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894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ERP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ERP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ERP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ERP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P论文.docx

《ERP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P论文.docx

ERP论文

目录

目录

1引言(3)

2ERP的定义(3)

3ERP技术特点(3)

4国外研究状况(4)

5我国ERP发展应用现状(4)

5.1中国ERP在应用与发展取得的成就(4)

5.1.1对ERP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5)

5.1.2具备了ERP应用的多层次目标(5)

5.1.4宏观上加强了对ERP应用的管理和引导(5)

5.1.5锻炼和培养了一批ERP的应用人才(5)

6、我国ERP发展应用存在的问题(6)

6.1落后的企业管理水平(6)

6.2企业纵向管理的不成熟(6)

6.3实施周期过长(6)

6.5决策者没有意识到的冲击作用(7)

6.6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7)

6.7实施ERP系统的难度增大(7)

6.8企业管理和业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8)

6.9忽视对管理软件培训(8)

7我国ERP的发展对策(8)

7.1加强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8)

7.2规划IT系统的发展战略(9)

7.3把握整体思路(9)

7.4制定科学的对策(9)

7.4.1制定ERP软件的开发对策(9)

7.4.2制定ERP软件的市场推广对策(10)

7.5注重人才的培养(10)

8ERP的发展趋势(10)

8.1本土品牌ERP公司的崛起(11)

8.2与SOA的结合(11)

8.3进军SaaS领域(11)

8.4ERP与CRM的进一步整合(11)

8.5ERP与电子商务进一步整合(11)

7结束语(11)

8参考文献(13)

 

国内ERP发展应用现状及趋势研究

1、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科学管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与多变性的市场需求,企业必然要变革管理模式,走信息化道路。

实现企业信息化,就是要求企业利用IT来构筑信息化平台,并在信息化这个平台上编制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嵌入到系统中去,实现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以及企业间业务集成,通过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全面、合理、系统地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作用来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体现了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ERP管理软件,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它从20世纪末就已引入我国,在我国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阶段,管理思想、水平、方法和基础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使得ERP实施的成功率不够高。

此外,实施ERP需要较大的投入,多企业仍在观望和徘徊。

因此,必须要深入地分析我国ERP的应用与发展问题,研究对策,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2、ERP的定义

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是在MRPII(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扩大了管理范围。

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

其科学定义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思想,它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

通过软件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

3、ERP技术特点

ERP也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

ERP技术及系统特点包括: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论文ERP简介:

ERP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之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得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

(4)ERP较多地考虑人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等。

(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 II 与JIT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

(6)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浏览/服务器结构、面向对象技术、软构件技术、多数据库集成、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及辅助工具等等,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EDI,还能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互操作。

此外,还有的ERP系统包括了金融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法规与标准、过程控制等补充功能。

这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更加有机地集成。

它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集成;并将给企业带来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应当说,ERP是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的、以ERP管理软件与相关人机系统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4、国外研究状况

ERP是由美国GartnerGroupInc.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是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管理模式。

ERP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了供应链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的思想,还吸纳了准时生产JIT(Just InTime)、精良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进管理思想。

ERP既继承了MRPⅡ管理模式的精华,又在许多方面对MRPⅡ进行了扩充。

在90年代中期,SAP、Oracle、Baan、PeopleSoft和J.D.Edwards等厂商乘企业ERP潮流之机,依靠ERP技术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到1998年,ERP产业风光不再,主要是因为Internet革命和电子商务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业务方式。

商务在实际上无声无息地向Web集中,ERP产业受到Internet劲风侵袭,而问题在于ERP过于面向内部。

Ariba公司之类的新兴厂商专注于在Internet上创建BTOB交易市场,利用Internet推倒厂商之间传统障碍,在网络经济中腾飞。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用于提高内部效率的ERP系统不再是关键。

对大多数厂商而言,ERP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厂商在进入Internet、创建与供应商和客户间的即时传信之前,必须整理好内务。

90年代的ERP只是征程中的一步,当年MRP因为连接制造与生产的需求而兴起,ERP则将其带入新的境界,将这类流程同企业其它部门集成。

现在,厂商内部流程同企业其它部门结合为一体之后,将瞄准新的目标:

将外部流程同客户和商务伙伴进行连接。

无论是MRP、ERP还是最新的企业软件的化身电子商务套件,都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取得竞争优势。

5、我国ERP发展应用现状

ERP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先期应用主要立足于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内的引进。

当时主要是MRP的试验应用,由于ERP管理软件和计算机技术尚待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在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市场竞争环境还未形成,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中期,随着软件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管理思想紧追世界潮流,ERP的应用从机械制造扩展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

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MRPⅡ软件,开创了ERP在我国应用的先河。

20多年来,MRPⅡ/ERP在我国的应用与研究经历了由起步到推广应用、由MRPⅡ到ERP、由ERP技术研究到ERP产品开发进而发展成ERP产业的3个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5.1中国ERP在应用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5.1.1对ERP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ERP就是通过信息技术(IT)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可以扩展到整个供应链)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降低交易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ERP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

它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嵌入信息系统之中;其次,ERP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集成。

ERP集成软件系统,成为崭新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是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尺。

5.1.2具备了ERP应用的多层次目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在所有制、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管理者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尽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总体目标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但具体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步骤、方法以及首要目标,不仅与发达国家10多年前ERP应用起步时不一样,而且也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现在ERP应用的重点和新趋势。

不同行业、不同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的企业,所需ERP软件的差异性是公认的,但相同行业、相同业务流程、规模或管理水平不相同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其首要的应用目标也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在ERP应用方面具备了多层次目标。

如:

以堵塞漏洞、严格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以加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库存管理为首要目标;以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TQCS(守时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巩固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为首要目标;以解决“一体化订单管理”、“资金控制”、“运营风险”、“管理效率”四大难题为主要目标,等等。

5.1.3商品化的ERP软件市场基本形成。

早期的ERP软件主要是引进为主。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相继出现了专门从事ERP软件的开发、销售、服务的专业性公司,如利玛、经纬、开思、和佳等等;还有一批软件开发商是由从事财务软件开发的公司转型而来的,如用友公司、金蝶公司、浪潮国强公司、新中大公司等。

这些公司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只有10几年时间,但它们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应用实践,对企业的需求了解比较透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功能比较稳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国产化ERP软件。

可以说,ERP软件商品化市场已基本形成,而且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5.1.4宏观上加强了对ERP应用的管理和引导。

1996年5月,国务院就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国家“十五”规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加大了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力度,国家经贸委、科技部以及各省市出台了支持企业信息化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宏观上既为ERP软件在企业的广泛应用给予了指导和促进,又向ERP软件商及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工业骨干企业、大、中型企业中,ERP实施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有关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及时进行了宣传,对ERP应用知识进行了普及性教育。

从而一方面掀起了企业应用ERP的热潮,科学地引导企业走信息化道路,另一方面促使用户更加成熟,能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明确需求,量体裁衣,循序渐进地实施ERP。

5.1.5锻炼和培养了一批ERP的应用人才。

在ERP的引进、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许多部门、地区、基层单位逐渐认识到培养ERP应用人员的重要性,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工作,一些院校相应开设了ERP原理、ERP实施方法、ERP模块操作及ERP系统软硬件操作等课程,从理论水平和应用技能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应用人员。

此外,在企业ERP应用实践中,各级管理人员除了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之外,他们之间还通过帮、传、带等方式相互学习、大胆摸索,自觉成长为ERP的应用人才。

总之,随着ERP系统的应用和发展,ERP思想逐步地渗透到企业人员中,并渐而形成企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6、我国ERP发展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ERP管理软件已经走上正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纷纷效仿成功者选择ERP软件,以希望ERP软件可以将他们的企业带上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随着国内用友、金蝶、浪潮等软件企业的相继崛起,并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且随着中国ERP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开放,相对SAP、Oracle等企业所占有的份额也越来越小。

导致我国ERP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盲目跟风及相关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ERP在国内发展步履维艰。

6.1落后的企业管理水平将严重制约ERP的运用

ERP的发展是管理思想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体,从ERP的产生历程来看,ERP的成熟完全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在20多年的发展中,经过不断的实践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创新,其系统内涵和基本模型已经十分清晰。

而ERP的成熟不能只看这个软件本身的管理思想是多么的流行,更主要的是看ERP本身蕴涵的管理理论是不是在实际中已经得到了运用,在发达国家的成功运用证明了其思想是成功的。

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长期落后于信息化要求。

很多企业存在基础数据不全,信息失真的问题。

同时,大量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采用信息技术处于被动状态,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现场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信息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ERP在我国的运用。

6.2企业纵向管理的不成熟严重影响ERP的运用

ERP的运用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ERP应用具有范围扩展性,并逐渐形成针对行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业务的特殊需求。

而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前提是管理视角和管理高度的全面集成。

尤其是,ERP中财务系统应能实时收到来自所有业务过程、分析系统和交叉功能子系统的触发信息,并执行监控功能,敏捷做出快速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使ERP能更加综合的为企业运行进行支持和诊断。

而我国企业目前在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各环节严重脱节,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成长较快的企业,脱节更为严重。

如采购和生产之间的不协调经常造成停工待料;有时财务和销售环节的衔接不良,造成应收账款不能收清等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企业缺乏整体考虑,尤其体现在不能集成“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而造成计划与控制不能统一,各部门业务不能协调等。

这是ERP在我国发展面临的第二个考验。

6.3实施周期过长

MRPⅡ应用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当前企业处于变革中,业务、人员、机构等经常发生变动,不能按照最初的方案实施,需要经常调整;有些企业的ERP刚投入使用,上级要求的报表格式、内容又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修改,甚至多次反复;有些企业的ERP完工后再需要修改时,原来的软件公司或是已不存在,或是主要技术人员已跳槽,长期得不到服务;有些企业一期工程完工后,二期工程资金不能落实,只能被搁置缓建;有些企业随着主管领导的更换,把有限的资金投到见效快的项目上,ERP的资金投入受到限制,应用实施因而停滞不前。

由于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而ERP又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直接效益,一旦企业决策者感到得不偿失,那么ERP也就到了无疾而终的时候了。

由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采用先购机、购软件,最后培训的步骤,员工对系统原理及作用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再加上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较差及现行管理体制的约束等问题,系统运行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无法及时得到,致使一些企业与软件公司在实施过程中相互扯皮;另外,一些软件公司的支持不到位,人员素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这些原因造成了ERP从开始实施到完成,一般都需要一年或数年的时间。

根据专家的经验,系统实施时间应控制在18个月左右。

6.5决策者没有意识到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原有管理体制强烈的冲击作用

ERP的实施不同于CAD/CAM等技术型软件,它需要符合系统要求的特定的管理及技术环境。

特别是在中国的环境下,系统的实施有赖于企业运作体系的重建,它涉及到管理权限再分配等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

因此专家认为企业“一把手”的决心与积极参与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

调查中,遇到了为数不少的案例,就是由于企业一把手没有参与或不重视,副总经理及实施人员无权调解新旧体制转换中各部门的利益冲突,而使实施工作宣告失败。

6.6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首先,生产系统运行不规范,ERP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具有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企业都存在基础数据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有的企业ERP项目已经实施10年,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

其次,生产过程不稳定。

ERP正常运行有赖于生产稳定运行及信息流畅传递,但国内企业的生产过程经常由于质量事故,如设备故障、加工差而停顿。

企业管理者80%的精力用于处理物流的重新启动问题,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经常无法按预定计划运行,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致使ERP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再次,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不完善。

目前国内企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由于历史的惯性,企业中的一些人员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市场意识不强,消极对待新的管理思想和方式,不愿变革。

外部市场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合同不按期履行等等,都影响企业按市场规律和规则运作。

而ERP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市场经济的产物,不但在管理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有差异,而且在文化背景、市场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差异。

这些差异若不能克服或适应,ERP的应用实施就难以顺利、和谐地进行。

6.7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构成增大实施ERP系统的难度

这一点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由于产品的“三化”工作基础薄弱,致使零部件的构成种类数繁多,加之零部件基本上自行生产,庞大的数据量运行于一个系统之中,且要严格按ERP系统的计划要求进行控制,显然难度很大。

其次,传统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致使作为独立核算经济单元的企业规模过大,问卷企业平均5000余人,大型企业则多达数万人,且涉及二级或多级核算单位,所以如果过分强调对这样规模的企业整体实施ERP系统,特别涉及成本管理,制约因素会太多。

总之,由于系统过大,实施成本过高,将会冲低实施的效益。

6.8企业管理和业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装备差、人员素质低的状况,导致管理水平低下。

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序不顺畅,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操作起来弊端多。

有些单位计算机很少,档次低,计算机基础薄弱,未建立过计算机网络,没有网络运行的经验。

企业人员缺乏培训,对于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知识了解不多、不深,或只懂本岗位的业务,对其它岗位的业务知之甚少,懂管理者缺乏信息技术知识,而信息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经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的经验和技术,只能边学边干。

调查表明,无论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均存在这个问题。

表现在企业管理层对于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知之甚少,更无从谈起应用它对企业进行改革。

另外,企业技术骨干流失相当严重,尤其在大城市、国有企业表现更为突出。

调查案例中95%以上的企业均遇到此类问题,最严重的企业90%以上的技术骨干流失到外资公司、合资公司及国外。

不仅是企业,国内的软件开发及研究单位亦如此,后者严重的影响了国内软件业的发展。

  

6.9忽视对管理软件培训及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对于ERP这样一个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企业管理水平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要在中国应用好,企业及员工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补课,然而,相当部分企业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现。

另外个别软件公司仅从商业经营的角度推销软件,不问津软件是否适合于企业的应用环境。

实施ERP系统的难点在于要建立企业现代化的管理运作体系,它的完成须借助于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专家的指导。

这项工作目前在我国几乎是空白,而国外专家高额咨询费又令企业难以承受。

此外,企业不愿为管理投入,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个重大误区。

7、我国ERP的发展对策

就目前我国所出现的ERP实施成功率低、ERP市场混乱、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人员、ERP应用不成熟、管理咨询不足、用户企业满意度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如何才能让我国的ERP发展走上一条健全、稳定的发展道路?

7.1加强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

建立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思想,把企业建立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真正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首先,要运用先进管理思想或理念指导企业发展。

不仅要继承传统管理思想中适应发展的内容,还要学会运用新的先进管理思想,开拓新的管理领域;其次,要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改革企业管理结构。

其目标是使“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式”结构转变,促使企业实现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第三,要运用先进管理方法贯彻先进管理思想,落实先进组织方式。

ERP本身也是一种贯彻先进管理思想的管理方法,只不过MRP、MRPⅡ、ERP这些方法的复杂性、时效性,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最后,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也就是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撑上述3方面内容,检验、监控先进管理方法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定量分析、及时反馈控制和辅助改进管理方法;因此企业信息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ERP软件成为具体体现“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重要工具。

7.2规划IT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ERP的应用目标。

IT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简单移植,而最终实现的是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再造。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深,IT系统对于企业不仅是工具,更是技术手段。

ERP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

ERP的目标也源于IT系统的规划。

因此,首先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IT系统规划。

IT系统战略规划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其中,部门业务处理是指IT系统相互独立地应用在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实现单项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化以提高工作效率;综合业务处理是在IT的应用进入成熟期时,需要将各个独立的运行系统连接到一起,通过共享数据来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流程重组是在应用IT系统前对企业手工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改造或调整,以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与计算机化工作方式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模拟手工业务处理规程;业务网络重组是重新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处理过程,即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业务范围重组是通过IT的应用重新审视企业业务范围,对新的或已有的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或为新的市场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等,最终完成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再造。

7.3把握整体思路

整体思路是:

首先对ERP系统所包含的管理思想要有准确而深入的了解,对本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和管理转变的思路要非常明确,企业必须了解自己的管理体系,对预期的新的管理系统要有清晰的描述;其次建立能够准确理解和贯彻企业管理转变思路、既懂软件又懂管理并有ERP系统实施经验、了解系统实施规律的实施队伍。

在这个队伍中,应有企业最高决策层的亲自参与和领导;最后针对企业管理转变的需要,选择能够满足企业管理转变的适当的软件和硬件,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实施。

有效的实施包括以下方面:

(1)高层管理者的承诺;

(2)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和预算;

(3)有效的授权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

(4)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5)持续的人员教育和培训;

(6)组建一支既懂管理又精通软件的实施队伍;

(7)分段实施,以点带面,以示范效应使系统最终用户和企业管理者尽早看到实施的成效。

7.4制定科学的对策,加强新ERP软件的开发与推广

7,4.1制定ERP软件的开发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