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53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docx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

校发[2008]24号王永生

关于印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管理办法的通知

校内有关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制订2008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纲要》已经2008年第6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将《纲要》及据此制订的《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方案》等6个“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制订2008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纲要

2.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方案

3.北京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主要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性意见

4.北京交通大学关于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5.北京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意见

6.北京交通大学学科竞赛建设与管理办法

7.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二○○八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办法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办公室2008年6月10日印发

共印50份

附件1:

北京交通大学

关于制订2008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构建与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整体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坚持“知行”统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目标定位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

在整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各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优势与特色。

其中,“思源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本硕连读班”等实验区要积极探索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业)以及在国内高校中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人才;铁路特色专业要追踪轨道交通领域的高速发展,培养具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潜质的紧缺人才。

三、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一)系统优化

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构建,科学设计“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自主教育”3个层次和“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专业”3个平台,统筹兼顾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交叉性。

1.优化整体设计

从系统观角度出发,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

设立和完善专业导论、科研技能训练、专业研究方法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各层次、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概念,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按学科大类培养,打通基础平台,进一步拓宽、整合、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群,增强学生今后在该学科大类向任一专业方向发展的适应性。

2.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基础教育

优化人文、社科、经管、艺术、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结构,课内外教育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

注重加强“工科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

3.夯实大类专业基础平台

凝练和建设大类专业基础平台系列课程,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引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交叉性,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4.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凝练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追踪学科前沿和应用,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处理好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建设高水平、多方向的专业系列课程,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知行统一

秉承“知行统一”的办学传统,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完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切实保障实习、实训时间。

2.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

以科学研究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结合各层次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建立科研训练平台和多维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

(三)个性发展

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要求的课程设置,考虑分层次、分类型学的需要,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突出柔性培养,实现个性化发展

压缩课内学时,增大选修课程比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

继续坚持“严格目标要求,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的原则和“基础有平台、特色有选修、专长有政策、学习能自主、学业能分流、学程能灵活”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完善面向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流教学,设置不同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加强学业引导,实现自主教育

加强对学生学业的指导,加大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力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发展方向,自我规划学习方案;增强学生自主教育,加大自主教育学分比例,供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在课内外的课程和活动中自主选择。

(四)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建设研究方法课程群,奠定研究基础

结合专业的研究性质与特点,加强专业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突出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建设研究性课程群,引导自主学习

在主干课程中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建设研究性课程群,推进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研究性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本硕共享课程,打通本硕通道

建立与研究生教育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有机衔接,实现学分互认、本硕共享。

(五)开放办学

拓宽办学视野与渠道,积极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加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方案,实现与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建立国际联合培养的有效通道。

2.加强校企合作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推进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引入力度,及时在教学中选择和引进国内外学科的最新进展,注意引入行业国际规范与标准,提高课程国际通用程度;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双语系列课程,实现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

四、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专业培养计划构成

专业培养计划包括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计划。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

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学位授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选学第二专业(辅修专业)要求等项内容。

教学进程计划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体安排。

包括教学类别、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学时数、各学期课程进程安排与分布、必须修满学分、备注等项。

(二)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包括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自主教育3个层次。

(详见附1: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通识教育层包括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2个模块。

学科门类教育层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3个平台。

自主教育层供学生在任一专业、任一模块中选择课程、实验项目和课内外活动。

五、具体操作建议

(一)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1.培养计划课内外总学分建议限制在170-190之间,其中经、管类专业建议175左右,理工科各专业建议180左右,文、法等专业建议185左右。

选修课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0%。

理论教学110-130学分,实践教学50-70学分。

根据工学、理学、经济学与管理学、文法艺类学科的不同特点,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适当调整。

通识教育必修至少39学分,选修至少21学分;自主教育选修至少10学分。

2.通识教育综合基础模块至少选修14学分,其中文化素质类课程不少于6学分,文法艺、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应至少要求2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或实践,体育至少选修6学分;基本技能模块中计算机类课程不少于6学分;

3.按大类专业整体构建专业主干课程群,包括6-8门大类专业和2门左右专业主干课程。

每门课程原则上不少于64学时。

4.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与项目应设置相应学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

其中,专业导论、科研技能训练、研究方法论等课程至少要求3学分,有条件的专业建议将研究方法论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5.理论教学每16学时计1个学分,每课时为45分钟;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1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14-16周,计8学分。

(二)教学进程安排

1.基本学制4年(建筑学5年),学习年限为3-6年(建筑学4-7年)。

2.政治思想理论、体育、计算机、英语、数学、物理、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等类课程建议安排在前4学期完成。

3.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实验建议按照归口学院课程安排统一设置。

4.注意课程之间先修与后续关系,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做好选课组合说明。

(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1.重要基础课程(数学、物理、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实施分级教学。

2.专业主干课程要创造条件实施小班授课,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中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等实验项目的比例不少于60%。

注重课程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训练,提高质量和效率。

4.原则上每个专业应有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采用优秀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

优势学科及金融、信息技术等专业双语课程授课比例逐步达到专业课程门数的10%。

5.将科研训练活动和学科竞赛等纳入培养计划,完善学分认定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四)其它

1.增强培养计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加强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明确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条件,为有条件提前毕业的学生安排好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升学与择业需要。

2.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为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以及提高学生选课的机动性和解决学生重修时间冲突等创造条件。

附:

1.专业培养计划框架及说明

2.专业培养计划格式示例(略)

附1: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必修19学分)

综合基础军训(必修3学分)

(必修22学分)体育类(选修6学分)

(选修至少14学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等

(选修至少8学分)

通识教育基本技能英语类(必修16学分)

(必修至少39学分)(必修至少17学分)科研训练Ⅰ(科技文献检索)(必修1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选修至少7学分)英语类、计算机类及其它技术训练(选修7学分)

工科(必修不超过85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经济与管理(必修不超过80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

理科(必修不超过85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文法艺(必修不超过90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

(选修至少10学分)验、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语角、

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70-190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20-130学分,选修课至少55-60学分。

 

附件2:

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

构建层次分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合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学科竞赛等为一体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创新性实验与实践的平台。

建立突出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训练的科研训练课程群,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完善多层次的学科竞赛与成果展示平台,健全科研训练的运行与管理机制,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氛围,促进产生一批高水平的论文、竞赛成绩、专利、作品等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人才。

通过系统建设,形成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并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一批科研训练精品课程;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指导模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指导教师队伍;形成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其他同类高校的科研训练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三、建设内容

  

(一)科研训练体系的总体设计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要载体,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专利等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兴趣和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与培养计划有机结合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科研训练课程群、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学科竞赛及成果展示平台三个部分。

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了解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规范、政策法规,了解科学研究的整体流程以及关键环节,从而形成对科学研究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通过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从事创新性实验与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学生在对科学研究已有初步认识的情况下,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通过学科竞赛与成果展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汇集学生优秀论文、专利、作品等科研训练成果,展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乐学善思、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二)科研训练课程群建设

科研训练课程群主要包括公共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个层次,涉及科学思想发展类、科学研究方法类、科学研究工具类、科学研究规范类、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类等方面的课程,以及新技术应用、学科前沿发展等系列讲座。

各专业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统筹规划,形成能满足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科研训练课程群。

挑选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主讲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科学制订教学大纲;挑选与编写好课程教材和讲义。

加强公共类与专业基础类课程建设的协调,满足大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建设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要载体,整合学生的各类科研实践活动,形成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

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包括公共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个层次,公共类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基础类、化学类等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和活动;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创新性实验根据专业特点和方向进行设置,主要是相关专业学生或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和活动。

各专业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统筹规划,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要求的专业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方案,并固化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发展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平台。

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系设计并固化在培养计划中。

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指导训练模式的研究,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指导训练模式。

建设一支科研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完善实验室开放和创新天地管理办法。

(四)学科竞赛与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建设包括竞赛组织、项目运作、成果发布等在内的学科竞赛与成果展示平台,通过网络、电视、电台、宣传栏、校报等多种渠道,项目发布会、项目答辩会、作品展览、交流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科研训练取得的成果加以宣传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良好氛围。

建设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三个层次的学科竞赛平台,形成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分层选拔的运作模式。

建立学科竞赛牵头学院教学副院长负责制,成立竞赛委员会(专家组),制订竞赛组织方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落实竞赛的长期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

形成有效的创新实践成果收集和展示渠道。

(五)运作与保障机制建设

加强对科研训练体系运作机制的研究,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使科研训练体系的运作顺畅、高效。

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校、院两级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运作机制,完善项目发布、申报、检查、验收、评比等环节的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级别滚动认定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进一步落实与完善《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管理与激励办法》、《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机制文件。

学院制订实施细则,完善组织实施程序、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等相关文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激发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育的热情;规划设置专门场所,配备相应设备和资源,建设各种科研训练基地(创新天地);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开放,特别是科研实验室对本科开放,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条件。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专门机构,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和领导。

学校成立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领导组、专家组和工作组,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全面领导,保障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学院成立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工作组及专家组,负责本学院的具体建设任务。

各级工作组指导校、院学生科协开展工作,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二)通过项目拉动,推进难点和重点工作。

以学院为单位设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系统化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引导教师将高水平科研项目转化为创新性实验项目,完成各学院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系,完善相关组织实施程序和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激发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育的热情,形成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滚动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采取滚动管理的模式进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激励和发挥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按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四个级别管理,学院是项目管理的主体,院级项目是所有项目的基础,各级项目均由院级项目选拔产生。

学院应加强对项目的监控与指导,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根据学院申报,每年确定100-150项校级项目,定期进行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根据检查和验收的结果进行滚动淘汰,对项目级别进行调整。

市级、国家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择优推荐。

(四)保障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每年投入1500万元经费支持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天地建设。

加强对重点竞赛的资助和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学科竞赛。

附:

1.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基本框架

   2.北京交通大学科研训练体系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附2: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训练体系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

王永生

副组长:

高艳

成员:

屈波关忠良张家栋蔡红建余祖俊张有根韩继华

秘书:

程哲

工作职责:

全面组织和领导,决策和协调重大问题。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工作组(办公室)

组长:

张有根

副组长:

侯永峰韩继华

成员:

陈后金李长春张鸿儒张真继朱晓宁毕颖衣立新于双元

王立德赵宏常工王冬梅校团委学生科协负责教师1名

秘书:

程哲魏旺强

工作职责:

1.策划、组织与实施全校科研训练体系方案;

2.竞赛级别的认定。

协调重要学科竞赛各项工作,监督竞赛牵头学院做好竞赛建设与组织工作;

3.组织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评审等工作;

4.制定相关政策及指导性意见;

5.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宣传等;

6.策划组织交流、研讨,相关网站建设;

7.指导、组织校学生科协工作:

文档资料整理、宣传发动、实施交流等日常工作。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学校专家组

组长:

侯建军

副组长:

王玉凤

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鄂明成赵成刚鞠颂东孙会君李京平丁晓明

董春陈旭东张伟

工作职责:

1.学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咨询、诊断与指导、评估评价;

2.校级及以上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重要竞赛参赛项目的评审、指导。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学院工作组

组长为学院教学副院长,成员由学院自定

工作职责:

1.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设计及具体组织、落实,经费管理;

2.制定学院各项具体工作细则、管理办法、机制、体系等,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3.负责本学院所牵头的重要竞赛的建设与组织工作;

4.负责院级学科与科技竞赛的建设与组织工作;

5.学院创新天地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具体组织申报、过程监督检查、验收等;

6.学院专题网站的建设,院内师生交流、研讨,成果汇总展示等;

7.指导学院学生科协开展工作:

资料整理、组织交流、创新天地日常值班工作等。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学院专家组

组长、成员由学院根据需要自定,可以根据需要跨学院聘请教师

工作职责:

学院工作的诊断、咨询、指导;院级项目及学院承办或牵头的竞赛活动评审、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