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汉语言第的二学期《当代文学热点》.docx
《本科汉语言第的二学期《当代文学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汉语言第的二学期《当代文学热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汉语言第的二学期《当代文学热点》
《当代文学热点》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荷花淀派小说”:
荷花淀派的名称来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
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
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2.“中间人物”:
光盘第九节
3.白洋淀诗群:
(十六节):
是指在“文革”中形成的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诗歌写作的一批青年,。
“白洋淀诗派”或“白洋淀诗群”名称的出现,是迟至80年代后期。
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二、简述中篇小说在新时期崛起的原因及主要成就。
答:
70年代末80年代初应时而盛至今不衰的中篇小说,其主要特征是:
以充沛的时代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密切关注,展示了多彩的生活画卷和凝重的人生图景;以独特的创作个性的充分呈现,显示了风格各异、别具神采的叙事魅力;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尝试,大大激发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促进、丰富了现实主义和各小说流派的表现力,为新时期小说的多样化开创了宝贵的探索之路。
中篇小说真正丰收的时代,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一起到来的。
1979年,是中篇小说创作以丰厚的创作实绩引起文坛关注的一年。
如果说从维熙的《第十个弹孔》、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等1979年引起读者注意的佳作还较多地带有“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特点的话,到了1980年以后,中篇小说的题材又有了新的拓展。
徐怀中以《西线轶事》掀开了新时期军旅文学的新篇章;谌容以《人到中年》发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感喟;刘绍棠以《蒲柳人家》重现运河人物的神韵和运河乡土的风情;王蒙以《蝴蝶》对一个革命者的人生轨迹作检索和反省;蒋子龙以《开拓者》继续对改革大业投以热切的关注……正经历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文学界既表现了拓展文学题材的活力,也开始寻找个性化的艺术表现的途径。
王蒙的《蝴蝶》堪称这种展示和寻找的开始。
随着80年代的推进,也随着更为年轻的一代作家的成长,寻找更为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方式已经成为了作家们的自觉。
我们从张承志《北方的河》中,领教了汪洋恣肆的叙事和激情饱满的语言;我们从史铁生《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读出了貌似平静的叙述后面的幽默以及这幽默背后的冷峻;我们从莫言的《红高粱》中,感受到了意象的冲击和色彩的热度;我们从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中,品味到了幽默的无奈与残酷……近二十年间,中篇小说的创作一直保持着多样化发展势头经久不衰,不断有新的优秀作家在中篇小说领域雄踞一方。
三、如何认识当代文学史中军事文学的三次浪潮。
答:
光盘25/26节
军事文学界的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但新时期以小说的成就最为显著。
新中国军事文学界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文革前的十七年(1949-1966),80年代,90年代。
军事文学是指经表现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战争与和平生活为主的文学。
军事文学界的第一次浪潮:
十七年战争题材材小说的繁荣。
从我军创建到朝鲜战争的爆发,有刘白羽的《火光在前》,柳青的《铜墙铁壁》石英钟言的《柳堡的故事》等,但并未给军事小说带来浪潮。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陆边境剿匪胜利,新中国走也了战争的阴影处在了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统一国的建设的同时,渴望详细了解新中国是如何地走过了血雨腥风,人民军队是如何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在这中间产生了臬惊天动地的故事,产生了怎样英勇机智的英雄的。
当时一批军事作家也悄然形成如刘白羽魏微,曲波,吴强,王愿坚,徐怀中等。
50年代中其的纪念建军三十周年,纪念建国十周年的征文活动,以及大型革命回忆录《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的广泛征稿,更给这些创作者以机会,原始素材以及优良的环境。
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浪潮。
作品有冯雪峰的《保卫延安》,孙犁的《风云初记》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王愿坚的《党费》徐光耀的《平原烈火》等。
50、60年代之交有冯德英《苦菜花》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徐光耀的《小兵z张嘎》等,共同掀起起了新中国军事文学的第一浪尖。
特征:
一是重视横的展开,选取大事件,铺排大场面,大气势,二是重视纵的延伸,选取小战斗,富有民族特色,重传奇性和故事性,。
它们的基本旋律是乐观的英雄主义加浪漫主义,在风格基调上多受益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高远与激昂,在情节结构上则偏向于中国古典战争长篇小说的传奇与故事。
局限:
1。
这些战争题材的小说在语言i锤炼意境营造,艺术感觉的开放和人物心理的开掘等诸多方面共性大,个性小,不少作品不免粗糙和稚嫩。
2.换一个角度,以一种更加文学化的眼光,,更加开放的世界性的眼光看,如反思战争,正视悲剧,开掘人性,铸造民族定神,解剖战争后遗症等来评叛,多层面多方位审视这些作品,不得承认他们的封闭性,狭义性和单一性,这也是可能是时代局限所致。
但毫无疑问,这批小说是当代中国军事小说的奠基之作。
他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十七年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也持久地有力地引导了几代中国青年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规范,在新中国的精神历程上深深打下了历史的烙印,魏巍的小说《东方》可看作是十七年军事小说的结尾,又是新时期军事小说回归现实主义道路的开始。
到80年代中期,历史战争题材,当代战争题材,当代和平军营题材三个方面,使军事文学产生了繁荣,掀起了军事文学的第二次浪潮。
如《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M痴情》,<阮氏丁香》<红高粱》,《灵旗》《东方》<皖南事变》等。
特征:
1.有了更浓度的开掘2.题材上有了广度的扩展,展开了人民军队广阔绚丽的生活画卷。
3.艺术形式上继承传统又吸收外来风,不断接受挑战和变革。
总之,军事小说再度成为当代文学的独具特色又无法取代的组成部分。
军事小说的第三次浪潮:
90年代。
随着8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转轨换型,意识形态语境转变为商业化语境,来自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对军事文学的,使军事文学面临严峻挑战。
但随着”特区军旅长篇小说系列的出现如朱苏进《醉太平》朱秀海的《穿越死亡》乔良的《末日的之门》,和“解放军文艺社军旅长篇丛书”如《寻找土地》《遍地葵花》等以及刘建伟的《突出重围》,向小米的《英雄无语》等的涌现,才形成了军事文学的第三次浪潮。
总之90年代军事长篇小说的勃兴,极大地弥补了80年代长篇小说欠收的缺憾。
《当代文学热点》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1.“山药蛋派小说”:
山药蛋派形成于20世,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其创作成绩主要体现在小说中。
这个流派的作品取材于农村,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时代精神,继承、宏扬民族传统美学原则和叙述方法。
语言通俗明快、形象朴实幽默,人们中肯而谐谑地称之为“山药蛋派”。
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人称“西李马胡孙”。
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三里湾》等。
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
,“山药蛋”派的艺术特色是,熟练地运用山西农民群众纯净的艺术语言,善于说故事的朴实而风趣的喜剧风格。
2.“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
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
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
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3.寻根文学: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
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二、如何认识新时期关于现代派问题的论争。
(27节)
答:
在世界的文学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互争夺,共同存在,而在此同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主义逐渐也成长起来了。
由此引发就朦胧诗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次论争。
特别是徐迟的观点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
也引起了各个文学领域的共鸣。
针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冲突,我们不能忽视它,芤不能完全对立起来,应该肯定它们的各自的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冲突贯穿了整个新时期文学。
并且成为新时期文艺论争的中心线索。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且在不同艺术门类中达到了不同的效果,由此成为时代的文学主题。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历史背景和文学观念,它们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主义的非理性主义,非社会化,非道德化,非英雄化,带有许多矫枉达正的偏颇,特别是以反传统,反现现实主义的方式达到自己艺术创新的目的,使自己走向另一个极端,但是在积极的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主体精神的重视,艺术创新的强调,却可以补充现实主义的某些不足。
三、对小说《青春之歌》应该如何认识。
答:
杨沫代表作的《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斗争生活,塑造革命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林道静代表了旧式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新式的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转变。
戴愉、余永泽等人代表了知识分子中的反动部分他们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抵制革命者的抗日救亡活动卢嘉川等革命者的形象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的力量。
小说通过这些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选择,指明了知识分子的出路,那就是坚定地投身到革命阵营和正义事业中去。
林道静是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
也代表了许多中国现代女性,关系到女性命运和女性解放的问题,小说同样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地说明了,只有投入到全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去,通过努力实现民族解放,女性才能得到自身的解放,她们在旧社会的不幸命运才能被有效地改变。
,
最后,小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在严酷的斗争中描写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他们动人的感情世界小说中的革命者形象充盈丰满,有血有肉,符合人性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
四、新写实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答:
1989年3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
"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
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当代文学热点》模拟题3
一、建国后的新编历史剧运动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
金振家、王景愚〈枫叶红了的时侯〉;苏叔阳〈丹心谱〉;于宗信《于无声处》;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曙光》、《报童》、《东进东进》、《陈毅出山》等
反思之作如沙叶新《陈毅市长》、《彭大将军》等
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严肃的反映如崔德志《报春花》、赵国庆《救救她》等
结合对改革的表现以反映社会问题的戏剧创作,如宗福先和贺国甫的《血,总是热的》、中杰英的《灰色王国的黎明》、李杰的《高梁红了》。
水运宪的《为了幸福,干杯!
》
二、关于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应该如何认识?
答:
人是一切价值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文学审美活动的主体。
作为一种文学意识,文学从来都不是对客观生活本身的直接再现,而是在作家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创造而成、并受到主体的意志、情感支配。
如实地描摹一个对象和艺术地表现同一对象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作家自身的思想和感情,都必须经由主体心灵的加工创造才能转化为艺术作品,作品身上已经打上了创作主体的个性烙印。
因为,文学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反应”,主体的政治信仰、社会立场、审美理想、文化修养、人生经验,以及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习惯等等,甚至,包括创作时的心境和情绪,都会对外界的刺激和主观的感受发生反馈作用,都会对文学创作过程和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文学反映生活不是静观摹写,不是照镜子式的直观投影或复制,而是主体的一种能动创造。
生活的积累只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作家的创造才能使其升华为艺术品。
作家作为创作活动的主体,他的自身条件和思想感情制约和调节着文学对生活的把握,这是文学这种意识活动的特殊性的突出表现,我们称其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了文学的这样一种属性,即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作家的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意志、情感支配的意识现象。
三、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展开的?
答:
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第二年,第二轮市场经济大潮加速了社会世俗化转型,日益边缘化的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1980年代新启蒙运动中的乐观和自信,陷入困惑与矛盾之中。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学者王晓明、陈思和、张汝伦、朱学勤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
讨论从1993年夏天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第6期刊出的一篇对话开始,“对话”认为,当时中国的文化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其本质“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要用人文精神克服文艺日益庸俗化的倾向。
1994年初,《读书》杂志上陆续登载了6篇对话,《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开辟了相关专栏,讨论很快成为一个“媒体事件”,持续了两年时间,直到1996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出版两本《人文精神讨论文选》。
在全民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的浪潮中,那场显得不合时宜的大讨论,并没有取得多么深刻的学术成果,但它提示的精神生态和人文关怀问题,在讨论结束后反而越来越显出了价值。
四、如何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
答: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指1995-1996年间,谈歌,刘醒龙,关仁山等人的创作引起了文坛和新闻界的重视,尤其,是1996年1月谈歌的《大厂》推出后,综合起各方面的好评。
由此一批像陈源斌刘醒龙等相当活跃的作家共同形成一股文学潮流。
这些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浓烈的当今实际生活的气息。
表现出经济和文化转型过程中我们这个时代的勃勃生机,同时也写出了这一过程中普通民众的痛苦和艰难。
转型作品在这一段时间里相对集中地出现,不约而同地揭示出相似地矛盾和问题。
形成一定的阵势,掀起一股现实主义的冲击波。
这一股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传达的感情容量,突破了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得失、悲欢,而表现出对我们共同承担的社会现实的真切忧思。
五、谈谈你对新时期诗歌发展历史的认识。
答:
70年代后期迄今,是当代诗歌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亦称为“新时期诗歌”。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大批经受磨难的诗人加入了“归来”的合唱,加上改革开放又引发了一场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变革,自80年代起先后出现了“归来者诗群”“朦胧派诗群”“新边塞诗群”“新生代诗群”以及建国前就有的“九叶诗群”“七月诗群”,舒婷、傅天琳、李小雨、梅绍静、翟永明等女诗人的成批崛起,形成了群落众多、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的“新时期诗歌”的崭新气象。
从中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诗经过朦胧诗的集体叙述,对抗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写作之后,到了新生代那里,开始标举“生存体验:
瞬间的内觉、自渎、自虐、自戕、命运、死亡及性”
补充:
一、名词解释
1.现实主义冲击波:
1995-1996年间,谈歌,刘醒龙,关仁山等人的创作引起了文坛和新闻界的重视,尤其,是1996年1月谈歌的《大厂》推出后,综合起各方面的好评。
由此一批像陈源斌刘醒龙等相当活跃的作家共同形成一股文学潮流。
这些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浓烈的当今实际生活的气息。
表现出经济和文化转型过程中我们这个时代的勃勃生机,同时也写出了这一过程中普通民众的痛苦和艰难。
转型作品在这一段时间里相对集中地出现,不约而同地揭示出相似地矛盾和问题。
形成一定的阵势,掀起一股现实主义的冲击波。
这一股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传达的感情容量,突破了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得失、悲欢,而表现出对我们共同承担的社会现实的真切忧思。
2.归来者的诗:
是指艾青、流沙河、公刘、白桦、梁南、曾卓、牛汉等人的创作。
归来诗歌的主题特征:
现实主义精神的恢复和高扬。
诗歌真实性的回归。
反思主题的建构。
二、简答题:
五、简要分析改革题材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
改革题材的小说,是新时期以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品种。
改革题材的小说发轫于“改革文学”,活跃于80年代的前期,大约有
四五年的光景。
1983年,其标志性的作品是《鲁班的子孙》。
这部中篇不仅写出了农村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而且写出了变化之中农民们的某种困惑,尽管依旧表现了非常强大的理性,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怎样看待改革及其道德影响的争论,但作为最早描绘农村改革的一部作品,它所显示出的那种生活的实感和质感,却显然迥异于以往的“改革文学”。
此后,这类创作日益增多,遂形成了改革题材小说的又一道风景。
改革题材的小说创作发生上述变化的时候,正值80年代的中期。
此时有两种文学思潮涌动得颇为剧烈:
其一,是欲求开拓传统的文学思路的“文化寻根”;其二,是欲求改变传统的文学思路的“现代主义”。
两种思潮虽然各有各的文学主张和看法,但在一点上却是不谋而合的,就是都认定了以“载道”为己任的传统文学存在着过于浓重、过于强大的理性,并且都试图削弱它,以使文学得到更准确的社会定位、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概是因为我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根深蒂固,两种文学思潮冲撞、交汇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了80年代后期的被称作“新写实”的文学。
入90年代之后,当我们的文学重新涉足改革题材的时候,它的面貌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这就是被概括为“分享艰难”式的小说。
到了90年代的末期,一部分超越“分享艰难”式的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涌现出来了。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车间主任》、《人间正道》、《天下财富》等。
90年代后期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无论是揭示现实,还是展现理想,都显然是非常注重脚踏实地了。
《当代文学热点》模拟题2
六、关于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应该如何认识?
人是一切价值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文学审美活动的主体。
作为一种文学意识,文学从来都不是对客观生活本身的直接再现,而是在作家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创造而成、并受到主体的意志、情感支配。
如实地描摹一个对象和艺术地表现同一对象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作家自身的思想和感情,都必须经由主体心灵的加工创造才能转化为艺术作品,作品身上已经打上了创作主体的个性烙印。
因为,文学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反应”,主体的政治信仰、社会立场、审美理想、文化修养、人生经验,以及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习惯等等,甚至,包括创作时的心境和情绪,都会对外界的刺激和主观的感受发生反馈作用,都会对文学创作过程和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文学反映生活不是静观摹写,不是照镜子式的直观投影或复制,而是主体的一种能动创造。
生活的积累只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作家的创造才能使其升华为艺术品。
作家作为创作活动的主体,他的自身条件和思想感情制约和调节着文学对生活的把握,这是文学这种意识活动的特殊性的突出表现,我们称其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了文学的这样一种属性,即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作家的主观因素
七、如何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
答: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指1995-1996年间,谈歌,刘醒龙,关仁山等人的创作引起了文坛和新闻界的重视,尤其,是1996年1月谈歌的《大厂》推出后,综合起各方面的好评。
由此一批像陈源斌刘醒龙等相当活跃的作家共同形成一股文学潮流。
这些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浓烈的当今实际生活的气息。
表现出经济和文化转型过程中我们这个时代的勃勃生机,同时也写出了这一过程中普通民众的痛苦和艰难。
转型作品在这一段时间里相对集中地出现,不约而同地揭示出相似地矛盾和问题。
形成一定的阵势,掀起一股现实主义的冲击波。
这一股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传达的感情容量,突破了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得失、悲欢,而表现出对我们共同承担的社会现实的真切忧思。
八、谈谈你对新时期诗歌发展历史的认识。
70年代后期迄今,是当代诗歌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亦称为“新时期诗歌”。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大批经受磨难的诗人加入了“归来”的合唱,加上改革开放又引发了一场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变革,自80年代起先后出现了“归来者诗群”“朦胧派诗群”“新边塞诗群”“新生代诗群”以及建国前就有的“九叶诗群”“七月诗群”,舒婷、傅天琳、李小雨、梅绍静、翟永明等女诗人的成批崛起,形成了群落众多、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的“新时期诗歌”的崭新气象。
从中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诗经过朦胧诗的集体叙述,对抗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写作之后,到了新生代那里,开始标举“生存体验:
瞬间的内觉、自渎、自虐、自戕、命运、死亡及性”
九、围绕着《创业史》发生过哪些论争?
《创业史》第一部发表后,博得一片赞誉,评论文章50多篇,大部分评论认为“它的成就远远超过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它反映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梁生宝形象,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1961.3,《文学评论》《北大学报》分别发表严家炎的两篇评论——《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1963.3又在《文学评论》发表《关于梁生宝形象》一文。
他认为,《创业史》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梁三这位老农的形象,但当时大多数评论者都是从梁生宝形象的角度来肯定《创业史》,认为梁生宝代表了作品思想与艺术的高度。
严认为者不符合作品实际,他认为梁生宝小流于平面,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够。
严的观点受到柳青及许多人的反对。
1964.4严在《文学评论》上又发表《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
“我不能同意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
《创业史》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
“这一形象被推崇到了过分的、与作品实际不完全相符的程度;相反地,梁三老汉地形象则被注意得这样少,这恐怕不能认为是文艺批评上的公正现象。
”
“梁三老汉虽然不属于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价值。
”
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