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517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docx

犯罪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的犯罪:

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处罚、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

(犯罪心理学中研究的犯罪包括1.刑法的犯罪2.违法行为3.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特点: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惩罚性

范围:

1.刑法学中的犯罪

2.其他法律文件所规定的违法行为

3.不良行为(越轨行为)

犯罪人:

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三个基本条件:

1.刑事责任年龄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3.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范围:

1.刑法学中的犯罪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触犯刑法、应受刑法处罚)

2.一定范围内严重违法或者越轨、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3.不具备刑法学中犯罪人特征但实施了违法犯罪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变态人格者以及精神病人

理论任务:

1.建立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发展和完善犯罪科学的内容,提高犯罪科学的理论水平

3.丰富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内容,提高心理科学的理论水平

实践任务:

1.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犯罪心理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为公安司法人员提供心理科学知识,增强犯罪对策的业务能力,提高办案质量

3.为党和政府制定刑事司法政策,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献计献策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1)犯罪心理隐蔽性

(2)犯罪人对研究活动的抵触情绪

(3)现场研究的困难性

犯罪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1.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行为方式

(2)确定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

(3)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在常态心理支配下进行的还是在异常心理支配下进行

(4)了解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心理压抑、需要冲突、动机斗争等

(5)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背景,如智力水平、体貌特征、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直接为排查犯罪嫌疑人提供依据。

2.观察法

3.调查法(访谈、问卷)

4.实验法

5.心理测验法

6.案例分析法

7.活动产品分析法

8.数量统计法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汉斯·格罗斯(奥地利)→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

第三章犯罪心理与犯罪人的一班心理特征

犯罪心理:

(狭义)指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广义)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犯罪人是犯罪心理的载体

犯罪心理的影响与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不会发生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的成分:

1.偏倾性的心理过程

2.不良的个性倾向

3.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

4.消极的心理状态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

守法心理:

指调节和支配犯罪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的总称

特征:

(1)法律意识明确

(2)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法律规范办事

(3)有自我约束性和制动性

(4)抗拒犯罪诱惑与胁迫的坚定性

成分:

(1)指向守法行为的人生哲学

(2)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道德情感

(3)明确的法律意识

(4)良好的自制力

(5)守法的行为习惯

(6)对刑法的畏惧

(7)对利弊得失的正确权衡

(8)通过合法途径能够满足基本物质与精神需要

分类:

积极的守法心理:

自觉维护法律,模范遵守法律的心理活动

消极的守法心理:

畏惧法律的威严,被迫按照法律规范行事的心理活动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区别

1.作用不同

2.内容不同

3.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联系

1.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互为基础,并相互转化

2.心理活动的形式与遵循的心理规律相同

3.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相同

犯罪心理的特点:

隐蔽性、层次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反社会性表现

1.自我中心观念强烈

2.反社会的需要、动机和目的,消极的人生观

3.反社会人格

4.不良的道德情感

5.自我控制力低

具有普遍性的犯罪学心理:

1.“老实吃亏”心理

2.“攀比嫉妒”心理

3.“从众同流”理

4.“补偿汇报”心理

5.“浓缩人生”心理

6.“孤注一掷”心理

7.“法不责众”心理

8.“偏激浮躁”心理

9.“仇恨报复”心理

10.“转世投胎”心理

第二节.犯罪人的认知特征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

(一)错误或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扭曲的道德观,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明显的反社会意识(指因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四)认知水平或认知能力的逐步提高,犯罪的智能化特征日益明显

(五)思维活动以如何使作案成功而又能逃避惩罚为中心

(六)错误的认知模式

(七)使用犯罪隐语与犯罪同伙结识、交流和进行犯罪活动

第三节.犯罪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特征

情绪:

指那种与机体需要(如食物、新鲜空气、性、避开威胁生命的情境等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最简单、最低级的体验。

人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两极性。

基本情绪:

喜、怒、哀、惧(生气、厌恶)

情绪状态: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感:

指认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生产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包括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

人的情感具有稳固性和倾向性。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

1.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情感的累积爆发

2.爱憎、好恶标准颠倒,缺乏仁慈和同情心

3.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易感情用事

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1.多种意志品质并存(两重性)

2.冒险、侥幸

第四节.犯罪人的个性特征

个性:

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又被称为人格。

特点:

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稳定性、完整性、积极性

个性倾向性:

指个体具有一定能动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

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一)犯罪人个性倾向性的一般特征:

犯罪人的个性倾向性具有反社会性和犯罪性的特点。

(1)精神空虚,一旦失去了刺激新鲜性,就感到厌倦无聊

(2)不正当需要恶性发展,缺乏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3)兴趣低俗、庸俗

(4)寄生观念严重,企图不劳而获,相信金钱万能,最求绝对的自由和性解放

(5)最求放荡的生活方式,生活动机粗俗,动机轻率

(6)具有自私自利倾向、暴力倾向和反社会倾向

(二)犯罪人的需要特征:

需要分类:

1.生理需要,如吃喝、呼吸、排泄、休息、睡眠、安全、性等需要;

2.社会性需要,如求知需求、爱的需要、交际的需要等。

犯罪人的需要特征:

(1)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占主导地位,一个人的正常需要应当是健康的、积极的、平衡的。

(2)恶性膨胀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出于队里状态。

(3)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必然是反社会的、犯罪的。

三、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犯罪人的能力特征

能力:

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犯罪人的能力:

指足以使犯罪人成功实施犯罪活动并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犯罪人的能力特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

2.对已有能力的自动运用

3.职业惯犯、累犯往往有一套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犯罪能力

4.差异性

(二)犯罪人的气质特征

气质:

指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

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强度、速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特征的组合,就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型:

(1)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

(2)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敏捷”;

(3)黏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

(4)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

气质类型

犯罪特征

对付方法

胆汁质

多实施暴力犯罪或激情犯罪

激将法

多血质

多实施性犯罪、流氓犯罪或

某些智能犯罪

言语、思维反应要迅速,打乱他(她)逻辑规律;用证据说话

黏液质

多实施报复性犯罪或突发性犯罪

沉得住气,稳打稳扎;用证据说话

抑郁质

多实施盗窃犯罪个强奸犯罪

耐心诱导

(二)犯罪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

是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犯罪人的性格大多存在着某种缺陷,这种具有缺陷的性格特征,既是促进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人不良习惯的重要表现。

1.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方面

犯罪人大多缺乏理想和远大目标,对社会存在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社会责任感、义务感,社会适应性差,常有偏离社会主导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倾向。

对他人缺乏信任、冷酷无情、唯我主义。

2.在自我意识方面

犯罪人对我的认识、评价、体验方面,具有盲目性、幼稚性,看到自身的缺点,因而也不能按照社会标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

他们有的盲目自负、固执、逞强、武断、自以为是、放任自己、自律困难;有的则自卑、敏感、多疑、沮丧、悲观、沉沦,对生活和前途缺乏信心,大多数犯罪人自私、偏狭,只为一己的满足,全然不顾社会利益和他人痛苦。

3.在情绪特征方面

犯罪人大多情绪不稳,常有紧张焦虑感,行为冲动性强,自控能力差,好感情用事,报复心、嫉妒心较强,易产生挫折感,在一些暴力性犯罪人(如杀人、伤害、爆炸等犯罪人)和诬告、陷害等犯罪人身上,消极的情绪反应特征最为明显。

4.在意志特征方面

犯罪人在改正其不良思想意识和需要结构方面,意志力薄弱,自制能力差,随意性强,冒险、侥幸心理突出。

5.在理智特征方面

不少犯罪人理智水平低,思维狭窄,偏执性强,固执己见,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社会意义以及后果。

这在一些低智能者和对法律近乎无知的犯罪者身上表现较为明显。

第五节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特点:

1.时间性与持续性2.综合性3.外露性4.情境性

异状态:

应激状态、激情状态、醉酒状态

病理状态:

1.意识模糊状态2.意识朦胧状态

3.意识谵妄状态4.意识错乱状态

5.病理性半醒状态6.病理性恶劣心境7.病理性激情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主体因素,包括

生理因素:

遗传、年龄、性别、异常的生理化学因素

心理因素:

畸形发展的需要、有缺陷的情绪(1.不良的情绪的积累2.失控的情绪状态3.情绪障碍)异常的个性特征,智力高低,社会适应不良

行为因素:

1.经常参加错误的活动

2.习惯性地选择不良行为

3.习得并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

二、主体以外的因素,包括

社会因素

宏观:

不良政治,市场经济效应,消极社会意识,社会风气不正,不良文化,刑罚的负

效应

微观:

家庭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缺陷

自然因素:

地域环境,季节与天气,生活周期

情境因素:

被害人的态度与行为,现场其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犯罪现场气氛,犯罪机遇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

第一节犯罪心理机制理论

犯罪心理机制:

指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方式和原理。

一、内外化机制理论

【内化机制】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外化机制】由犯罪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内化:

就是个体经由语言、模仿、学习、实践等中介,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映像,逐渐形成思想意识的过程。

外化:

指由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行为活动的转化。

不健全人格(人格缺陷):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因某种失误而形成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人格,一般从童年或少年开始,发展缓慢,且很难治疗,持续终身。

犯罪意向(犯罪意图):

指由于强度微弱而没有被个人明确意识到的进行犯罪活动的需要。

犯罪意向的萌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

二、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理论

外界刺激诱因(S)+内在刺激动因(O)=任何犯罪行为

他人或自身的犯罪行为(R)=犯罪行为(或下一次犯罪行为)的刺激与反馈

1.S—R法则

2.O—R法则

3.R—R法则

三、量变质变机制理论

不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量的变化,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度,就是看主体是否产生了犯罪意向。

犯罪意向的产生,标志着犯罪心理质变的完成。

有缺陷的社会化过程:

不完全的社会化;错误的社会化

四、四阶段(层次)论

1.人格缺陷的形成阶段(层次)

2.犯罪意识的形成阶段(层次)

3.罪过心理的形成阶段(层次)

4.犯罪心理的转化阶段(层次)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

指人在潜意识中自动地进行克服“本我”和“自我”、“超我”冲突时所产生的焦虑,以保护“自我”的方法。

一是积极作用,即暂时缓解痛苦和不安,或用正当的方式发泄冲动。

二是消极作用,即进行自我欺骗,逃避现实。

(一)合理化作用(文饰作用)

责任的否定

施害的否定

被害者的否定

非难者与非难江湖义气

(二)投射作用

指个人将他不喜欢的、不接受的自己所具有的性格、观念、态度、欲望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具有这种恶习或恶念的一种防御机制。

(三)认同作用

指个体出于挫折情境中时,在无意识中模仿或自比为其他成功者,或自比为幻想中的偶像或者强者,从而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在心理上分享成功者的成就,减轻焦虑,摆脱痛苦烦恼。

(四)补偿作用

指一个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缺陷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弥补这种缺陷,以减轻其心理不适感的防御机制。

(五)反向作用

指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动机:

指推动人进行某项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内心起因,是行为的内部动力。

犯罪动机:

指激起犯罪人是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密度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是犯罪动机的产生时间山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上一次犯罪动机实施后与下一次犯罪动机产生之间有“时间间距”

根据犯罪人以往犯罪动机的周期性表现,可以预测其下一次犯罪动机产生的时间。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犯罪的频率加快。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显现于系列犯罪。

犯罪动机的类型:

成长性缺失性

有意识犯罪动机

认知动机(好奇、探究、成就)

自我实现动机(政治、宗教、虔诚、迷信)

自尊动机(自我价值、显示)

归属动机(情感、嫉妒、控制)

安全动机(报复、恐惧、征服)

生理动机(财、性、生存)

求美动机(野性崇拜、勇敢、侠义)

无意识犯罪动机:

指因某种原因,犯罪人没有清晰地察觉到的、模糊难辨的、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的那些内心因素。

1.动机不明确的犯罪

a.犯罪人没有明显意识到其犯罪犯罪动机的犯罪

(习惯性犯罪、因攻击本能导致的犯罪、在被掩盖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犯罪)

b.其他人不知道犯罪动机的犯罪

犯罪动机的功能

1.反映功能

犯罪动机有选择行地甚至歪曲地反映情景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坚定犯罪决定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功能

2.激发功能

犯罪动机激起或引发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功能。

3.导向功能

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朝向犯罪目的进行的功能

4.评价功能

犯罪动机以犯罪目的为依据,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估和调整的功能

无意识犯罪动机引发的犯罪:

1.动机不明的犯罪2.过剩犯罪3.移动犯罪

4.睡眠状态或催眠状态下的犯罪5.药物引起的异常意识状态下的犯罪

犯罪人的动机斗争

犯罪动机冲突——内心反复权衡作案与否的利弊,以进行犯罪的取舍过程。

犯罪人在动机冲突过程中,之所以选择犯罪动机而舍弃别的动机,是受“利益”的驱使和制约,即当犯罪可能比从事其他合法行为带来更大利益,而只需付出较小的代价时,犯罪人就可能选择犯罪。

犯罪收益:

犯罪可能带来的利益

犯罪成本:

犯罪可能付出的代价

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惩罚成本(心理惩罚/社会惩罚)

犯罪人动机斗争:

指犯罪人在决定是否犯罪及如何实施犯罪前要衡量利弊,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主要考虑因素有

1.犯罪收益2.犯罪成本(直接、机会、惩罚成本)

犯罪动机形成的模式

(一)犯罪人的需要——犯罪动机模式

即:

犯罪动机是由犯罪人的需要直接转化而来的。

犯罪意向——没有分化、不明显的犯罪人的需要

犯罪愿望——被犯罪人明显认识到其内容并企图加以实现的需要。

在犯罪人的需要不断增强,并转化为犯罪愿望,促使其实施犯罪行为时,犯罪人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犯罪动机。

第五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的良性发展

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使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化。

条件:

1.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

2.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3.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

4.遵循转化规律(良性转化,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同时下工夫,引起个性品质的整体改善)

转化的形式:

1.渐进型2.顿悟型

二、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

条件:

1.不良诱因刺激

2.非法欲望的满足

特征:

1.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个人欲望急剧膨胀

3.作案经验更加丰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

5.反社会心理增强

6.犯罪人格的形成

发展阶段:

1.定型化阶段2.个性化阶段3.职业化阶段

第六章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一)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年龄特征与犯罪

认知特征

(1.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低2.受暗示性、模仿性强3.好奇心强,寻求刺激)

情绪情感特征

(1.缺少积极的社会性情感2.自尊与自卑共存3.情绪不稳定,突发性强)

意志特征

(一顽固性二动摇和脆弱性)

个性特征

(1.犯罪动机特征:

偶发性强2.人生观腐朽、颓废3.性格不成熟,有严重缺陷)

第二季老年人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三节女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性别特征与犯罪

第七章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二)

第一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1.法制观念淡薄2.犯罪代价、高犯罪收益的错误认知3.私了方式比法律更有效的错误认知)

情绪情感特征

(1.被剥夺感2.仇视心态3.漠视生命)

意志特征

(1.冒险2.侥幸3.从众)

个性特征

(1.犯罪机动性:

获取钱财;发泄性欲

(2.个性心理特征:

男性吃苦耐劳、好胜心强;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攀比、嫉妒、任性、放纵;家庭责任感强)

第二节腐败官员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三节初犯、累犯与惯犯、职业犯罪心理

初犯心理特征:

1.动机斗争激烈、犯罪决意慎重

2.意志薄弱

3.犯罪经验缺乏

4.作案中紧张心理突出

5.作案后恐惧心理、悔恨心理明显

6.受处罚后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思想

7.未定型的不良个性

累犯、惯犯心理特征:

1.低级的、生理性的需要占主导地位

2.犯罪动机斗争逐渐弱化

3.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5.消极的、受到歪曲的情绪情感特征

6.意志活动的两重性(自信与自负)

7.典型的犯罪性格

第四节流窜犯罪人与本地犯罪人犯罪心理

流窜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性特征

(在非法需求和犯罪动机驱使下,以犯罪为乐

大肆挥霍与疯狂作案恶性循环)

情绪情感特征

1.胆大妄为,敢作大案的心理

2.不加掩饰,不怕暴露的心理

3.两重性特点突出(自信与自负)

第八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

(一)

第一节侵犯财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二节经济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九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

(二)

第一节毒品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二节赌博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十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三)

第一节暴力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1.认识水平较低2.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情绪情感特征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喜怒无常,情绪反应速度快、强度高。

缺乏仁慈心、怜悯心、同情心、后悔之心,冷酷、刻薄、无情)

意志特征

(1.制止力失调2.易受暗示,顺从,盲目模仿)

个性特征

(1.需要与动机特征:

物质性、生理性精神需要性→物欲型、情绪型

(2.兴趣爱好:

暴力、恐怖、色情

(3.歪曲、错误的三观

第二节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第二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一、群体犯罪

群体:

指两个以上的个体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统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组合。

特征:

1.群体由两人以上的个体组成。

2.各成员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往,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方面的交流,群体能满足成员的归属感。

3.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4.群体有共同行为规范,并有较为一致的群体行为。

犯罪群体:

指共同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有组织或临时聚集的两人以上的联合体。

类型:

1.以犯罪为群体目的甚至群体职能的犯罪组织;

2.以一次或多次犯罪为纽带纠合而成的共同犯罪的联合形式;

3.以非犯罪目的形成的,但经常从事犯罪或越轨行为的团伙;

4.组织、策划、指挥者有明确的目的,并希望通过聚众行为实现其目的,而参加者属于受蒙蔽的聚众犯罪群体;

5.不具有犯罪的共同目标,但该人群的共同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临时性群体。

群体犯罪:

指两人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

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特征:

1.群体犯罪的主体是有两个以上犯罪个体构成的犯罪群体。

2.群体犯罪成员之间存在着交往关系。

通过交往,在其内部产生社会互动与信息、感情上的交流。

这种交往可能是相互间的直接接触,也可能是间接的心理接触。

3.犯罪意向、犯罪目的的一致性与共同性,是构成群体犯罪的基础。

4.群体犯罪行为是犯罪群体成员共同实施的,而不是个别成员实施的。

群体犯罪可分为:

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法人犯罪、集群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犯罪

二、群体犯罪心理

群体犯罪心理:

指群体中个人之间的意向、动机、目的相互影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群体气氛或共同的心理倾向。

群体犯罪心理的产生,离不开群体中具体个人的犯罪心理,群体成员之间、个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认定群体犯罪心理,不以群体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为唯一标准,它可以是已经、正在或将要对群体实施犯罪行为发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力量。

特征:

1.群体犯罪心理是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2.群体犯罪心理的核心是共同的犯罪目的

3.群体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心理的集中反映

4.群体犯罪心理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基础

(一)结群本能与结群习惯

(二)接近、相互依赖

(三)相似与同类相聚

(四)心理沟通与情感交流

(五)个性品质的差异互补性

二、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1.犯意表达——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犯意向他人表露的过程。

2.犯罪交流——指不同个体的犯罪意向相互影响和犯罪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的过程。

3.犯罪沟通——指不同个体之间,对共同实施某一犯罪行为所表示的共同态度和产生的心理通融。

4.犯罪决策——指对如何实施群体犯罪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第四节群体犯罪的心理动力

一、群属意识

二、情绪的交感效应

指通过情绪的传递和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使犯罪群体成员之间的犯罪心理倾向有着一种相互增强(或强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