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2、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
3、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
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例2:
脱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例3:
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4:
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
例5:
小数倍,领会“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例6:
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例7: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例9:
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
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
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3课时
1.小数乘整数………………………………2课时
2.小数乘小数………………………………2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7、机动……………………………………2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
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3.出示例1主题图,(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相关信息。
问:
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黑板:
“一个风筝3.5元,买3个这样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元?
”请学生列式
指学生回答:
3.5×3,教师板书:
3.5×3。
4.探索:
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
5.揭题:
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
展示:
3.5+3.5+3.5=10.5(元)
师:
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方法1:
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板书意义)
方法2:
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
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3)追问:
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
如果要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
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
引导:
出示(边说边演示):
35角
×3
105角
强调:
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
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
0.72×5。
师:
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
加法和乘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
(见板书设计)
引导: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
(5)注意:
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
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
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
(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
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14.8×23=()1.48×23=()0.148×23=()()×()=34.04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
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第二课时:
小数乘法——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
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6.5×10=0.56×100=3.78×100=
3.215×100=0.8×10=4.08×100=
⑵4.1×9=1.2×3=5×5.8=0.28×3=16.5×4=0.796×7=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表示求()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先得出积(),再从右起点出()位小数,得()。
3.笔算练习。
0.32×47=1.6×52=64×0.25=1.37×21=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
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
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
“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
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20÷(4+1)=4(个)1.4×4×4=22.4(元)
方法二:
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
20÷(4+1)×4=16(盒)1.4×16=22.4(元)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根据24×25=60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0×25=()
(2)2.4×25=()
(3)()×25=0.6
思路导引
(1)24×25=600
(1)24×25=600
↓×10↓不变↓×10↓÷10↓不变↓÷10
240×25=(6000)2.4×25=(60)
(3)24×25=600
↓÷1000↓不变↓÷1000
(0.024)×25=0.6
小结:
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
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33×4=(千米)求出结果。
教师强调:
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作业:
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用竖式计算。
4.6×6=8.9×7=15.6×13=
0.18×15=0.025×14=3.06×36=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买四赠一”
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第三课时:
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问:
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
26×71.36×1230.8×2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校有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宣传栏。
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
问:
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该怎样计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2.4
方法1可以用竖式计算:
×0.8
1.92
方法2:
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
问:
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个别辅导。
师:
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
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0.56×0.04
先让学生想一想这个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你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思考,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交流计算过程。
师: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
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提纲。
)
讨论提纲:
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
(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
)
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出示:
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三、巩固练习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2.3×0.40.08×0.97.3×0.06
9.1×0.030.25×0.2345.9×3.5
提问:
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
2.用竖式计算。
(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O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四、课堂小结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并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评。
)
作业:
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1、9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2.4×0.8=1.920.56×0.04=0.0224
1看、2算、3数、4点
第四课时: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P7例5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7×0.081.87×O
0.24×21.4×0.30.12×61.6×54×0.25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如:
0.02×0.4。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
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
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
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
小朋友说:
“哎呀,它追上来了!
”鸵鸟说:
“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
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
(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
(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
”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回答:
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
(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
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
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
你是怎么验证的?
(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预设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
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
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
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
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
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5、6、7
课外作业:
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例556×1.3=72.8(千米/时)
56
×1.3
168
56
72.8
第五课时:
小数乘法—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2、4、8、11~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1.口算:
学生抢答:
0.24×2=10×0.36=0.8×4=4.3×100=
4.2×0.1=0.9×0.4=5.9×0=4×2.5=
0.3×0.8=0.42×10=0.5×5=0.18×5=
2.笔算:
6.52×270.32×1.25
0.008×0.42510.9×0.38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
笔算:
0.85+1.9425.1-2.09
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
47×0.05()6.9×0.38()
4.2×1.8()4.08×0.08()
0.9×0.7()6×0.07()
二、巩固练习
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
(1)3.5×1.2
(2)3.5×0.8(3)3.5×1
2.4×1.52.4×0.52.4×1
5.2×2.15.2×0.75.2×1
提问:
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师总结:
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
小组讨论,得出题目信息,并独立列式解答。
教师强调:
仔细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单价、质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题目。
单价可以通过秤的下方得知,而水果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秤上的指针得出。
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
妈妈带小明到超市去买水果。
你能帮小明的妈妈算算价钱吗?
苹果每千克4.8元,妈妈买了2.5千克,妈妈应付多少钱?
香蕉每千克5.9元,妈妈买了3.8千克香蕉,25元钱够吗?
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
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
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水11kg。
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kg水来?
组织学生思考。
答案提示:
先把小桶装满水,倒入大桶中,如此反复3次,现在大桶内11kg,小桶内剩下1kg。
把大桶内的水全部倒掉,把小桶内的1kg倒入大桶中,再把小桶装满,倒入大桶中,这时大桶内就有5kg水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你还有哪些收获?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