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山东省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一合同段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K3+706分离立交2#墩右幅)
山东省昆仑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荣文高速公路路桥工程一合同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1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等公路桥梁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3.我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4.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1.2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根据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图纸内容编制。
2.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方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方案。
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计划工期,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施工问题。
5.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制定先进、实用的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设计指标
K3+706分离立交,全桥共2联,桥跨组合为(3×20)+(4×20),交角75度,桥梁全长152.856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型台,桥墩采用柱式墩,1#-6#桥墩基础采用2×125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桥台台身和2×100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前墙和侧墙外露部分采用M10浆砌块镶面,厚度25cm。
桥台及3号桥墩顶设置80型的伸缩缝,桥台及3号桥墩采用GYZF4 250×54mm四氟滑板式橡胶支座,其余桥墩处采用GYZ:
350×55mm版式橡胶支座,。
基础基底全部位于强风化岩层,且基底地质均匀,基础顶埋深不小于50cm。
2.施工内容
本桥有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12个。
共计C25混凝土1492.9m3。
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和本工程量大小、工程复杂程度,本首件工程为K3+706分离立交2#桥墩右幅扩大基础的施工,计划于2013年10月25开工,2013年11月15日完成施工。
三、本首项工程的目的
1.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进行磨合,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2.确定适宜的振捣方法、振捣遍数和振捣时间。
3.确定最佳的混凝土和易性。
4.确定最佳的人员、机械组合。
5.立足于先导试验,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和总结完善,以便指导下一步正式施工。
四、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安排
1.主要人员配备
2#桥墩基础施工对本桥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项工程是本桥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良好的开端。
主要人员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具体如下:
技术负责人:
孙海峰分项工程负责人:
李贺申
质检负责人:
郑强武施工负责人:
张越飞
测量负责人:
于行伟试验负责人:
刘晓
材料负责人:
姜明光安全负责人:
孟庆波
技术员:
姜云龙试验员:
李兴远
工人:
15人
2.主要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设备
根据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本施工正常运行,我项目安排了足够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进场数量
鉴定状态
1
挖掘机
CAT325
1
良好
2
装载机
ZL30
1
良好
3
抽水机
WF195
1
良好
4
插入式振捣器
50型
3
良好
5
洒水车
解放
1
良好
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FYG5257GJBC/10
4
良好
7
数控钢筋弯箍机
CBM-12B
1
良好
8
电焊机
BX-500
2
良好
9
小型打夯机
20KW
1
良好
10
钢筋弯曲机
GW-40
2
良好
11
钢筋切割机
GQ-40
1
良好
测量、试验设备配置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全站仪
SET250s
台
1
2
水准仪
DSZ-3
台
2
3
钢卷尺
50m
把
2
4
2米直尺
2m
把
2
5
坍落度筒
个
2
6
重型动力触探仪
套
1
3.材料
所有施工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各种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水泥采用威海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砂选用文登市泽头镇西望仙庄砂场产的Ⅱ区中砂,碎石采用荣成市上庄镇锋源石场生产的碎石,外掺减水剂采用山东省青州诚宜CY-1高效减水剂,HRB335钢筋采用山东钢铁莱钢集团公司生产的钢筋。
以上原材料试验均经过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及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投入使用。
5、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已经通水、通电、通车,场地已平整,基坑放样已完成,并报请总监办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
2.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已经全部到位。
3.各种施工机械、小型机具、模板、养生设备均已经到场。
4.各项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
6、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1.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出扩大基础的中心及纵、横轴线,并经测量工程师复核认可。
基坑开挖前,在基坑边桩以外纵横轴线上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检验校核。
3.基坑开挖
(1)开挖方法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配合。
基坑开挖前检验基础平面位置,测量原地面标高,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
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开挖。
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避免晾槽,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30c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顶面坚实。
基坑开挖时要随时用水准仪检测开挖深度,防止超挖。
基底标高土质按±5cm控制;石质按+5cm~-20cm控制。
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设计单位批准。
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2)放坡开挖
根据地面高程、开挖深度、结构尺寸等因素确定开挖范围,为施工安全基坑开挖按照1:
0.33的坡度放坡,并撒出开挖线。
边开挖边检查坡度和坑壁安全,为确保安全,在基坑周围2.0m以外设置高1.5m围栏,围栏支架采用钢管,钢管表面涂红白相间油漆并设立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基坑边缘2m以内禁止堆放任何物品,现场所有施工人员须佩戴安全帽。
基坑坡度可采用下表数值。
基坑坑壁坡度
坑壁土类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载重
基坑顶缘有静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1
1∶1.25
1∶1.5
卵石、砾类土
1∶0.75
1∶1
1∶1.25
粉质土、粘土
1∶0.33
1∶0.5
1∶0.75
极软岩
1∶0.25
1∶0.33
1∶0.67
软质岩
1∶0
1∶0.1
1∶0.25
硬质岩
1∶0
1∶0
1∶0
注:
①坑壁有不同土层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分层选用,并酌设平台;
②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
③在现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如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定而引起坍塌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
当基坑深度大于5米时,应将基坑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3)基坑尺寸确定
为下部施工提供作业空间,基础开挖时,基底平面尺寸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各边增宽50cm-100cm,当基坑为渗水的土质基底,坑底尺寸应根据排水要求(包括排水沟、集水井等)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
(4)基坑支护和排水
基坑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制定可行性防水措施,备足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基坑排水采用集水井法,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基底四周0.5-1.0m作业空间内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周边最底处开挖一集水井,采用水泵将渗水排除基坑。
开挖中不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2倍,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
防止下雨基底受水浸泡,导致基底承载力下降。
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受地形条件制约无法放坡开挖时,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
加强坑壁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5)其它
基坑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施工,基坑开挖不宜间断,并连续进行基础灌注混凝土施工。
避免开挖后的基坑暴露过久,影响基坑的承载力。
坑顶边缘应留有护道,避免在此范围内加载,以保持顶边稳定,静载距坑缘不小于0.5m,动载距坑缘不小于1.0m。
垂直坑壁坑缘顶面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荷载距坑缘距离应满足不使土体坍塌为限。
4.基底检验
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当开挖到距设计底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开挖,如遇石方基底,则采用空压机凿进的方式开挖,同时现场技术员反复测量,以确保基底高程、平面位置、尺寸准确且基底土层不被扰动。
开挖基底尺寸比基础的设计平面尺寸宽0.5m。
并及时对基坑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2#桥墩不小于400KPa)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及时将情况报告监理工程师,待得到监理工程师指令后,按照指令及时对基底进行处治。
(1)基底应检验下列内容:
①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基底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④施工记录和有关实验资料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
(2)基底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5cm砂浆垫层的施工,且其顶面不高于基础底面高程,垫层尺寸比基础设计尺寸大20cm。
现场技术人员对其平面尺寸、高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复核。
基坑开挖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内容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平面轴线位置(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全站仪测量纵、横各2点
2
基底标高(mm)
土质
±50
用水准仪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3
基坑尺寸(mm)
不小于图纸尺寸
用尺量
5.基础钢筋绑扎和支模
(1)基础钢筋加工与绑扎
1)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加工,切断机切断,现场组装成型。
加工好的成品分类存放,挂牌标明钢筋的规格、使用部位。
2)钢筋的加工、焊接及组装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进场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及时进行批量检验,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等级、规格的钢筋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钢筋存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存放在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顶部采用合适的材料覆盖。
对检验合格的钢筋挂牌标识。
加工钢筋时,清除表面油渍、漆污等,钢筋调整平直,无局部弯折。
加工后的钢筋分批堆放,并注明部位及数量。
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
钢筋连接接头不设置在承受应力最大处,同一截面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在受拉区不超过50%。
两钢筋接头相距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焊接接头与钢筋弯起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划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面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在已浇筑好的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4.基础钢筋在现场绑扎成型,垫块使用和设计标号相同的砼块,垫块尺寸符合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
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墩身竖向主筋向下伸入基础,并与基础钢筋连接。
测量组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墩身位置,将墩身的一圈横向箍筋焊接固定在基础上层钢筋,检查位置正确后标出竖向主钢筋准确位置,安装墩身竖向钢筋。
搭设钢管脚手架,将墩身竖向主钢筋上端固定在准确位置,保证钢筋垂直度或斜向角度正确。
绑扎完成后,利用墩身中心纵横十字线和外轮廓线进行复查校核。
为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基础顶、底面钢筋设置直径不小于16mm的竖向加强筋连接,梅花型布置。
5.钢筋绑扎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由相关人员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模板拼装及支立
模板采用钢模板,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模板间通过螺栓连接,保证模板拼缝严密平整,相邻模板之间内镶双面胶以避免漏浆。
模板外设立横、竖向钢管及方木进行固定支撑,横撑间距50cm,竖撑间距100cm,防止在浇筑砼时跑模。
脱模剂采用新机油。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纵横向支撑及模板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浇筑时有专人看模,及时加固模板防止跑模和漏浆。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高程±15mm,偏位:
15mm,相邻两板表面低差:
2mm,模板表面平整:
5mm。
为防止底部漏浆,模板与基底下部间用砂浆封堵严密。
6.混凝土浇筑
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通过砼罐车输送。
坍落度满足配合比要求,砼出场前和进现场后各测一遍坍落度,坍落度符合配合比要求,方可使用。
砼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溜槽送至浇筑面,溜槽下口与现浇面间不高于2m,以防砼离析。
砼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30cm,浇筑上层砼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
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全过程检查模板的严密性,垂直度、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加固,严把工程质量关。
混凝土振捣采用人工振捣,使用插入式50型振捣棒,振捣时移动间距不超过30cm,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出现过振或漏振现象。
当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出气泡,并呈现平坦泛浆为止;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机械故障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要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的时间。
砼浇注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7.试件制作及养护
混凝土入模前,由试验人员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砼试件4组,并标明砼设计强度、结构部位编号、浇筑日期等。
2组在工地实验室进行标准养护,2组在同等条件下养护,同条件试块放置与相同结构层内,随结构进行养护。
8.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并且不小于2.5Mpa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时间依据强度检测确定,拆除时确保不损伤表面及棱角。
模板拆除后,将模板表面灰浆、污垢清理干净,并维修整理,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等待下次使用。
拆除后对现场进行及时清理,模板堆放整齐。
(2)尽量延迟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采取带模包裹、浇水或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进行第二遍压光。
收浆后洒水覆盖养生不少于7天,每天洒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派专人上水养生。
(4)在气温不低于5℃的情况下,采用覆盖、洒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气温小于5℃时,严禁向混凝土面洒水,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采取保温措施进行养护。
9.基础回填
桥台扩大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采用石质风化料等透水性材料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土对称、水平分层进行并采用小型振动平板夯夯实。
每层回填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度大于90%。
10.混凝土缺陷处理
(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2)当混凝土的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构间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采用专门方案进行修补处理。
(3)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规定要求,修补后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4)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11.施工接缝处理
基础的施工接缝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面一般应为水平面,边缘应处理平整
(2)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应凿除,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水冲净、湿润,但不得存有积水。
凿毛应在距混凝土外缘2~3㎝以内进行,并使接缝面露出70%以上新鲜混凝土。
(3)混凝土凿毛时需达到下列强度
水冲凿毛不小于0.5MPa
人工凿毛不小于2.5MPa
机械凿毛不小于10MPa
七、验收标准
模板安装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模板尺寸
基础
±30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15
测量
梁、柱、墩台
±10
4
轴线偏位
基础
15
全站仪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钢筋加工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同排受力钢筋间距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
4
保护层厚度
±10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
钢筋
间距(mm)
同
排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连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10
板
±3
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平面尺寸(mm)
±50
3
轴线位置
25
4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5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50
石质
+50,-200
八、砼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工艺控制
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2)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方法、交工艺、交标准。
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工程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将构成工程的实体。
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
建立材料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所有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分批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保管设专业仓贮保管员,钢材、钢绞线等主材集中库存;所有材料必须挂牌标识,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和物资混杂;严格仓库管理制度,作好材料进出库记录;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对经检验不合格、或已变质、被污染的不合格材料必须限时清理出现场。
3.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4)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网络化”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4.严格工序质量验收
按部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工序质量,填写中间交工证书,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
对存在个别缺陷的工序,限期整改;对质量不合格工序坚决予以返工处理。
5.保证隐蔽工程质量
1)把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关
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工班长在隐蔽验收记录中填写工程的基本情况,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签字,并邀请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和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重要或特殊部位还邀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派员参加,共同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技术负责人方可安排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把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关
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先有施工质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签证,不经签证的工程不得进行隐蔽和下道工序作业。
3)把好隐蔽工程检验关
实行工班自检、工序互检、质检人员专检的三级检查制度,按质计价,不合格工程不计量,坚决返工重做,并按照奖优罚劣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
6.质量通病及采取的措施
(1)常见质量通病
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砼工程蜂窝麻面、跑模、漏浆及错台;砼结构尺寸及外观质量不合要求。
钢筋弯曲不直;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咬边;外观空洞、气泡、蜂窝、麻面、砼分层和表面接缝花纹、表面裂纹。
(2)采取的防治措施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装置,机械拌和,分层捣固密实,严防漏振;使用厂制定型整体钢模,模板拼装牢固和平顺,模板接缝密实。
采用调直机冷拉或人工方法调直;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焊弧不可拉得过大,控制焊条角度和电弧方法;严格控制灌注分层厚度,控制振动时间,振动棒振捣不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九、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机构的设置、专职人员的配备和施工安全监测以及防火、防坠落、救护、警报、治安等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教育
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
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安全警钟常鸣,组织职工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架子工、起重信号工、焊工等工种,必须进行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并经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安全检查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具体措施:
a、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
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并进行整顿的建议。
b、检查类型:
采取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