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同名32437.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同名324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同名32437.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同名3243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同名32437)
高中必修教材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1)
[而、何、乎、乃]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雠者(《荆轲刺秦王》)
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荆轲刺秦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荆轲刺秦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张衡传》)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滕王阁序》)
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承接关系。
①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又前而为歌(《荆轲刺秦王》)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扣关而攻秦(《过秦论》)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化而为鸟(《逍遥游》)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所连接的两个词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
可译为"就""因而",或"而"。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赤壁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
仗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立而饮之(《鸿门宴》)
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正襟危坐而问客(《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登高而招(《劝学》)
顺风而呼(《劝学》)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惶恐饮药而死(《苏武传》)
单于视左右而惊(《苏武传》)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或植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辞》)
怒而飞(《逍遥游》)
抟扶摇而上(《逍遥游》)
三餐而反(《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
4.表示顺接关系。
不译。
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而余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师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5.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
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
惑而不从师(《师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小学而大遗(《师说》)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
酌贪泉而觉爽(《滕王阁序》)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逍遥游》)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6.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而刘夙婴疾病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7.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8.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所以"。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9.表示目的关系
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荆轲刺秦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代词
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指示代词,可以译为“这样”
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三)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用同“之”取独。
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
(四)动词。
译成“好像”,“如同”。
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五)通“能”,才能。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已而】不久,一会儿。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过秦论》)
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客何为者?
(《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苏武传》)
陵尚复何顾乎?
(《苏武传》)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传》)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4.作主语或者小主语,可译为"什么""哪"。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二)副词。
1.用在谓语前,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2.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何久自苦如此!
(《苏武传》)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加强语气作用,用在形容词前或小短句前,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三)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四)何:
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荆轲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刺秦王》)
既已,无可奈何(《荆轲刺秦王》)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何为其然也?
(《赤壁赋》)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拿什么""凭什么"等。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何以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
(《苏武传》)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苏武传》)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苏武传》)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其】加强语气作用,可译为"怎么""多么""何等的"。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何则】多用于自问自答,可译为"为什么"
何则?
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
【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壮士!
能复饮乎?
(《鸿门宴》)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赤壁赋》)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将军岂有意乎?
(《荆轲刺秦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鸿门宴》)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赤壁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
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苏武传》)
信义安所见乎?
(《苏武传》)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传》)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师说》)
嗟乎,义士!
(《苏武传》)
已矣乎!
(《归去来兮辞》)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乎:
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乎:
对。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后一个“乎”:
比。
)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后一个“乎”:
比。
)
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乎:
于)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原君》)(乎:
对于)
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
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乎:
比。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
于)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
在)
吾尝疑乎是。
(乎:
对。
)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乃】
(一)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或者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
可译为“便”“于是”“就”等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刺秦王》)
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荆轲刺秦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装为遣荆卿(《荆轲刺秦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刺秦王》)
疑其改悔,乃复请之(《荆轲刺秦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荆轲刺秦王》)
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荆轲刺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苏武传》)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苏武传》)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传》)
遂乃研核阴阳(《张衡传》)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张衡传》)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传》)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张衡传》)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张衡传》)
乃瞻衡宇(《归去来兮辞》)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相承,也可表示比预想希望晚。
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荆轲刺秦王》)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传》)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张衡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之死》)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