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830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7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docx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

 

XX市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手册

 

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年月

 

一、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制度……………………………………………1

二、地质灾害两案编制制度……………………………………………7

三、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制度……………………………………13

四、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制度……………………………………16

五、隐患点管理制度…………………………………………………18

六、能力建设制度……………………………………………………30

七、XX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管理制度………………42

八、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48

九、避让撤离制度……………………………………………………51

十、地质灾害汛期督导检查制度……………………………………52

十一、XX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工作制度………………57

十二、关于印发XX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9

 

…………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制度

一、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特制定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核查制度。

二、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核查是群测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县为主导、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基础,坚持群众自查与专业调查相结合,每年由县自然资源局会同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

三、汛前排查核查

(一)汛前排查是指在每年汛期前,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类型、规模、特征、威胁范围与对象、稳定性和危害性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为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提供依据。

(二)排查主要内容:

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群众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县(市、区)应充分借助专业单位力量,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对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复核。

排查的重点区域是矿山企业、学校、医院、水库、沿河堤路、重点工程、人口集中区域、依山傍水的建房农户等。

对急需处置的险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组织应急处置。

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一登记造册,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逐一针对性地落实监测、避让、治理等措施,加快整治销号;对暂时不能消除的,必须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100%,并提前逐一落实避让、处置措施。

(三)汛前排查应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编制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报告,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四)每年汛前排查由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防灾责任和措施进行一次全覆盖的集中排查。

在集中排查中,要重点突出七个方面(简称“七查”)的工作:

一是要核查隐患变化情况。

要逐点踏勘地质灾害隐患变形变化状况,并努力发现新的隐患点。

确保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可能存在隐患风险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复核、尤其是学校、医院、旅游景点、村寨、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地段(区域)。

二是要核查防灾责任落实情况。

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登记造册,及时完善“一表两卡”并张贴,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及时更新入库并公告公示。

三是要核查防灾避险预案编制落实情况。

要逐点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有针对性地逐一落实监测、预警、避让、治理等措施,务必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三个100%,并逐点建立核查档案备查。

尤其是针对监测员老化及受威胁群众老弱现象较普遍、避险响应能力较差的“空心村”,要逐一核实登记并建立台账,逐村添措补短,逐户结对帮扶。

四是要核查监测预警网络运行情况。

要逐点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逐一完善警示标识标牌、避险场所。

要加强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及设备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运转有序顺畅。

五是要核查培训演练开展情况。

要及时组建培训宣讲队伍,编制培训宣讲教材、音像挂图,开展分层级、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讲培训及避险演练、确保辖区相关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及受威胁群众、项目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等进行一轮全覆盖的防灾知识培训和防灾避险演练。

每个隐患点至少应开展一次培训和一场演练,要加强与各级团委和林草部门的衔接,尽可能把基层志愿者和护林防火人员纳入培训体系,努力增添防灾力量

六是要核查专职监测员信息动态完善更新情况。

结合机构改革及撒乡并镇人员变动调整情况,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等变更情况的动态掌握,及时更新登记入库确保工作不断档、信息不掉链。

七是要核查其他防灾措施落实情况。

检查汛期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安排是否到位,部门内部防灾机制建设是否健全、运转是否顺畅,检查信息发布传递“最后一公里”是否打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是否健全顺畅,隐患点防灾责任移交告知是否到位,相关责任单位(部门)防灾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等。

(五)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原则上要在4月20日前完成地质灾害防治汛前“七查”专项行动工作,并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地质灾害防治汛前工作总结,作为专项内容进行报告。

各地“七查”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从3月10日起每旬末向市局报送一次工作进度情况。

(六)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在开展“七查”专项行动和调研指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坚持“四不两直”,注重实效。

四、汛中巡查

(一)汛中巡查是指在汛期由各级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地质灾害险情等进行巡回检查。

(二)巡查主要内容:

一是年度防治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二是组织保障和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三是值班值守、监测预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具体防治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四是实地检查辖区内易发区域和重点区段。

重点检查值班、监测、巡查、速报、“两卡”发放等记录和台帐;监测、报警和通讯等设备运行情况;应急处置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场所的安全性、避险标识与警示标牌的齐全性以及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对辖区隐患点、监测报警、应急处置程序等熟悉掌握程度。

(三)汛中巡查在5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实施,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

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组织每月一次定期巡查,达到每一个月市、县两级隐患点全覆盖。

不定期巡查视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等情况适时开展。

(四)每次巡查要有书面记录,并建立巡查工作台帐。

巡查发现的险情应及时报告和处置,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五、汛后核查

(一)汛后核查是指汛期结束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及防治情况进行核查,为下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二)核查主要内容:

一是已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逐点将变化情况逐一记录填表;二是对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开展受灾情况核查和技术调查;三是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和群测群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三)汛后核查工作由县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

(四)凡汛后核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出现异常的,必须重新修改相关基础数据,落实监测、群测群防、防灾预案等各项措施。

重大事项报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或备案。

(五)汛后核查工作在每年的10至11月实施。

在排查核查工作中,如发现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责成责任单位进行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为督促基层防灾工作落实,市局以“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为主,对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各项防灾工作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地质灾害两案编制制度

一、为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市(州)及县(市、区)级自然资源部门需制订本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简称“两案”)。

二、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两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三、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指导乡镇级人民政府编写辖区内隐患点应急预案,填写《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表》并签字报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实现“一点一预案”,并组织监测员、受威胁群众学习。

四、“一点一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的发现时间、位置、灾害类型、灾害规模、威胁对象、撤离路线等基本内容,并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发出者,组织撤离责任人,安置负责人等信息。

五、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两案编制内容格式参考附件1、附件2,乡镇级隐患点预案表参考附件3。

附件1

_____区市县(园区)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二)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二、___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_____年降水情况

(前一年降水情况)

(二)_____年度气候趋势预测

(当年气象趋势预测)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范围。

(各类型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重点防范期。

(二)重要隐患点。

(威胁人数达30人以上的地灾点)

(三)重点防范对象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附件:

1.__区市县(园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图

2.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值班报警电话

3.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人员名单

4.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

重点部门职责

5.__区市县(园区)__年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6.__年__区市县(园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表

7.__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__年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安排表

 

附件2

___区市县(园区)___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原则

(二)适用范围

(三)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及职责

(二)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三)工作机构及职责

(四)应急调查队伍

三、制度保障

(一)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速报时限和速报内容)

(二)预防和预警

1.预防

2.预警

(1)信息收集

(2)预警分级

(3)预警信息发布

(4)预警行动

四、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六、附则

附件:

1._____区市县(园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图

2.___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人员名单

3._____年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表

 

附件3

四川XX市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

地质灾害名称:

编号:

1、位置

2、灾害类型

3、灾害规模

规模:

及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4、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

主要控制因素:

5、危害程度

6、灾害预报

可能发生时间:

活动体规模:

可能造成人员、财产、经济损失:

威胁户人,威胁资产万

7、防灾措施

简易治理措施及落实情况:

监测

措施

组织单位:

责任人:

监测方法:

报警措施:

疏散

措施

组织单位:

责任人:

疏散路线:

老弱病残人员姓名(负责老弱病残应急撤离人员姓名):

8、主管单位

 

主管领导签字(章):

年月日

9、主要责任人

 

签字(章):

 

年月日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制度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由市、县两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同级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汛前统筹专业力量开展分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群众识灾防灾水平和避险能力。

三、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和常规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效果、有总结。

四、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政策,宣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会议、课堂、多媒体、宣传册、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车、知识竞赛等。

五、要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时间节点,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宣传效果。

六、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应每年举行一次以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辖区相关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专职监测员、工程建设单位及项目管理人员等进行一轮全覆盖培训。

专职监测员接受培训考核通过后,由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发放上岗证(样式参考附件)。

受威胁群众由专职监测员以“院坝会”、现场会、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七、在地质灾害排查、核查期间,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

对受隐患点威胁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时,要详细讲解相关内容,让持卡人对相关内容理解透彻。

八、通过宣传培训,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要掌握“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应急处置办法;应知灾害点监测时间和次数)、“四应会”(应会识别地灾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

附件:

监测员上岗证样式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制度

一、为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地质灾害的临灾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是指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进行应急响应和疏散避险的演练,可分为地质灾害综合演练和地质灾害避险演练。

三、地质灾害综合演练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组织,县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受威胁对象都要参与;地质灾害避险演练由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可只由组织者和受威胁对象参与。

四、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每年年初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计划,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检查和督促。

五、地质灾害演练前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汛期技术督导单位应参与方案的编制。

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方案审查、备案。

对由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派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

六、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确保在汛期来临前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开展1次演练,实现“一点一演练,一点一方案”。

县级地灾隐患点演练应在每年4月10日前完成,乡镇级地灾隐患点演练应在每年4月20日前完成。

隐患点管理制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3〕1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对隐患点新增及销号管理工作的有关制度。

一、隐患点新增管理制度

对基层发现上报的新增隐患点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核实并出具核查意见(附件1),同时组织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资质的单位(或汛期地质灾害驻守督导单位)出具地质灾害初步调查书面报告(附件2),附件1、2需报送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完成备案,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对新增隐患点基本信息填报工作。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的确定,并填写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申报表(附件3),完善防灾预案表、防灾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和灾险情发展趋势分析,及时将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预案,实行防灾预案动态管理,对预案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发生变动的,适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及时将变动情况在村、社公告栏进行公示。

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增隐患点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检查。

二、隐患点销号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是指经确认险情已经消除或已无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再纳入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体系(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数据库)的管理行为。

对拟进行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备案登记制度。

(1)对地质灾害险情已经消除或已无威胁对象的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及时组织现场确认,同时在征求当地村委会(居委会、社区、街道)意见的基础上据实填报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登记材料(附件4)并予以销号,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2)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实汇总辖区已进行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按月报送到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3)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对销号隐患点进行信息更新填报录入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已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将相关信息在当地村委会(居委会、社区、街道)进行公告公示,保障群众知情权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1.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现场核实表

2.XXX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初步调查报告

3.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申报表

4.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销号申报表

5.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

6.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表

7.隐患点公示牌、警示牌、撤离路线、应急避难场所牌指示牌样本

 

附件5

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

县市区

隐患点名称

类型

经纬度位置

行政位置

灾害体规模

稳定性评判

威胁对象

防治手段

防灾责任人

监测责任人

监测人

经度

纬度

乡镇

体积(万方)

危险区面积(万m2)

规模分级

现状

趋势

类型

户数

人数

财产(万元)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附件6

隐患点基本信息表

名称

地理位置

四川省县乡(镇)村社

野外

编号

发生

□已发生:

年月日

□潜在:

年月日

坐标

(m)

X:

Y:

海拔

(m)

室内

编号

县级邮编

统一

编号

经度:

E°′″纬度:

N°′″

外形

特征

长度(m)

宽度(m)

厚度(m)

面积(m2)

体积(m3)

坡度(°)

坡向(°)

平面形态

剖面形态

□半圆□矩形□舌形□不规则

□凸形□凹形□直线□阶梯□复合

降雨与变形的关系

近期发生时间

主要特征

造成灾害

变形迹象

组合

□拉张裂缝

□剪切裂缝

□地面隆起

□地面沉降

□剥、坠落

□树木歪斜

□建筑变形

□渗冒浑水

地质

因素

□节理极度发育□结构面走向与坡面平行□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软弱基座

□透水层下伏隔水层□土体/基岩接触□破碎风化层/基岩接触□强/弱风化层界面

地貌因素

□斜坡陡峭□坡脚遭侵蚀□超载堆积

物理

因素

□风化□融冻□胀缩□累进性破坏造成的抗剪强度降低□孔隙水压力高

□洪水冲蚀□水位陡降陡落□地震

人类

因素

□削坡过陡□坡脚开挖□坡后加载□蓄水位降落□植被破坏□爆破振动

□渠塘渗漏□灌溉渗漏

主要诱发

因素

□降雨入渗□地震□风化切割卸荷□河流冲刷坡脚□崩塌堆积物加载

□开挖坡脚□建筑加载□爆破振动□车辆振动□采石取土□井巷采矿□渠塘田水渗漏

稳定性

评估

滑坡发育阶段

□蠕动变形□强烈位移□滑动□暂时稳定后重新复活□基本稳定

目前稳定状况

□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

发展趋势分析

□稳定□基本稳定□潜在不稳定

滑坡造成

的损失或

危害评估

危害对象

□民房□公路行车□市政基础设施□河道

已造成危害

死亡(人)

重伤(人)

毁房(间)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潜在危胁

威胁户数

威胁人口

威胁房屋(间)

威胁资产(万元)

建议搬迁安置:

户人

防治

对策

防治措施

□制定防灾预案群防□汛期临时避让□专业监测□工程治理□生物治理□搬迁安置

监测方法

□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备□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其他:

群测人员

村长

联系电话

示意图

平面图(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的对象的分布)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附件7

隐患点公示牌样本参考

说明:

蓝底白字,80*110cm,杆长250cm,金属材质。

地灾警示牌样本参考

说明:

黄底黑字,50*70cm,杆长200cm,金属材质。

撤离路线牌样本参考

撤离方向

 

说明:

蓝底白字,40*50cm,塑胶材质。

应急避难场所样本参考

说明:

绿底白字,50*100cm,金属材质。

能力建设制度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1〕41号)、《关于转发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电发〔2011〕43号)、《关于切实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川委办发电〔2016〕8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201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和气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19〕34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川自然资规发〔2019〕1号)、《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9.1)等文件精神及技术规范要求等,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管理,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能力建设,充分依靠信息化手段和科技创新防范地质灾害,结合本市实际,在信息报告、自动化监测方面制定相关制度。

一、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

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工作包括地质灾害速报和月报。

(1)地质灾害速报

地质灾害速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程序和途径报告情况。

汛期地质灾害日报由当日值班人员负责向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

1、报送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