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987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docx

钻孔灌注施工方案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I标段2工区

 

奥体中心站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地铁1号线I标2工区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四年三月

奥体中心站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奥体中心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图》

(2)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技术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轨道交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标准》(QGD-004-2005)

《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标准》(QGD-006-2005)

(3)本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资源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

(4)国家、兰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1.2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奥体中心站主体围护桩、格构柱以及抗拔桩的施工。

2.工程概况

2.1站址环境

本工程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Ⅰ标段2工区,位于1号线一期工程西南端头位置。

具体包含陈官营站~奥体中心站区间、奥体中心车站、奥体中心站~世纪大道站区间,线路全长3.725km。

奥体中心站位于规划T088#路与规划S095#路交叉口,车站沿规划T088#路方向铺设。

规划T088#路为东西方向,红线宽50m,目前未实现规划;规划S095#路为南北方向,红线宽24m,目前未实现规划。

2.2车站设计概况

奥体中心站起点里程为YDK9+691.600,终点里程为YDK9+908.55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9+772.000。

奥体中心站场地规划高程为1532.110m,但目前尚未实现规划,现状地面平均高程1529.600左右。

为满足规划的要求,本站采用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的结构形式。

地下一层为架空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车站主体长度216.95m,标准段宽21.8m(加宽段宽22.4m),总高19.49m,结构底板埋深18.72m(盾构加深段底板埋深22.19m)。

奥体中心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围护机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坑内设钢管支撑,在车站小里程端盾构井内设置4根格构柱,基坑底设抗拔桩。

车站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全外包防水层。

围护结构主要工程量及相关参数见表2.2-1。

表2.2-1奥体中心站围护结构主要工程量及相关参数表

序号

桩型

桩长(m)

桩径/间距(mm)

根数

嵌固深度(m)

砼型号

1

WHZ1

19.445

800@1400

56

5

C30

2

WHZ2

19.445

144

3

WHZ3

20.005

64

4

WHZ4

21.475

51

5.5

5

WHZ5

23.955

35

6

XWZ1

21.475

1500@1800

8

7

XWZ2

23.955

8

8

格构柱桩

8

800

4

/

9

KBZ

15

1000

96

/

C35

2.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2.3.1工程地质情况

奥体中心站地理位置处于崔家大滩,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约为1529.3m,地貌单元为黄河高漫滩。

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Q4al)、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地层(Q1al)、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层(N1)四大类。

本场区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7个大层,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人工填土层:

1-1杂填土(Q4ml):

广泛分布于本场地地表和道路表面、取砂坑回填、鱼塘回填,成分复杂,以粉土、中粗砂、卵石、圆砾为主,含砖块、水泥块(板)、煤渣、木块、塑料、生活垃圾等,一般稍密~中密。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

2-1黄土状土(Q4al):

灰黄色,以粉粒为主,硬塑。

大孔隙、针状孔隙及虫孔发育,有铁锰质及钙质条纹,含植物根系、蜗牛壳、云母片等,具水平层理。

为稍湿~湿、中压缩性土。

2-6中砂(Q4al):

灰色~灰黄色,湿。

以中砂为主,中密。

水平层理、分布不连续。

2-10-3卵石(Q4al):

杂色~青灰色,局部夹有薄层或透镜状砂层,广泛分布于黄土状土之下。

级配不良,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中密。

2-10-4卵石(Q4al):

杂色~青灰色、密实、漂石含量较少,级配不良,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分布稳定。

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地层(Q1al)

3-11卵石(Q1al):

灰黄色、青灰色、饱和,局部夹有薄层或透镜状砂层,漂石含量较少;中粗砂充填。

级配不良,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

泥质微胶结,局部呈钙质弱胶结,据钻孔岩心,局部可形成柱状岩心。

密实。

该层分布稳定。

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层:

4-1泥岩夹砂岩(N1):

砖红色,湿,以泥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砂岩,泥岩遇水易软化、崩解。

分布稳定。

厚度较大。

奥体中心站围护结构所涉及到的地层主要为上部1-1杂填土层以及下部的卵石层(2-10卵石、3-11卵石)。

2.3.2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东岗段)KC—2标段详细勘察阶段奥体中心站(主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4.37m~5.51m,水位高程1523.486m~1523.98m。

奥体中心站地面高程1529.60m,2010年3~4月水位高程1523.69m,历史最高水位1529.30m,设计抗浮水位为1529.50m,设计防渗水位为1527.50m。

3.重难点分析

本车站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采用桩径800mm@1400mm,两端盾构井盾构洞门范围钻孔灌注桩桩径1500mm@1800mm,采用玻璃纤维筋钻孔桩,车站钻孔灌注桩嵌固深度均为5.5m。

钻孔灌注桩施工重难点如下:

(1)根据地质详勘资料,本站场区人工杂填土层较厚,最大厚度打7m。

围护桩施工过程中防止塌孔是一难点,要严格控制孔口防护质量;另外,围护桩施工穿越地层全部为极易坍塌地质结构,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观测,注意调配泥浆比例,防止塌孔,做好应急措施;

(2)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粒径较大的漂石,对钻孔的垂直度会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机垂直度,采取没钻进10m符合一次桩心位置及钻机垂直度,当遇漂石时,加密复核频率,确保桩孔灌注桩不侵限、不倾斜。

4.施工部署

4.1施工工期安排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钻孔桩共计350根,玻璃纤维状16根,格构柱4根,抗拔桩96根,计划上场2套旋挖钻机设备。

首先,同时施工桩径800mm的围护桩以及格构柱桩,每天完成6根,工期为60天;其次,一天钻机更换1000mm钻头开始施工抗拔桩,另一天钻机更换1500mm钻头施工两端的玻璃纤维桩,待玻璃纤维桩施工完成后再更换为1000mm钻头施工抗拔桩,玻璃纤维桩计划每天完成1根,抗拔桩每天完成3根,则施工工期约为30天。

围护桩施工总工期月为90天。

具体工期安排见表4.1-1。

表4.1-1奥体中心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工期安排表

序号

项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期

1

施工准备

2014年02月21日

2014年03月20日

30天

2

围护桩、格构柱施工

2014年03月21日

2014年05月20日

60天

3

玻璃纤维桩施工

2014年05月21日

2014年05月31日

10天

4

抗拔桩施工

2014年06月01日

2014年06月20日

20天

4.2施工组织安排

奥体中心站主体围护桩、格构柱及抗拔桩施工组织安排如下:

(1)施工场地进行硬化、临时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临时设施修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组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设备报验和材料试验合格后,开始钢筋笼加工、桩位放样等;

(3)围护桩、格构柱以及抗拔桩施工、渣土泥浆外运。

5资源配置

5.1劳动力配置

5.1.1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工区经理1人,技术主管1人,安全技术主管1人,现场调度人员2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测量人员3人。

5.1.2施工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配置见表5.1-1。

表5.1-1劳动力配置表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工班长

1

钢筋工

15

钢筋笼加工

砼工

10

砼浇注

电焊工

10

旋挖钻机司机

4

信号工

2

灰浆工

2

吊车司机

4

机械维修工

2

测量工

2

试验工

1

电工

2

洗车工、门卫

2

杂工

10

5.2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配置见表5.2-1。

表5.2-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泥浆搅拌机

2

旋挖钻机

2

空压机

12m3

1

铲车

2

发电机

250KW

1

风镐

4

汽车吊

25t

2

钢筋切割机

CQ40

1

交流电焊机

BX-400

6

钢筋弯曲机

GW40

2

钢筋调直机

JM1

2

套丝机

2

气割设备

氧-乙炔

3

压浆泵

200L/min

3

潜水泵

JQB15-6

5

泥浆泵

SLN-33

6

导管

100

高压水枪

2

6.施工准备

6.1技术准备

施工前熟悉设计图纸,对工班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培训。

现场混凝土养护室及设备要求到位并已配备了专业试验人员。

施工测量人员复核设计图纸并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编制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下发后即可进行钻孔桩施工。

6.2主要工程材料

(1)钻孔灌注桩、格构柱:

C30;抗拔桩:

C35。

(2)普通钢筋:

HPB300级、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

钢筋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各项性能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3)玻璃纤维筋:

玻璃纤维筋抗拉力学指标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9.87%的保证率,同一批次玻璃纤维筋的样本不应小于25根,一般情况下同一个盾构井的玻璃纤维筋应为同一批次。

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5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应不小于35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34Gpa。

7.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7.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主体结构围护、格构柱以及抗拔桩均采用旋挖钻机钻孔,该钻机具有成孔快、无噪音和低环境污染的优点,符合城市施工要求。

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加工,吊车吊入桩内。

采用Ф250mm导管水下灌注。

为了保证桩身混凝土在达到设计强度80%之前不被扰动,钻孔桩采用跳孔施工(见图7.1-1)。

7.2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可分成孔和成桩两大阶段,即钻进成孔阶段和灌注成桩阶段,彼此平行,交叉施工,流水作业。

钻孔桩施工工艺如图7.2-1所示。

7.2.1测量放线

地面按设计标高平整后进行测量放线,桩位按设计桩位外放15cm(包括图纸中所示10cm),做好桩位的轴线标记和桩位的测量放样,并进行复核报验,作好复核记录,经复核确认桩位的轴线正确无误。

7.2.2地下管线探测

在进行施做钻孔桩之前,首先根据管线综合图在场地内进行人工挖探,探明地下管线情况,对处于桩位位置的废旧管线进行拆除,回填密实,施做人工护壁,确保钻孔位置无地下管线后埋设护筒。

7.2.3护筒加工及埋设

护筒采用6mm的钢板卷制加工,内径较桩径大20cm。

即Ф1000mm钻孔灌注桩采用Ф1200mm钢护筒。

先在已确定的桩位处标出护筒的位置和开挖范围,然后由人工挖探至确定的标高,埋入护筒,四周用粘土夯实。

护筒埋设时,护筒中心线对准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并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其偏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护筒埋设要求准确、稳定、不变形、底部不漏水,能保证孔内水头稳定,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壁不坍塌。

护筒埋好后,平面偏差不超过5cm,倾斜度不大于1%。

7.2.4泥浆制备

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泥浆池,并派专人负责看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开孔使用的泥浆用优质膨润土制作,当钻进遇到粘土层时采用原土造浆。

施工中须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并保持护筒内泥浆顶面始终高出护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m以上。

泥浆主要控制指标如表7.2-1所示。

表7.2-1泥浆主要参数指标

地层条件

泥浆比重

泥浆粘度

含砂率

胶体率

粉土、粘土层

1.1

16~22s

<4%

≮90%

卵石层

1.2

17~20s

<4%

泥浆制备及测试技术要求:

(1)及时采集泥浆样品,对参数进行测试,每制备一次泥浆,均进行取样测试,确保各项参数满足要求;

(2)储存泥浆每8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泥浆或测试结果作为原始记录;

(3)新鲜泥浆制作好后搁置24h,经各项指标测试合格方可正式使用,回收泥浆经过振动筛处理,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再循环利用;

(4)设置拌浆池、贮浆池、循环池、沉淀池和泥浆泵形成循环系统供浆,泥浆池容积满足钻孔桩施工进度要求。

7.2.5钻孔

桩顶中心偏差不得大于30mm,垂直度中心偏差不得大于3‰,并且桩身不可向基坑内倾斜,否则,在明挖基坑施工时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围护桩侵限的现象,严重影响基坑开挖质量。

为了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每根桩钻孔前由测量人员对钻机垂直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施钻过程中,由施工测量人员对钻杆进行垂直度检验,每钻进10m检验一次。

如遇孔径小于设计值,则对钻锥加焊刀片增加直径,并在孔径小于设计值位置反复提升钻锥扫钻。

如遇钻孔倾斜,从倾斜位置开始反复提升钻锥扫钻。

由于钻机的自身特性,在钻孔施工时必须一次钻孔到位,否则就可能出现塌孔事故。

在成孔后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在钻孔结束后及时清孔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孔,经验孔合格后吊放钢筋笼。

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冒浆等情况立即停止钻进,并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1)当钻孔倾斜时,可反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在孔内回填土至偏孔处以上0.5m,再重新钻进;

(2)钻孔过程中如遇坍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

(3)钻孔过程中如遇到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泥团堵塞洞口,并在护筒周围压上一层砂包。

7.2.6清孔

钻进过程中做好详细的钻孔记录,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及时下放导管进行清孔,保证孔底的沉碴厚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复测孔底沉淀物厚度,符合要求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沉淀物厚度超过要求时,可在灌注混凝土前对孔底进行高压射水或吹风数分钟,使沉淀物飘浮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7.2.7钢筋笼加工、吊装

钻孔灌注桩的形式以及主要设计参数详见表2.2-1奥体中心站围护结构主要工程量及

图7.2-2φ800桩配筋立面图

图7.2-3φ1000抗拔桩配筋立面图

图7.2-5格构柱基础配筋立面图

图7.2-4φ1500玻璃纤维筋桩配筋立面图

图7.2-6立柱钢支撑节点立面图

相关参数表。

钢筋笼加工采用定型模具,两端采用钢板定位器进行定位,通过定位器控制好钢筋笼的主筋间距。

主筋定位后与内箍筋点焊固定(内箍筋滚动与主筋逐点点焊),骨架初步形成后,安装螺旋箍筋,箍筋与主筋点焊或绑扎固定。

钢筋笼以及格构柱大样及配筋图详见图7.2.-2、图7.2.-3、图7.2-4、图7.2-5和图7.2-6。

(1)根据钢筋笼长度,本车站钢筋笼全部采用整体吊住。

主筋对接按设计采用搭接焊,单面焊接长度10d,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35d,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在实际施工中主筋接头可考虑机械连接(即采用直螺纹套筒)。

为便于盾构洞门处的钢筋凿除,端头围护桩局部受力筋采用GFRP玻璃纤维筋,GFRP玻璃纤维筋与HRB400、HPB300钢筋搭接采用绑扎连接。

钢筋笼下部进行收口,上部应锚入冠梁30d;制作钢筋笼时在同一截面上搭焊接头根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根数的50%,钢筋笼保护层为70mm。

(2)发现弯曲、变形钢筋要作调直处理,钢筋头部弯曲要校直。

制作钢筋笼时用控制工具标定主筋间距,为防止提升导管时带动钢筋笼,严禁弯曲或变形的钢筋笼下入孔内;

(3)钢筋笼在运输吊放过程中严禁高起高落,以防弯曲扭曲变形;

(4)钢筋笼每间隔5~7m设置一组钢筋护壁环,每组四只,以保证砼保护层均匀;

(6)钢筋笼入孔时,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

下笼过程中如遇阻,不得强行下入,查明原因处理后继续下笼;

(7)钢筋笼吊筋固定好,以使钢筋笼定位准确,避免浇筑砼时钢筋笼上浮;

(8)注意加强保护桩身应力或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7.2.8测斜管埋设

(1)埋设:

采用测斜管直接埋设在桩身砼中进行监测。

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预测位移方向一致。

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高程、管口里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

按照设计监测要求,共14根围护桩需埋设测斜管。

(2)埋设技术要求

a.管底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高出冠梁顶10cm。

b.测斜管与围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c.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

d.管绑扎时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导槽垂直于测量面。

e.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干净、通畅和平直。

f.做好清晰的标记和可靠的保护措施。

7.2.9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在浇注之前检测其坍落度,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注作业。

水下混凝土的总浇注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所以,在混凝土出厂前,应根据估计的浇注时间调整其初凝时间。

水下灌注砼级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5~10MPa,并采用商砼。

(1)浇筑采用导管法,导管下至距孔底0.5m处,导管直径为Ф250mm。

导管使用前需经过通球和压水试验,确保无漏水,无渗水时方能使用,导管连接处加密封圈并上紧丝扣。

(2)导管隔水塞采用水泥塞。

(3)初浇量要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不少于2m。

(4)浇筑砼过程中提升导管时,由质检员测量砼面高度并做好记录,严禁将导管提离砼面;导管埋入深度控制在2~4m不得小于2m和大于6m,边灌边拔。

(5)砼浇筑过程中为防止钢筋笼上浮、下沉,设钢筋笼定位固定架,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断。

(6)灌注接近桩顶标高时,严格控制计算最后一次浇筑砼量,使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0.5~0.8m,确保桩头混凝土质量。

7.2.10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

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即可对桩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

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

以此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及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冠梁的施工。

7.2.11注意事项

(1)施工应满足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设计要求,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夹泥等现象发生;

(2)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0.3%,且不可向坑内倾斜;

(3)钻孔灌注桩与结构外墙间预留50mm,此量包括桩间网喷混凝土、防水层厚度;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桩身变形量及施工误差等由施工单位自行考虑外放量,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外放10cm;

(4)混凝土浇灌应适当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凿除浮浆后的桩顶混凝土标号须满足设计要求;

(5)桩的主筋锚入冠梁长度不应小于桩主筋的锚固长度,浇注桩顶冠梁混凝土前,必须清除桩顶的残渣、浮土和积谁。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依据ISO9002标准和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项目部质量管理办法,成立质量领导小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图8.1-1。

8.1-1质量保证组织结构图

质量领导小组(庄绪良)

工程技术部

(毛建彬)

供应合格材料及构件并提供质量保证书,搞好材料的限额发放管理

依据质量桩况,监督奖金发放,

有权按有关制度进行,有权不验不合格工程

核算组

计统合约部

(钟圆圆)

以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中心,

开展教育活动

职工教育组

综合办公室

(李志勇)

实行以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

设备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做好

设备检查鉴定,填好运行记录

材料组

设备组

保障部

(袁英香)

进行日常质量管理,负责组织

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部门

各级质量活动并进行质量反馈

质量组

组织技术交流和落实,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计划,组织隐检、预验和验收

施工组

测量组

配合搞好工程控制测量和复测,

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做好材料进场的验收和抽检

工作

试验组

质量管理部

(林凡超)

财务部

(于琳琳)

各施工队实施

试验室

(李多伦)

8.2技术保证措施

8.2.1钻孔作业

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将有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向工班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

现场测量放线定出桩位,做好桩位的轴线标记;质检人员进行桩位复核,复核确定桩位无误后进行人工挖探孔,检查桩位下管线情况,避开地下管线,彻底清理地下障碍物,然后按要求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安装牢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移动;复核钻头中心与护筒、桩位的偏差,并检查钻杆的垂直度,严格控制在设计及规范要求以内。

(2)保证桩长。

钻孔前对钻杆等逐个检查保证钻杆顺直不弯曲;钻孔时在桩架或桩管上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并做好钻孔和成孔施工记录,钻孔孔底标高比设计孔底标高低30cm;彻底清孔并在清除孔底沉碴厚度后仍可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有效深度;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时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预留高出0.5~0.8m,以保证钻孔桩的有效桩长。

(3)保证桩径。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泥浆稠度,并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以避免塌孔,保证钻孔孔径。

(4)跳桩施工。

为减小桩基施工间的相互影响,保证成桩质量,钻孔桩采用跳桩施工。

(5)每工班对钻杆、钻头、孔径、孔深、倾斜度进行检查测量并记录,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6)钻孔桩成孔后,报请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对孔径、孔深、倾斜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终孔。

8.2.2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前先除锈,采用胎具法成型。

钢筋笼吊装采用起吊机吊装就位,慢起慢落,逐步下放;钢筋外圈设置足够数量的定位筋,以确保钢筋笼居中。

保证钢筋笼标高及垂直度正确;钢筋笼吊运时应防止扭转、弯曲。

8.2.3导管入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使用Φ250mm,壁厚5mm的导管,导管使用前经过水密性试验和过球试验,然后按入孔顺序逐节编号和标定累计长度。

导管入孔后管底距孔底50cm。

8.2.4灌注混凝土前检查与清孔

导管就位后,再次用测深锤测孔深,并进行二次清孔,要求沉淀厚度不大于10cm。

孔壁土质不易坍塌时,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孔壁土质较差时,宜用泥浆循环清孔,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2;清孔过程中必须补足泥浆,并保证浆面稳定。

8.2.5混凝土的灌注

首批混凝土储量达到埋管2m的要求,达到首批混凝土储量时,以剪球方式灌注首批混凝土。

混凝土应垂直灌入桩孔内,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