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551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编(老孟图文版)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可观测宇宙

2、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如下

 

 

3、太阳系组成: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

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5、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左右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大气的分层:

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

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4、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特别提醒: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特别提醒:

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化学能(地热等);天体引力能(潮汐能)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

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1)震级: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2)烈度:

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2、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从外到内:

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说明地核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者熔融状态。

特别提醒:

①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5-10千米);

②元素在地层中不同:

地壳上层成为硅铝层,下层称硅镁层;地幔含铁镁较多;地核含铁镍较多。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占据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1、地层与化石

(1)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地层(沉积岩层)和化石。

2、岩石根据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存在,例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2)岩浆岩具有点状结构,其中的玄武岩有气孔;

(3)变质岩具有纹理结构,例如大理岩,板岩等。

3、地球演化史

主要地理事件及主要特征

矿产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

植物

 

新生代

第四纪

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系)

第四纪进入大冰期

人类时代

哺乳类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金属矿产、造煤时期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基本形成,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造煤时期

两栖动物时代

 

鱼形动物时代

无脊椎动物时代

蕨类植物时代

 

藻类时代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大片陆地

(晚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

有生命迹象

太古宙

海洋为主,没有宽广陆地

火山活动频繁

铁矿

冥古宙

地球形成初期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2、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溶洞海蚀地貌喀斯特地表地貌

冲积扇沙丘风蚀蘑菇三角洲

3、河流地貌

特别提醒:

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左岸堆积,右岸侵蚀;弯曲的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4、滑坡和泥石流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在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滑坡

(1)定义:

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

2.泥石流

(1)定义:

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

(3)防御措施

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留。

②不要躲在大树上,大树可能被冲倒。

③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切记不要顺沟向下跑。

④发现泥石流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第二节风成地貌

一.风蚀地貌

①风蚀蘑菇②风蚀柱③风蚀壁龛④风蚀残丘⑤风蚀沟槽⑥雅丹地貌

二、风积地貌

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特别提醒:

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夹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风蚀土丘迎风坡陡,背风坡较缓) 

四、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的危害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4)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

(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2)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特别提醒草方格沙障的功能

(1)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2)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1.定义: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1)喀斯特溶蚀地貌

①溶沟②石芽③峰林④孤峰⑤溶斗(喀斯特漏斗)也有的地方称为天坑。

⑥地下溶洞

(2)喀斯特沉积地貌

①钙华:

②石钟乳、石笋、石柱

特别提醒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的溶蚀和沉积过程。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1)溶蚀作用CO2+H2O+CaCO3===Ca(HCO3)2

(2)沉积作用Ca(HCO3)2===CaCO3↓+H2O+CO2↑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1)岩石:

可溶性岩石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

(2)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水文:

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二、海岸地貌

(1)海蚀地貌

①海蚀崖②海蚀平台③海蚀柱

(2)海积地貌: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三、冰川地貌

1.冰川

(1)定义:

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面上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分类——按形态和规模分

分类

特点

分布地区

大陆

冰川

面积大、冰层厚

南极洲和

格陵兰岛

山岳

冰川

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面积较小

中低纬高海拔地区

2.冰川作用:

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冰川地貌:

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1)冰川侵蚀地貌:

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2)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平原等。

4.冰川地貌的分布

(1)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高纬高山地区。

(2)第四纪大冰期,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留下了大量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和峡湾海岸(挪威西海岸)。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组成

2.大气垂直分层(比较重要)

特别提醒: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

(2)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

(1)表现: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

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

3.吸收作用

(1)特点:

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

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

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表现

特别提醒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

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保温过程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表现

3.现象

现象原因分析:

现象1:

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现象2: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现象3: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明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现象4:

深秋或初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逆辐射弱(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现象5:

大棚、入冬放烟防冻----增加大气逆辐射

特别提醒:

①物体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本节中三种辐射波长由短到长的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此在垂直方向上,越远离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层内,地势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

③一天中气温最高时为14点前后,气温最低时为日出前后。

④全球气温变低,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全球气温变高,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

 

第三节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重要,要求画出气流运动方向)

(1)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水平运动: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特别提醒: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气温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底,使山谷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再加上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特别提醒:

①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②高压中心处空气下沉,低压中心处空气上升;

③上升气流对应的天气为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的为晴朗天气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水循环的类型

主要环节

意义

海陆间循环

(又称大循环)

①水汽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通过这样的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⑧植物蒸腾,⑨水汽蒸发,③降水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

①水汽蒸发,⑦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

三、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

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1)洪水灾害:

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

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2.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

(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①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②非工程措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特别提醒:

①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与修建水库),降水和蒸发影响都非常小。

②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改变原地貌形态使地面硬化、改变河道或使河流断流,雨季来临时,下渗减少,地下水补充不足,而地表径流增多,引起排水不畅,引发城市内涝。

③应对城市内涝措施是

(1)增加下渗---透水砖、城市绿地、海绵城市;

(2)修建排水工程等。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

纬度越低,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高,反之越低。

(2)寒暖流: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较低。

(3)季节: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水水平分布规律图海水垂直分布规律图

(2)垂直分布规律:

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③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4.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1)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会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2)由于海水表层水温的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频率显著上升。

(3)海水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4)可利用海水温差能发电。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南北纬30度附近)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3.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2)在盐跃层,随深度增加,盐度发生显著变化。

(3)盐跃层以下,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4)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盐场的条件:

①海滩平坦宽广;②风力强劲;③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三)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温度、盐度、压力。

2.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大。

3.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2)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

二、海水的运动

(一)波浪

1、类型

(1)风浪:

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2)涌浪:

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

涌浪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

2.影响

(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波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二)潮汐

1.潮汐

2.应用

(1)潮汐蕴藏着巨大能量,可建潮汐电站。

(2)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三、洋流(海流)

1.定义:

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

3.意义

(1)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沿岸的气候。

(3)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4)影响航海事业。

(5)影响海洋污染。

特别提醒:

1、四大渔场

2.分类:

特别地方的洋流(密度流):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影响较大的洋流:

①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和北冰洋);

②秘鲁寒流(热带荒漠气候一直影响到赤道附近)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渔场、航海、污染、气候

渔场:

世界大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如图27)

航海:

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

污染:

加快被污染海域海水的净化速度,但把污染范围扩大;

气候: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荒漠的形成有影响)。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种类:

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2.海洋矿产资源

(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2)可燃冰(分布于大洋底部)

(3)滨海砂矿(分布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

3.海洋空间资源

特别提醒:

八月十八钱塘大潮形成原因:

地形——外宽内窄;气候---盛行东南风;大潮-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1.植被的分布和气候的关系

2.影响植被的因素——热量和水分

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的变化——由于纬度增高,热量逐渐减少导致

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的变化——降水减少导致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水热变化、海拔因素

森林植被的分布,降水量必须大于400毫米,降水要较为充足

3.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等,导致_植被减少。

(2)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

(3)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_趋于贫瘠化。

(4)绿色植物的_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森林的作用:

①生态作用:

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为其他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②经济作用:

提供木材、水果、橡胶、茶叶等林产品。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1.土壤:

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形成过程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质

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

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地貌

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4、土壤剖面

土壤层

特点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自我补充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