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98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x

八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

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

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检查预习 

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 

四.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 提示:

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 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 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

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 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

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

层次性很强。

 

4. .讨论:

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 ,及它们的结构特点。

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

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 

三.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 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

(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

先写……再写……最后写……) 

2. 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

(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四.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五.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

六.作业

1.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

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一般)

教学反思:

 

桥之美

  吴冠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

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

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

“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

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

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四、研读与赏析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

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

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

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

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

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

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

形式独特。

五、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举例子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芦苇石桥—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令人销魂        桥在不同的环境中

桥之美     长桥卧龙—宛如史诗         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风雨廊桥—形式独特

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朗读课文 

要求:

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

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

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思考:

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归纳: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

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

以第3段为例作分析。

 

提问:

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

 

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

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

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提问:

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以第5段为例说明。

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

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晴的评价。

 

提问:

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同学们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三、语言的特点 

提问:

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1、准确 

鉴赏:

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玩赏、欣赏、观赏)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划线词的作用。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提问:

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

第2段。

 设问:

第3段。

 比喻:

第3段。

 

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的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

目的要求: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方法:

自学指导。

过程:

一、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

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

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关于字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鎏(liú)金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玉玺(xǐ)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肃穆(mù)   上谕(yù)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垂脊(jǐ)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修缮(shàn)   迥然不同(jiǒng) 

玲珑:

精巧细致。

  

湛蓝:

深蓝。

  

布局:

全面安排。

  

肃穆:

严肃而恭敬。

  

幽雅:

幽静而雅致。

  

悠扬: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

形容整齐的样子。

 

三. 课文分析:

 

(一)介绍故宫概貌。

(二)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三)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一}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1节:

故宫的位置和历史沿革(总写)  。

 

2节:

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节:

午门及护城河  

 {二} 三大殿概况  

4节:

三大殿概况(总写)  

5、6、7、8节:

分写太和殿:

外形、内景 、位置、用途  

9、分写中和殿:

外形和用途。

 

10、分写保和殿  :

用途。

内廷

11节:

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  过度段}

12节:

分写乾清宫。

13节交泰殿、坤宁宫 

14节总写后三宫

15节:

御花园  

16节:

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品味

明确: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深入剖析:

  

<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太和殿。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段:

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6段:

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8段:

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归纳:

从殿外写到殿内,是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写殿内设置也按照空间顺序写。

 

<5>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 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总:

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整体特征: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游踪  

教学反思

《说不尽的桥》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激发爱桥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

1.领略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3、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二、导入:

      

由“桥”字的演变历史引入。

 

它是形声字,从“木”旁应该是木质结构,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桥的含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架在河上,还架在在陆地之上、城市街道和峡谷之间。

建桥的材料不仅有木质的,还有石材、钢筋混凝土等等。

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桥”这样一件普通事物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桥”的世界,一起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三、新课:

 

(一)说桥(分组活动) 

1、桥的历史:

 

2、桥的故事:

  

许多桥都被人们赋予了美丽的传说与浪漫色彩。

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经久不衰,又如七夕牛郎与织女相会的鹊桥,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

 

   你们还知道哪些桥名的由来和关于桥的故事传说呢?

 

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最清楚最好。

 

a.当阳桥的故事(历史) 

b、泸定桥的史实(革命) 

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康熙皇帝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935年在大渡河上发生的一次对红军长征至关重要的战斗----飞夺泸定桥。

 当年,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向对岸冲去,突破大渡河天险,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红军才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

这雕塑的姿态再现了当年夺桥激战中红军战士的雄姿英骨。

 

3、桥的种类:

 

自从世界有了桥以来,可谓种类众多,层出不穷。

 

(分组活动    学生写桥的类型) 

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

(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

(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

(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按时间分:

(古桥、现代桥、未来桥) 

 还有太空桥、软件方面的译桥、电话通讯桥、诚信桥、友谊桥、信息桥、文艺桥、心桥…… 

(二)、赏桥 

古、今、中、外,几乎每一座桥都以它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赞叹,让我们一起步入桥的世界,欣赏中外名桥。

 

(三)、吟桥 

看了这些精妙绝伦的桥,心中的赞美之情不禁要脱口而出,其实,自古以来,桥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写“桥”的优美诗句,无论古时,或是今日,这些诗词都有非凡的魅力。

同学们对于含“桥”的诗、词或俗语、成语一定有一些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更多?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船到桥头自然直”、“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过河拆桥…… 

(四)、绘桥 

有的桥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它的迷人风采,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身边同样有美丽的桥。

你家乡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学们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你家乡的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师生分别展示) 

   茜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独一无二的风景。

 

   祖国统一的桥 

  我希望通过这座桥能真正地将大陆与台湾连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正统一的时候,海峡两岸的人民可以互通往来,被隔离了几十年的亲人,也可以在桥上面相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五)、喻桥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些什么样的桥呢?

 

(学生分组发言) 

比如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

 

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

 

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运用比喻仿写:

 

————是一座桥,————————————————————。

 

(朗读体会)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们火热的心。

 

                       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们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