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79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docx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以《水资源》为例

谭志乾

(东莞市道滘中学邮政编码523172)

摘要:

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发展。

本文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剖析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主要流程与具体措施,以期在提高学生的地理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合作学习 实践 思考

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学实践。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合作性教学的研究,主要特征包括:

对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的多,对其理论基础做系统深入研究的较少;直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多,对各国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的研究较少;对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研究较多,对野外合作学习的研究较少。

[1]鉴于这些情况,在参考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野外合作学习的研究非常必要,也有很大的实际操作意义。

1传统教学的困惑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好些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模式呆板、学生被动接受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1]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如何真正使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地理课堂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1.2教学空间狭小、实践教学欠缺

中学课程与课本在不断实行改革,教学活动在改革中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教育理念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提高。

许多东西比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变,然而教室还没有改变,从远古时代起,教学基本上都是固定在教室里进行“教”与“学”,使用的空间极为有限,学生所学得靠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的发挥,这样的教学局限性很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社会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有实战经验的人才,由此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了能致用。

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得让其有亲身的体验,多动手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多用眼睛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真正成为有用之材,而不仅仅是一个背书机器或者是一个只会用脑袋的思考者。

因此,除了在教室里的正常教学外,还得改变一些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应该多创造一些机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在社会中进行学习,让其有所感、有所想,在感和想中得到不断的锻炼,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1.3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合作学习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大多数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不会关心他人,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缺乏与他人相处和有效交往及处世等方面的能力。

大多数教师以“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

合作学习强调“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强调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

这既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初中生可塑性较强,愿意接受新的思想,积极向上,初中阶段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利时期。

地理学科融有大量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的素材,适于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3]

1.4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的一个过程,这过程中学生思考较少,对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很少主动去思考,去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地理理念,不会用地理的眼光去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也不会从地理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问题,他们没有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没有那种地理观念存在,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地理环保概念、地理意识等问题上都很缺乏就是一个例子。

[4]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我觉得,合作学习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一种很好方式。

2野外合作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2.1野外合作学习内涵

野外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其中的一种形式,是在野外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野外合作学习的一种较好方式是采用分组学习法,就是按照相关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野外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共同学习的方式。

[5]

2.2野外合作学习的特点

概括说来,野外合作学习的特点包括:

(1)在野外进行的一种合作学习;

(2)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3)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4)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5)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6)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

[6]

2.3野外合作学习的四个要素:

(1)积极互赖。

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

(2)个人责任。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社交技能。

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会交往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

(4)小组自评。

要求小组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7]

3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水资源》为例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合作学习,主要运用的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基本流程包括:

学(自学准备)——研(互助合作)——展(交流展示)——教(精讲提升)——达(知识、能力达标)。

这种教学流程,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既有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全班范围内的合作。

[8]

3.1开展野外合作性学习的背景

水是自然界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然而地球、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缺水危机,在全世界各地,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城市缺水或面临缺水。

水资源正成为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因素。

道滘镇地处东江下游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

主要流域水道有5条过水断面,河道平均宽度230米,总长43.4千米,流域河道面积665万平方米。

道滘镇是名符其实的水乡,正是南海的潮起潮落,托起了这一片肥美的“鱼米之乡”,正是道滘众多的水系,像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这千里沃野。

然而道滘镇也像世界所面临的一样,也存在着水的危机,众多的大小河流受到污染,水质正变得越来越差,变得越来越无法可用。

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我不想让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那一点内容,我想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水资源状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便开展了这次《水资源》野外合作性学习的尝试实践。

让学生实践学习后,通过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努力来保护道滘镇的生命之源----水。

3.2、合作学习步骤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对道滘中学初二(8)班学生共52人(学生是平衡班普通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教学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

(1)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

(2)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及教学现状进行调查;

(3)对学生进行互助合作、交往技能的训练,如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分工、学会尊重他人等。

第二阶段(2010年11月):

(1)确定学生学习小组数目和规模,建立学习小组;

(2)结合实际教学研究报告内容,设计合作学习教案,对学生进行合作教学实验。

2010年12月进行总结与结题: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9][10]

3.3、合作学习分工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将他们分为四个小组:

调查问卷组、资料收集组、摄影图片组、撰写组。

每个小组都有其明确的分工。

调查问卷组负责设置调查问卷和进行问卷的调查,资料收集组负责收集各种相关的和可能有用的资料素材。

摄影图片组负责进行拍摄,即拍摄一些能够反映道滘镇河流实况的图片,此外还要负责收集一些反映以前道滘镇河流的图片。

撰写组负责将所有资料图片进行整理,得出结论,最终写成实践调查报告。

[3]

3.4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

本次合作学习的主要过程是:

(1)政府部门访问:

带着问题,学生先后访问了镇国土局、镇水利设施规划局等有关部门。

(2)实地考察:

2010年11月13、14日(星期六、星期天),学生带上相机和笔记本,对道滘的河流进行调查考察。

在这过程中,学生走访了沿江路、永庆路,还访问了当地居民,并对行人作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

(3)问卷调查:

为了深入地了解现代人对水资源的心态,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各阶层,各领域的人,共500人。

经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学生们得出如下结果:

图1道滘水资源调查结果

表1道滘水资源调查结果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A

40.43

12.34

90.64

90.64

45.96

B

28.94

81.70

3.83

4.26

47.67

C

30.64

5.96

5.53

5.12

6.83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第九题

第十题

A

17.02

42.98

31.91

42.13

71.49

B

59.57

14.89

18.30

22.98

2.13

C

23.40

42.13

48.94

34.90

26.38

(1)大多数道滘人觉得水资源非常重要。

80%的道滘人认为现在的水质比十年前差,他们十分关注道滘河流的生态环境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学生认为,道滘是一个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的水乡,但种种数据及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本镇的河流逐渐递减,水质比以前相差甚远,水污染问题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而日益严重,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道滘的水资源已遭到严重的污染,昔日在河边嬉戏的欢笑早已销声匿迹,留下的只有千疮百孔的河水孤独地流淌。

水资源的破坏已成为本镇最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造成这种情况,客观地说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环境的保护,致使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废水等急剧增加,并被排放弃置于河道上而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但更深入一层来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自于人身上。

(2)近五成的人认为保护水资源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社会没有形成共识。

首先,公民环境意识薄弱,大多只求个人的方便与利益,在河道上弃置垃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理所当然的现象,而且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居然有近六成的人偶尔或经常出现浪费水资源现象;其次,很多工企业无视法律,大量地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水,令水生物大量减少,水质变差,对水资源的污染最为严重;再次,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认真落实有关法律规定,对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不足,对有关违法行为有时没有严加制止。

久而久之,恶性循环而形成了今天淤塞污黑的河道。

(3)有四成人相信道滘水资源水质将会变好,有七成人表示以后会更加爱护道滘水资源。

这表明人们正逐渐形成共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而且对保护水资源亦有相当信心。

相信在道滘人的努力下,从前可爱的水乡必定能重现。

为了更好地保护道滘的生命之源——水,让道滘重现昔日妩媚的水乡风情,还道滘的蓝天碧水,学生们倡议全体同学、全体市民一起来保护道滘水资源。

从我做起,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不往河流里扔垃圾等。

生活污染不乱排乱放,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工厂的污水要进行排污处理,自觉进行净化。

形成保护水资源的共识,并对保护水资源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教育,人人自觉保护水资源。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与道滘的河流、溪涌亲密接触,体会到道滘水的丰盈与污染并存。

实践的辛劳与实践的结果同样令人难以忘怀,成果的背后总是含着艰辛。

他们兵分几路,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资料。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很好地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获得了难得的亲身经历。

整个野外合作实践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体验与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成果得来是要通过许多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刻不容缓,让其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使其认识到自己应负有的责任,使其情感、性格变化都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升。

3.5学生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表2《水资源》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平均得分

 

 

A(分值)

B(分值)

C(分值)

D(分值)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制定计划

10%

小组独立设定详实可行的行动进程安排,并且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清楚具体内容.(10分)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并且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清.(8分)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组内的大多数成员大致清楚具体内容.(6分)

小组不能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并

且组内的每个大多数成员都不清楚具体内容.(2分)

10

10

8

9.33

信息收集质量

30%

能非常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30分)

能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

术(24分)

能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但兴趣不稳定(16分)

对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不感兴趣

(6分)

28

26

25

26.3

小组合作情况

20%

能持续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讨论意见(20分)

基本能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观点和意见,或在指正后能改正(16分)

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基本顺畅,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12分)

不能持续遵守规则,倾听他人意见和

建议(4分)

18

17

17

17.3

学习技能

20%

能准确描述研究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0分)

能清楚描述研究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16分)

能大致说出研究任务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提出一些相应

的建议(12分)

不清楚研究目标和要求,也没有相应

的想法和建议

(4分)

18

17

17

17.3

成果展示

20%

能独立或与同伴协作,多种形式熟练展示自己的作品

(20分)

能独立展示作品,但形式比较单一

(16分)

在同伴的帮助下,能简单地展示自己的作品(12分)

不能正常地展示自己的作品(4分)

18

17

17

17.3

小计

 

 

优秀

 

 

92

87

84

87.7 

注:

1、本表作合作学习活动总评价之用。

2、评价要实事求是,自评、互评、教师评得分分别填写在相应栏内。

3、80分以上为优秀等级,70-79分为良好等级,60-69为合格等级,6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级。

4、小计栏的等级评定根据“平均得分”自动变化。

 

4、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思考

本次野外合作学习由教师进行指导,由学生负责,学生自行设计问卷、行动方案、行动路线,并进行具体细致的分工合作,充分进行访问、调查、实地探究等,最后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撰写实践报告。

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较好的探究能力,良好的分工合作精神和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

整个合作学习实践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体验与教育。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成果得来是要通过许多努力的。

更为重要的是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刻不容缓,让其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意识到自身应负有的责任,使其情感、性格变化都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升。

这次野外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也暴露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不足等问题。

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

其基本操作要领是:

提出学习课题→形成学习小组→分解学习任务→团结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因此需要教师角色转变,由“教”变“导”。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内容而宜,教师应根据学校和自身的条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地理课程《水资源》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取得了相对的成功:

无论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也收获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合作学习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在改进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帮助,大体如下:

4.1、野外合作学习安全要有保障

野外学习不同于在学校教室的学习,安全功夫一定要做好,最好能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一切才有可能。

教师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保证整个活动过程安全有序进行,才能使这样的野外合作学习可行。

[11]

4.2、目标要明确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这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

这次开展合作学习,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选题时,一开始我让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内容,有的学生说《水资源》好,有的则说《士地资源》好,还有的说其他好……什么都有。

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要避免这样的局面,一开始就得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讨论,使讨论有针对性,有效果,而不是泛泛而谈。

[12]

4.3、形式与内容兼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

但有时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

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表现形式就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

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

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要改变这种现象,形式与内容必须兼顾好,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注重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要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任务,并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分配不同的目标任务,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其次是应对学生有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4、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但在小组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特别是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愿意、乐意进行合作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表现、有所收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5、评价要科学

开展合作学习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之类的,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

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

”、“你的见解真不错”。

显然,学生的发言内容缺少合作结果,缺乏普遍性,这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模糊,没有把个人的见解融入到合作集体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

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让评价策略成为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个保障:

①结果评价,制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评价。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②过程评价,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合作精神。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

它包括:

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

只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和可行。

5、结语

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进行合作,合作意识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合作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而无处不在,学会合作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和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合作学习既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使学生的进取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也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的野外合作学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但这研究还是不够详细,还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可随时操作的方案。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多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模式,以推动这种野外合作学习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启云,《初中地理常见课型的操作要领》,

《东莞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教程》2011年9月

[2]吴郁、艾芙英,《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52页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5]梁艳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梅松纳夫著殷世才等译《群体动力学》[M](上海:

商务印书馆,1997年)

[7]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8]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9]庞效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流程初探》《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