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415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docx

新高考适应化学模拟及答案

2021年新高考适应化学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宣纸及尼龙的主要成分均为合成纤维

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装缆绳,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磨、耐腐蚀的优点

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的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强树脂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O32-+CO2+H2O=2HCO3-

B.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SO2+H2O+ClO-=SO42-+Cl-+2H+

C.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Cl2+2Fe2+=2Fe3++2Cl-

D.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

Ca2++OH-+HCO3-=CaCO3↓+H2O

3.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

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元素的金属性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强B.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

Y

Z

4.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基态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同周期元素还有两种

B.NH和PO4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NH3和H2O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D.Cu2﹢与CN-生成的配离子[Cu(CN)4]2-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1∶2

5.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和羟基等三种官能团

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与该有机物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大于10种

6.NiS因为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精密测量仪器中可掺杂NiS以抵消仪器的热胀冷缩。

NiS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Ni(OH)S。

将H2S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iSO4溶液中,过滤,制得NiS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A在滴加浓盐酸前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氯化氢

C.装置D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D.装置D连接抽气泵可将装置C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D中进行过滤

7.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说明酸性:

H2SO3>H2CO3

B.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8.H3PO4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常温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溶液和H3PO4溶液按照体积比2∶1混合,混合液的pH<7

B.Na2HPO4溶液中,c(H+)+c(H2PO4-)+c(H3PO4)=c(PO43-)+c(OH-)

C.向0.1mol/L的H3PO4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pH=1时,溶液中大约有7.1%的H3PO4电离

D.在H3P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随着NaOH的加入,溶液的pH增大,当溶液的pH=11时,

c(PO43-)>c(HPO42-)

9.以某冶金工业产生的废渣(含Cr2O3、SiO2及少量的Al2O3)为原料,根据下列流程可制备K2Cr2O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煅烧时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滤渣Ⅱ中主要成分是Al(OH)3

C.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和Na2CO3D.由Na2CrO4转化为K2Cr2O7的过程中需加入KOH

10.中科院研究团队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为Zn+2Fe(CN)63-+4OH-2Fe(CN)64-+Zn(OH)4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M极电极反应式为Fe(CN)63--e-==Fe(CN)64-

B.充电时,N接电池负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右侧贮液器中溶液浓度减小

D.放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负极区电解质溶液增重65g

11.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所选玻璃仪器

A

证明HCN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同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N溶液和0.1mol·L-1Na2CO3溶液的pH

玻璃棒、玻璃片

B

证明Fe2+与Br-的还原性强弱

将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试管、胶头滴管

C

证明Ksp[Mg(OH)2]>Ksp[Cu(OH)2]

向含有少量CuCl2的MgCl2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试管、胶头滴管

D

配制0.1L1mol·L-1的CuSO4溶液

将16g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2.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0H10O2

B.分子中发生sp3杂化的原子共有4个

C.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9个

D.其任一含苯环和羧基的同分异构体至少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3.据文献报道,某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B.是中间产物

C.Ti4+是催化剂

D.属于分解反应

14.如图是一种新型的光化学电源,当光照射N型半导体时,通入O2和H2S即产生稳定的电流

并获得H2O2(H2AQ和AQ是两种有机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中的石墨电极是电池的正极

B.H+通过全氟磺酸膜从甲池进入乙池

C.甲池中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AQ+2H+-2e−=H2AQ

D.总反应为H2S+O2H2O2+S↓

15.常温下,在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溶液、HY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PH水(由水电离出H+浓度的负对数[-lgc(H+)水])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NaX溶液中存在平衡X-+H2OHX+OH-

B.D点时

C.常温下用蒸馏水分别稀释B、D点溶液,pH都增大

D.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约为

三。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

16.(12分)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

,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MnxZn1-xFe2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的锰元素相同,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MnxZn1-xFe2O4相符合。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得滤液的成分为,滤液体积为1m3,“调铁”工序中。

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kg(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把Fe2+氧化为Fe3+;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氨水“调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C,从滤液C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肥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第23号元素钒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为0.009%,在过渡元素中仅次于Fe、Ti、Mn、Zn,排第五位。

(1)基态钒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五种过渡金属元素Fe、Ti、Mn、Zn、V中,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

(3)V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V(En)2]2+ (En是乙二胺的简写)。

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4)V2O5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Na3VO4),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

 

(5)钒能形成多种配合物,钒的两种配合物X、Y的化学式均为V(NH3)3ClSO4,取X、Y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配体难电离出来)。

X

X

Y

Y

试剂

BaCl2溶液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AgNO3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白色沉淀

 

则X的配离子为___________,Y的配体是 __________。

(6)过渡金属可形成许多羰基配合物,即CO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其原因是。

过渡金属配合物常满足“18电子规则”,即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等于18,如[Fe(CO)5]、[Mn(CO)5]-等都满足这个规则。

已知化合物满足18电子规则,其配体“”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

(7)VCl2(熔点1027℃)和VBr2(熔点827℃)均为六方晶胞,结构

如图所示。

设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分别为r-和r+,该晶体的空间利用

率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c、r+和r-的式子表示)。

18.(12分)CO、H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物。

(1)已知:

①CO(g)+2H2(g)=CH3OH(g)△H1=-90.1kJ/mol

欲利用△H1求出反应②CO2(g)+3H2(g)=CH3OH(g)+H2O(g)△H2=akJ/mol的值,则还需要知道一个反应的反应热△H,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0℃时,按投料比向容积为10L、初始压强为0.3MPa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CO,在某催化剂存在下使其发生反应: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此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