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16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历年期末真题苏州科技学院

重点思考题:

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何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价值规律?

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试卷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8.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0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2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23.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25.国家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实践事物本质问题。

28.某人的住院…..吃水果不吃苹果,他犯的错误时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29.阶级斗争史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认得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导致唯心主义。

3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3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3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38.资本主义竞技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4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4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42.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3.一切认识,即使是荒诞的认识,在世界中也有其客观原型的,这说明认得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5.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6.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生产工具。

4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8.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4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5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否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5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5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5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55.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56.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

57.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58.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繁荣说明了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59.“对事物从客体的或……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0.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重点论。

61.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6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

6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

6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65.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67.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二、多选题

1.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反对多元论、本质相反。

2.“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没有考察人民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4.纺织厂买的棉花属于不变资本、流动资本。

5.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允许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7.正确表述感性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性认识依赖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8.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9.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学、道德。

1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1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否认整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检验认识真理型的标准是客观的。

12.人的本质是在于人的社会性、视具体的和历史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15.垄断取代自由竞争的地位,但没有消灭竞争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带必然产物、存在自由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

三、辨析题

1.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误,此观点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他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两者本质有区别。

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他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唯物史观,所以不能否认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3.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天命论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也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

4.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

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5.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正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闭上眼睛,这个客观世界就不存在,即客观世界是随人们的主干管意志而转移的。

6.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此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创造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7.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误,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而固定资本是指在资本的周转的过程中,资本家所购买的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他们的资本的周转过程,其价值是分批逐渐转移到新价值中去的。

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

8.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反之亦然,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错误,供求关系虽然直接影响商品价格,但不能够决定价格,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9.“仁者见仁,智者见者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只是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

10.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正确,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此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

11.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正确,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可以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来源是劳动力,而劳动力这种商品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它在是用的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错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公认的工资是劳动价格或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报酬。

13.不管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因为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描述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14.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的,因此,国家本质上是代表全体公民利益的。

错误,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证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15.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而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管是否被感知,物质的客观存在都是不会改变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论?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识时务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就是无,新旧事物是通过否认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存其积极因素。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4.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程度,而主观认识不能自称正确,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要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因而。

6.什么是生产关系?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

广义的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7.什么时价值规律?

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②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8.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实质是什么?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洽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1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1.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影响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

1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无助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活动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③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3.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认识为实践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1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

16.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题,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7.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富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8.如何让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优势辩证转化的,真理有相对向绝对转化和发展。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

(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

A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B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3、“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此论断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决定论的观点

4、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

A既克服又抛弃 B既克服又保留C既否定又放弃D既克服又放弃

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A革命的激进的直观论B辩证的自主的选择论C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D革命的能动的创造论

6、以下哪个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A推理B表象C概括D抽象

7、任何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主观性

8、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生活B社会生活决定社会关系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存在决定自然存在

9、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应当从()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C政治关系中去寻找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10、对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精神生产D生产力

11、下列说法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是()

A人之初,性本善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D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12、自然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矛盾

1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15、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B资本家赚钱的程度C资本家赚钱的速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A商品国际化的表现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C贸易全球化的表现D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17、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产品供不应求B生产的绝对过剩C固定资本更新D生产的绝对过剩

1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乃是因为它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A工人领袖的组织才能上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基础上D资本主义自我完善的基础上

19、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

2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

(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

正确。

(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

(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错误。

(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3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简述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即不依赖于意识并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分)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分)

2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

(4分)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4分)

26、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分)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有其所用,但也能用来杀人。

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试论述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爱因斯坦的观点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具有两面性:

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8分)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要受一定的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控制手段的影响,又要受到一定得主观条件,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4)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消极作用日益暴露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改变和创造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以避免和消除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4)

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