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docx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
2、简述大历诗风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共30分)
鲁迅评价《西游记》:
“……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解析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2、宫体诗
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
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3、词“别是一家”
李青照的“词别是一家”的理论,首先从词与音乐的角度,提出词应合律。
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词要分五音、五声、五律等等,以此来区分词与诗,从而使词的音乐属性较之以前得到了提高与完善。
其次从文学角度区分诗与词。
然而我们不难看出:
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维护词的传统风格,旨在说明诗词界限。
词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特殊性能和独特风格。
它极富变化的句式、句法、声律、叶韵等特点,密切配合乐曲之优长,又确非诗之所有,较诗更适宜表达宛转曲折的感情
4、拟话本
拟话本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
它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
5、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应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地区),故名。
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
《战国策》多用譬喻,借动物、植物或社会、历史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
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战国策》的寓言故事大致有三类:
第一,动物寓言。
就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动物的兽性特征含蓄地体现某种政见和哲理。
第二,社会寓言。
就是把社会上的某一类型人物的愚蠢行为用漫画化的手法加以夸张,从而寄寓教育意义。
第三,历史寓言。
就是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附会以虚构的情节,从而寄寓深刻道理。
总之,《战国策》的寓言故事,大多情节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而且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加之语言浅显自然,许多寓言为后世所熟悉
2、简述大历诗风的艺术特点。
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遂露出中唐面目。
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这批诗人的生活由开元盛世转向安史之乱的后的惨痛,因此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的气势。
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理,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作,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三、论述题(共30分)
鲁迅评价《西游记》:
“……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作者自觉继承中国小说自产生以来所走的传奇、志怪的创作传统,在《西游记》的创作中,既用奇笔,又用戏笔,从而形成《西游记》全书既奇幻又诙谐的艺术风格。
(一)《西游记》创造了奇诡变幻而又真实可信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笔下所创造的世界既有经过美化的自然环境,如孙悟空的诞生地花果山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很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地》;有对险山恶水的夸张,如能将“铜脑盖、铁身躯化成水”的火焰山、有“冰山千百尺”的通天河;老鼠精居住的是陷空山无底洞,“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十余里方圆;正中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洞里周围有三百余里,妖精窠穴甚多”。
这些描写虽然是幻想的世界,却又结合老鼠的习性特征,因而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二)《西游记》创造了众多神性、人性、动物性相结合的艺术典型
所谓动物性,就是对作为某一种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行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就是他们的性格,也往往与之相称,如猴子的机灵、老鼠的胆小、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等。
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或成圣,就会具有神奇的武器和神奇的本领,从而获得一种神性。
然后,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等感情和心理赋予他们,从而又使他们具有人性的优点和缺点
(三)“以戏笔寓诸幻笔”的表现艺术和风趣诙谐的语言风格 。
(四)线形的艺术结构
《西游记》的结构可称为线形结构,也就是短篇连缀的结构。
第二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在其香居茶馆里》2、《回春之曲》3、《升官图》4、《人?
6?
1兽?
6?
1鬼》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新文学的建设方面,胡适和周作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简析王蒙《春之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5分)
请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简要描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
第二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在其香居茶馆里》
《在其香居茶馆里》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兵役问题,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
小说通过四川一个小镇回龙镇在兵役问题上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矛盾,揭露了兵役问题上的黑幕。
①国民党基层政权镇联保主任方治国借此(壮丁费)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②有地位、有势力的人家的适龄青年可以不服兵役,如玄吵吵这种家庭一直就没中过签。
2、《回春之曲》
《回春之曲》是田汉的三幕话剧,写于1934年。
30年代,田汉的话剧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而《回春之曲》被公认为是这一时期田汉剧作的代表作,是恢复了“田汉味”的剧。
突破了以往创作的局限,将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了抗日爱国的主题。
在选材上侧重于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的情感生活
3、《升官图》
《升官图》中国话剧作品。
陈白尘的代表作。
1945年10月,陈白尘因屡次发表文章评击时弊,深受国民党当局的嫉恨。
为了避免当局的陷害,他躲进友人的住所,在短短的20多天里,他写出了《升官图》,此外还可指游戏
4、《人兽鬼》
本书中所收入的《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篇小说作品。
其中《上帝的梦》写上帝创造了人,但后来因某些原因而加害于人类,想要人类彻底臣服于他。
但人类意志坚定,宁可饿死也不屈服于上帝,上帝惊诧。
文章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又有虚幻的意味。
《猫》以一只黑猫为线索,用一种近乎描写状物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引人深思的人物,标志着钱钟书的文章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一些的境界,手法更娴熟,描写更精辟。
《灵感》写一名蹩脚作家生前写了大量的枯燥呆板的文章,把其中的人物写得死板呆滞,结果因文章中的人物向阎罗控告而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直落入地府。
其间一个个人物相继控诉,这也是文章很精彩的一部分,最后以一个极尽幽默的方式“判决”了作家,但在投胎时又引发了令人惊奇的事,令人啼笑皆非。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新文学的建设方面,胡适和周作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胡适:
《文学改良诌议》
1.主要内容
第一,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和“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第二,推崇白话小说,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同时也表现出对内容的重视。
第三,宣扬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思想。
2、历史作用
第一,第一次系统提出文学改革的意。
第二,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和第一声呼唤。
第三,对文学革命及新文学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
周作人:
提出人的文学
:
①主要内容:
A、提出了“人的文学”和“非人的文学”的概念,认为“人的文学”是应该提倡的新文学,“非人的文学”是应当抛弃排斥的旧文学;
B、强调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区别,不在于材料方法,而在于创作态度。
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而非人的文学是以违反人性的礼法制度和兽性的遗留为是的文学;
C、人的文学是以一种个人的人间本位主义为本的人道主义的文学。
因而对于人的文学的最后定义,就是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②影响:
A、人的文学的主张,紧紧把握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的根本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色彩;
B、揭示了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人作为文学表现的中心,这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确立了文学革命的方向,使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特色。
2、简析王蒙《春之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王蒙一直主张艺术表现手法要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相适应,认为复杂化了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需要复杂一点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继1979年写出的《布礼》、《夜的眼》之后,他继续尝试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他“故国八千里、风雨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1980年又写出了《春之声》、《海的梦》、《风筝飘带》、《蝴蝶》等一组中、短篇小说,在文坛影响很大。
长期以来单一的传统小说观念和表现手法受到了冲击,小说出现了新写法。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手法的代表作品。
《春之声》是我国比较成功地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它以其实绩,打破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要要素的传统小说创作模式,在当代文学史上,是开先河的作品。
从繁荣文学艺术角度看,它给我们传递了春的信息。
小说成功借鉴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借助人物周围诸如声响、晃动、味道、乐曲等信息刺激,让主人公意识流动,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把那生生不息的、不可扼杀的、浩浩荡荡的生活之流,通过人物心理的旋转得到全景式、对照式的反映。
这种手法的运用,突破了时空界限,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灵奥秘及时代氛围。
岳子峰的自由联想,是由车厢内嘈杂的小天地引发的,可他的心灵世界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块天地:
他在为改革开放带来的转机而高兴时,也牵挂着国家的落后;他在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动时,也忧虑着种种丑陋。
他的所有联想汇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了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毫无羁绊、心灵自由的典型。
这样的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
只有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才会有如此开放的心灵,才会有人的意识的觉醒,才会有自由的思考,才会有如此美好的感受。
这一形象本身,就是对新生活、新时代的准确感应,这个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思想的解放和意识的觉醒。
总之,作者以意识流的放射结构形式,把历史和现实、中国和外国、城市和乡村、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在主人公意识流动中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新时期生活状态的全
三、论述题(共25分)
请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简要描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
新诗定义:
中国新诗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以白话文为基础,结合外来的诗体模式,并对旧体诗有所吸收的诗歌形式.
一、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冰心(五四运动前后)
1915—1916年胡适就开始白话诗的写作,他主张“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这一口
号在当年如雷鸣谷应,云流景行,得到广大进步文化界的热烈反响。
白话诗很快流行开来,出现了形式风格多样化,而统一于白话的“初期白话诗派”。
1.胡适——新诗最早的开拓者。
胡适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著作。
《尝试集》是最早的新诗集。
小诗
开的花还不多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叶
当作花看罢。
鉴赏:
在这个开风气的时代,先驱者的努力,即便不那么成熟,也自有其价值存在。
2。
冰心——爱的哲学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1919年开始发表小说,模仿泰戈尔的《飞鸟集》出版了.《繁星》、《春水》。
(1923),散文集《寄小读者》(1926)等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一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鉴赏: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富余易于空洞,但作者托物寄情,显得生动具体。
二:
自由诗派郭沫若、戴望舒、湖畔四诗人(二十年代)
初期白话诗派尚处于开创阶段,致力于旧诗的否定。
1921年以郭沫若为首的诗人们
以创造、战斗为口号的创造社的成立奠定了现实与浪漫主意的新诗传统。
1.郭沫若——激情的迸发
郭沫若(1882一1978)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此外还著有诗集《星空》(1923)、《瓶》(1925)、《前茅》(1928)等,戏剧代表作有《屈原》、《虎符》等。
新诗集《女神》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第一本新诗集。
代表作:
《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炉中媒》、《晨安》、地球,我的母亲》
《女神之再生》节选
太阳虽还在远方,
太阳虽还在远方,
海水中早听看晨钟在响
丁当!
丁当!
丁当!
鉴赏:
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消风明月,涓涓流泉。
2.戴望舒——雨巷诗人
《雨巷》内容略
鉴赏:
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姑娘在更深的意义上看是诗人的理想。
全诗重在暗示和象征,充满悲剧情调,虽隐蔽、朦胧,但并不神秘。
3.湖畔四诗人——开情诗之先河
(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四人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们在五
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精神的鼓职下组成“湖畔诗社”大胆的歌唱生活和爱情。
山里的小诗
冯雪峰
鸟儿出山去的时候,
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
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
说山里的花已经开了。
鉴赏:
全诗无一情字,却字字皆情。
三.新月诗派(20—30年代)
新诗以口语入诗,且取得显著成绩,是必须肯定的,不过诗终须讲究节奏韵律,怎样
在口语中提炼出诗的语言,似还没有来得及着意探求,以致不免过分直白松散。
针对这种情况,闻一多在1926年发表《诗的格律》一文,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更以自己的创作来印证,得到徐志摩、朱湘、陈梦家诸诗人的应和,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流派,格律诗派,也就是新月诗派。
代表人物:
徐志摩、朱湘、冯至、闻一多
1.徐志摩——飞去的诗人
徐志摩:
1922年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补”,并与闻一多、朱湘等诗人倡导
“格律诗”写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
生前出版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
代表作:
《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再别康桥》内容略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鉴赏:
这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写于1924年作者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写成,是赠别抒情诗中的绝唱。
3、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
代表作:
《也许》、《七子之歌》、《死水》、《一句话》
也许(葬歌)
也许你真的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也许阳光拨了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蝗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就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
鉴赏:
本诗体现了对爱女夭亡的悲伤及对当时社会的愤恨。
4.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1905一1993),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外文系,大学时代开始写诗,
著有《昨日之瞅》(1927年)、《北游及其他》(1929),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
人”。
抗战之后执教西南人。
1941年创作了27首十四行诗,迎来了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十四行集》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冯至对新诗的贡献之一是他的叙事诗创作。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缺乏叙事传统,在这种背景下,冯至的尝试就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追求。
他在20年代创作的几首叙事诗,如《帷幔》、《蚕马》等被朱自清誉为“堪称独步”。
蚕马
当着那天边才染了春霞,/当着那溪旁开遍了红花,/当着我痴情化成了火焰,/我便悄悄地走在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您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您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那么、不必探出窗儿来问我:
“你是谁?
”
在那时,年代真荒远,/路上少行车,水上不见船,一一/在那荒远昏黄的里边,/给了我多少苍凉的伤感,/是一个可怜的少女,/没有母亲,慈父又远离,/临行的口才侯嘱咐她,/“好好地看护着这田园数亩!
”/院中一匹白色的骏马,/慈父眼望着女儿,手指着它,一一/“它会驯良的为你耕作,/它是你忠实的伴侣!
”/女儿不懂得什么是别离,/不知慈父住天涯,还是海际?
/依旧是风风雨雨地,/可是田园呀,一天比一天荒寂!
“父亲呀,你几时才能够归来?
/来日呀,真是汪洋的大海,一一/马,你可能渡我到海的那边,/去寻找父亲的笑脸?
”/她倦倦地望着衰花枯叶,/轻执着骏马的鬣毛,/“如果有一个亲爱的青年,/他必定肯为我走遍天边!
”
她的心内蒙蒙想,/浮尘中浮着将落的夕阳,/不由得有一个含笑的青年,/在她的面前荡漾一一/忽地一声响亮的嘶鸣,/悚悚地将她的痴魂惊醒,/骏马已经投入了平荒的远景,/同时也消逝了。
她面前的幻想!
当着那温温的柳絮成团,/当着那彩色的蝴蝶翩翩,/当着我的心中正燃着火焰,/我便悄悄地走在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安眠,/您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得我的歌声落了泪,/那么不必探出窗儿来问我:
“你是谁?
”
荆刺生遍了她的田园,/烦闷占据了她的日夜,/在她那孤孤单单的窗前,/只有些喳喳的麻雀。
一日又傍着窗儿发呆,/路上远远地起了尘埃一一
(她早已不作这个梦了,/这个梦早巳在她的梦外!
)
现在呀,远远起了尘埃/骏马寻着慈父归来!
/父骑在骏马的背上,/马的嘶鸣变作了和谐的歌唱。
/父吻着女儿的鬓边,/女拂着慈父的征尘;/马却跪在她的身边,止不住汗水淋淋。
父像是宁静的大海,/她正如莹晶的皎月、/月投入海的深怀,/净化了这枯闷了的世界!
?
只是马跪在她的床畔,/整夜地涕泗涟涟,/目光仿佛明灯两盏一一/“姑娘啊,我为你走遍了天边!
”/她拍着马头向它说,/“快快地去到田园工作!
/你不要这样的癫痴,/提防着父亲要杀掉了你。
”/它一些儿鲜草也不咽,/半瓢儿清水也不饮,/不是向着她的面庞长叹,便是昏昏在她的身边睡寝。
鉴赏:
冯至不仅抒情诗写得颇具特色,而且叙事诗也“堪称独步”(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序》。
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叙事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题材皆取自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是因为他早年在北京大学德文系学习,接受了德国的民谣的影响。
其二是所描写的皆为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五四”之后广大青年对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愿望和渴求。
在叙事诗中,诗人一般不作白我感情的直接抒发,而是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过程中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和审美理想。
四、左联诗歌统一战线(三十年代)
何其芳、卞之琳、臧克家、艾青、田间
1.何其芳——从精致的感伤到青春的颂歌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
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却终日流连于散文、和诗歌创作中,著有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并与卞之琳、李文田合著诗集《汉园集》。
1938年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之职。
花环
——放在一个小坟上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你有美丽的使你忧愁的日子,/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2.卞之琳——暗示中的哲理
卞之琳(1910—),江苏海门人。
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第二年开始写诗,
著有诗集《渔目集》(1935)以及《汉园集》(1936,与何其芳、李文田合著),是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的代表诗人之一。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鉴赏:
本诗在意象层面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幻美特征,表达了相对主义观念或人生的互相装饰性。
4.艾青——土地的歌者
艾青(1910—1996),著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学习,
1929年春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32年回国,同年7月因参加左翼美术运动而被捕入狱,
在狱中创作了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抗战初期辗转西北和西南,1941年赴延安。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等。
代表作:
《大堰河——我和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黎明的通知》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鉴赏:
“土地”构成了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其中凝聚着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深的爱,
也凝聚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5.田间——抗战的诗人
代表作:
《给战斗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这
是奴隶!
”
五、抗日诗人统一战线(四十年代)
卢沟桥头一声炮响,中国人民抗日的狂飙爆发了。
而诗人们在民族危亡时刻,一个
个挺身而出,没有了老中青的区别,也没有了派系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