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040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

5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唐诗风格选讲(第四讲)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思考题

教学过

教学要点:

1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及其成因;

2、结合作品鉴赏,理解“沉郁”与“顿挫”的内在关系。

3、背诵其中主要作品。

一、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杜甫,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一部杜诗,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艺术景象令后人无比尊敬和崇拜。

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后人对其诗歌极力推崇、褒誉,并以最美好、最精炼、最经典的词语去赞颂杜甫及其诗歌。

即:

“诗史”,“诗圣”,“集大成者”。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诗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情操及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

首先是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者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百姓疾苦,为历代士人所敬仰,在士人人格的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承前启后的人物。

其诗歌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由于杜诗兼备众体而又自铸伟辞,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也就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

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民生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形成奇崛险峻的诗派及散文化写法,如韩愈的《山石》;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

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叶,而开拓出新的诗派。

二、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一直被文学界视为杜甫诗歌的典型风格。

宋人严羽曰: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①清人方东树曰:

“沉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杜公也。

”②陈廷焯亦云:

“杜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为敌也。

”③

“沉郁顿挫”的确是杜诗的主要风格。

“沉郁”主要是就杜诗思想的深广博大和情感的深沉厚重而言的,包括忧虑、悲愤、深厚、浓郁;“顿挫”则主要是就杜诗结构的曲折开阖和音律的抑扬变化而言的,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表达的沉着蕴藉等。

(一)沉郁

1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

杜诗之反映社会现实,全来自切身的生活感受,无论写景、叙事、议论、抒情,均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故而能够写出有血有肉的动人诗篇。

尤其是那些反映人民疾苦、同情关怀人民和忧患国事、心系国家命运的诗歌,更是贯穿在诗人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深刻体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

如《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

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开头概括战场上的惨况: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指出在战场上为国家英勇奋战,浴血牺牲的是良民、百姓,他们全军覆没,血染陈陶泽,致使原野显得格外空旷,世界也仿佛变得格外寂寥:

“野旷天清无成声”,这种“野旷天清”的寂寥,不是因为和平宁静的生活,而是因为“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惨烈结局。

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

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

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这首诗,在天地同悲的氛围里,再现了唐王朝在平叛中遇到的重大挫折。

全诗两句一转,沉郁曲折,蔚为凄恻,动人心魄,表达了对战死的战士的悲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和人民一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共同经历了战乱的痛苦。

这时候,他对人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人民的感情也更加密切了。

于是他写出了更多的反映人民疾苦的不朽之作,其沉郁的风格也表现得更为显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吏”、“三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这六首诗是继《羌村》、《北征》之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所达到的又一高峰,也是最能表现其沉郁诗风的作品。

这六首诗思想内容相当复杂,诗人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残酷的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出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另一方面又极力鼓舞人民抗敌的热情,歌颂了人民忍受痛苦和牺牲,挺身赴国难的精神。

在写作上,用笔深曲,以质朴的语言,沉痛的感情,叙述事件的全过程。

如《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写官吏夜晚捉人的情景,诗人以时间为顺序,由“暮”而“夜”而“天明”,把“夜捉人”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出来了。

头二句先写傍晚诗人投宿石壕村,夜间就有县吏来捉人,点出“捉人”的题旨。

三、四句一写老翁,一写老妇,两人的行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去十六句就转入具体叙述了:

先写县吏的咆哮如雷,老妇哭泣啼叫,形成强烈的对照。

次写老妇前致词,有三层意思:

一是她的三个儿子都被征调到邺城去,两个已战死;二是家中只有一个媳妇带着刚吃奶的孙子,这样的母亲不应被征调;三是老妇表示自己“请从吏夜归”,“犹得备晨饮”。

最后四句,回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

全诗叙事层层深入,笔法变化多端,迂回婉曲,首尾呼应,悲怨之情,贯穿始终。

诗中老妇诉说战乱给她家带来的不幸,声声泪,句句血,感人至深。

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新婚别》里的新娘,在恋恋不舍地哭诉之后,又忍痛告慰新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与其说是勉励,毋宁说是诀别,其沉郁之情仍流于笔端。

对战争的矛盾态度正反映出杜甫思想的深沉博大处,一方面,从国家命运着眼,确实需要这些无辜的百姓身赴国难,流血牺牲;而另一方面,他又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为这些无辜百姓的悲惨命运深深哀叹,痛斥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两种心情纠结在一起,使得诗人无比痛苦,发而为诗,便自然有沉郁之慨、深沉之思。

从某种程度上讲,杜甫诗风的“沉郁”正是其深广博大的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

从思想内容上讲,他的诗既不像以前盛唐诗人少年似的青春、天真、乐观,也不像后来大历诗人老年似的事故、通达、无望,而是中年似的深沉、雄厚、博大。

因而,他的诗是在雄壮中有愁郁、在沉痛中有慷慨、在悲怨中有峭拔的沉郁。

杜诗深沉厚重的情感更能体现出“沉郁”的风格特征。

(二)情感的深沉厚重

诗歌要有深厚的内容,首先就要求诗人有真情实感,正因为杜甫敦厚诚实,情感深沉厚重,发而为诗,以我手写我心我情,杜诗才具有“沉郁”之风。

试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时安史叛军已陷长安。

杜甫在逃难中为叛军所获,虏至长安,想逃却逃不掉,又正逢春天,春草深,春花发,春鸟鸣,景色一片绚丽,可是国破家亡,一切在昔日看来美好悦人之景,今天看了却令人伤感心惊。

诗首言国破,足以生悲;复言山河在,草木深,其悲又深一层。

感时因及思家,思家因及恨别,国愁家恨,纵横交错,又深一层;忧国思家又无人诉,仅对花鸟,则愁又加孤独,更深一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前句接“感时”,后句接“恨别”,国土烽火硝烟,家乡亲人无音,双重忧愁不可解脱,只有白发越搔越短,稀稀疏疏简直不能簪了。

整首诗内容深厚,思想纠结不可解,感情悲壮,结句非常含蓄,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的风格。

诗中既叙述了个人遭遇,也反映了时代悲剧。

个人遭遇仅是战乱与诗人个人的冲突;时代悲剧则是叛乱以及整个社会的矛盾。

双重矛盾产生了诗中的双重感情,构成了诗歌的沉郁风格。

杜甫还有一些诗,情感的深沉厚重是与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联系在一起的,更能体现出其“沉郁”诗风的可贵处。

《垂老别》里描绘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投杖”从戎的悲惨画面。

《垂老别》中的老翁身上就纠结着两种矛盾,诗中的老翁既愤恨残酷的兵役制度,但又不因此而忘记自己捍卫国家统一的天职;既慷慨从戎,却又不因此消除对统治者的愤懑;既毅然报效国家,却又难忍夫妻垂老离别;既伤心夫妻垂老离别,却又不削弱上阵杀敌的斗志。

复杂矛盾的心情显现了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复杂矛盾的形象揭示了复杂矛盾的诗歌内容,复杂矛盾的诗歌内容体现了杜甫深沉厚重的情感与深广博大的思想。

从思想上讲,他当然认识到战争给广大百姓带来的不幸和灾难,也当然认识到参军杀敌是不得不为的国家大义,然而,从情感上讲,他却始终难以平息内心深处对广大百姓的悲悯和同情。

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深深地纠结在“三吏”、“三别”等诗篇中,在这些诗篇中,思想的左右摇摆,情感的闪烁不定,不仅并没有削弱杜诗的伟大的思想和热烈的情感,反而因特殊时代的特殊环境被赋予了现实意义,使得杜诗的思想更加伟大,使得杜诗的情感更加热烈,使得杜诗的风格更加“沉郁”。

杜诗“沉郁”类诗歌的艺术魅力,其根本就在这里。

(二)顿挫——结构的曲折开合和音律的抑扬变化,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表达的沉着蕴藉等。

深广博大的思想和深沉厚重的情感最终还要靠适当的表现形式反映出来,内容的“沉郁”需要形式的“顿挫”,形式的“顿挫”也能加深内容的“沉郁”。

结构的曲折开合和音律的抑扬变化,正是杜诗“顿挫”风格的主要体现。

杜甫为何会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呢?

杜甫是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婉转。

杜甫有一些诗,反映出其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同时体现了结构的曲折开阖和音律的抑扬变化的特点。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波澜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

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

至“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鸣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最后由个人的悲痛转为对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无穷的余韵。

杜甫是十分讲究诗歌章法的诗人,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与内容相适应的诗歌章法。

他的诗的内容极为丰富而深刻,而他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又是那样的深沉浓郁。

表现这样的内容和感情,自然需要一种有着广阔回旋余地的表达方式,需要一种纵横跌岩、波澜起伏的章法。

另一方面,诗歌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比散文更集中、更概括、更凝练,它不能像散文那样作详尽的细节描写,它的抒情和叙事都必须留下更多的空间,具有更大的跳跃性。

正是从诗歌这种文体的独特性和他自己思想内容的独特性出发,杜甫创造了那种波澜起伏、飞动开阖的“顿挫”的章法结构。

杜甫不仅善于在篇幅较长的诗里驰骋他的诗思,而且往往在篇幅极有限的短章如律诗里,在极普通的题材面前,展开无限广阔的艺术思维,由眼前而及于天下,由山川草木而及于社会人生,由个人遭际而及于国家命运,这就使诗的内容扩大了,丰富了,从而使诗的艺术结构也随之顿挫多姿起来。

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诗的前半赞叹洞庭湖的宏伟壮阔,是古往今来写洞庭湖的名句,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同为人们传诵。

后半抒情。

全诗意境浑厚,气势磅礴,虽悲伤却无颓废之感。

在这首诗中,身家愁苦和国事忧患形成极深广的情感分量,但这种感情不是平直而出一泻无余,而是起伏回旋、抑扬激荡,极尽顿挫之势,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首联隐含着诗人的漂泊之感,看似平淡实际却颇为沉郁;颔联描绘洞庭的非凡景象,展现无比阔大的境界;颈联自叙身世,倾诉个人内心的愁苦,境界又陡然趋于狭深;尾联将家愁与国忧糅为一体,诗人博大的胸襟与洞庭宏伟的气象相互辉映。

境界的开合跌宕,情感的博大精深,使这首诗充分体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魅力。

诗人面对汪洋浩渺的洞庭湖,始而感慨于祖国大自然的宏伟壮观,继而联想起自己的寥落身世,以老病之躯,寄托于孤舟之上,亲朋故旧,音讯皆绝。

如此一开一合,壮阔的境界适与寥落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照。

但是杜甫这一类登临诗的特别可贵之处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从来不囿于个人遭际,而总是把个人际遇同国家和人民连在一起。

即如此处,他在叹息自身“老病有孤舟”之后,随即又想到国家安危,想到“戎马关山北”的时局,而不禁涕泪横流了!

顿挫,不仅指结构的曲折开合和音律的抑扬变化还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表达的沉着蕴藉等。

如《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简析】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合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

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

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的开头叙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比较平实。

接着写群童抱茅入竹去,诗人唇焦口燥呼不得。

这一个插曲增添了事件的悲剧气氛,比第一层深刻了。

再接下去,写夜雨侵袭的窘况,层层深入地展示风吹屋破给诗人带来的痛苦: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诗人就是这样层层递进地展示自己的凄苦境况和悲楚心情。

还不止此,诗人又从眼前的境况,联想到丧乱以来长期漂泊,贫病交加的生活: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就扩大了诗的生活内容,深化了诗的主题。

诗如果写到这里就结束,也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生活遭遇,因而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凋蔽、民不聊生的现实情况。

然而诗人却又开拓一层,把他的诗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他从个人的不幸想到了因战争的浩劫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士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的感情一直升腾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顶点。

诗结束了,而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也在读者心头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顿挫”。

它不是迂回曲折的,而是节节高起、层层推进的。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下笔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

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了回答。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

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

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

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达希望的诗句作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

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

如黄生所说:

“五律至此,无忝(音tiǎn愧)诗圣矣!

以上从“沉郁”的内容和“顿挫”的形式两个方面分别对杜诗的主要风格作了剖析。

其实,我们理解杜诗的风格,还是应当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谐调统一、紧密结合的整体观念出发。

前人之论有曰:

“诗中须有人在”。

我们读杜诗,对于这一点感受尤深。

诗人杜甫的自我形象,他的道德人品、血肉性情、音容笑貌,随时都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使我们感到真挚,感到亲切,千载以下,如对故人,不免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这也正是“沉郁顿挫”风格所给予我们的整体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