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14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良辰脑髓(suí)明信片鞠躬尽悴(cuì)

B.战栗中听(zhōng)挖墙脚脍炙人口(kuài)

C.烦燥羸弱(léi)倒计时力能扛鼎(kāng)

D.慰藉巷道(hàng)泊来品老练通达(li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云:

不以恶小而为之。

小错小误虽不起眼,但我们应该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小错误积多了,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B.真正的智者会内敛自修,能静水深流,有自己的主见。

作为青年人,我们需要加强自我修养,形成独立思想,切莫拾人牙慧。

C.面对着新一轮的金融风暴,中小投资者李苏、黄烨、林义等人加强了彼此的合作,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共同渡过了难关。

D.随着房地产形势的升温,很多国内开发商看准了景区地产的巨大商机,纷纷在名山大川大兴土木,想要实现他们的名山事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据勘探,我省西北部、中部以及东南部大部分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这确实为“缺煤、无油、少气”的湖南争了一口气。

B.5月2日,2016全国小小说高研班联谊会在郑州群众艺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小说作家、评论家以及高研班学员代表40余人。

C.青春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梦想是一盏浇不灭的灯。

踩着青春的步子,我们轻快上路,相信一定能够将未来的天空装点得更加明亮。

D.导游本是游客的“助理”,当他们往往成了欺骗游客的“坏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于是,书法成了一门艺术。

②中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绘画和书法视为姐妹艺术,合称为“书画”,几乎构成一个单独的概念,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

③毛笔使用起来比钢笔更为精妙,更为敏感。

④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

⑤假如要问二者之中哪一个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回答毫无疑问是书法。

⑥由于毛笔的使用,书法便获得了与绘画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艺术地位。

A.④③⑥②⑤①B.③⑥②①⑤④

C.③⑤④⑥②①D.④⑥③⑤①②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谓凝聚了司马迁毕生的心血,与东汉班固的《汉书》、南宋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还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曾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苏轼,字子瞻,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拿来主奉行义》选自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作者针对反对派奉行卖国主义政策的现实行径,提倡“拿来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

,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二、课内诗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下面对这首词的语言和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景时,先写江面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石壁之高耸。

再写江面波涛之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之激烈,“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

B.这首词语言精炼,形象饱满。

“乱石穿空”着眼于视觉;“惊涛拍岸”,诉诸听觉;用“千堆雪”借喻咆哮翻滚、溅珠飞玉的滔滔巨浪,这些描写无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观察体验的深刻和语言表达的精粹。

C.下片描写了“周郎”的服饰和神态。

“羽扇纶巾”是儒将的打扮,体现人物的潇洒风度;大战在即,周瑜“羽扇纶巾”、谈笑自如,意在表现他的从容镇定,与后面“樯橹灰飞烟灭”的战争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D.刻画并歌咏历史英雄人物是这首词的写作目的。

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就愈加反衬出自己遭到贬谪而不能为国民有所作为的悲哀与愤懑,使得咏史与抒情完美地融为一体。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上片中,作者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B.在下片中,作者借赞美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提醒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C.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可以上阵杀敌,同时也暗含有壮志难酬的忧愤。

D.全词豪放悲壮,义重情深,散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张衡传》选段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C.拜送书于廷权移于下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衡常思图身之事

10.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

璧上有些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B.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译文:

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因愤怒,头发竖起,冲动了帽子。

C.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译文:

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讽谏评议皇帝身边的人。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译文:

(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11.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中,蔺相如强调了赵王在献给秦王和氏璧这一件事情上的诚意,与之相反,秦王却在此表现得甚为傲慢,在得到和氏璧后,将它交给嫔妃及侍从看,完全看不出交换的诚意。

B.《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通过对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同时,蔺相如在朝廷上怒斥秦王,借赵王的举动来反衬秦王的失信,这有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一面。

C.《张衡传》选段交待了《思玄赋》的由来,当时政治昏暗,宦官专权,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在这一段中作者批判了张衡明哲保身、谨小慎微的一面。

D.《张衡传》选段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里描写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形象。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

袁继忠,其先振武人,后徙并州。

开宝中伐广南,为先锋壕砦。

广南平,以功迁供奉官,护隰州白壁关屯兵。

时河东拒命,继忠累入其境,破三砦,擒将校二人,得生口、马牛羊、铠仗逾万计。

近戍主将惧无功受谴,以诚告继忠,继忠以所获分与之

太宗征太原,继忠预破鹰扬军,先登陷阵。

契丹入代境,继忠率兵击走之。

雍熙二年,迁西上阁门使。

三年,大将田重进征契丹,命继忠为定州路行营马步军都监。

领师取飞狐,下灵丘,平蔚州,擒其帅大鹏翼以献。

至定州,重进欲斩降卒后期至者,继忠谕以杀降不祥,皆救免之。

大将李继隆以易州静塞骑兵尤骁果,取隶麾下,畜其妻子城中。

继忠言于继隆曰:

“此精卒,止可守城,万一敌至,城中谁与悍者?

”继隆不从。

既而契丹入寇,城陷,卒妻子皆为所俘。

继隆疑此卒怨己,欲分隶诸军。

继忠曰:

“不可,但奏升其军额,优以廪给,使之尽节可也。

”从之,众皆感悦。

会契丹骑大至,驻唐河北,诸将欲坚壁待之。

继忠曰:

“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辞气慷慨,众壮之。

静塞军摧锋先入,契丹兵大溃。

太宗闻之,降玺书奖谕,赐予甚厚。

淳化初,迁引进使,护镇定、高阳关两路屯兵。

三年,被病,召赴阙,卒,年五十五。

继忠长厚忠谨,士大夫多与游,前后赐赉钜万计,悉以犒赏士卒。

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搢绅称之。

(节选《宋史·袁继忠传》)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忠累入其境累:

多次

B.优以廪给优:

优厚地

C.从之,众皆感悦从:

跟从

D.前后赐赉钜万计赐赉:

赏赐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B.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C.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D.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继忠身先士卒,勇武过人。

他曾经参战打败过鹰扬军,最先攻入敌阵;在大将田重进讨伐契丹的战斗中,势如破竹,擒得敌方主将进献。

B.袁继忠有谋略,曾进言不要解散静塞军,慎用提高俸禄等方法稳定军心。

易州失陷和静塞军后来抗击契丹分别证明了这两个建议的正确性。

C.袁继忠大度宽厚,廉洁无私。

戍边的主将害怕无功受罚,他慷慨地将缴获的物品分了出去;将赏赐全部用来犒劳士卒,死后家中没有余财。

D.袁继忠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智勇兼备,影响深远。

特别是在抵御契丹的战斗中,功绩显著。

他的忠勇令诸将佩服,他的美德为官吏称颂。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9分,每小题3分)

(1)重进欲斩降卒后期至者,继忠谕以杀降不祥,皆救免之。

(3分)

译文:

(2)此精卒,止可守城,万一敌至,城中谁与悍者?

(3分)

译文:

(3)会契丹骑大至,驻唐河北,诸将欲坚壁待之。

(3分)

译文:

四、古诗文及《论语》内容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中选取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直抒胸臆,把所有的凄苦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之。

(3)《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向门客总结了自己忍让廉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展示了蔺相如以国事为重的贤相风采。

(4)《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既是赞许颜回,又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进与退、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

(5)《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谥号“文”,孔子将其原因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词鉴赏(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①五两:

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17.诗歌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2分)

答:

18.诗中有两句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运用了相同的手法,请找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5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句诗

程习武

先生有姓,先生也有名字,但人们似乎都忘了,就都叫先生。

叫先生于他们或许是一种骄傲,也说不大准。

先生瘦,还高,人一见就想起在大街上被人牵着的骆驼。

尽管先生只是有一点点驼背。

牵骆驼在这地方也是一种职业,叫看麻衣相。

看麻衣相者看着对方一大片脸的某个地方,说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将有一场血光之灾或者命犯桃花,也许是财运降临。

钱装进口袋后,犯没犯桃花,来没来财,怕神也不知道。

先生从来瞧他们不上眼的。

牵着一头骆驼看麻衣相,让人感觉有些不相称。

但它们为什么被绑在一块了,不知道。

先生的瘦和高,都有利于他的职业。

瘦人不管是本来就瘦,还是后来饿瘦,有一点相同,饭量都不大。

正好,饭量大了先生养不活。

先生的个子高好处更加在那里明摆着,让他做起自己的工作来就像那个解牛的庖丁,刀子就像鱼在水里游。

先生的工作是戳垛子。

文人的活儿。

一根毛笔,秃着;半瓶墨,黑着;一把破铲,钝着。

这是先生全部的家伙了,先生的日子都在里面。

到了谁家门口,先生把破铲拿出来,在门口旁边的墙上方方正正铲平一块,铲去雨水的陈年旧痕。

先生铲的时候一点也不急躁,铲子在墙上沙沙地响,土屑纷纷落下来。

如果有风,土屑就飘去很远,一路带着土香。

然后,先生就在那块铲平的地方写一首诗,当然是古人的;或一段益于人益于世的文字,也古人的。

写好,先生收拾家伙的时间,主人拿出一个或两个硬币,塞到先生挂在肩上的布搭里。

有时候主人羞红着脸拿出两个馍或半瓢米,先生也笑笑,受了。

先生个子高,写了诗文的那块墙就距离地面很高,小孩子够不到,一般的大人也够不到,那些诗文就不会轻易被破坏掉,一年两年的风雨过了,那些诗文还像刚刚写上一样。

直到字迹漫漶,先生才在那旧处轻轻铲一铲,再写上新的。

这时候,先生会叹口气。

在这面墙上,三五年就过去了。

先生很讲职业道德,那些诗文只要能看得清,先生就不会铲掉再写新的。

先生的这个职业不能说白,说白了怕是先生脸上挂不住。

不过,先生原来真是先生,坐在大屋子里,教好多小孩子、半大孩子、大孩子咿咿呀呀念书。

孩子头和身子晃来晃去,风里的树一样。

后来那些孩子就少了,没了,先生就不做先生了。

先生什么时候不做先生的,没多少人说清楚。

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做戳垛子这个职业的,没多少人说清楚。

实际上,清楚不清楚又打什么紧?

在先生心里,他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他要把他的先生给他的那些诗,那些文再给出去。

他总不能把那些东西带走吧。

太阳一竿子多高,天正好。

是春天。

麦子在地里青着,牛和羊在家里嚼草,人闲得蛋痒,就都站街上,喷唾沫星子。

风从街上穿过,很舒服。

谁说,先生来了,先生好久没来了。

谁又说,先生的腰弓得厉害了,更像骆驼。

人纷纷乱乱看去,然后说,哦,可不是吗?

然后散散乱乱朝先生要去的那家门口围过去,围成歪歪扭扭的圆。

谁说,先生教着书的时候腰不弯,直溜着呢。

都说,还真是。

先生过来了,朝一众人笑笑,走到那一家的门口。

都看那门口边,先生铲的那片地方还在,只是经了好多年的风吹雨打,那字迹模糊得厉害。

先生拿出铲子,把那片风吹雨打得凹凹凸凸的地方铲平。

先生的手很轻,铲子下面细碎的沙沙声,像土在唱。

众人看先生拿出了笔和墨,就都说,先生写一个好的。

先生笑笑说,古人的诗文都是好的。

都说,写一个新的。

先生说,几百上千年了,都不新。

都说,写没写过的。

先生又笑,谁看见我写过两遍的诗文?

众人吸溜吸溜嘴,咦,还真是。

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

一顿一挫,走得慢。

先生写的楷书,笔笔如刀。

先生写字,好像把别的什么也写进去了。

差不多一支烟的工夫,两句诗就黑在墙上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众人一阵叫好。

说这字写得敦实。

说这诗句好,像画一样。

再看先生,正细细端详那两句诗,额头微微有汗出来。

谁说,先生写字那么用力?

先生笑笑,未答。

笔蘸好了墨,先生准备写后两句——忽然,有锣声嘡嘡响起来。

众人呼啦啦围过去,先生的旁边很快干干净净了。

先生转头看了看,看见一个人牵了一群猴。

先生看看众人的背影,又看了看墙上的两句诗,先生叹一口气,说,读诗书何如学玩猴!

先生仰起头,太阳正一点一点斜下去。

先生想起了读得烂熟的《易》,笑笑给自己说,要不,改行牵骆驼吧。

1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写先生对牵骆驼看麻衣相者的痛恨,是为了借此衬托先生清高自守、不同俗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批判了世人信奉迷信的行为。

B.文中两次写到先生铲子下的沙土,“带着土香”“像土在唱”。

作者这样描写意在表达先生在写字时愉悦的心理和对自己工作的热情。

C.本文塑造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通过对他心理、动作、外貌的刻画,写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以及面对生活窘境时的旷达心态。

D.本文的语言质朴洗练,以口语为主,不事修饰,让人读来别有风味。

同时,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契合人物的身份,又极富讽刺意味。

E.文章在写先生周围的人时,多次用到“谁说、众人”,不具体到人,从而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人物群像,使文章主题的表达更加深刻。

20.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

一顿一挫,走得慢。

先生写的楷书,笔笔如刀。

先生写字,好像把别的什么也写进去了。

答:

21.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答:

22.简析结尾一段的妙处。

(6分)

答: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虹看见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

“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比我的生命长。

石桥回答说:

“你那样美,在人们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南雅中学三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B【解析】A.集腋成裘: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褒义词。

B.拾人牙慧: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

“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C.三人成虎: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D.名山事业:

指著书立说。

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3.C【解析】A.语意歧义。

“西北部、中部以及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可以有三种解释:

①“西北部”、“中部”以及“东南部大部分地区”;②西北部、中部、东南部“大部分地区”;③“西北部”“中部以及东南部大部分地区”。

B.缺少成分,在句末加上“参加了会议”。

D.句式杂糅,删去“所造成的”或“主要原因”。

4.A【解析】④句是整段的总起句,总括全段,点出“中国书法”的“独特”,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在围绕“独特”展开论述。

③句承接④句,将中国书法的工具“毛笔”与“钢笔”对比,呈现其独特。

从“由于”所表示的内容推断,⑥句应紧接着③句。

②句开头“认识到这一点”既是承接上文,也是表明下文的原因,从⑥句的“平起平坐”和②句中的“姐妹艺术”、“相提并论”这些词可以推断,②应紧接⑥句,⑥句是一句对比选择,强调“书法”更受喜爱,紧接⑤句出现,①句是总结。

5.B【解析】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

6.

(1)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

(2)其中没有围棋

(3)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每句2分,根据前面句子的内容来推理。

答案意思相同即可给满分。

二、课内诗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一)7.D.“刻画并歌咏历史英雄人物是这首词的写作目的”说法有误。

作者目的在于借咏史而自抒怀抱。

(二)8.B.“赞美”应为“讽刺”。

(三)9.C项,介词在;介词,到。

A项,连词,用来。

B项,连词,就。

D项,助词,的。

10.C(讽议左右:

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11.C(这一段表现了张衡小心谨慎、心思缜密的性格特征,“作者批判了张衡明哲保身、谨小慎微的一面”的说法有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

12.C(从:

听从,采纳)

13.C(结合文章推断即可,原文标点是:

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

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14.B(袁继忠一开始是进言不要收编静塞骑兵,以免城中无人抗敌。

而易州失陷证明了这个建议的正确性,同时,不是“慎用”,而是要用“提高俸禄等方法稳定军心”。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9分,每小题3分)

(1)重进欲斩降卒后期至者,继忠谕以杀降不祥,皆救免之。

(3分)

译文:

重进想斩杀后期到的降卒,继忠告诉他杀死投降的人不吉利,全部营救使他们免死。

(得分点:

,定语后置句;谕,告诉;免,使……免死。

(2)此精卒,止可守城,万一敌至,城中谁与悍者?

(3分)

译文:

这是精锐的士卒,只可守城,万一敌人攻来,城中由谁来抵御?

(得分点:

精卒,精锐的士卒;止,只;悍,同“捍”,抵御,保卫。

(3)会契丹骑大至,驻唐河北,诸将欲坚壁待之。

(3分)

译文:

恰逢契丹骑兵大规模攻来,驻扎在唐河北面,诸将想坚守营垒以待敌。

(得分点:

会,恰逢;驻,驻扎;壁,营垒,壁垒。

四、古诗文及《论语》内容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6.

(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2)这次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