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如图甲所示)。

a.请你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解: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2)如图乙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蜡烛(左)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凸透镜(左)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小。

四、阅读理解题(16分)

15.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

=1/0.5m=2m-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B)

A.近视 凸透镜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D.远视 凹透镜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5m-1,度数为-500度;

(3)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若小明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

甲是+150度的;乙是+300度的;丁是-175度的;丙是-350度的,以上四幅镜片中,丙和丁是近视眼镜的镜片。

周末检阅(十一)6.1~6.2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5分×8=40分)

1.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2.称65g物体的质量,顺次放入盘中的砝码是(C)

A.60g 5gB.40g 20g 5g

C.50g 10g 5gD.30g 30g 5g

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天平平衡。

请你与同学交流讨论得出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B)

A.51.2gB.51.6gC.52gD.52.4g

4.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A)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6.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C)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

7.有不规则形状的A、B两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1,将其分别投入装满水的烧杯后,完全浸入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之比为5∶2,则(B)

A.A、B的密度之比为5∶6

B.A、B的密度之比为6∶5

C.A、B的密度之比为10∶3

D.A、B的密度之比为3∶10

8.体积为1m3的水和体积为2m3的酒精(ρ=0.8×103kg/m3)混合后体积为原来体积之和的

,则混合液体的密度约为(B)

A.1.04×103kg/m3B.0.96×103kg/m3

C.0.9×103kg/m3D.0.85×103kg/m3

二、填空题(6分+6分+6分+6分+4分=28分)

9.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4t,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45kg。

10.一块500g的冰放入一容器中,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查表分析: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铜块体积小于铝块的体积,因为铜块的密度大于铝块的密度。

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物质

煤油

密度/kg·m-3

0.8×103

1.0×103

2.7×103

8.9×103

12.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使气筒内的气体不能跑出,现将气筒活塞向下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气体的密度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献血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已知240mL人体血液的质量是252g,则人体血液的密度是1.05×103kg/m3,中学生体内的血液约为3600mL,其血液的质量约为3.78kg。

三、实验探究题(9分)

14.小午同学要测量一木块的质量,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则由图中可以看出小午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是:

(1)砝码放在左盘,木块放在右盘了;

(2)用手直接拿砝码;

(3)调节横梁平衡时没有将游砝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四、计算题(11分+12分=23分)

15.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如图所示,一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解:

(1)V水=

=2×10-4m3 V石=V容-V水=3×10-4m3-2×10-4m3=1×10-4m3

(2)m石=0.01kg×25=0.25kg ρ石=

=2.5×103kg/m3

16.今年4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

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

(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

解:

V钢=m钢/ρ钢=237kg/(7.9×103kg/m3)=3.0×10-2m3,V塑=V钢=3.0×10-2m3,m塑=ρ塑V塑=1.1×103kg/m3×3.0×10-2m3=33kg,Δm=m钢-m塑=237kg-33kg=204kg

周末检阅(十二)6.3~6.4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6分×8=48分)

1.下列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正确的是(D)

2.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B)

A.小于6mLB.大于6mL

C.等于6mLD.无法确定范围

3.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

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新型润滑材料

B.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中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B)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是62g

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5.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5)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B)

A.

(1)B.

(2)或(4)

C.(3)D.都不能省去

6.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为(B)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7.冬天与夏天温度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夏天室外的输电线明显松驰,导线长度、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B.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要留一条缝隙,是为了防止夏天水泥热胀,密度减小而把地面胀坏

C.自行车轮胎在夏天阳光下晒时会变“硬”,是由于内部气体受热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D.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水池底温度都是4℃,说明水的体积、密度与温度无关

8.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C)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二、填空题(6分+6分+8分+6分+4分=30分)

9.某同学在“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列表如下。

液体的体积V/cm3

5.7

8.4

25.1

32.0

40.0

液体和容器

的质量m总/g

10.4

13.1

29.8

36.7

m

(1)该液体的密度ρ=1.0×103kg/m3;

(2)容器的质量m容=4.7g;

(3)推算出上表中m=44.7g。

10.小明做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时,体积增大到8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3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则这个石块的质量是87.4g,体积是40ml,密度是2.19g/cm3。

11.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移动。

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31.4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20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1.57×103kg/m3。

12.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

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151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1.2×103kg/m3。

13.小明在路边捡得一金属粒,将其放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用天平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5g,则溢出水的体积V溢为15cm3,金属粒的体积V金等于V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水=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4.(2013,南安)小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

(1)如图a所示,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填“左”或“右”)移;

(2)测量岩石质量时,天平右盘放50g、20g、5g砝码各一个,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那么岩石的质量是77.4g;

(3)用量筒和水测量岩石的体积时,情况如图c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20cm3;

(4)最后计算出岩石的密度为3.87g/cm3;

(5)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量筒被打碎了,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继续测量盐水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盐水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m2-m0)/(m1-m0)(用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10分)

15.(2013,湘西州)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小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

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

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

问:

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解:

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