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634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docx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导读】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范围约2.3平方公里。

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已完成,现将在苏州高新区网站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二楼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及公众意见。

时间:

2006-12-20编辑:

Monica来源:

【朗读】【投稿】【纠错】【字号:

大中小】【关闭】

  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范围约2.3平方公里。

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已完成,现将在苏州高新区网站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二楼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及公众意见。

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

  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

规划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本次公示时间从本月18日至28日,请发表您的建议,E-MAIL:

GHJ.SFW@SND.GOV.CN

  5月27日,朗池湿地公园评审方案在营山举行。

来自成都市园林局、南充市园林处、成都市郎世宁环境设计公司的专家以及湖北华天之水建设有限公司、成都风景园林设计院天喜园艺公司等3家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对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交的朗池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参与了评审。

  规划建设的朗池湿地公园位于营山县城北门河上游区域,自2001年开始有白鹭栖息以来,逐年呈快速繁衍之势,目前在约15亩面积范围内,鹭群已发展到6000余只。

为给白鹭营造一个安全美丽的家园,2009年,营山县作出决定,以朗池镇红光村三组白鹭栖息地为中心,沿北门河东西长300米、向北300至400米,建设面积约150亩的北门河白鹭保护区。

同时,调整城市公园规划,扩大湿地规模,栽植竹木等植物,给白鹭营造一个安全美丽的家园。

为做好保护区管理工作,县上出台了《营山县北门河白鹭保护区管理办法》。

此次提交的朗池湿地公园设计方案是在综合3家设计单位初设方案优点的基础上,由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设计院形成的最终方案,受到了营山县领导及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据了解,该方案一是遵循生态优先,景观复合化的原则,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设计前提,辅以景观功能。

二是乡土化原则。

尽量选择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的本土植物,采用本地优势品种,创造具有区域特征的稳定植物群落。

三是协调原则。

体现自然野趣与地域特征,只设少量小型服务实施、少量景观建筑。

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工艺。

  朗池湿地公园在规划布局及景观特色上以坡地为骨架,道路池埂为经脉,水系为血液,植被为肌肤,人文为灵魂,形成有机衍生、立体拓展的景观网络体系。

根据全园布局特征,分为“四区一带”,即服务管理区、游览观景区、休闲娱乐区、生态保护区及滨河绿带。

总用地面积为147852平方米(222亩),工程造价为4125万元。

  据营山两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何桂诚介绍,目前,该县正在抓紧进行湿地公园启动前的征地拆迁、预算、评审及招投标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预计7月中下旬将完成施工图的设计,9月份完成招投标工作,10月份启动建设。

 

台州首个湿地公园 三江湿地公园今日动工建设

作者:

记者沈俊杰通讯员李杨 来源:

中国台州网 点击量:

116 更新时间:

2010-11-716:

18:

00

--------------------------------------------------------------------------------

 

三江湿地公园设计图

三江村今貌

  中国园林建设网11月7日消息:

今天上午,一台挖土机开进了临海市永丰镇三江村,同时也标志着台州首个湿地公园——三江湿地公园正式动工建设。

  三江湿地公园位于灵江上游两岸,以六公里的江岸线两岸50-100米为中心保护地带,因重点特色保护区在永安溪、始丰溪及灵江三江汇聚处,所以命名为三江。

  据了解,这块天然湿地在2007年2月6日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成为台州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4.81平方公里,生活着885个生物物种,充满了野生自然的气息。

而此次动工建设的是湿地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工程面积0.4平方公里,总投资420万元,涉及到石板道路铺设,木栈道,苗木补植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保证原生态。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

临海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建造完成之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西塞飞白鹭”、“流水映夕阳”的美丽田园风光,享受清新纯美的自然风景。

 

三江湿地公园设计图

三江湿地公园设计图

三江湿地公园设计图

本文来自:

中国园林建设网(http:

//www.china-)原文链接:

http:

//www.china-

本文来自:

中国园林建设网(http:

//www.china-)原文链接:

http:

//www.china-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来源:

未知   作者:

未知   编辑:

yuanwx902   人气:

0   日期:

2008-07-28

-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

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

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与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

相应于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许多国家也积极投入到对各类广义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的行动中,包括在规划人类居住区时更多地考虑体现其自然环境的意义。

文章将以城市湿地环境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对湿地的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作一次尝试的探讨。

  1.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

  2.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2.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

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

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

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

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

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在不少设计中,并没有利用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另起一格,按所谓的构思肆意改变,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统丧失整体性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沦为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存在。

  2.2植物的配置设计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

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

  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

具体地说,植物的配置设计,从层次上考虑,有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之别,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从功能上考虑,可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的搭配。

这样,既能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而在进行精心的配置后,或摇曳生姿,或婀娜多态的多层次水生植物还能给整个湿地的景观创造一种自然的美。

  采用本地的植物,是指在设计中除了特定情况,应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尽量避免外来种。

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生态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生物入侵)。

维持本地种植物,就是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

另外,构造原有植被系统,也是景观生态设计的体现。

  2.3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岸边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岸边环境的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需要精心考虑的一个方面。

在有些水体景观设计中,岸线采用混凝土砌筑的方法,以避免池水漫溢。

但是,这种设计破坏了天然湿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滤、渗透等的作用,还破坏了自然景观。

有些设计在岸边一律铺以大片草坪,这样的做法,仅从单纯的绿化目的出发,而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功用。

人工草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管理,如人工浇灌、清除杂草、喷洒药剂等,残余化学物质被雨水冲刷,又流入水体。

因此,草坪不仅不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相反加剧了湿地的生态负荷。

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态的设计,可采用的科学做法是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还可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种植湿地植物。

这样做,可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

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3.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

  随着对自然湿地作用的深入认识,世界上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

在进行湿地的景观设计时,除了考虑美学上的功能外,生态功能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下面,对国内外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以说明如何在对湿地系统进行景观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

  3.1安姆斯(AMES)湖计划,美国,圣保罗市,1998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于1960年左右建于一个填平的小湖区上,由一个可容纳100多辆车的停车场和一排一层结构的商店组成。

后来,这个购物中心由于商业区迁移而被废弃。

1998年,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

目的是将不远的PHALEN湖区与密西西比河联接起来,恢复野生动物的生物走廊,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无需远足便可领略的自然风貌。

在对地下和地表水体、土壤结构、居民意见等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以后,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彻底移去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

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

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最后,在湿地周边种植一片传统型的公园草坪和若干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树木,建立一条绿化带;此举一来可作游人野炊休息场所,二来是在居民区与湿地区之间形成过渡。

原来的水泥停车场和年久失修的商店建筑用地上,如今清水潺潺,草木茂盛。

这是城市湿地景观重建的一个例子,它说明,即便是一片不大的空间,经过科学的生态设计,也能达到重建生态系统,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2湿地中心(theWetlandCenter),英国,伦敦,2000

  2000年夏天正式向大众开放的伦敦湿地中心,紧邻繁忙的希思罗(Heathrow)国际机场,距离伦敦市中心不到6km,被誉为“展示在未来的世纪里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一个理想模式”。

它是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植被组成的生态组群。

这里6年前还只是泰晤士河南岸4个废弃的混凝土水库的旧址,英国野生鸟类和湿地基金会(WildfowlandWetlandsTrust,WWT)耗资2500万美元,引水排淤,分隔水域,种植了30多万株水生植物和3万多棵树,将其改造成为现今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系统。

该中心占地43hm2,分割为30多片湿地,由世界湿地区、水生生物区以及一个现代化的游览中心组成。

若干条步行小径贯穿全区。

世界湿地区如同一个湿地博览馆,通过构造不同的土壤结构、植被类型,真实展示了14种世界不同地域的湿地,如尼罗河的水鸟,在各处安家落户。

由于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各个湿地区虽是开放体系,却相对独立,自成一格,确保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界限。

水生生物区则通过生动灵活的设计,如水下观测窗,让人们从各个侧面观察生活在水中的生物。

湿地中心的大面积水域和植被,使之成为伦敦地区小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的有力调节。

另外,由于良好的栖息环境,这里也吸引了大量野生鸟类,据中心记录观察到的便有130多种。

这是一个在城市边缘创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以联接城市人们和自然环境为目的的成功的景观模式。

  3.3活水公园,中国,成都,1998

  四川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

这一占地2.4hm2的公园,坐落于成都市的护城河——府河上。

府河与南河,是公元前250年人工开凿的引水分流系统的2支,总称府南河,2000多年来,与成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经济的发展,府南河的严重污染问题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活水公园的方案,便是在市政府为期5年的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背景下启动的。

这是一个集现代意识和传统园林于一体的公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生态意义。

  活水公园的创意者,美国“水的保护者(KeepersofTheWaters)”组织的创始人贝西?

达蒙(BetsyDamon)女士,同其他设计者一起,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全长525m,宽75m,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公园起始的鱼嘴部分,拆除部分河岸堡坎,用地方石材砌筑台阶式浅滩,栽种有大量的天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

两架川西水车,将府河水泵入全园最高处的鱼眼蓄水池。

此处利用地形建造覆土建筑,建成环保展览及教育中心,并设有净水工艺厌氧处理池。

临河仿照旧有木构民居而建3层通透式茶楼,以供游人品茶休憩。

河水继续流入水流雕塑群代表的“肺区”,这里利用气旋,使水流如山涧溪流般回旋跳跃,生动地体现“活水”曝气的意义。

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是一组水生植物塘净化工艺设计,错落有致地种植了芦苇、菖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对吸收、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各有功能上的侧重。

蜿蜒的塘边小道,塘中木板桥,营造出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意境。

经过湿地植物初步净化的河水,接着流向由多个鱼塘和一段竹林小溪组成的“鱼腹”,在那里通过鱼类的取食(浮游动植物),沙子和砾石的过滤(鱼类的排泄物),最后流向公园末端的鱼尾区。

至此,原来被上游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经过多种净化过程,重新流入府河。

每天,活水公园的流量可达200m3。

该流量当然不足以改变整条河流的水质,却足以让游人在顺“鱼”而下途中,亲眼目睹“死水”被渐渐激活,逐步净化,最后变为“活水”的过程,其对人们的环境生态观念的影响是深远而成功的。

  活水公园在植物的配置、景观的处理、造园材料的选择上,妙趣天成,通过具有地方性景观特色的净水处理中心,川西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重建,以及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组成全园整体,对环境的主题进行了多方位的诠释,可说是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完整而又生动的例子。

活水公园由于在生态、美学、文化、教育功能上的完美结合获得了包括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奖项。

目前,它已经成为成都市到访率最高的公园景点之一。

  4.结语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

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荒漠中的人工湿地

作者:

余海/摄影郭晓维/撰文 来源:

中国石油报 点击量:

41 更新时间:

2010-10-2717:

30:

00

--------------------------------------------------------------------------------

•  

  你能想象这是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拍到的镜头吗!

这片位于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的人工湿地水表面积1.63万平方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克拉2气田地面原本寸草不生。

2004年,这个气田产能建设以来,克拉作业区为改善生态环境,便在气田区域逐年种植多种草木。

目前,作业区绿化总面积达到12.093万平方米。

  为更有效地处理和利用生活污水,克拉作业区进行大胆尝试与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利用沟壑纵横的山谷地势,在作业区公寓东侧1公里处筑起6个污水处理池,用废旧管材,将生活污水引流到这里,建成人工湿地,并逐年在人工湿地周围种植芦苇近3000平方米,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链,被誉为“克拉生态园”。

2005年年初至今,克拉作业区合理处理和利用生活污水,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实现环保“零”投诉。

本文来自:

中国园林建设网(http:

//www.china-)原文链接:

http:

//www.china-

 

辽宁锦州大有湿地旅游项目规划设计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0-06-0409:

29:

39  点击:

215

 

 

盛开在万亩湿地的“苇海奇葩”

锦州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沿海湿地芦苇群落,具有世界级的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

山合水易在国内完成了大量湿地观光、科普、体验、休闲的开发项目,并不断创新湿地旅游休闲的体验方式与开发模式。

本项目既是以“情境观光+生态游乐+深度体验”的方式,把枯燥无边的万亩湿地芦苇荡转化成为湿地剧场、科普时空隧道和大地艺术景观。

 

 

1、总体定位

“苇海印象•湿地奇葩”

2、项目世界之“最”

开发世界最大苇海湿地迷宫和最多样性的迷宫组群;

创意世界最长的湿地时光隧道(生态栈道);

建立世界最权威的湿地种质基因库与湿地景观地标

 

 

3、独创一个核心卖点

核心卖点:

打造独一无二的情境化湿地穿越之旅,构建如梦如幻的体验式主题生态乐园

 

 

4、三大项目亮点

观光亮点:

把苇海湿地观光变成湿地情境剧场

休闲亮点:

五大特色园区与六大景观艺术组团,一苇一世界

度假亮点:

打造天幕苇海的背景,利用周边可开发温泉资源创造独特的度假空间

北京通州台湖湿地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项目范围:

50公顷

   项目委托方: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旅游开发办公室

   项目跟踪:

项目区域内150亩湿地农业公园已经建设完成,目前约260亩建设开发用地的规划设计工作也已经完成,2012年将成为一个集农业休闲、养生度假、景观居住一体的公园式社区。

   项目概要:

在当今北京打造国际城市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原有低效种植区域、高压线带、绿化走廊等地块的创新开发与利用,特别是依托观光农业、湿地景观农业、创意体验农业、低碳生态示范建筑建设等内容,打造以休闲度假旅游为导向,以游乐体验为特色,以生态游憩与养生度假为核心功能的项目,必将成为一个趋势!

在本项目中,山合水易首创提出精致型湿地农业体验的概念,不仅仅对台湖镇,更对未来北京城乡统筹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升级及生态旅游度假开发模式创新具有实践意义与指导意义。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提出了三大突破方向。

第一,将湿地农业、湿地公园与湿地度假与科普体验区合为一体;第二,以湿地休闲为特色,发挥湿地农业自身的景观吸引力,打造京城最美水乡;第三,充分结合水系的贯穿作用,融入风水造园理念,将原有的一块平地转换成为湿地农业岛和湿地休闲岛,提供了一种独特于大环境之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丰富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精致湿地农业为特色,向游客展示及体验湿地的生态循环和湿地农业的最新科学技术,打造出高新、高效、景观效果突出的精致型湿地农业示范片区。

 

上杭岭背村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暨总体规划

作者:

addnews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0-10-2712:

27:

38  点击:

126

 

 

打造上杭“绿色生态谷”

 

1、项目背景分析

本项目位于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境内生态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

紧邻全国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的湘赣闽旅游区,上杭古田及才溪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