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30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背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活动背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活动背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活动背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活动背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背景.docx

《活动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背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背景.docx

活动背景

标题

一、活动背景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正确地学习。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礼敬自豪。

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体现、求索的结果,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炎黄子孙敬畏;站在空间的角度审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枝,毫不逊色,值得我们炎黄子孙自豪;站在信息时代审视,象征中国文化基础的中文汉字也完全适应时代的大潮,无须我们炎黄子孙自卑。

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修炼。

中国传统文化,哪怕是其中的一支一脉,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即使不治国平天下,也对修身、齐家大有裨益。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

“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批判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说不尽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不足本身就是优点派生出来的。

用历史的眼光看,传统文化不仅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同时也局限于当时的地域、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以及历史的惰性、历史的悲剧和历史的灾难等等。

包容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

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

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

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

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

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

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

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

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

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

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

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

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

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

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

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

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

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

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

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首先要认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的重心已经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家庭、家族的狭小圈子中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便以家庭道德为主体,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当固定的长期厮守或相处的关系。

传统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说的是家庭中的关系。

因此在这种伦理体系下的人是家庭人、角色人(同时作为父、子、兄、弟、夫、妇以及多重亲属关系的人)。

而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位置和工作。

工作和事业成为个人生命中的核心部分。

而社会生产是在广泛的协作下完成的,人们的生活也突破了家庭的狭小空间,而在社会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

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式下,人与人的平常交往,更多的是“五伦”之外的“第六伦”———社会公众。

因此,现代人可以说是社会人、职业人。

其次,应认识传统人伦关系具有等级性和附庸性。

传统社会提出“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绝对服从、隶属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打有等级社会的烙印,比如讲忠孝,总挥不去愚忠愚孝的历史梦寐,讲仁爱,也带着贵族君子施舍恩荫的意味。

现代社会人民是主体,是主人,是人格平等的公民主体、责任主体,把传统的忠孝仁爱思想拿到今天,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往往找不着感觉。

  由上所述,传统的道德从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

道德建设从根本上说要靠说服力,我们要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道德体系,其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有无深入人心的说服力。

中国古人对道德文明建设作过巨大贡献,提出许多德目,在几千年的道德实践中这些德目内涵积淀极为丰富,每一德目都有许多圣贤名言和感人的故事,以这些作为思想资源去说服教育群众,能深入人心,群众乐于接受,因此我认为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应有选择地继承文化遗产。

 新的道德体系要借鉴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这项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创造新的道德体系。

很显然,这是一件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

小亮

回答采纳率:

36.4%2008-12-0418:

57

∙好:

0

∙不好:

0

知识模块

有了教学目标和定位,接下来的工作是析分知识模块。

由于本课只有40节时,如果仅把本课当成历史课或专门史(文学史、艺术史、宗教史)来讲,受到课时的限制,很容易将本课讲成一门中学历史课或某几门专门史的肤浅的大“杂烩”,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因为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只是在重温中学课程或其他课程知识而抱怨。

本课程建设之初,我们就走过这样的弯路。

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我们将本课定位为:

高度概括中国文化的特征,通过分析中国人解决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各组成要素(文学、艺术、兵法、宗教、艺术,甚至政治等等)的基本特征引出来,既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化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又让学生学到自己去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方法。

我们也考虑过:

利用哲学高度概括的手法,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生是否适应,是否能够理解,是否有兴趣?

为此,我们在讲课时尽量深入浅出,以情动情。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学生的互动,我们注意到,高度概括中国文化特征的方法,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甚至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有学生这样评价本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从一种对学生来说前所未见的角度来教授,即以中国传统思维做主线,穿插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军事、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再以专章讲授中国人传统思维方法和东西方思维方法对比,对我以前所学的中国方面知识有了一个“串连”作用。

打个比方,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水墨画爱‘留白’,现在我知道是因为借“留白”来带出联想的意境,而这里所谓的意境,就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衍生出来的……诸如此类的例子一言难尽。

”另一位学生说:

“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就是现代本科教育中的先驱者实在不为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重新认识我国文化精粹,并同时应用于生活上每个细节,这才是智慧的体现,才是真正复兴我国文化之路!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普遍就是缺乏像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授,特别是对思维方式的传授。

”(请见教学评估中的“学生意见”)。

可见,即使是港澳台侨生,他们对掌握方法还是充满兴趣和热情的。

依据这样理念和学生调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将本课分为六个知识模块: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山西省洪洞教师进修校高级讲师申民顺

前言: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应继承使之发扬光大,以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中坚。

但因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体自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令人望而生畏,扼腕兴叹,难怪被一些人评为巨大的历史包袱。

   庄子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机械呆板地去“随”。

把传统文化当做包袱,肘刻背在身上,那不是老祖宗们的本意,吸能是我们一些现代人的愚蠢。

我们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宝库,为我所用;经过分析选择取其精华,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外,人们了解它的一般常识、继承它的文化精神就可以了。

    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个显著特点,即社会发生急剧变革,或者受到其它文化冲击之后,便会产生一次自我调整,进而产生一个巨大的飞跃。

这已为几千年的文化史所证实。

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挤压的今天,它必然如同经历涅磐洗冖的火风凰,显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明的重新辉煌,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新的名词、概念、术语更是五花八门,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市场经济的建立又膨胀了不少人的物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乎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

在许多人的眼里,物质产品以国外进口者为佳,甚至新名词概念的解释,如民主、人权、法制、自由等,也以西方人的定义为准。

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不少青年人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做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做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更有少数人将其当做应彻底摒弃的垃圾。

这些问题又让一些老年同志觉得当心,甚至认为青年人中出现了“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

  仔细、冷静地想想也并不奇怪,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只是社会快速转型、历史发生急剧变革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并非变革之后的必然结果。

人们,特别是青年在冷静下来经过比较、反思还是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的。

  现代青年喜欢新奇与时髦,对我国传统文化感到陌生与隔膜,固然与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有关,但是我国“五四”运动反思传统文化产生的偏激与矫枉的过正,几十年来教育内容安排的失衡、多次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等等,则是造成青年人冷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现方面我们实际上不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港台地区,亦不如近邻韩国,的确是令人遗憾的。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指整个人类由野蛮向文明进步演化的过程,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其基本意义而言偏重于精神财富。

笔者在这里则主要是指以文字为工具所记载的典籍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一是源远流长,从无间断。

而其它的古代文明不是出现大的断裂,就是彻底湮灭。

二是博大精深,无所不包。

如大型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御览》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等等都令世界震惊;现存的佛经有一万多卷,道藏八千多卷,散布于民间的书籍更是浩如烟海。

  所以,本文只能以蜻蜓点水、挂一漏万的方式,向朋友们概括性地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

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

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人们所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

    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对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识更为全面、客观、准确且具有超前性。

以中国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更重道德伦理、家庭亲情与团队精神,因而更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以前几年轰动世界的“克隆”技术为例,它固然是现代西方人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取得成功的。

但其最基础的理论却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全息论(主要指一个事物的部分,含有这个事物整体所具有的全部信息),如道家的“天地——太极”“物物——太极”,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神识为因,父母为缘;现代的耳针疗法等等。

特别是生命的来源、成因、形式、变化,在佛学经典中有详尽的记述。

早在二十多年前西方提出“克隆”假说时(即无性繁殖、复制生命),身居台湾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即明确指出:

“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能成功,那只是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跟不上”

    因此,学习继承、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本文计划从易经文化、“三教”文化等方面来谈谈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易经文化常识

    《周易》是源于上古时期的一部用于占筮的书,即一部预测学专著。

它晚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严格说来它产生的原因是无数谜团疑点促使了人们的主观的求知欲望,先民们凭自己灵敏的直觉——特异感知,利用古朴的“不完全归纳法”对主观客观世界予以高度概括的产物。

人们对主、客观事物观察后发现了事物间的对立与统一(联系),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用“—”、“--”两个符号来表示。

如天与地、日与月、男与女、刚与柔、明与暗、动与静……阴阳爻两面三刀个符号三层排列(象征天人地)构成了八个三划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然后分析各自特征立名赋义,这就是所谓的“八经卦”,然后又赋予它们“数”,进而使之具有数学意义而进入准科学或古代科学的范畴。

    八卦难以概括万事万物,也难用于具体事物的预测中,因此人们又进一步将八卦两两相重而产生了六十四个六划卦,这才广泛用于预测之中,人们在预测时实际上所运用的则是逻辑学中所谓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这样,源一归纳、用之演绎,所以易学文化中的预测学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科学。

人们研究易学时提到的“三易”,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夏《连山》、商《归藏》、周《易经》;二是指“易经”具有简易、变易、与不易这样三个不同特点。

  “易经”不但开启了我国古代的科学,而且也产生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构建了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社会观念、支配与制约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如卦无全吉亦无全凶,而是凶中有吉,吉中有凶,亦可将凶化吉,亦可吉而变凶。

处处闪烁着古代辨证法的光辉。

各卦上爻的爻辞大都与卦辞相违,这表明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规律;卦爻辞对吉凶的判断非常重视得位、得中、得时三个要素,这也成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得位:

安分守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得中:

儒家的“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抱一守中、佛家的中道。

民间的“三条路从中间走”……,得时:

知几、把握时机、利用最有利的客观条件、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刚柔相济,张驰有度、动静得当、进退适时等等做人的原则也无一不源于“易经”文化。

 后世出现的太极图,对哲学思想的阐发更是涵盖无遗而至简至洁,形象具体达至善至美,无怪乎历代学人均公认《易经》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

 至于由“易经”思想而派生出来的天文历法、中医气功、再到诸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则是后人的发展与完善。

(二)儒家文化常识

 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主流。

作为先秦一个学派,虽为孔子所创立,但它的文化精神却上继三代、下承周公,直接继承了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如世人所谓的儒家“六经”,都是经由孔子整理的上古文化典籍。

因此,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往往称为儒家文化,有时也泛称东方文化。

这是因为它两千年间影响到整个东亚文化圈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而又极为理智的入世思想。

虽然人人习惯称其为“三教”之一,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它的主要内容有稳定社会、建立秩序的“礼”,完善社会成员自我人格的“仁”。

由前者演化出维系社会、稳定家庭、规范人伦的“三纲”;由后者扩充为社会成员完善自我人格的“五常”(亦即五德:

仁、义、礼、智、信)与升化人类精神的温、良、恭、俭、让。

至于后世的一些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等等,则是统治者人为地将其推到了极端,使之走向了孔孟教义的反面。

 儒家文化首先追求的是人类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与进步。

为此,它构划了人类理想社会的蓝图:

这个理想社会既有“小康”的初级阶段,即孟子多次描述的“五亩六宅……五十者可以衣帛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更有孔子在《礼记?

礼运》中所设想的“大同世界”,我常常觉得中国社会不接受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失败为证)而接受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契合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则契合于中国古代大同世界的憧憬。

 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古代,由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避免了类似欧洲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式的落后、蒙昧。

这也是儒家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主要标志。

 易经的哲学思想也正是儒家文化在哲学上的最高成就。

易经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正是由孔子的“十翼”所揭示清楚而阐发出来的。

故此不再赘述。

(三)道家文化常识

 实际上先秦时期的儒道是不分家的。

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际上只是为了施行统治的需要。

千百年来的历史也证明,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只能有一个政治纲领与一种指导思想,否则人们无所适从,终将导致社会的混乱。

而在学术范畴内的百家争鸣靠政治手段是无法干预的。

就是统治集团内部也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

如果说儒家文化偏重于改造人类社会与人类外在行为的话,那么道家文化则更倾向于研究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人体自身与人的精神世界。

 道家文化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精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冷静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具超前意识的思想体系。

广义的道家文化除老子、庄子的著作外,也包括上古的巫文化、后世的术数文化,东汉以后形成的道教炼气术长生不死的有关典籍。

甚至人们将其追溯到中国的人文始祖黄帝,将其与道貌岸然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黄老”。

这样一来,兵法、阴阳、星占、卜筮、堪舆、中医、养气等学说,均被归入道家文化。

 儒家文化崇阳尚刚,道家文化崇阴尚柔,二者恰恰构成一个“太极”——中国的上古文化。

 道家文化分析主客观关系时,认为客观规律既不可制造,也不可改变更不可抗拒,因此强调“清静无为”,进而认识它,遵循它,道家也追求社会的自然、和谐与宁静,因而强调与世无争,主张小国寡民。

如老子的名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人类自身,道家的思想则非常积极与超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简直可以震烁古今,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积极探索生命奥秘,追求长生不死,挖掘生命潜力,开发特异功能,以图提高人类的智力层次,冲破客观世界对人的束缚。

由此启迪、引发了以人体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经络学说、中医理论、养生学与数以千计的气功修炼方法,把古代的生命科学推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高峰。

这是道家文化最为辉煌的构成部分。

 道家文化的理想社会的形态是《列子?

黄帝第二》中黄帝梦中西游的华胥国: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伤;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迷、不知向顺,故无利害……”

 道家文化在哲学上的最高成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古代辩证法与庄子著作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齐生死,等贵贱”的观点,这是上古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宇宙的生成法则在《老子》中是如此阐述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道,为万物本源、终极真理,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一”则相当于天地未分之前的浑沌,“二”则指天地、阴阳;“三”则指天、地、人三才,“万物”则指整个物质世界。

天地的运行法则《老子》则喻为“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达观洒脱、轻灵飘逸、极具智慧的道家学说,堂堂正正、厚重磅礴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说共同构建了中华上古的文化大厦。

(四)佛教文化常识

 佛教文化原是一种外来文化,它在其发源地印度早已衰落,十三世纪后濒于绝迹,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次现出了它的辉煌。

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中华民族重视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中国文化自身具有的兼容性;二是佛教文化与固有的儒道文化所具有的一致性与互补性;三是佛教文化出世的世界观与入世的人生观为中国固有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主要表现在:

哲学命题更加高深;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修证方法更加丰富、灵活与科学。

 佛教文化固然是一种宗教文化,与其它宗教相同的一点是需要“信仰”,而与其它宗教文化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善而符合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允许信众质疑释疑进而“开悟”,不是让信众盲目的迷信与遵从。

简单来说,佛教文化是以宇宙与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文化。

 佛教文化认为地球(娑婆世界)为一个世界,这样一千个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

而整个宇宙包含着“三个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把物质世界称为器世界,把有生命的动物称为有情众生;又进一步把有情众生分为十法界,十法界中的佛、菩萨、辟支、缘觉均已经过修行而可以脱轮回、离生死;而天人、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这六道众生靠自己现有的能力则无法摆脱轮回,出离生死,这也是由于他们多生累劫所造之业形成的业力不能消尽的缘故。

佛教文化将此简要总结为: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而这正是佛教文化的理论基础。

整个佛教文化赖其得以建立。

六道众生经过修行消除旧业,大彻大悟,即可脱离生死之轮回,进而成佛。

也就是佛经所谓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迷即众生,觉则成佛”。

 “三世”即三个前后连接的时间阶段,如昨天、今天、明天;或如早晨、中午、下午;或如青年、中年、老年……通常用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