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6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docx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教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

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

地震严重吗?

(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认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开始吧!

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

(洛杉矶)

(2)一场怎样的地震?

你从哪儿知道的?

大地震:

A·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B·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4、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给人们带来的是巨大的伤害,是无尽的伤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拍到的图片。

你看,昔日繁华的都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高高的立交桥眨眼变成了残垣断壁;一辆辆漂亮的小轿车被砸的面目全非,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堆堆瓦砾掩埋;震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更是无情的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

昔日美丽的家园已变得满目苍痍,地震过后的洛杉矶留给我们的只有阵阵叹息、片片废墟、堆堆瓦砾,还有那火光冲天的大爆炸,还有多少绝望的眼神。

课件出示词语:

昔日、地震、洛杉矶、叹息、废墟、瓦砾、爆炸、绝望。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着几个词语好吗?

6、在这场残酷的大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7、面对这样的大地震,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8、了不起的父亲!

了不起的儿子!

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1——12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语句中感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开始吧!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巡视。

2、交流。

(1)第五自然段:

别的父母哭喊过后,绝望地离开,可父亲不听别人的劝阻,坚持不离开。

A、哪些人劝说父亲?

他们是怎么劝的?

(大屏幕出现课文片段)

B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回应的?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意思差不多,后两句一模一样。

C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

是啊,父亲的回答就是这样简单而有点重复的三句话,请四人一组合作讨论一下:

父亲在说这三句话时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在分角色读一读。

开始吧!

D交流。

《1》看着这些好心人,父亲多么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所以恳求地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是的,此时的救援在与时间赛跑。

多一个人的帮助,孩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所以父亲恳求地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2》消防队长负责指挥救援工作,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父亲此刻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消防队长的帮助。

(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孩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

《3》警察走过来,劝他马上回家,似乎在告诉他儿子已经没有希望了,劝他放弃,此时的父亲简直崩溃了(绝望了、悲痛欲绝),于是他问道: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E父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你们读出来他的恳求、他的迫不及待、他的崩溃,下面老师和大家合作,带着你们的体会在读读这三句话吧!

《师引读》,多一个人的帮助,儿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儿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却让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F这位一心想救儿子的父亲,不理解为什么消防队长要拦住他,为什么警察要劝他马上回家,同学们,你能理解吗?

(余震、爆炸、病菌——危险)

3、此时父亲早已把自身的安危抛到九霄云外,此时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着我!

请问:

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你会离开吗?

为什么?

《1》儿子还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我当然不会离开。

——一位多么坚定的父亲呀!

你会离开吗?

《2》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找到儿子,我绝不离开。

——一位多么坚忍不拔的父亲。

你会吗?

《3》我对儿子说过: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儿子在与死神搏斗,我一定要遵守诺言,一定要救出儿子。

——一位多么恪守诺言的父亲。

4、同学们,请你告诉我: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父亲苦苦挖掘,不肯离开呢?

(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5、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父爱;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是一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是一位(永不放弃)的父亲,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6、让我们再次读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当好心人劝他时,他恳求地问:

“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迫不及待地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8、还从哪儿能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9、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子?

想一想,读一读,开始吧!

《1》请你读读这个句子好吗?

(缓慢低沉)

为什么要读的这么缓慢低沉?

(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筋疲力尽)

《2》如果作者直接写他挖了36个小时,好吗?

(罗列时间更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3》时间是如此的漫长,父亲是多么的劳累!

可他仍在苦苦挖掘,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你说这是一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坚忍不拔、、、、)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请你读读。

《强调36小时、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__________敬佩,着急

《5》同学们,那可是大地震过后的36小时呀,也许(会发生大爆炸),

也许(会发生余震),也许(会再次发生塌方),也许(父亲因过度劳累而晕倒),也许(父亲什么也没挖到,一无所获)、、、、、、、可是这位父亲毅然决然地坚持着,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0、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苦苦挖掘,不肯放弃呢?

请你告诉我。

(爱、承诺、决心、信念)

 11、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的的确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12、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了这位父亲是这样一种形象。

(课件出示: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全班齐读。

13、此时的他已是疲惫不堪,此时的他已是伤痕累累,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四、拓展练习,情感升华。

1·看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些父亲的形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这位在废墟旁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这位父亲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因为他要带儿子回家;还有这些父亲,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告诉孩子: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一样深。

就让我们再次走近阿曼达的父亲,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

请你将泪水凝聚笔端,写写此刻父亲会对自己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2·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3·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

A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

饿不饿?

你害怕吗?

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

B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

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

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

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

C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

饿吗?

害怕吗?

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

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

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

4·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

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这个人就是——父亲。

有一种爱把我们萦绕,这种爱就是——父爱。

有一歌这样唱到:

《父爱如山》。

这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将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在交流探讨。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师:

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

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

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师:

让我们来听一听已经写完了的同学的话。

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

生:

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

饿不饿?

你害怕吗?

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

生:

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

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

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

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

(掌声)

师:

你的心声一定会传到阿曼达的耳边。

生:

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

饿吗?

害怕吗?

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

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

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

(掌声)

师:

爸爸永远爱你!

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

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

生:

父亲。

师:

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

生:

父爱。

师:

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下课。

阅读心得:

江西南昌周明玉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人教版五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4个孩子的传奇故事。

文章描写具体,情节跌宕起伏,真挚感人。

结合“父母之爱”这一专题,应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感受父爱如山和父与子的深厚感情,并联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心理变化较复杂。

但周老师大胆选择“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全析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生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牵引学生游动于字里行间。

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她教学思路清晰,让学生真读书、真思考。

合理地发挥了语言的魅力,诗一般的语言渲染着课堂氛围,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

1、周老师的课以境入情,层层递进。

她从整体入手,更可贵的是没有忘记字词的教学。

接着从整体到部分,抓住父亲的了不起这一部分,走事情――心情――情感这条路线。

先抓住了父亲的三个语段,再抓住了父亲的外貌描写,适时插播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辅助资料。

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让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和老师眼含泪水品味着那股深沉的父爱。

2、周老师的课非常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即“怎么写”的问题。

要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在言语实践中(读、议、思、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语言文字的审美享受,致力于提高语文素养。

如:

父亲的问话,他人的劝阻;36小时表达形式。

3、周老师的课很简洁,简洁才能指向明确,获得重锤敲击般的效果。

如:

总体板块设计;废墟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