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923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docx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一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导师好,课程设计是我这两天赶工的,质量不怎么好,你帮我改改,其中1.2,4.2,4.3没有完成,不知道怎么写,您帮我看看想一下,3・1的第三强度公式我感觉有点不会,您也帮着看一下。

幸好有您这个导师,嘻嘻,感谢呀。

祝勇哥圣诞元旦双节快乐,新春快乐假期美好。

学生:

东禹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题目:

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单位:

学11-1

东禹

志勇

班级:

力姓名:

宫指导教师:

一、绪论

二、力学模型与内力分析

三、强度分析。

四、变形计算与刚度分析。

五、总结。

一、绪论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结合工程实际,自行设计结构形式,并对杆件结构进行内力、应力变形位移计算等,校核杆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并对结构进行改进。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对材料力学中分析、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自由设计结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髙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对之前学过的相关力学知识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的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综合运用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4、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进行提前锻炼。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分析思想和计算方法。

1・2、结构的工程应用背景简介:

(简单的介绍你所设计的结构在工程的使用,比如哪些领域,有何作

用)

1・3、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内容: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给出题目,搜集相关资料,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并校核强度和刚度,对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分析并完成设计报告。

K本次课程设计要求依据所学材料力学基本理论,分析内力和应力.变形,从强度.刚度的安全因素出发,设计相应几何尺寸、并进行计算分析。

2.原则上各班同学必须独立完成,每名同学所采用的原始数据不能重复。

3.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最终上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4.要求每名同学完成题目的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绘制必需的图.表,并最终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基本内容包括:

1了解结构工程背景或在工程中应用,确定材料参数

2作出结构杆件的内力分布图

3设计结构杆件的几何尺寸或结构杆件的截面

4进行应力状态分析

5利用强度理论进行校核

6变形计算

7结构杆件的优化和改进分析

二、力学模型、内力分析

2・1、力学模型简介

(介绍你所问题的几何结构,要求有结构图;约束情况;材料属

性参数等)

7、题目:

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1)题目内容:

材料为球墨铸铁QT400-10,0]=12OMP“,曲柄臂抽象为矩形,如下图示。

h=l.2D,%=%,l=L5e,/4=0.5/o

yi

 

安全系数n=2、需设计曲柄颈直径、主轴颈直径;校核强度;计算A截

面转角伏,<9.0

2)参考

设计参数

F/kN

W/kN

li

12

Is

e/mm

a(°)

第15组

20

8.2

400

240

130

100

12

2・2、载荷简化:

主牺

1

n

1

1

1

2・3、内力分析

内力分布图:

Fay

Faz

内力分析:

 

 

1主轴颈FB段左端1-1截面为危险截面。

2曲柄颈CD段中间2-2截面为危险截面。

3曲柄臂以DF段下端3-3截面为危险截面。

三、强度分析

3・1、强度理论简述

由零件图可知,键槽处有扭转切应力,无弯曲正应力。

由于机器时开时停,可以视作脉动循环变化。

因主轴颈处于两向弯曲于扭转的组合变形,可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第三强度理论

对于象低碳钢这一类的塑性材料,在单向拉伸试验时材料就是沿斜截面发生滑移而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的。

这时试件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就是材料的屈服极限而在试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即45°斜截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横截面上正应力的一半。

于是,对于这一类材料,就可以从单向拉伸试验中得到材料的极限值。

按此理论的观点,屈服破坏条件是

由公式(1-56)可知,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下一点处的最大剪应力为

rmax_~

其中的心.片分别为该应力状态中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

故式(C)又可改写为

将上式右边的除以安全系数及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卜],故对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按第三强度理论所建立的强度条件是:

佔一$3)5卜]

3・2、应力分析

曲柄臂的危险截面应力分布图:

根据应力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可能的危险点有Di、Dz>D3.对Di点进行应力分析

由于D点处于单向拉伸、所以正应力的代数叠加

%

_用仏+厶-厶)

_他3|bh2|心bh66

=75.55MPaY[b]

所以D安全

cr=0.231

对D2点进行应力分析,由于D2点有扭转切应力,査表得:

V=0.858

D2点的正应力为轴力和绕Z轴的弯矩共同引起,即

b2h

6

b=乩生=Zk+旦=36.73MP"

人Wj.bh6

由于D2点处于二向应力状态,故选择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y/a2+4r2=103.29MMy[ct]

所以D2点安全

对D3点进行应力分析

t'=vr=0.858x4&TlMPa=4\A\MPa

F.e

G

b,=皂+如=如1+也匚=39.05MP。

九%bh6

]=yjcr'2+4r,2=91.56MPaY[a]

所以D」点安全

3・3、强度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键槽处有扭转切应力,无弯曲正应力。

由于机器时开时停,可以视作脉动循环变化。

^max

=%=^L=38.02MP“

%16

Gin=°

了亠=0—占

Gin2

由于切应力是脉动循环,因此用以下公式进行疲劳强度校核:

>n

査表得:

6=400MP"位=1.200=0.95

nr=———=4.92An

主轴颈的疲劳强度符合要求

3・4、杆件截面尺寸设计

主轴颈D和曲柄轴颈的直径d

因主轴颈处于两向弯曲于扭转的组合变形,可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4」、变形计算理论方法

在截面A加以单位力偶矩臥,并作出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

M;=l

M厂0

恥匕=1・563N

厶+厶

瓦=一嘉=7563N

E点弯矩为瓦=^(/1-/4)-1=—0.492N•m

F点的弯矩为宓7=瓦(厶一厶)=—0.258N・/;/

由图乘法:

查表得:

・・』仝..0=0・196b3

£=150GPu?

“=0.27

杆件的抗弯刚度为

E1,=E—=15OxlO9x「2'=123469.82A/-/n4

16464

D:

.E/|=Ely

杆件的刚扭刚度为

求2

在截面A加一个单位力偶矩販并作出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甌

M严0瓦u=」一=1・563N

I占2

FBy=—FAy=_1・563N

E点、弯矩为厉£=?

4>-(/1-/4)-1=0.4927V•m

F点弯矩为宓F=Fbv•(/1-/4)=—0.258N・川

+—(322x0」2xO.5+624xO」2x0・21)+丄(2017x0」2xl・613-898x0.12xl・613)£*/jEA

=3・016xl0"md

4・2、刚度分析

4・3、稳定性分析

五、总结

5・1、结构优化设计

根据疲劳破坏的分析,裂纹源通常是在有应力集中的部位产生,而且构件持久极限的降低,很大程度是由于各种影响素带来的应力集中影响。

因此设法避免或减弱应力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

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

K一般来说,构件表层的应力都很大,例如在承受弯曲和扭转的构件中,其最大应力均发生在构件的表层。

同时由于加工的原因,构件表层的刀痕或损伤处,又将引起应力集中。

因此,对疲劳强度要求高的构件,应釆用经加工方法,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

2、增加表层强度:

常用的方法有表面热处理和表面机械强化两种方法。

可采用高频淬火等热处理,渗碳,氮化等化学处理和机械方法强化表层,以提高疲劳强度。

5・2、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理论学习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付考试所完成的知识是不够完成这次设计的。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理论知识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我学会了自己查找相关数据,了解了工程中一般设计的过程。

此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尽管设计中我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我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