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949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1、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人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是古希腊先民劳动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凝聚,也是早期人类智慧和思考的结晶,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思,成为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西绪福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选择人生道路的故事等。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荷马史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

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内容:

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艺术特点:

①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上显示了惊人的水平。

②荷马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

③荷马的叙述具有某些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明晰、快捷、生动和灵活中不失沉稳与庄严。

④象征手段的运用给直接、明快的表述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余地,拓宽了作品的纵深。

3、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①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荷马史诗和史诗系列是悲剧诗人们频频光顾的创作源泉。

②在艺术形式方面,悲剧由话语和唱段组成。

话语通常用三音段(或六音步)短长格表述,而唱段则采用众多的抒情格写成。

悲剧的布局一般包含:

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之间的唱段,终场。

有的悲剧直接从入场歌开始,如埃斯库罗斯的《祈援人》。

4、古罗马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家

(1)共和时期(前240—前30)

代表作家:

利维乌斯、埃纽斯、普劳图斯

(2)黄金时期(前100—17)

代表作家:

卢克莱修、贺拉斯(《诗艺》是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

《诗艺》在古典主义时期被视为经典)、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3)白银时期(17—130)

代表作家:

卢肯、普鲁塔克

5、圣经文学的特征:

①圣经文学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②圣经文学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

③圣经文学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6、印度两大史诗的特点

印度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虽然也插人不少神话传说,但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

它不像《摩诃婆罗多》样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风景,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

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雕镂的倾向。

由此,《罗摩衍那》成了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

因而,印度传统上将《罗摩衍那》称作“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侄称作“最初的诗人”。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7、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与类型:

▲基本特点:

(1)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②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③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2)艺术特征:

①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人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范围。

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较起来,艺术形式更为成熟。

③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寓意、象征、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都流行于一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写成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

④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类型:

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8、《神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

《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

因此,它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9、中古亚非文学的特点

(1)思想特点:

①在宗教思想影响下,表现出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思想倾向。

②主观内省精神的表现。

③伦理道德观念的突出表现。

④怀疑和叛逆精神的表现。

⑤自然山水情趣的表现。

(2)艺术特点:

①对和谐美的追求。

②表现型文学占主导地位。

③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要有两类形象最为突出。

一类是道德君子和忠勇之士,另一类是妇女形象。

④自成一格的文学样式和文学表现形式。

⑤创作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0、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第一,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第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第三,由于文学精神的根本性变更和题材与主题的根本性转换,使得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风貌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

其次,与展示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中世纪宗教文学中以“寓意”和“象征”为特点的基本创作方法,已被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

另外,人文主义文学也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

11、各国代表作家及创作特点

(1)意大利: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人文主义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就已露端倪。

他与其后出现的两个作家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

彼特拉克:

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第一个指出,“人学”和“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歌集》在艺术上继承了“温柔的新体”诗派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

作品重在抒发个人感情,并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使诗歌更接近现实生活。

这些新的特点对后世欧洲的诗歌形式及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法国: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拉伯雷《巨人传》。

(3)西班牙:

最著名的是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

流浪汉小说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塞万提斯。

(4)英国: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12、塞万提斯的创作成就

塞万提斯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他深深扎根于西班牙文学传统之中,在吸取了拉丁文古典小说、英雄史诗、西班牙民歌、田园小说、传奇小说、流浪汉小说和骑士小说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他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

塞万提斯对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当时看来全新的观念,对现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

莎士比亚悲剧以《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最为著名,它们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14、古典主义理论主张:

(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闹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15、古典主义戏剧基本特征:

(1)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新高峰。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3)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16、高乃依的创作成就:

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他的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庄严崇高,这也是古典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美。

他的剧本题材和内容崇高庄严,代表作有《熙德》,《贺拉斯》等。

17、莫里哀的创作成就:

莫里哀(1622-1673)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喜剧家。

他的喜剧成就超过了古典主义悲剧,成为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

首先,莫里哀对喜剧的形式加以改造。

在他之前,喜剧的情节荒唐,充斥着海盗劫掠、多角恋爱、女扮男装、误会重叠、调换襁褓、海难沉船、最后认亲等俗套。

这类喜剧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

莫里哀则写出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喜剧。

其次,在任务性格方面,往往是嗜癖型的。

从典型发展角度来说,这种性格基本上单一的人物虽属早期的产物,但是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莫里哀对喜剧手法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对喜剧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章18世纪启蒙文学

18、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和概况

(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3)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启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4)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5)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逐渐扬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地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6)启蒙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19、卢梭的创作成就

(1)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2)卢梭对人性作了深人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篇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他改变了自画像的写法。

(3)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4)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他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5)卢梭的文笔细腻准确。

20、歌德的创作成就

暂略

2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1)思想特点:

①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②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③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从司各特开始,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④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2)艺术特点:

①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②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③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22、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英国: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

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

“湖畔派”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

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即收入其中,这两首诗写出东方古代的景色,充满幻觉和奇橘的意象,赋予大自然以强烈的魅力。

骚塞的短诗《书斋咏怀》在故纸堆中寻找知音,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人。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拜伦和波西·比希·雪莱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雪莱被恩格斯成为“天才的预言家”。

(2)德国:

过改写和再创作,丰富了德语诗歌宝库。

雅科·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语言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者,两兄弟编成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成了典范的童话作品。

(3)法国:

法国浪漫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用书信体写成。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以咏唱真挚的爱情和宗教思想为其特点,《沉思集》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篇之作,描写爱情和自然的诗篇充满忧郁的情调。

23、拜伦的创作成就: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代表作,长诗除了抒写异域绮丽的自然风光,叙述各地风土人情之外,尤其反映了希腊等地中海国家被奴役民族渴求自由解放的愿望,首次塑造了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作为浪漫主义一代宗师,拜伦创作了包括抒情诗、驳论诗、讽刺诗、故事诗、诗剧、长篇叙事诗等在内的大量作品。

它们虽然宗旨不同,体裁各异,风格多样,但无不富有才情,显示出强有力的个性和潇洒独立的风采。

拜伦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辛辣的讽刺性。

长篇叙事诗《唐簧》(1818-1823)是拜伦的代表作,共16000余行,或可称为诗体小说。

虽因诗人早逝而未能最后完成。

但它仍然以深厚的思想容量和无与伦比的独特风格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24、雨果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雨果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浪漫派小说家,他是浪漫手法的集大成者。

①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

善与恶、美与丑既体现在情节上,也体现在人物身上;既体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也体现在人物自身之中。

雨果擅长塑造外貌丑、心地美的形象,既给文学画廊增添了崭新的典型,又有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这种形式丑与内容美的结合,为后世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雨果善于塑造下层人物的形象。

他的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朴实善良,酷爱正义,有的虽然改变了社会地位,但是却保持着优异品质。

雨果关注劳动者的命运。

③雨果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去再现社会和历史。

《悲惨世界》是一幅历史壁画。

《巴黎圣母院》描绘了乞丐王国、宫廷、古建筑,特别是人民起义,也有史诗气氛。

《海上劳工》是一篇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史诗。

《九三年》是再现法国大革命的史诗。

雨果力图在一部小说中再现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这是他的小说具有史诗色彩的重要原因。

④情节的传奇性。

雨果小说的许多情节并不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情节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出人意表。

有时纯粹出于浪漫的想象:

爱丝梅哈达和加西莫多两人,死后尸骨一分开就成了灰烬;吉利亚特和巨大的章鱼搏斗并战而胜之。

这种奇特的想象是雨果的浪漫手法重要特点之一。

⑤雨果注重心理描写。

在《笑面人》中,雨果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细致人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高贵品质:

纯洁正直,不为美色所动,不受荣华富贵引诱。

小说中的女公爵那种既自认高贵,又自卑自贱的变态心理,活生生地写出了一个在百无聊赖、淫邪放荡的环境中产生的宫廷贵妇。

在浪漫派小说家中,雨果是运用心理描写较多的一个。

⑥雨果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

巴黎圣母院这座巍然壮观的古建筑,仿佛有灵有性,像一个人物那样活动着。

《海上劳工》中的雷、电、风、浪,都似乎是有生命的东西,章鱼如同吸血鬼一样可怕。

《九三年》开篇的大炮,就像肆无忌惮、所向披靡的无形力量,胜过一支强大的舰队,使一艘战船失去了战斗力。

总之,雨果综合运用了种种浪漫手法,并吸收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方法,在小说创作中另辟蹊径,成就卓著。

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5、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特点:

①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②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③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

①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地反应现实生活。

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④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26、司汤达的创作成就(艺术成就)

(1)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地运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

他的心理分析可以称为心理独白。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

(2)司汤达采取客观的叙述方法。

(3)斯丹达尔的风格极其纯净、简洁。

他的《红与黑》就是简洁、清新、流畅、自然风格的典范。

(4)司汤达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

他的主人公都是强者。

他们要追求幸福,认为这是天性使然。

他们个性坚强,激情满怀,毅力过人,企图使世界屈服于自己的准则。

27、巴尔扎克的创作成就(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1)巴尔扎克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一整套现实主义美学。

这一美学的要点是:

第一,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存在多样性,但彼此相连,由此出发,学反映整个历史时代;

第二,他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自然,他要求文文学中的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需要经过艺术加工是真实的;他严格遵循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原则进行选择,从而令人觉得暴露社会的丑恶和黑暗面多于理想的阐发,他的作品绝大部分以悲剧结尾;

第三,艺术必须创造典型,亦即人物要典型化,典型要个性化,通过典型去反映现实;

第四,他发展了狄德罗的“美是关系”的观点,看到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环境既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又是产生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第五,他不仅是一个严格而填密的观察家,而且像波德莱尔所说的,是一个热烈的幻想家;他具有“第二视觉”,“生活在持续不断的幻觉中”,一进人写作,各种想法便像千军万马纷至沓来;

第六,他十分注意滑稽丑怪的人物和社会现象,看到表面与本质之间存在一致和矛盾,也看出其中蕴涵的美学意义。

(2)巴尔扎克在艺术上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对典型的塑造上。

他创作出各个阶层的人物,在《人间喜剧》中出现的2000多个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有数十个,他塑造人物的方法符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原则。

(3)巴尔扎克在小说结构和叙述方面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他的小说有序幕、展开、高潮、结尾,往往冲突激烈,戏剧性很强。

他的小说不少以陈述开始介绍环境,但也有多种变化,或从谈话开始,或以描写肖像作引子,有时则先写家庭变迁。

28、福楼拜的创作成就

29、狄更斯的艺术成就

狄更斯的小说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

这首先表现在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上。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有明显的特色。

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人物性格的单层次;人物本质的确定化;人物形象的基调化;人物的明晰性;深厚的人性内涵。

在创作方法上,狄更斯是个现实主义者。

但他不是像福楼拜那样严格地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而是侧重描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可以称为感受型的现实主义。

感受型现实主义的总的特点是侧重表现作家感受到的生活,同时遵循生活的本来面貌。

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是多元整一。

所谓多元,指的是多个叙事单元。

所谓整一,是指小说虽然由几个叙事单元组成,但又通过人物、线索、情节等的联系、渗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狄更斯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幽默,这是小说魅力的来源之一。

在内心描写方面,狄更斯不大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一般不像意识流作家那样,把人物微妙复杂的内心活动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但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表情、行动、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等,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暗示出来。

狄更斯把英国长篇小说提高到成熟的高度。

在他之前,斯摩莱特、斯威夫特、菲尔丁侧重故事的讲述,描写是粗线条的;以理查生、斯特恩为代表的小说家侧重人物心理描写,刻画比较细腻。

狄更斯吸收了两者的长处。

他使小说成为真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他通过连载,使小说走进千家万户的门槛。

他侧重当代题材,不再故意虚构惊心动魄的情节和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是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涵着的美与魅力。

他的小说充分地显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不仅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生活,而且评价和干预生活。

他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本着艺术家的良心,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批判,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促使一些弊端的消除。

30、普希金的创作成就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国文学的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的诗人”长诗《茨冈》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以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普希金诗歌艺术的特色:

首先是真诚。

别林斯基指出,普希金的诗的特征之一,那使他和以前的诗派严格区别的东西,是他的诚恳。

所以别林斯基特别提出“真情”这一概念来评论普希金的诗歌。

普希金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朴素而优雅。

普希金的诗歌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

普希金的诗歌在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又一特点是一种忧郁。

3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思想特点:

①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们之中大多数同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种种罪恶;他们正视现实的发展变化,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貌,在描写生活上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但不时仍能闪现出新的斗争精神,或多或少地用阶级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问题,站在崭新的时代高度去描绘现实。

②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④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2)艺术特点:

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

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②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