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建筑艺术赏析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docx
《哈尔滨建筑艺术赏析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建筑艺术赏析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建筑艺术赏析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哈尔滨讲坛”第十五讲
哈尔滨建筑艺术赏析——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主讲人:
杨旭(黑龙江省民政干部学校副教授)
上一讲,我们主要介绍了哈尔滨的历史建筑情况,将这些建筑的源流、风格、流派都做了一个一一的展示。
可以说,哈尔滨的历史建筑,是我们城市建筑的精华,是一页我们值得自豪的历史。
而下讲,我将接续这一文脉,讲述哈尔滨建筑的某些遗落、它的历史价值、城市建筑所流变的三个时代,最后则对整个哈尔滨建筑做一个综述和点评。
——被遗忘的历史碎片(打片)
哈尔滨的建筑是充满异域风情的,也是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明的某些精华的。
但是否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我们城市在建筑保护上,是否从没有一丝伤痛?
这将是我想讲的另一个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看起来走入了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而事实上,中国这20年真正的文化损失要超过“文革”。
哈尔滨也不例外,大量应该保护的建筑,几十座、几百座地在消失,我们原本城市的老建筑,都是一个面,它有着完整的建筑环境、建筑景观(象老兆麟街区,原有“八杂市”;马家沟革新街一带,原来都是一片片开着丁香花的苏联民房),而如今虽然尚有中央大街、博物馆广场破坏较少外,其它的建筑都变成了孤立的点,甚至有人说,哈尔滨的特色正在一点点地消失,这应该说是一场无奈的现实。
但我作为一个哈尔滨建筑的热爱者要说,覆水难收成为既往的这一点我们无奈,但现存还有一些须重视的建筑及许多独特的历史碎片,我们却不应该忘记掉。
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城市总体建筑面貌的一部分,许多是我们失去了将要回想的城市记忆,所以,我准备讲一讲道外的建筑价值及其他一些地方被遗忘的历史碎片。
(打片)
●●道外,哈尔滨人的老城厢(打片)
道外,历史上是真正中国人居住的区域,它曾设过治,比如滨江关道,也曾有过本民族经商繁华的历史时期,因此,它所留下的历史建筑,是中国式的,但是其建筑景观上,却吸收了哈尔滨“租界”南岗、道里的大量精华,表现了一种“中华巴洛克”的建筑面貌,加上它自成风格的“四合院”、规划完整的老街,可以说现在的老道外,是保留哈尔滨历史原味最多的街区,虽然这几年它也发生了一些巨变,但如今我们能够展现的道外景观,仍具有着一些独特的历史味道。
道外建筑的特点:
“中华巴洛克”建筑,“圈楼”形态的四合院。
人口居住密集,居民生活关系亲密。
(打片)
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它大都是由中国工匠模仿学习南岗、道里建筑而来,建筑工艺极尽雕琢堆砌之技巧,在构图选择上,即借鉴了原有“巴洛克”的繁复、变幻及光影效果,又大量采用了中国民间传统的植物叶蔓、动物生肖作为装饰母题。
不过,它的构图比例过于紧促、密集,繁简之间也缺少些应有的艺术修养,看后总觉得装饰有些过度。
尽管如此,道外“巴洛克”仍给人带来一种建筑上的生趣,特别是他们喜欢用许多动物生肖、植物藤曼雕砌建筑的山花、顶柱和护栏,笔法活泼、充满想象,使人读后有一种生活的情趣性和亲切感。
(打片)
道外的“圈楼”
道外的“圈楼”是这里居民的主要居住形态,它曾经洋洋洒洒,遍布道外的大街小巷。
它们一般都二至三层,为一种砖木结构。
院子的进套有的很深,但型制并不一样。
他们的“圈楼”没有象北京四合院式的影壁,可以直接走进里面。
道外老“圈楼”通常都刷着红绿相间的色彩,里面由木楼梯连接而成,所有人家的大门都向着大院开放,就象一个大家族一样,没有一点隐私。
道外“圈楼”,已在这个城市存在了近一百年,应该说它是哈尔滨早期移民最原始的生态圈、生活圈,研究并保留道外的早期“圈楼”,对认识我们这座城市的起源,确定哈尔滨人员文化的分层结构,了解许多市民的生活关系,具有着特别的意义。
(打片)
道外的门洞与牌匾
道外的门洞与牌匾是哈尔滨历史碎片中比较独特的一组,因为哈尔滨现在在其他街区,你根本见不到这些景观,因此,这样的景观现象就有了城区文化及历史研究的意义。
现在道外的老门洞,算起来仍有近百个,他们都是每一个老院的进出孔道,而且形态上也各有差异,每当走过这样的老门,它就象是看一种没落的历史风景,让人能品味独有的生活味道。
而道外的老牌匾,就更象一个个上世纪留下的历史化石,因为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牌匾大都失去原有的指向功能,但因他们都深深地刻在墙体上,而没有被时光的风雨冲刷掉,因次,它就有了一种反映道外街区文化、墙匾文化的意义。
此外,这里有些牌匾还是“文革”留下的,看见它,就象看一种岁月的展览,是哈尔滨一组独有的历史碎片。
(打片)
道外的小街与老巷
有些历史风景是需要穿行在老街里才能看到的。
道外的老街和小巷就有着这样的历史风景。
它们的老街大都保持着传统的格局,有些小巷也是窄窄的,就象走入一个历史的巷道。
这种情况在道外一至四道街十分明显,许多老人喜欢在门口拉着家常,三轮车出出进进在这里卖着最常用的东西,许多来过这里的人都说,道外的有些老街小巷,几乎不用打扮,只要穿上过去的服装,它就象回到了一段历史时光。
而这样的场景,你在南岗、道里将是很难看到的。
(打片)
——哈尔滨另一些珍贵的历史碎片
我所说的这些历史碎片,基本上都没列入保护建筑行列,正因为它们随时处于被消亡的境地,所以,我注意极早地记录了它们,为的是让大家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和碎片,去尽力拼接一个城市的原本面貌。
因为它们的存在信息,就象考古中的地层,它可以证明一种记载,也可以证明我们曾有过的城市岁月。
(打片)
马赛克壁画
它被发现于废弃的伊维尔教堂旁的一座幼儿园的屋檐下,1989年听人说起我去看它时,当时感到非常震惊,壁画画面非常完整,它展现的是一种中世纪牧歌般的田园情景:
一位老妇人挎着草篮,一只牧犬向着远方的森林和木屋张望,一切显得那样的安详和静谧,令人有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这幅画我这几年去时,情况似乎好了一些,有人对它进行了部分洗刷,但我始终没有明确得知它是否补进了哈尔滨保护名录,所以我依然以一种十分不安的心情对待它。
因为以我对哈尔滨建筑的了解,它也许可称为哈尔滨与教堂有关的马赛克壁画的一件孤品,这样的壁画,对哈尔滨上世纪保存的教堂历史文化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打片)
老烟馆浮雕
道外三道街有一座破败的历史上的老烟馆,建筑本身到没什么特别,但是在它拐角的山花部分,有一座浮雕很有味道,那上面从我的眼睛望上去,是一对牧犬,但房子周围的人说那是一对狮子。
老墙被烟熏得焦黑,但这对狮子却被人刷上白色显现出来。
狮子一大一小,相互地对外张望,它的周围还攀缘着各样的植物,显示出道外民间的一种审美情趣。
我很喜欢这样的历史碎片,因为有些百姓的日常生活态度,就是通过这样的画面可以得到从容的、自然的反映。
(打片)
中苏军官雕塑
这座雕塑现存于铁路局大楼的后身,许多哈尔滨人都不大知道它,就连我也是80年代看一组哈尔滨明信片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历史存在。
这座雕塑的建筑年代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确切时间我没有考证,但从它表示的雕塑主题来说,明显是中苏友好,这是两个中苏军官在握手(刚刚得知,这个雕塑是为纪念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交接仪式所建,原来确实在铁路局前院,后因“文革”建毛主席塑像,而移到后院)。
这个雕塑从艺术水准来说,水平并不是很高,它造型过于简单,缺少一些艺术的功底和想象空间,但一个城市应该允许多时代、多文化的遗存,因为他们曾同我们一道,共同创造过哈尔滨的历史。
(打片)
江北老火磨
这是一个上世纪就已废弃的老厂房,它立于松花江北岸的松浦镇上,老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初年,当时是一座大型的火磨,在进行着一种工业生产。
老火磨象一个历史的老人,哈尔滨上百年的地图,都有着它的地理座标。
如今,哈尔滨能保存下来的工业遗迹已不多,这座老火磨因为有其独特的历史表象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打片)
香坊老水塔
这座香坊老水塔同车辆厂的老水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同样令人感到极其珍贵。
它现存于香坊火车站旁侧的一个院落里,院里有一座俄式的看塔人小屋。
老水塔造型独特,上面的木结构部分,由无数条窄窄的横板所连接,原来都漆有黄色的油彩。
在塔的砖木连接地方,砌有圆形的砖饰图案,上面刻有1915年的历史年代,应该说,这是一个完整并美丽的历史老水塔,只是我听说开发商又在惦记它,这令我总感到局促不安。
(打片)
捷克领事馆
该建筑建于1931年(现于南岗阿什河街上),其实这栋建筑相当精美,它有一个向外突起的并富有曲线的露台,建筑为二层的方体结构,檐口局部镶有老鹰样的浮雕,是一座与颐园街1号有着相似面貌的新古典建筑。
但它现在衰败的样子让人感到相当心痛。
(打片)
同兴街英式民居
在哈尔滨南岗的同兴街的11号—13号,有着一对双胞胎式的英式民居。
它们的外形构筑简朴,房顶为一种陡坡的瓦状坡顶,上开一个圆形老虎窗,而门檐的上方,有着两边对称的一种花雕木架构,这些都是英式民居的明显特征,它表现了英国人乡间田园的一种生活情趣。
可惜多年来,它一直没有得到保护,现在仍处与自生自灭状况。
(打片)
日俄战争纪念碑
这两座纪念碑现在深藏于皇山侨民墓地的荒草中,哈尔滨人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一场一个多世纪前的日俄战争留下的两座纪念碑,竟隐藏在哈尔滨深处。
这两座纪念碑,一座是俄国海军舰长阵亡的纪念碑,上面还刻有当时日俄海战的图景,可见其当年阵亡对海战的极大影响;另一座是俄军全部阵亡将士的纪念碑,它是黑色大理石的碑身,上面悬有白色的东正教十字架,色彩对比鲜明,墓碑显得庄严肃穆。
这两座墓碑很有史存价值,尽管它是俄国人在哈尔滨特殊时期留下来的,但它作为一种文物,一是可以证明它曾在哈尔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二是,它也证明了哈尔滨当时作为俄军后勤中心基地的作用,不然,也就无法解释这些俄军阵亡者为什么不回到祖国,而是安葬于哈尔滨的奇异现象,其实历史本身,许多就是通过这样的文物链来证明的。
(打片)
俄侨墓地
一个城市的历史,需要有多种文物来证明,俄侨在哈尔滨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它也必然要在这些人逝去的纪念物上有所反映。
哈尔滨的皇山就有着这样一群建筑物,它们是1958年从“毛子坟”今文化公园处,迁移而来,数量大约千余座。
从这些俄侨墓碑上,你可以很深地感受到东正教文化对死亡的一种理解与表达形式,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俄国建筑文化在墓碑建筑物上的一种精彩语言。
(打片)
——哈尔滨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打片)
●有形建筑,是不可辩驳的城市历史(打片)
人类是注重实体研究的,因为在证明历史存在的领域,文字虽然极为重要,但实体的物质形式则显得更为关键。
哈尔滨的建筑就是这样:
1898年始,大量的中东铁路遗存,(打片:
铁轨)它证明了一个铁路城的发源;而1905年,哈尔滨开始成为商埠,各国侨民一齐涌进,从城市建筑面貌上,它也证明了哈尔滨有过国际化的城市繁荣时期;1932年,(打片:
国际旅行社)日本开始接管北满,并占领了哈尔滨,由于那时日本崇尚近代建筑,所以哈尔滨又留下了大量近代建筑作品,象国际旅行社、老“哈一百”、黑龙江报社、道里新华书店等;而1945年(打片:
老哈站的苏军士兵),苏联出兵东北,并协助中国解放了哈尔滨,所以从那时起,哈尔滨又接着延续着俄罗斯文化这一主线(打片:
铝合金厂)。
而所有哈尔滨曾表述过的城市文字历史,我们哈尔滨都有建筑可做为一证。
从另一意义上说,城市建筑也是一种文化图谱,它的载体形式、材料的选择、艺术表现风格、功能设计以及对街区的规划,它都可研究出每一时期的文化层,而这些文化实体形态,每一个历史细节与碎片,可以大量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而且它比文字更生动,也将更具有说明力和证明力。
所以说,哈尔滨的建筑,它是我们形成哈尔滨完整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价值是巨大的,也是不可质疑的。
(打片)
●哈尔滨建筑流变下的“三个时代”(打片:
话剧院雕塑)
一个城市的建筑如果说是有特色,而且它能有一个清晰的持续性的发展脉络,那么这个城市的建筑文化就必然会呈现阶段化的特征。
哈尔滨建筑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从整体上化分为三个阶段,或者可以说是三个时代:
(打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城市建筑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城市建筑的“白银时代”
九十年代至今——为城市建筑的“青铜时代”
这是因为每个时代,它都产生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作品,而这些作品,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它们将集建筑质材、构型艺术以及应用技术于一身,展示了一个城市持续化的发展动力与不同面貌。
(打片)
“黄金时代”——哈尔滨二、三十年代的建筑文化(打片)
这一时代应该说,它是从1898年哈尔滨铁路城的规划开始算起,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哈尔滨“国际建筑博览城”的面貌十分清晰。
首先,在城市规划上,它采用了近似莫斯科的城市风貌,尼古拉大教堂为城市的最高点,周边为放射型的广场,通过广场的街路,分别形成了南岗——铁路区、文化区(打片);道里——商业区(打片);道外——则自然形成中国人居住区(打片),通过这样的分布格局,使哈尔滨的规划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
哈尔滨那时的建筑格局,南岗俄罗斯建筑占主导,当时教堂和铁路房屋,几乎都是东正教与俄国传统样式;道里的建筑则呈现多国艺术风格纷争,各显风流的一种局面,象中央大街、地段街、田地街等地,世界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样式,都在这里倾巢构筑,形成了国际建筑大联欢的格局;而在道外,它的建筑也自成一格,在哈尔滨国际建筑氛围的刺激下,它也逐渐模仿并形成自己的了“中华巴洛克”风格,它的这一种样式,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增添了独特而精彩的一笔。
(打片)
而从文化的重要价值和艺术品位上来说,哈尔滨建筑有两大高潮区:
一个是喇嘛台广场,另一个是中央大街。
首先,我们来看喇嘛台广场:
(打片)
喇嘛台广场:
喇嘛台广场是哈尔滨的一个标志性区域,它经典的广场设计、和谐的建筑组合、完美的空中轮廓线,视觉眼睛的遥望俯瞰,都使它构成了一个极完美的艺术型广场。
它的每个角度都堪称一种经典(打片:
教堂局部及被毁)。
当人们从当时的老火车站里走出,人们一眼就会记住这个独特的广场。
这个广场它奠定了哈尔滨建筑艺术走向的基本格局,同时也代表了哈尔滨建筑的一种最高艺术境界。
可以说,喇嘛台广场不仅是哈尔滨人对它的美好记忆,同时,它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其人民对它的美丽记忆。
它绝对是哈尔滨的历史名片,也是哈尔滨历史的“第一眼球”。
难怪“文革”前表现哈尔滨的电影,许多都是喇嘛台的镜头,它从空中缓缓摇曳过的剪影,成为人们对那个时代哈尔滨最美丽的记忆。
那么,如果解读喇嘛台广场的最终建筑意义:
它是想建立一个以神为中心精神功能的空间景观秩序,强调宗教与现实的人类活动的主从关系,并表达着精神的放射性渠道,与人们活动的规定性方向的一种重合与指位。
同时,它也带有对环境的动态性控制在里面。
因此,它的定位与路径,带有一定的宗教精神俯瞰下的建筑美学意义,说它是哈尔滨的眼睛和城市的灵魂,应该说是对历史时期的喇嘛台广场的一种独特解读。
(打片)
哈尔滨的另一艺术高潮区是中央大街。
(打片,约20张)这是一个多国建筑、各时代建筑荟翠展示的艺术长廊,中央大街长约一千三百米,原来整条街全是外来建筑,现在仍有13栋保护建筑和一条欧式风格的方石路。
这里建筑环境和谐而完整,各时代建筑精彩纷呈,各显缤纷,构成了哈尔滨独有的最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应该说,它就象一组城市的浪漫乐曲,有开场的序曲(文艺复兴的牙病防治所小楼),有流板(大量的历史遗留建筑,如哈尔滨摄影社、妇儿商店、犹太国民银行等),有音乐高潮(就是教育书店、马迭尔宾馆),也有精彩的尾声(如防洪纪念塔)。
这条大街在国内国外都颇有声名,因为它的独特的建筑印象留给游客的,是一种永远难以忘怀的美丽记忆。
除了这两大艺术建筑高潮区,哈尔滨各处都散落着大量的建筑珍品,如索非亚教堂、阿里克赛教堂、省博物馆等等。
大家前面都会有印象。
我想说的是,哈尔滨的二、三十年代建筑,是我们城市建筑艺术保存的一个富集区,它的艺术含量是哈尔滨所有艺术门类中含金量最高也是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块,哈尔滨因为有它,我们可以在文化气质上傲雄于其他城市,哈尔滨也因为有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筑,我们才有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进而不断催生着各色文化人材,哈尔滨更因为有这样的历史遗产,我们才能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打片)
“白银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白银时代”是一个次生于“黄金时代”的概念,它因为在艺术成果上处于“亚高峰”状态,进而我们才能取其概念,为哈尔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的建筑艺术成就,而做一个基本定位。
从这一时期艺术背景上说,因为历史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以及这一时期中苏友好关系成为时代主旋律,哈尔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又强烈地延续着以往的城市文脉,许多新建的大型建筑,如防洪纪念塔、“三宫”建筑(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一批学院建筑(中医学院、哈工大、建筑学院、黑大、林大),以及苏联专家援建的工厂建筑(量具刃具场、铝合金厂、亚麻厂、三大动力)等,都表现了两大历史风格:
新古典主义和俄罗斯传统范式,再加上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为哈尔滨设计的一组优美的中国传统式作品(工力所、哈军工、哈医大等),哈尔滨“白银时代”的作品,可谓丰富斑斓,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性和一定的城市保存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防洪纪念塔:
(打片:
第一张)
防洪纪念塔:
是哈尔滨半个世纪的一张城市名片,这座塔的艺术表现力即使放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没有过时,仍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决不是一句虚词,也不是自己城市的自卖自夸。
这座纪念塔,首先它的塔的开阔背景,水天一色,极望北岛,是一个最美妙的城市视点,它是中央大街的一个漂亮的终点,选址充满了艺术智慧。
它的主塔,为古罗马的纪功柱造型,又叫“凯旋柱”。
它唯一有所不足,头部稍微偏大,略显沉重,部分降低了主塔的崇高感和向上感。
第二点,就是它回廊部分(打片:
回廊),多个古希腊柱连接成了一个大弧度的美妙曲线,无论从那个角度望去,它都典雅、大气,具有着极大的艺术想象力和完美的空间构思(打片:
旋律与乐章)。
尤其是江面的角度,一直是摄影家攫取的美点。
难怪著名诗人舒婷从这里走过之后,用它那诗人的情怀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样的一个塔的终点,真让我感到嫉妒”。
防洪纪念它可以说是“白银时代”的重要代表作,如果今天让我评选哈尔滨五十年代最优秀建筑,我第一个投票的将是防洪纪念塔。
那么,防洪纪念塔的最终建筑意义:
是表达了哈尔滨人民对1957年大洪水这一事件的一种占胜者的姿态。
它留此标记,一是为这一事件做一个历史纪念;再就是通过美学手段,将哈尔滨人民对城市的那种呵护的情感,这个城市人们的精神结构与文化能量,做一个集中的爆发式的展示。
(打片)
“三宫”建筑:
他们所呈现的都是古典主义面貌,“三宫”里最美的当属“工人文化宫”:
它的建筑感觉类似于纪念性建筑,同古希腊、罗马的宫廷建筑有几分神似,它大开度的构思,正立面突出的是大型柱式的庄严,它气派、高贵,具有古典气息,而西立面,则强调半圆型向外突起的罗马风的穹顶构思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华典、精美、气度不凡的感觉。
(打片)青年宫建筑:
它横向三开段对称造型,它的穹顶也有些罗马风建筑的特点,它的选址也不错,尤其从江面望去,有着一种独特的静谧之美。
(打片)少年宫建筑:
具有小巧玲珑之感,虽然它也属于古典主义风格,但古典的框架里柔入了大量的生动元素,如墙体的巧妙分割,主入口的两个小号手的对称与动感,都堪称哈尔滨这一时期的经典,可惜,它2000年博物馆广场改造时被拆除。
那时,我曾极力反对拆除少年宫,因为许多美的东西,它是需要历史的回味才能感受到它的珍贵性,哈尔滨不可能有第二个这样的少年宫。
(打片)
学院建筑:
哈尔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仿莫斯科大学建筑,由于教育机构的大量建立,由于城市文脉的顽强推进性,哈尔滨的这一批建筑作品同质性很强,他们都强调大体量中心突出的造型,强调一种挺拔感和气势感,楼体有节奏的均度收缩上升,最后由一个小造型完成一种定格。
在这批学院建筑中,最有美学意义的当属中医学院主楼,它由著名建筑师巴吉斯所设计,建筑主体部分有弧度的向外突出,使整个建筑富有了一种形体上的自由变化及伸展。
哈工大(打片):
它的面貌同莫斯科大学最相似,远远望去,极具规模上的气势,它的楼体上部的四个面,均由旗帜和五角星组成双层的装饰角,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苏联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建筑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哈工大的建筑师是中国的邓林翰。
这栋建筑在哈尔滨“白银时代”作品中,也占有着一定的席位。
(打片)建工学院:
从外观来看,它是一座古典主义作品,灰色的建筑面貌,横向三段式对称造型,它的穹顶有一个大的山花,而两侧折出的立面则有小山花对应。
这栋建筑在一些细节方面也很有表现力,墙面及窗口上方有一些精致的雕花,建筑中段的腰线,都用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分割,因此说来,它也是哈尔滨“白银时代”中比较严谨的一栋古典之作。
(打片:
友谊宫)
哈尔滨这一时期,在民族传统形式上,也创作了一些建筑珍品。
比如,哈尔滨著名建筑师李光耀设计的友谊宫,它的设计构图很有新意,它并不严格遵照传统的定式与规范,而是在主立面的墙体上加进了西方柱式的表现手法,使建筑在沉静中增加了某种灵性,因此,大家把它称做中西合璧的友谊宫。
而严格的说,到是梁思成的一组传统建筑,则表现了我们民族精华的一种经典样式。
(打片:
工力所)
工力所:
这栋建筑是哈尔滨传统作品中形式与效果最美的一座。
1954年,梁思成受邀为哈尔滨创作一组古典建筑(哈尔滨1954年时,曾一度成为中央直辖市,梁思成能为哈尔滨设计这样一组中国传统之作,它本身也反映了哈尔滨当时在全国的重要政治地位,因为挨近苏联),梁思成是很讲究建筑意、建筑场的人,它的建筑不仅讲究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它还注重建筑环境的画面感和周围景物的呼应与和谐。
因此,你看这栋建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一直保持着安谧、绿色的建筑环境,它始终象一个世外桃源,把中华民族的那种含蓄、意境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就建筑本身来说,它更是一种经典,是哈尔滨意外的一种文化偏得。
(打片)
哈军工:
梁思成的传统建筑,它是这一类建筑中,唯一以灰色作为基调的,它有些象北京的皇宫建筑,但建筑感觉并不张扬。
是哈尔滨传统建筑中很深沉的一座作品。
(打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
这也是梁思成的作品,五座传统建筑浑然一体,大气呵成。
它的主楼,就象是传统城市规划的中轴线,它最为经典气派,不仅红色立柱通贯般威严站立,两边的窗型也于精巧构思中对称排列,展现出一种美的张力与均衡。
哈医大的建筑,整体来说是一个古建筑群(打片:
哈医大建筑群),除了我上面说的,主楼象一个中轴线,其它四座建筑体量大体相当,它们严格的按古典要素对称排列,就象宫庭上的四位大臣,颇具威势与尊严。
是“白银时代”的重点保护建筑。
(打片)
哈尔滨市委建筑的细部:
哈尔滨古典主义的细节,在市委的建筑上,也有一些生动的笔端,这些更具有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具象性,也更生活化。
你看市委建筑上的浮雕,它的色调为贵族黄,装饰主题选择了吉祥的飞鸽、祥云与彩练,它仿如一个立体的中国水彩画,色彩明媚,刀工有力,而那群鸽子象一群飞舞的精灵,表达了中国人对一种美的追求与向往。
“白银时代”的最后一组作品,应该谈一下哈尔滨由苏联专家援建的工厂建筑(打片:
文字)。
正因为有特殊的历史时代,哈尔滨才会有它们的存在,而出了山海关,你不会见到这样的建筑。
这些工厂建筑,有的也相当具有特色,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的城市空间感觉。
(打片)
量具刃具厂:
为一种组合式建筑,它的建筑构图极注重高低错落,形态有别,首先它们都有一个漂亮的塔楼式的主体,一般为方型的结构,逐节开始收缩,最后在上面完成一种造型。
而这些工厂的围墙,有着布局有对称的了望塔(打片:
量具厂细部)。
它们通常是全木结构,既有着一种实用功能,又有着某种装饰功能;而大面积的围墙处理,一般都设计有简洁的图案,进而使整个工厂建筑看起来,形成一种对称与和谐。
因而,看量具厂这样的建筑,总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味道在里边。
(打片)
铝合金厂:
它有些象莫斯科红场的一段建筑局部。
它的主楼型体十分优美,由高空俯瞰的塔楼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高点。
楼体上部看起来不注意实用功能,许多地方被镂空,但实际上造型里已柔进了了望的设计功能。
这座建筑由醒目的清水红砖建造,一种民用的红砖能垒砌成如此精美的艺术般的建筑效果,这也正是俄罗斯建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