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4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2.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

下图出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

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空气B.硝酸钾C.氦气D.二氧化碳

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取固体粉末D.

检查气密性

4.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C.三种金属消耗稀

的质量:

D.三种金属与稀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

二、填空题

6.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7.小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药品:

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小江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

为了确定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除Na+、Cl-外,还有______(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小江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8.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所得溶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资料一:

将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当NaOH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资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NaCl溶液均呈中性;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

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二:

溶质全为Na2CO3

(1)你认为猜想三:

溶质为_____

猜想四:

溶质全为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_____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3)现象为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HCl

有气泡产生

(4)猜想_____成立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5)你认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9.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

取一定量混合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多次试验,获得如下实验数据与现象。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1

1:

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

1:

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3

1:

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4

1:

12

无黑色物质

5

1:

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1)实验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_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3)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

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

(4)为检验第4次实验的生成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

四、推断题

10.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计算题

11.向34.2g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质量分数为8%的CuSO4溶液和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绘制了滴加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对应溶液pH  (选填“>”、“=”或“<”)7。

(2)通过计算确定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3)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A正确;

B、燃煤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B不正确;

C、新能源公交车不污染环境,所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所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D正确。

故选B。

2.A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如果②是纯净物,③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或氧化物,但不可能是混合物。

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硝酸钾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错;

C、氦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

A。

3.B

【详解】

A、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C、取固体粉末时,将试管平拿,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到试管底部,慢慢竖起,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检查气密性时,用双手捂住试管,将导管伸入水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4.A

【详解】

A、图中信息不能提供金属与酸的速率,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错误;

B、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表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Mg<Fe<Zn,故B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

Mg>Fe>Zn,故C正确;

D、生成氢气质量越大,反应后形成溶液质量越小,因此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Mg<Fe<Zn,故D法正确。

故选A。

5.D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a、c两种物质的交点为P,表示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ⅹ100%=16.7%,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小,因此,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升温等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且此时,a的溶解度又大于t3℃时,c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故不符合题意;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有固体析出,固体析出量为:

50g-20g=30g,故符合题意

6.

化合反应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将将B图补充完整;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以及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可知,在B图中补充两个氯化氢分子,如图:

(2)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以得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7.稀硫酸(合理即可)NO3-、Ba2+碳酸钠(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实验探究:

②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通过分析可知,清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

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②硫酸和氯化钠不会反应,③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④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⑤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会反应,⑥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废液混合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不会转化成沉淀,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废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NO3-、Ba2+;

处理废液:

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8.Na2CO3、NaHCO3四溶液变红色三

【分析】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部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二: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全为Na2CO3

猜想三: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部分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Na2CO3、NaHCO3

猜想四: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全部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全为NaHCO3

故填:

Na2CO3、NaHCO3。

[实验探究]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HCl,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四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3)现象为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HCl

有气泡产生

(4)猜想三成立

[实验总结]

步骤①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

【点睛】

掌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物质反应时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

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

12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

13时,氧化铜已过量稀硫酸

【详解】

(1)二氧化碳跟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变浑浊,所以实验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2中碳的相对含量是逐渐减少,剩余黑色粉末减少,说明黑色粉末中有剩余的碳,而当木炭粉与氧化铜质量比1:

12时,只有红色固体,说明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当碳的含量继续减少时,不足以将氧化铜全部还原,又剩下了氧化铜的黑色粉末,因此可以看出木炭粉与氧化铜质量比1:

12时,为两者最佳质量比,使反应物全部反应转化,原料利用率最高;

(3)从实验中现象,可以看出在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质量比大于1:

12时,木炭过量,小于1:

12后,氧化铜过量,所以有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质量比1:

13的一组数据即可完成实验,不需要再增加1:

14的实验;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氧化亚铜溶于稀硫酸生成蓝色硫酸铜,结合已有知识,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根据固体是否溶解,溶液是否变蓝,判断有无氧化亚铜的生成。

10.Na2CO3

【分析】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C可能是碱,如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F是碳酸钠,B和C反应生成氯化钠,则B是盐酸,E和F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故E可能是氯化钙,A和B反应生成E,可推出A为氢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F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1)>

(2)1.6g(3)10%

【详解】

(1)a点后加硫酸继续生成沉淀,说明此时依然是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所以对应溶液pH>7。

(2)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钡不能与硫酸反应。

所以沉淀由5.64g变成4.66g是减少了氢氧化铜的质量,所以这个沉淀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

5.64g﹣4.66g=0.98g,

设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解得

=1.6g,

答:

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1.6g;

(3)设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钡元素守恒可得:

,解得

=10%

答:

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