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318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docx

广西软科学研究申报书

编号: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推荐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推荐日期:

年9月20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09年3月编制

说明

1.本申报书是申报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重要文字依据,由项目申报单位填写。

填写前请阅读《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

2.申报书中各栏目务必认真负责地填写,不得空缺(若无内容填“无”,表格内已注明“不用填写”或已填有“---”的栏目,不用填写);文字简明扼要,数据准确、可靠;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如项目获准立项,申报书的相关内容将作为项目合同相应条款的内容。

3.封面的“编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统一编制。

4.“项目名称”,填写申报项目的名称(由申报单位自定),要突出项目的主题和特性,文字简单、明确,字数最多不超过30个汉字。

5.“推荐部门”,为项目申报单位所在地的地级市科技局,或项目申报单位隶属的自治区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应的管理部门。

6.申报书为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8份。

7.项目申报单位应通过推荐部门签署意见后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区科技厅窗口(南宁市怡宾路6号),否则将不予受理。

8.本页说明在正式申报书中不能保留。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申报单位

项目起始年月

2012年11月

项目终止年月

2013年12月

 

项目申请理由及项目主要内容(限450字以内)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文化或文化元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

研究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此提出本课题研究。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广西文化产业科技应用现状。

2、广西文化产业科技应用环境。

3、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4、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5、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包括科技资源投入、科技主体运行、科技成果产出、科技中介服务、科技对外合作。

6、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科技支撑体系的领导体制、科技政策、运行机制、科技环境。

 

项目总体目标及考核指标(限250字以内)

 

本项目完成后,将形成《项目研究报告》1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召开和参加学术会议各1次。

1、项目研究报告:

包括项目研究的主报告、工作报告和8个分报告,并将主报告写出简本,提供给广西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及14个市相关部门,为其决策提供借鉴。

2、学术论文:

分别就科技支撑广西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会展、网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8个方面形成论文并发表。

3、学术会议:

在项目研究期间,将派员外出参加1次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就本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组织召开1次学术会议。

项目组织实施条件(限200字以内)

1、人员条件:

团队成员中,职称结构合理(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学位结构合理(有博士、硕士),从业结构合理(有大学教师和桂林市科技局、文化局、政研室、广电局专家),并都具备项目所需要的研究能力。

2、研究基础:

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都主持或主研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有较好的项目研究基础。

3、基础设施:

项目团队成员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具备所需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

项目经费预算

(万元)

合计

申请自治区

科技经费

市县财政科技经费

其他拨款

单位自筹

其他

项目实施期间预期取得的经济效益

效益分类

新增产值(万元)

新增出口创汇(万美元)

社会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一、项目基本信息及投入产出情况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类别

(8)8软科学研究

研发形式

(4)1国外(境外)合作2区外合作3区内合作4自主研发

预计

主要

成果

形式

(01,03,06)01.主报告02.调研报告

03.核心期刊发表文章04.人才培养

05.论文与专著06.决策部门采用

07.其他

项目

负责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电话及手机

学位

E-mail

1

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姓名

单位地址

邮编

541004

主管单位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隶属关系

(2)1中央部委属2自治区属

3地级市属4县(市、城区)属9其他

单位类别

(12)11科研院所12高等院校13其他事业单位

21高新技术企业22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的企业

23其他企业31党政机关32社会团体90其他单位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类别

()11国有企业12集体企业13股份合作企业

14联营企业15有限责任公司16股份有限公司

17私营企业2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0外商投资企业

90其他企业

()A内资独资企业B内资控股企业C其他企业

单位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2

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姓名

单位地址

邮编

主管单位名称

隶属关系

单位类别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类别

()()

单位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姓名

单位地址

邮编

主管单位名称

隶属关系

()

单位类别

()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类别

()()

单位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姓名

单位地址

邮编

主管单位名称

隶属关系

()

单位类别

()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类别

()()

单位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注:

①表内的各选项为单项选择,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选项的代码;②项目申报单位超过4个时,请自行增加表格)

(二)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参加单位数(个)

1

项目组人员情况(人)

合计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项目经费情况(万元)

合计

申请自治区科技经费

市县财政科技经费

其他拨款

单位自筹

其他

预期

主要

成果

情况

申请登记计算机软件(套)

新方法(个)

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篇)

国内发表(篇)

国外发表(篇)

1部研究报告+8篇论文

预期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取得的经济效益

效益分类

新增产值(万元)

新增出口创汇(万美元)

社会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二、立项背景和依据

(一)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作用

1、项目的研究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非常活跃,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多样,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文博会展、网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正凸显出成长为广西国民经济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新兴朝阳产业的巨大潜力。

然而,广西文化产业,从内部考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文化博览、网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从外部考察,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大大地增强了其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从而导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的相对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具有区位优势和国际战略地位的广西应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依靠科技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广西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撑,以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生产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水平,使之成为广西国民经济一个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广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促进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2、项目的研究意义和作用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文化或文化元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同,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

研究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提升广西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研究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本项目研究,确定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主要领域确定为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网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8大行业。

(2)通过本项目研究,确立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3)通过本项目研究,探寻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包括科技资源投入、科技主体运行、科技成果产出、科技中介服务、科技对外合作。

(4)通过本项目研究,提出科技支撑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包括科技支撑体系的领导体制、科技政策、运行机制、科技环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1、国外文化产业研究概况

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文化工业”概念,之后,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本杰明(WalterBenjamin)等人对“文化工业”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展性研究,最终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其代表性著作有:

《论流行音乐》(阿多诺)、《文化工业的再思考》(阿多诺)、《艺术和大众文化》(霍克海默)、《作为文化批判的哲学》(霍克海默)、《文化的肯定性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哈贝马斯)等。

“文化工业”理论是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源头。

20世纪70、80年代,文化产业被重新用来界定在欧美国家业已成型的商业产业,于是,“文化产业”全面代替“文化工业”。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当时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

与此同时,西方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时期,伯明翰学派开始对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其代表人物有雷蒙·威廉斯(RaymondWi11iams)、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托尼·本尼特(TonyBennett)、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等。

他们主要从文化研究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侧重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方面的研究,探讨文化产品内容中的意识形态,研究文化产业中符号的生产机制和生产原料等路径,比如约翰·费斯克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文化的产生、消费及价值交换,为文化产业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从实践应用角度展开了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研究,代表人物有查尔斯·兰蒂(ChadesLandry)、安迪·C.普拉特(AndyC.Pratt)、尼古拉斯·伽纳姆(NicholasGarnham)等,他们侧重于文化产业化方面的理论探索,主要研究有关文化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运作以及文化产业与就业、地区发展的关系和文化产业政策,在研究中大多使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概念。

查尔斯·兰蒂在文化产业研究中引入了经济学上的“价值链分析”,他提出文化产业过程包括文化产品的创意、产生、流通、传送和接受的五个阶段。

安迪·C·普拉特则认为,文化产业在全球化条件下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分为创意、生产、再生产和交易四个活动环节,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这一观点为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根据。

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仍然以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为主,研究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用经济学、管理学对文化产业的特性及其规律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2、国内文化产业研究概况

(1)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方面。

祁述裕(2001)认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有利因素。

深厚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文化市场,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还要考虑到,文化产业是环保产业。

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

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存在的劣势,首先是文化产业中各门类发展很不平衡。

其中,侧重于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如旅游业发展较快,而知识和智力含量较高,尤其是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产业如影视、报刊、出版、音像等行业,发展仍很不充分。

其次,我国传媒业的规模过小。

再次,竞争力不强。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性的障碍。

胡惠林(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如下矛盾和政策问题:

一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系统缺乏整体性创新联动,产业政策创新滞后于机构改革创新,这已经成为严重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文化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文化管理体制上的高度集中,造成了文化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市场准入矛盾随着这种行政性垄断的出现被扩大化了,可能出现文化产业的“寡头经济”危及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三是条块分割、行业壁垒和单一投资主体政策与文化贸易投资主体多元化、自由化原则不相适应,和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搞活文化大流通,建立文化大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的必然要求形成尖锐对立,成为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弱化了国家应对“入世”所应有的文化创新能力。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准备不足之间形成突出的政策性和战略性矛盾。

祁述裕等(2005)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一是生产要素。

我国文化产业的强竞争优势是人口规模大,文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对外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外国资本流入踊跃等。

劣势是基础设施薄弱,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等。

二是需求状况。

竞争优势是中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GDP提高迅速,为文化的有效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劣势是中国人均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尚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国民消费观念尚待提高,文化消费者成熟度偏低。

三是相关产业群集。

旅游产业是相关产业群集竞争力的优势竞争点,而在与文化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信息产业、教育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则均处于竞争劣势。

四是企业战略。

在这一竞争力要素里,中国没有竞争强优势点。

其文化产品在国际上受欢迎程度和出口货物占GDP的比重只是这一竞争要素的两个弱优势点。

在营运基础和企业运作两个竞争面里,均为竞争劣势点。

相比而言,中国在企业战略这一要素里,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五是政府行为。

在这一竞争力要素里,中国同样没有优势。

在文化产业政策(透明度、法律健全性、科学性)、政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和国民创新方面的评价指标,对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这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障碍。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方面。

花建(2000)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文化市场也将逐步加大开放程度,发达国家的优势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利用开放市场长驱直入,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带来强大的冲击。

加入WTO,宏观上政府对原来的各类产业的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广义的文化产业将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进入全球化的竞争。

这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上是一种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

郑百灵等(200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和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再次,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加入WTO后,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

以国内机遇而论,首先,中央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及政策十分明确,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文化产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际挑战而言,首先,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十分强大,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

其次,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强弱势差距,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文化安全,即我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网络文化殖民”、“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

张晓明(2006)认为,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中国的朝阳产业;二是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中国的资源和市场潜力;三是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高端位置对中国的低端位置;四是规则不对称——以创新机制对中国的传统体制。

(2)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方针的研究

战略方针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灵魂,代表和体现了战略主体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构想和意志。

李宝元(1999)认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本指导方针应该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快文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民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满足人民健康向上的文化需要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

张晓明(2003)在分析“入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基本目标是要形成“后发优势”,基本手段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并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3)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原则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竞争激烈化、科技国际化等国际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确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胡惠林(2000)认为,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把经济全球化片面地理解为可以不顾国家利益的完全的经济自由化或产业发展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仍然是国家利益,因此,文化发展战略确定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只有选择了这样的战略前提,中国文化产业的安全才是有保障的。

张晓明(2006)认为,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原因是它们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在,由于全球化的迅速进展,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不平衡发展态势正在成为谋求不平等经济、文化利益的重要条件。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应对国际性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格局,在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的时候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

刘早(2008)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面向世界、融入全球的原则,坚持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则,符合两个效益、尊重两个规律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刘强在(2007)认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从文化事业的特点出发,把握两点:

一是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二是基于文化精神传承的特殊使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首先考虑国家文化安全。

(4)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的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准确与否问题,是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准确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才能整合和充分利用优势文化资源,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江帆(2001)认为,就全国范围来说,由于(狭义)文化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很小,其前向关联效果较强,但后向关联效果较弱,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在第三产业中处于中下水平,因此尚未具备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条件。

对比主导产业的标准,文化产业虽能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算强,因此也不具备成为全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条件。

尽管如此,文化产业能较多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和保持增长而需超前发展,因此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

刘早(2008)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应该是:

民族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集群化。

刘维奇(2009)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应该定位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具有发展优势或者具有发展潜力、联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优先发展,以重点行业带动非重点行业,进而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5)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

战略目标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它明确了文化产业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纲领。

胡惠林(2008)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无论是建构还是改革,都必须着眼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利益,而进行战略调整与战略抉择。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取向,就是要为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国际文化战略竞争提供战略力量与合成形态。

张碧波、胡青丹(2009)认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只是笼统地描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没有确立一个清晰、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或目标体系。

然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却都是有其明确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服务于其国家全球霸权战略为发展目标,借助于强大的文化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