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水平测试.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水平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水平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水平测试
第九单元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
这一统计图能够说明( )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
答案 C
解析 统计图显示代表来自党派、区域军队等各个社会群体,体现了1949年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不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排除A、B两项;仅从新政协的代表来源无法体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排除D项。
2.1949年11月,上海一担米价格为40万元,为7月的5倍多。
有些资本家甚至狂妄地宣称:
共产党是军事100分、政治80分、财政0分。
他们扬言,共产党管政治,资产阶级管经济。
这说明( )
A.民族资产阶级对计划经济体制不满
B.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形势严峻
C.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任重道远
D.官僚资本仍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上海一担米价格为40万元,为7月的5倍多”反映的是物价飞涨的现象;材料“有些资本家甚至狂妄地宣称:
共产党是军事100分、政治80分、财政0分。
他们扬言,共产党管政治,资产阶级管经济”说明不法资本家认为中共没有能力解决财政、金融危机。
由此可知,材料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形势严峻,故B项正确。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实行是在“一五”计划时期,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排除C项;材料中的不法资本家不是官僚资本家,排除D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
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另起炉灶”内涵相符,故选D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4.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
“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等信息可知,新中国为了解决边界问题,同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实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
亚非国家会议、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都不是为了解决边界问题,排除A、B、C三项。
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
“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
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
”这次国际会议( )
A.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故选B项。
日内瓦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排除A项;和平共处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排除D项。
6.中国“一五”计划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
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一五”计划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比大于其他行业占比之和,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核心目标是建立工业化的基础,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要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核心是工业而非改善民生,排除B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平衡发展国民经济,排除D项。
7.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
如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年画《入社》,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
它主要反映了(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运动
答案 C
解析 材料“《入社》,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员私有的耕畜等生产资料成为集体财产,故C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农业,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土改运动是将土地分给农民,与“入社”不符,排除D项。
8.1954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沈阳市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过政府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和扶植,生产获得显著发展,年生产总值达数亿元。
这一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责权明确的促进B.市场经济的刺激
C.生产关系的变革D.公私合营的激励
答案 C
解析 由时间“1954年”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过政府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和扶植,生产获得显著发展”可知,这指的是沈阳的手工业实行了合作化,故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C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时间“1954年”,排除;公私合营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不属于手工业,排除D项。
9.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6~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
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
“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 A
解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赎买”的方式,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与材料“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不符,A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反映的是工业化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受苏联模式影响,与材料“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相符,C、D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0.阅读如下组图。
那一年,人民的选举( )
A.有力地推动《共同纲领》的制定
B.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
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
D.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答案 D
解析 1953年的全国人民普选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D项正确。
《共同纲领》的制定是在1949年,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排除B项;对宪法草案的讨论不必通过选举的方式进行,排除C项。
11.“1954年宪法以1949年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发展”主要体现在1954年宪法( )
A.明确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明确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明确规定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答案 A
解析 在《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在1954年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选A项。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这三项内容,不论在《共同纲领》还是在1954年宪法中都有规定,所以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排除B、C、D三项。
12.周恩来曾经说过: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周恩来是在分析( )
A.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性考虑,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3.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依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我国当时生产力状况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分析表明,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国情基础上的,主要是依据我国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故D项正确。
A、B两项不是主要依据,排除;C项时间是1957年,排除。
14.有学者评价20世纪中国的某次历史事件时说:
“革命成了善动力,革命成了恶外衣。
”以下口号能体现“恶外衣”的是( )
A.“消灭一切封建剥削”
B.“有衣同穿,有饭同食”
C.“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 C
解析 根据“革命成了恶外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打着革命的旗号却做了性质恶劣的行为,“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口号,打着革命的旗号却犯了“左”倾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项。
“消灭一切封建剥削”与“恶外衣”无关,排除A项;“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是太平天国的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追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相关内容,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D两项。
15.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
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
与这些科学“奇迹”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
答案 C
解析 材料所述为“大跃进”时期,这些科学“奇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农民的目的是追求高产,故选C项。
16.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个时期连续十年内国内工农业总值变化情况。
对图中“C”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B.“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知,“C”点重工业总产值达到最高峰,远远高出同时期的农业和轻工业的总产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由于“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故B项正确。
建国初期,重工业相对落后,排除A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有利于缩小工业、农业、轻工业的比例差距,C项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图示信息无关,排除D项。
17.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力。
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 )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发动“大跃进”运动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们要急切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出现了群众性运动,符合材料的特点,B项正确。
建立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没有体现出用精神力量来促进经济发展,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强调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力,排除C、D两项。
18.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这一决议( )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 D
解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高,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项正确。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工业化的实现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农轻重比例失调并不是由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锅饭”缺乏竞争,不利于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提高,C项错误。
19.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
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农村改革初见成效B.国民经济的调整
C.户籍管理制度变化D.计划经济体制松动
答案 B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1960年大量城市人口迁向农村,主要是当时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城市粮食供给不足,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倡导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中去,故B项正确。
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0.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
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这种家庭式的作业,实际上是克服了集体劳动的缺陷,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A项正确。
当时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结束,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部分干部和农民的自发行为,不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没有完全纠正“左”倾错误,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人口已经毫无疑义的超过5亿。
随着现代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知识由城市向乡村、由沿海向内地的普及和提高,自1962年开始,我国人口进入了出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大大加快的人口高增长惯性时期。
1949年,全国耕地人均2.7亩,当时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1957年1970年,耕地从人均2.59亩降至1.83亩。
不仅如此,日渐沉重的就业压力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农村地区的隐性过剩劳动力有增无减,城镇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此时期,党和政府领导人及一些求实的学界人士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先后发布节育的谈话,1957年,毛泽东甚至明确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和“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的设想,他说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但到1958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说“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
1956年“二五计划”和1963年国务院工作会议制定的有关人口方面的政策,都被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所冲击,即便如此,1968年城市的人口出生率还是比1963年降低了23.2个千分点,而认为多子多福的农村人口出生率也降低了6.48个千分点。
——摘编自汤兆云《建国后
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概念的历史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人口政策。
(6分)
答案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快速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尖锐的矛盾;城乡就业压力加大;学界和一些领导人的呼吁。
(4分)
(2)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且取得一定成效;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没有从根本上扼制住人口的增长。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概念的时间“1957年”,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作答;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人口已经毫无疑义的超过5亿……1949年,全国耕地人均2.7亩,当时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土地问题的矛盾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日渐沉重的就业压力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农村地区的隐性过剩劳动力有增无减,城镇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就业需求”概括其背景为城乡就业压力加大;根据材料“党和政府领导人及一些求实的学界人士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先后发布节育的谈话”概括其背景为学界和一些领导人的呼吁。
第
(2)问,从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积极影响及局限性等角度予以评析。
22.(20分)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
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
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呈《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
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
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并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内涵。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反应及原因。
(8分)
答案
(1)原因: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正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6分)
(2)关键问题:
台湾问题。
(2分)
内涵:
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4分)
(3)反应:
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分)
原因:
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信息“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
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概括即可。
第
(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
第二小问,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影响角度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对美国的越顶外交,主要的反应是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概括其主要原因是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国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影响角度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
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格:
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
所)
——教据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 (示例一)趋势:
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
(2分)
原因:
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8分)
(示例二)趋势:
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2分)
原因:
国家重视;各级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8分)
解析 从表中指出一种变化趋势,例如综合大学不断减少、单科高校为主体,工科院校不断得到重视,文科院校日益受到削弱,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等,结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说明出现上述高校变化趋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