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484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26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综述及重难点

第一节编写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广州市邮政局提供的《宝源大厦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

2、《广州地质学院有限公司提供宝源大厦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广州市邮政局宝源大厦场地周边市政管线查询成果图;

4、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5、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

6、本公司技术装备力量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

二、满足施工规范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如下述(但不限于)标准及规范为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0-97);

《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规程》(GB/T50279-98)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广州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深建规(2009)3号,广州市建设局,2010年8月;

如上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第二节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概况

一、工程概况

宝源大厦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与创业路交汇处,此两条市政道路分布有燃气管、电力缆线、通讯光缆、给水管、雨水管、排洪厢涵等,埋深1.0m~2.3m。

邮政综合楼设三层地下室,±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30米,基坑开挖周长约1522米,地下室结构底板顶标高为绝对标高-9.30米,考虑0.6米厚的底板及0.1米厚的垫层,基坑开挖深度约13~13.80米。

根据周边条件,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两年。

基坑西南侧和西北侧与已建的富通城住宅楼相邻,本工程用地红线至富通城地下窒外墙距离约为8m,富通城为一层地下室,其基础设计为预应力管桩基础,小区道路下埋设有各类管线。

宝源大厦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以下简称:

原灌注桩】,施工依据为广州市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河分院2012年7月设计的《宝源大厦桩基础平面图》;宝源大厦设计抗震等级为二级,采用花岗岩中风化作为持力层,工程所在地北端有构造破碎带通过,桩顶端必须穿过破碎带,进入较完整花岗岩中风化带或微风化带深度不小于1000mm,桩端花岗岩中风化层承载力标准值为5000Kpa;桩径为1000mm、1200mm、1400mm,桩长暂定21~27米,柱身采用C25混凝土,Ⅰ/Ⅱ级钢筋,竖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0mm,桩承台为C30混凝土,Ⅰ/Ⅱ级钢筋,在本次土石方施工中原有灌注桩需要拆除。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桩+支撑的支护体系,具体如下:

(1)支护桩采用直径1.0m的钻(冲)孔灌注桩,桩间距1.6m,嵌固深度7m或8m,桩顶设置冠梁;

(2)桩间采用三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直径1.0m,间距1.6m,外表挂11#铁丝网,喷C20砼80mm厚;

(3)设置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处设置立柱,与支护桩连接处设置围檩。

 

 

W污水管线

R燃气管线

D电力管线

J给水管线

Y雨水管线

X电信管线

 

富通城

 

总平面图及管线图

 

 

 

 

 

 

 

二、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滨海平原:

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层(Q4mc)、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场地下伏基岩为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层(Z)。

现将各地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ml)

素填土①:

褐黄、褐灰、浅黄色,物质成分以粘性土混杂砖块、混凝土块建筑垃圾,硬质杂物含量不均,块径约2~8cm,最大约12cm。

呈松散-稍密状态。

局部地段含有较多的块石及混凝土块,局部地段填土前期经人工处理成止水桩桩身。

场地内各钻孔均遇见本层,厚度2.10~6.70mm。

标准贯入试验13次,锤击数5~7击,平均6击。

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1)淤泥②:

灰黑、深灰、灰色,土质较细腻,含少量有机质及贝壳,具腥臭味,饱和,流塑状态。

场地内除62、63、68、69、80、93、94、120、121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该层。

层厚1.20~7.00m,层顶埋深2.10~6.70m,层顶标高4.76~9.48m。

标准贯入试验30次,锤击数1~2击,平均1击。

2)有机质中砂③:

灰、灰黑、浅灰色,含贝壳碎片,砂质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及有机质,稍有臭味,饱和,呈松散-稍密状态。

场地内3、7、8、16~18、21、23、26、28~30、35~40、43~45、47~50号钻孔遇见该层。

层厚0.50~4.00m,层顶埋深5.70~9.40m,层顶标高2.12~6.32m。

标准贯入试验5次,锤击数5~7击,平均6击。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1)粉质粘土④:

褐黄、褐红色,呈可塑状态。

局部相变为含粘性土砂层。

场地内除5、28号钻孔外,其余钻孔均遇见该层。

层厚0.60~10.20m,层顶埋深7.00~11.60m,层顶标高-0.48~4.55m。

标准贯入试验25次,锤击数6~10击,平均8击。

2)淤泥质粉质粘土⑤:

灰黑、灰、浅灰色,含少量有机质及细砂,稍有臭味,流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

局部相变为有机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

场地内除16、23、25、26、34、36、37、42~51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本层。

层厚0.50~6.20m,层顶埋深9.20~15.60m,层顶标高-5.32~2.95m。

标准贯入试验11次,锤击数1~2击,平均1击。

3)含粘性土粗砂⑥:

褐黄、浅黄色,砂质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分选性一般,呈次圆-次棱角状,不均匀含约粘性土约20%,饱和,呈稍密状态。

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层。

场地内除3、6~8、12、19、38、43、49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该层。

层厚0.90~9.00m,层顶埋深10.20~17.80m,层顶标高-7.22~1.99m。

标准贯入试验20次,锤击数8~11击,平均9击。

4)砾砂⑦:

灰白、浅灰、灰黄色,砂质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分选性一般,呈次圆-次棱角状,饱和,呈中密状态,局部呈稍密、密实状态。

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层。

场地除44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该层。

层厚2.10~9.30m,层顶埋深13.00~20.70m,层顶标高-9.12~-1.22m,标准贯入试验36次,锤击数9~15击,平均12击。

4震旦系混合花岗岩(Z)

场地下覆基岩为震旦系混合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

具变余花岗结构,条带状及块状构造。

局部穿插有煌斑岩脉(2号钻孔)。

按其风化程度可以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个带,其特征分述如下:

⑴全风化混合花岗岩⑧():

褐灰、褐黄色,除石英外其它矿物均已风化成粘性土。

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具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土柱状,坚硬状态。

场地除17~19、21、27、30、34、37、43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该层。

层厚0.50~4.90m,层顶埋深18.20~25.20m,层顶标高-14.32~-6.08m。

标准贯入试验16次,锤击数36~47击,平均41击。

⑵强风化混合花岗岩⑨():

灰黄、灰褐色,岩石因风化强烈而解体,原岩结构大部分被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土柱状、土夹块、块状,合金钻进容易。

场地内除19、27、30、43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本层。

层厚0.60~4.70m,层顶埋深19.20~28.40m,层顶标高-16.52~-7.28m。

标准贯入试验14次,锤击数均大于50击。

⑶中风化混合花岗岩⑩():

褐黄、灰白色,裂隙很发育,裂面铁质浸染严重,大部分岩体已风化变色,岩芯以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锤击声稍哑,合金钻进困难,需金刚石钻进。

场地各钻孔均遇见本层。

揭露厚度0.50~7.50m,层顶埋深21.30~30.80m,层顶标高-18.51~-8.88m。

⑷微风化混合花岗岩(⑪)():

浅肉红、灰褐色色,局部具构造岩特征,有少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以块~短柱为主,锤击声脆,岩质坚硬,需金刚石钻进。

场地除41、46、47、49号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本层。

揭露厚度0.20~5.50m,层顶埋深22.00~33.90m,层顶标高-21.69~-9.58m。

 

第三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一、工程重点、难点

1、挖土及出土困难。

本基坑深达13~13.8米,设置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挖掘机械施工空间有限,特别是在每道支撑正下方的1-3米范围内,大的挖掘机无法进入;同时出土坡道都必须从支撑下面通过,对支撑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确保土方外运通道实用及安全也是本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

2、本工程基坑较深,且基坑暴露时间较长,如何保证基坑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3、本工程施工任务较多,有土方开挖、外运、内支撑、钻孔灌注桩等,投入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数量较多,如何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和穿插作业,各施工班组密切配合施工本工程的重点。

4、施工场地下原有钻孔灌注桩拆除影响立柱桩及土方开挖。

本工程周边有原有施工道路及旧的建筑物、构筑物需要拆除,将产生如下困难:

(1)、拆除工作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的安排,

(2)、拆除的质量将影响立柱桩和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故提前分析,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如上困难是本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5、本工程基坑西南侧和东北侧分别与西乡大道和兴业路相邻,这两条道路下面市政管线众多(特别是西乡大道),分布有燃气管、电力缆线、通讯光缆、给水管、雨水管、排洪箱涵等;同时基坑西南侧和西北侧与已建的住宅楼(富通城)相邻,小区道路下埋设有管线,如何在施工过程保护好这些管线管道也是本工程的一重难点。

6、本工程处于西乡中心地带,场地周边紧邻市政道路,西南侧和东北侧分别与西乡大道和兴业路相邻,均为市政主干道,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保证周边市政道路畅通是本工程项目管理重点、难点。

7、本工程土石方挖运及钻孔桩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泥土、泥浆,施工现场处于西乡中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如何做好渣土、泥浆收集和外运,以及施工现场场地硬化等,确保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也是本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

8、本工程场地西南侧和西北侧与已建的住宅楼(富通城)相邻,最近距离不过几米,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噪音不影响周边住户的正常生活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重难点。

9、钻孔灌注桩施工穿过淤泥层保证孔径及不塌孔是难点和重点。

10、本工程地质较差,地下分别埋有淤泥②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⑤层,淤泥层对基坑安全开挖及对立柱桩的保护是本工程的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