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588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册语文教案.docx

第五册语文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认识各种钢笔,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钢笔和毛笔。

2、使学生懂得使用钢笔、毛笔写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

3、了解、掌握写钢笔字的行款,初步了解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

4、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的兴趣。

5、培养学生的审美念和一丝不苟、注意卫生等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并逐步养成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2、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用具:

1、各种款式的钢笔或毛笔3—5支。

2、吸水软纸一张,抹布一块,墨水、墨汁各一瓶;小盘子或小碟子一只;清水两小瓶;写钢笔字、毛笔字的纸各1—2张。

3、中、高年级学生优秀钢笔字、毛笔字作品若干。

教学方法:

观察、演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交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左上角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师述: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学好钢笔字,并争取写好。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师述:

是的,用钢笔写字,握笔姿势与铅笔基本相似,请同学们拿出钢笔模仿执笔姿势。

(学生模仿,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姿势)

2、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右上角的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使用的是什么笔?

他们的坐势怎样?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模仿写字姿势,教师作必要的提示。

(4)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

头要正,肩要平,

身要坐直纸放正,

一尺一拳要记清,

手离笔尖一寸高,

写字认真心要静。

(5)学生朗读《写字歌》。

(6)学生练习用钢笔写几个字。

(教师检查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3、引导学生小结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教师出示各种款式的钢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钢笔。

2、小组交换看。

3、师述:

从此钢笔便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各抒己见。

4、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同桌讨论。

5、学生汇报情况。

6、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7、学生按照图上的顺序自己练习。

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上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你从图中能学到什么?

(2)同桌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情况。

(4)师述:

你能像他们这样写字吗?

看谁做得最好。

2、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师述:

图上的同学写字的态度认真,执笔方法正确,写字姿势规范。

所以,写的钢笔字很漂亮。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2)师生共同欣赏2、3页的作品。

(3)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3、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有了认真的写字态度,掌握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自觉练习,长期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写好钢笔字。

大家有没有信心?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作品,激发写毛笔字的热情。

1、展示课前搜集的学生优秀作品。

2、师述: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你欣赏后有何感想?

二、指导看图,交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师述:

写好钢笔字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学写毛笔字也不例外。

2、齐读《写字歌》。

3、师述:

写毛笔字的坐姿与写钢笔字、铅笔字是一样的,能坐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做,教师帮助纠正)

4、师述:

看来大家都掌握了正确的写字姿势,那么,你们知道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钢笔字一样吗?

5、引导学生看第4页上方的图。

6、学生自己练习握笔,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同时帮助纠正。

(提醒学生在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的同时,不能忘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师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三、看、听、练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

1、引导学生观察第5页上方的图,使学生初步认识“文房四宝”

2、观察第5页的特写图,看了这幅图,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再次通过模仿,训练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3、引导学生观察第4、5页的下面的图。

(1)认识各种型号的毛笔,以及怎样选择各种型号的毛笔和墨水瓶?

(2)如何使用毛笔?

(强调两种写毛笔字的姿势)

(3)如何爱护毛笔?

(看图---讨论---提示----练习)

4、学生按顺序看图,同桌互说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

四、观摩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的钢笔字作品。

1、平时,我们在抄写课文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生共同小结:

每一横行间均留有空白;写题目时,两边留有距离大致相等的空白;每一节的开头空两格,逗号、句号等占一格,且写在这一格的左下方,字写在每一方格的中间,大小适中。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2、师述:

希望全体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拿起笔写字,就

要具有认真的写字态度,运用正确的执笔方法,讲究规

范的写字姿势,做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都合乎规范。

我相信这样一定能写出非常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方法:

观察,讲读,表演相结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并解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告诉我们什么?

“推开”本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

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三、四行)

第三、四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五、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儿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指名用手演示“轻轻飘荡”和“推开波浪”说说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4)指名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地欣赏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5)小结并板书:

倒映环绕(欣赏)

2、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的身上是什么感觉?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在歌唱吗?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

我们应该怎样读?

3、细读第三小节。

齐读第三小节。

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在旧社会的小朋友能不能这们欢乐?

为什么?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祖国?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指导朗读。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

2、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3、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个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它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

推浪塔墙洒悄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

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地()

凉爽的()尽情地()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激)祖国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写一段话,描写夏日炎热的天气,并用上“骄阳似火”一词。

4、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课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

同学们,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呢?

(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

2、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3、师述:

这词典真好,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

你们知道吗?

还有比这更好的词典哩。

(板书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每句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

(2)开火车读。

(3)带领大家读。

(4)齐读。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学生评议,纠正读音。

5、学生再读课文,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

1、学生自学生字词。

(1)说记忆过程。

(2)书空。

(3)组词。

(4)注意点。

2、指名学生说说其中的2---3个字的学习过程。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组词。

查()断()释()骄()

但()继()泽()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词语。

词典旅游理解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词语岩石解释意味深长惊涛拍岸

2、师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文意。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第一节。

(2)讨论;这一节交代了什么?

2、学习2---5节。

(1)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学生提出问题。

(3)解疑:

1爸爸和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解释分别是什么?

有什么区别?

将有关内容画下来。

(聪聪的解释来自词典,爸爸的解释来自生活,爸爸的解释比聪聪的解释更具体、更直接)

2将爸爸的一个反问句换一种说法?

为什么用反问句呢?

(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

3题目中的“无字词典”指什么?

(指生活)

查“无字字典”是什么意思?

(到生活中去寻找正确的解释)

(4)指导朗读。

(采取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

3、学习6—8节。

(1)自由轻声读第6—8节。

思考:

爸爸这次讲“惊涛拍岸”和“骄阳似火”的方法是否一样?

不同在什么地方?

(2)讨论交流。

(3)学生查字典理解“惊涛拍岸”。

(4)将字典上的解释和用眼前的情景来解释的相比,哪一种最准确?

为什么?

(5)指导朗读。

(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

4、学习第9节。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解疑:

①“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

(表明爸爸说的话道理很深刻。

②“不仅┄┄还┄┄”说明什么?

(表明查“无字字典”更重要)

③为什么查“无字字典”更重要?

(到生活中寻找解释,给人以更真切、准确的感受)

4怎样查“无字字典”?

(一是围绕词语寻求生活体验;二是将生活体验与相关词语对照)

5、小结:

词语、句子、文章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要理解词语、句子、文章,都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寻求最准确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骄阳似火”说一段话。

板书:

2学会查“无字字典”

骄阳似火晒蔫

涌撞崩惊涛拍岸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诗《山行》

1、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晚唐杰出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诵。

3、解题。

“山行”就是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4、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径”“枫”。

读这两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2、指名读课文。

(注意“斜”要读“xiá”)

3、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的枫林美景。

五、自主探究,理解诗句。

1、学生分组自学。

(1)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或通过查字典。

(2)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每句诗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4)在讨论的基础上还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

(2)为什么称“寒山”?

(3)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4)理解“坐”“爱”“霜叶”“红于”。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7)说说这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六、总结课文,体会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枫林晚景图。

前两句写远景,后两句写近景,远处是白云缭绕,近处是红叶满山,色彩鲜艳,给深秋季节带来了浓烈的气氛,仿佛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感觉。

这充分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练读。

(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深情读出来,同时读出节奏来。

2、指名读,教师加以指导。

3、齐读。

4、练习背诵。

五、指导书写。

“径”“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六、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3、抄写《山行》。

板书: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景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读题。

(3)解题。

泊:

停船靠岸。

枫桥夜泊:

就是夜晚把船停在枫桥附近的岸边。

(4)简介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也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叫张继。

2、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可以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质疑。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从哪儿看出来?

看到了什么景色?

2在这清冷、幽静的环境里,诗人这时的心情怎样?

3理解“愁”“姑苏”“寒山寺”

4说说全首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诗人写这些景物都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勾画出了一幅意境独特的秋江夜泊图,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描红、临写。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懂得为了社会的发展,要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指导;理解“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

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很多树,高的、矮的、粗壮的、细弱的等等。

我们的注意力很可能被树上开的花吸引了,我们不是经常赞美梨花、桃花、梅花吗?

我们还可能关注树上的果实,津津有味地品尝过梨子、桃子、苹果。

可是我们忽略了树叶。

的确,树叶太多了,太平凡了,它们没有花美丽,没有果实的营养,谁还在乎它们呢?

但是,不要小看了一片叶子,没有它就没有大树,所以叶子也是很美很美的呢!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问:

这一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做叶子)

3、问:

谁做叶子?

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呢?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检查自学效果。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这篇文章自然段的划分有什么特点?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形态各异奉献位置输送茁壮之间乳汁整体葱翠

A、哪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

B、哪些词语通过看图就能弄懂意思?

C、哪些词语平时我们就已经懂得?

(3)你们谁有好办法来记住生字字形?

(4)师生讨论文章层次划分后,教者小结:

远望(1-2);近观(3-8);联想(9-11)

三、写字指导

侧重指导:

茁、输、体、汁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形态各异身体茁壮时间输送

2、读读词语。

(见课后练习)

3、课文可以分为怎样的三个部分?

各个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

A、大家已经知道这一部分写的是“远望”,“我”看到什么?

(大树美)它美在哪里?

(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B、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打比方的句子)

C、它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

(把大树比作绿色的云)

(2)各自轻声读第一部分,团目想象“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在海中浮现一幅美的画面。

(3)齐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反复读书,想一想:

A、这一部分写了几层意思?

B、哪些地方已经懂了,哪些还不太懂,需要提出来讨论?

讨论A后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写了四层意思:

叶子的形态——叶子的“工作”——叶子的一生——叶子的位置。

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B,教者引导学生理解:

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东西,树叶也是这样,“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2叶子“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讲的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排出氧气。

3为什么说“叶子为大树而生”?

4“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叶在树上找到了位置”,讲的是大树与叶子的关系:

单个的叶子是无法生存的,只有无数的叶子在树上“结为一个整体”,才能存活;生活在这一“整体”中的每一片叶子,不管是在树的上面,还是下面,在外层,还是在里层,都为树的存活作奉献,自己也得以生存下来。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第三部分。

(1)各自朗读课文,思考:

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2)漫谈。

(3)教者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与大树的关系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要靠阳光的照耀,下要得到土地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发展和进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三、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

4、做一片美的叶子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联想做贡献

教学反思:

习作1写写我们的生活

设计者:

许莉娜使用者:

教学要求:

1.知道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导学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到作文簿上。

教学重难点:

按照顺序,有条理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1.请同学们看一段简短的录像。

(一个小同学去买牙膏,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接待)

2.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想法?

二、研读例文

1.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虽小却可以从中看出阿姨待顾客如亲人。

这个同学就把这件事写下来了,请大家看语文书17页上的一段话,题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

这位同学写得怎样,谈谈理由。

你有本领比他写得更好吗?

过渡:

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观察,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

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三、尝试写作

1.进入三年级后,同学们开始学着用钢笔写字,有的同学很高兴、很兴奋,有的同学却在发愁,觉得用钢笔写字太麻烦。

大家的感受不一样,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用钢笔写字真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