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4880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docx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536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职教二十条的引领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双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面向各行业中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岗位群:

表1: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中级工)职业岗位群

岗位群

职业岗位

岗位描述

支撑课程

工业机器人操作及维护

设备操作员

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与检修

电工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PLC原理及应用

机器人运行维护与管理

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等

工业机器人调试及售后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安装

具备工作站设计、编程与安装调试能力

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控制系统、PLC原理及应用

销售客服工程师

具备销售渠道和方法,具有妥善地解决售后服务中的各类技术问题能力

工业机器人中级工程师

工业机器人中级工程师

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开发和设备设计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技术、PLC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电机与拖动、工业机器人技术

(三)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引导学生CAD职业资格证、PLC程序员、维修电工中级工证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等相关证书中选择考取。

五、职业能力及要求

表2: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分析表

就业岗位

工作过程

主要工作任务

专业能力要求

阶次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工业机器人操作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使机器人完成指定动作。

(1)能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

(2)能进行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能掌握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能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能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专业基础能力

①遵守职业道德,独立工作能力,

②交流沟通能力,

③公共关系能力,

④劳动组织能力,

⑤群众意识能力,

⑥社会责任能力,

⑦灵活应变能力

①知识转化能力

②知识迁移能力

③逻辑思维能力

④制订计划能力

⑤控制过程能力

⑥工作评价能力

⑦创新实践能力

工业机器人现场管理

工业机器人维护、工艺及现场管理

按照生产要求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维护校对以及现场的工作状态监控。

(1)能检查机器人及其附件是否满足要求;

(2)能够按要求对机器人进行全面的维护;

(3)能根据现场监控情况进行有效地校对工作,确保生产质量。

专业

核心

能力

工业机器人维修应用

机械、电气、控制的装、检测与维修

对机器人的故障及时排出,使生产车间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1)能够分析常用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运动功能;

(2)能识别并选用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智能传感器;

(3)能够对常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操作与维护。

工业机器人装调

机器人安装、电气调试、装配(本体装配)

机器人本体的电气安装、机械装配以及机器人的机电联调。

(1)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2)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

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能测绘机械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

(5)能维护、保养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

 

德育

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信息

艺术

 

机械识图与CAD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机械基础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钳工综合实训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修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必修+选修)

表3:

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40

2

2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

40

2

3

思政与社会

40

2

4

军训

60

3

5

语文

200

10

6

数学

200

10

7

英语

80

4

8

物理

80

4

9

化学

80

4

10

公用艺术

40

2

11

历史

40

2

12

体育与健康

160

8

13

信息技术

80

4

14

书法

40

2

1.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就业指导的知识原理、就业政策与法规、面试应聘的技巧,着力强调就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创新思维的养成、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经济与政治常识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军训

新生入学后应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对学生进行队列操练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打好基础。

学生参加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实验室建设、建校等方面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

5.语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具备很好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社会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有良好的自觉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备一定的科技应用文阅读理解水平,能够搜集、整理与运用信息;会撰写行政公文、法规与规章文书、日常事务文书、调查问卷与报告。

6.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物理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英语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化学

化学是加工制造类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任务是:

认识自然界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化学反应,探索纷繁的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更加深入地了解、认识生命过程,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基础模块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化学与生活及基本技能,是学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10.公共艺术

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11.历史

历史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2.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心理健康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3.信息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会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获取、整理、加工信息,会进行网上交互。

14.书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汉字书写结构,笔势,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毅力,练就一手规范的钢笔字和粉笔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文化修养。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中级工)核心技能课程描述

表4:

专业核心技能课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1

机械基础

120

6

2

机械识图与CAD

160

8

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40

7

4

电机与拖动

20

1

5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80

4

6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40

2

7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40

2

8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160

8

9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120

6

10

工业机器人技术典型应用

80

4

11

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修

160

8

1.《机械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