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556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方式:

财政补贴

项目类别:

种养项目(畜牧养殖)

项目代码:

2009年四川省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内江市东马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

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山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00九年三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内江市东马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一家集畜牧养殖、饲料加工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牧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是内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内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家禽协会会员单位,公司先后荣获“内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企业、重点龙头企业、文明诚信私营企业”称号。

公司现有职工8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名,熟练工59名,管理人员12名,现存栏各型父母代种鸡5万余套,年可出栏鸡苗500万只,回收、销售肉鸡400万只。

公司先后在内江、自贡、宜宾、乐山、遂宁、成都、重庆等地市设立经营网点20余个,市场占有率20%以上,其中在内江、隆昌、资中、自贡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且产品已远销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市。

公司2007获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无公害肉鸡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

2007年5月已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东马牌商标。

1.1.2财务状况

2008年公司资产总计2043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773万元,流动资产1270万元;净资产1262万元,负债总额781万元,所有者权益1262万元;营业收入2602万元,净利润13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30%,总资产报酬率8.17%,资产负债率38.23%。

2007年公司资产总计1261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519万元,流动资产742万元;净资产1127万元,负债总额134万元,所有者权益1127万元;营业收入1400万元,净利润52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59.82%,总资产报酬率53.91%,资产负债率10.63%。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明金贵,男,39岁,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核桃湾村七组人,大学专科学历,内江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东兴区政协委员。

1990年至1992年在内江城区从事鸡肉批发工作,1993年起从事种鸡饲养及孵化,2002年5月注册成立内江市东马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明金贵因工作成绩突出,在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农村优秀人才”、“内江市十大创业之星”,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青年农民”、“内江市第四届劳动模范”、“四川省第五届劳动模范”,2007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首届新农村建设领军人才”。

明金贵无破产、银行欠资记录和社会不良诚信问题。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内江市东兴区600万只肉鸡繁育养殖基地新建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建设地点:

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山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征地43亩,建1座大型种鸡养殖场及孵化中心,引进铁脚麻鸡、乌鸡父母代种鸡6万套,建种鸡舍5500㎡、孵化间240㎡,公用、辅助工程2050㎡,安装鸡笼768组、孵箱18台、出雏盘1200台及其他配套设备,年孵化合格商品鸡苗600万只,销售给养殖基地农户饲养,年回收销售优质肉鸡500万只。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技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得性:

项目单位掌握了先进的种鸡养殖、孵化技术。

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主要为内江市畜牧食品局,公司还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多为教授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同时还与广东温氏重庆公司、眉山家禽育种公司、四川省农科院大恒家禽育种公司、成都德润鑫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主要设备:

鸡笼768组,汉显智能箱体孵箱18台,成鸡周转箱600个,出雏盘1200个,种鸡喂料系统60套、喂水系统60套,软水处理设备1套,连续注射器12台。

主体工程:

新建种鸡舍5500㎡(砖混结构),孵化车间240㎡(砖混结构)。

建设期限:

2009年3月~2010年2月,共12个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17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79万元,建设期利息16万元,流动资金181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财政补贴资金120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8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申请银行固定资产贷款600万元(已到帐);企业自筹456万元。

1.4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享受免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达产年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3424.6万元,新增净利润330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28.97%,内部收益率33.92%,静态投资回收期4.07年,财务效益评价良好。

2、生态效益

项目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并实现循环利用。

如增加鸡粪清理的次数,修建沼气池,修建鸡粪处理车间,将鸡粪加工成肥料出售,加强场区绿化等措施,实现了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有效控制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将废水和鸡粪作为再生能源利用,在维持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形成了有效的生态循环机制,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

项目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将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力量协同起来,使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销售网络优势集中互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禽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项目建成后,能更好的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户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企业和农户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有效促进东兴区禽业优良品种的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符合现代畜禽业生产方式,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2、《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5、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协议、资质、证书;

6、项目单位财务审计报告。

1.6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必要性

内江市东兴区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省级水禽生产基地县(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养鸡已经由“换点油盐钱”的副业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业。

但目前存在肉鸡的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优质肉鸡品种,促进东兴区畜禽养殖的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企业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农民收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2项目建设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内江市东马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86人,其中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专业技术人员15名,高、中级管理人员12名,专业的技术力量团队为项目的建设和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可行性:

项目投资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项目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指标良好。

3、环境可行性:

该项目通过采取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实现无污染,对排放的废水、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沼气池产生沼液直接输送到农田用于灌溉,并将鸡粪加工成肥料出售,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能维持当地区域环境质量,不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市场可行性:

目前在我国鸡肉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但相比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人均消费量偏低。

如果人均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话,每年的鸡肉生产缺口将达到300万吨以上。

本项目产品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明显,同时有成熟的市场销售渠道,市场潜力巨大。

1.6.3风险评估

项目实施可能会受到饲料价格波动和禽畜疫病的影响,同时存在一定的销售压力和管理风险,但是在已有成熟技术、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法条件下,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公司畅通的销售渠道也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销售风险。

1.6.4带动作用

1、项目将直接带动无公害肉鸡养殖户400户,户均年出栏1.25万只肉鸡,按照户均3.5人计算,可直接带动人数1400人。

经测算,户均年增收3.35万元,人均年增收9571元,农户年总增收1340万元。

2、项目所建父母代种鸡养殖场和孵化场直接吸纳农民工就业50人,人均年收入1.4万元,合计70万元。

3、项目将间接带动肉鸡散养户100户,户均年出栏肉鸡1万只,按照每户3.5人计算,可间接带动人数350人。

经测算,户均年增收2万元,人均年增收5714元,农户年总增收200万元。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畜禽疫病不定期发生是本项目面临的制约因素,也难以预测,公司将紧密联系西南农业大学各位专家并配合当地畜牧局为养殖户及时提供防疫等技术服务,同时对农户进行防疫技术培训,密切监测疫情的情况,争取早发现,早控制。

1.6.6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较好的生产、销售基础,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销售环境,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可行。

同时,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促进项目尽早建成,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

全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

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

2、行业规划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指出:

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提高畜牧业效益,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600万吨、3000万吨和420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约2%、1%和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饲料产量13100万吨,产值3400亿元。

《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四川省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竞争力,带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牧业新技术,提高畜禽良种比重;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实施动物防控体系工程,确保畜产品安全。

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培育壮大一批畜牧生产、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不断提高四川省畜牧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的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突出区域优势和产品特色,围绕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品种改良步伐,重视具有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完善四川特有地方良种资源的保护措施,有计划的推行设施化、集约化养殖,逐步把四川建成全国最大的畜禽生产基地。

3、区域发展规划

《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强畜禽繁育改良体系建设,努力推广畜禽良种;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加快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疫情监控防治能力;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行禽畜圈舍规范建设,开展畜牧业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禽畜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