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第二组
教材内容:
本组教材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其中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阅读课文。
在课文结束后还附有“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
教材分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
15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
6课时(含作文)
测试:
2课时
课题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题西林壁》,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熟读古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熟读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字典、课件、本课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1.借助词典查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搜集本课相关资料。
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大诗人苏轼吗?
以前学过他的诗吗?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让你们搜集作者资料,现在请你们把搜集好的资料交流交流,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老师归纳。
教学
过程
一、播放课件了解本课相关内容:
1.题壁诗: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
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2.庐山:
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
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
3.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这首诗是他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但作者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二、学习古诗:
1.认识生字:
缘、庐、峰。
2.释题:
题西林壁,题:
书写。
题目的意思是:
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诗。
3.理解诗句:
(1)学习1、2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2)讨论句意:
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从远近高低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5)讨论句意:
不识:
不认识,看不清。
缘:
因为。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三、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
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
还是只看他优点呢?
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看。
意思讲明白即可。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模仿。
2.学生模仿录音自由朗读。
小结
《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板书
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业
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
后记
课题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游山西村》,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关于本课作者资料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搜集本课相关资料。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谁还能记得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
《题西林壁》。
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游山西村》。
教学
过程
一、出示作者资料: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诗歌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同情劳苦人民。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春作于阴山。
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词。
1.豚:
读tún.不能多写一撇。
注意“豚”在本课的意思是“猪”不能理解成:
“海豚”。
“疑”比较难写要看清楚。
2.读诗,整体感知
三.学习古诗: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在老师检查的基础上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诗意的。
莫:
不要。
浑:
水不清,污浊;本文指酒不清澈。
4.重点理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山重水复:
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条条溪水接着一条条溪水。
比喻作者走过了很多路。
柳暗花明:
指柳色葱郁,鲜花明媚。
本句的意思是:
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怀疑前面没有路了,突然又看见一个柳色葱郁,鲜花明媚的村庄,不由得使人喜出望外。
5.提问:
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
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游山西村》,感受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板书
设计
腊酒浑
游山西村好客、热情
足鸡豚
作业
布置
背诵古诗
教学
后记
课题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新词,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准备
学生课外观察爬山虎,采集爬山虎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课外观察爬山虎,寻找爬山虎实物。
导入
1、猜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教学
过程
一、了解本课相关资料:
1.了解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作品有《叶圣陶集》。
2.了解爬山虎:
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常攀援在墙壁或岩石上,也称“常青藤”“地锦”他性情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
3.课堂交流:
谈一谈自己观察到的爬山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字形指导:
“均、匀”字形相似,但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
“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óng.“叠”字型比较复杂,要仔细观察写准确。
2.字音指导:
“触着墙”的“着”是多音字这里读zháo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实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位置;b、脚的形状;c、颜色
2、书上是怎样写的呢?
让学生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
2、根据你们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注意)
让学生理解(注意)一词这一词也可以理解为“仔细地看”或“留神”等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来理解作者注意观察的习惯。
因为作者注意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写得这么具体。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以及颜色,下节课我们将主要学习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板书
设计
爬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特点样子:
像……像……(细丝)
虎颜色:
嫩红(灰色)
作业
布置
熟度课文,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
后记
课题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爬山虎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看看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
过程
一、自读课文回忆爬山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课文,看看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1.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b、找出爬的动作词;
2.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3.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4.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
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5.你们知道答案了吗?
谁正确?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6.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
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7.提问: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五段思考: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2.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
3.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四、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学生自由谈论说出:
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
4.你们喜欢植物吗?
说说你喜欢的植物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
小结
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爬山虎是一种绿色的攀缘植物,它有很强的生命力。
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对于周围的事物要留心观察,会发现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东西。
板书
设计
爬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特点样子:
像……像……(细丝)
虎颜色:
嫩红(灰色)
的
脚爬:
触→巴→拉、贴(牢固)
作业
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
后记
课题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及蟋蟀住宅的样子。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及蟋蟀住宅的样子。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蟋蟀这种昆虫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及人们喜欢蟋蟀的原因。
教学准备
本课相关资料学生课外观察并收集蟋蟀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搜集作者资料,课外观察蟋蟀。
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蟋蟀吗?
同学回答。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蛐蛐)
“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观察)
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
教学
过程
一、了解作者: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
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
二、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课文中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
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课文中写到别的昆虫都是随遇而安,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地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蟋蟀有什么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
他很勤劳所以,它很有名,人们喜欢它。
)
三、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二段,认识论蟋蟀这种昆虫的特点,了解了蟋蟀住宅的样子。
板书
设计
出名原因——住宅特点——住宅建造
作业
布置
熟读课文,书写本科生字词。
教学
后记
课题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样子,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它的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教学
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生:
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
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们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
谁的住宅好?
(当然我们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们的住宅比蟋蟀的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
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
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
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
我们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品读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蟋蟀的赞美之情: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蟋蟀,知道了蟋蟀不但会唱歌而且会建造住宅,它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小昆虫。
板书
设计
地址排水优良、阳光充足(慎重选择)
特点工具柔弱(前足、后足)
构造外部:
隧道门平台不随遇而安
内部:
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时间:
大多在十月
建造建造:
前足(扒)后足(踏)钳子(搬)后腿(推)勤劳
整修:
长时间
作业
布置
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
后记
课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搜集与本课相关资料
导入
教学
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再读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交流学习感受:
通过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进行交流,要让学生体会到: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四、课外延伸:
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了解了相关的地理知识。
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书
设计
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
西海岸的几内亚湾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
非洲西海岸找到相似的海湾大陆漂移说
巴西的每个海湾
非洲相应的突出部分
作业
布置
课外搜集阅读关于本科资料
教学
后记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以及成语故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从而发现事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熟悉本组课文
导入
教学
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⑴复习课文《爬山虎》,自主观察句子,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读“小林”“小东”的话。
⑷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思考交流。
(是作者细心观察并且长期观察的结果。
)
二、阅读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三、日积月累
1.读句正音。
2.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
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3.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成语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勤于观察的好处。
板书
设计
胸有成竹(秘诀:
长期观察)
作业
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
教学
后记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师生共同交流观察感受及想到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三幅图画。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修订栏
预习
导入
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教学
过程
一、独立看图:
1.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