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70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格式版.docx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格式版

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河南省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二〇一四年三月四日

前言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辖3县(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2市(禹州市、长葛市)4区(魏都区、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

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许昌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在许昌境内通过,为许昌的现代化发展增添了后劲。

近年来,许昌市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活动,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日趋完善,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我市积极探索“管理靠队伍、长效靠机制、提升靠技术”的城市管理综合发展之路,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城市管理工作中,2010年4月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立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围绕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的理念,秉承为民服务宗旨,积极转变作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分为网络平台建设、软硬件集成建设、基础部件普查与数据库建设等。

按照国家住建部部颁标准规定建设了8个核心应用子系统,高效整合了公安、规划、国土、园林绿化、邮政、电力、移动、联通等部门的资源,建立了7个数据库,系统于2010年6月1日正式运行。

2011年实施一期拓展工程,开发了私搭乱建管理子系统、城市部件动态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视频案件管理子系统等应用子系统,实现私搭乱建专项管理、移动视频采集等功能,有效遏制了私搭乱建的势头。

2012年实施二期工程,开发了全民城管服务系统、实景三维影像系统、视频资源整合应用平台、采集员动态监控子系统、语音通信集成工程、动力环境监控工程等应用系统,将覆盖范围拓展至环城公路以内和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共计170平方公里范围。

2013年实施二期扩展工程,将对机房内的重要服务器实行双机备份,确保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建设视频监控配套设备,实现对重点部位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控。

(二)项目目的和意义

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和服务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也日益突显,但现有的城市管理水平低下,一些诸如职能交叉、管理粗放、效率低下、部门扯皮等难题较为突出,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运行的需要。

面对日趋繁重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采取技术手段,使全体市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通过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来促进城乡管理的提升。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应用和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化;使用“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

新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是现代城市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与创新。

能够有效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项目的实施

(一)项目的实施部门

项目建设单位为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参与实施的单位分别为深圳市坚地(爱华)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福建省冠林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勘测院、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网新邦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许昌市分公司、中国联通许昌市分公司。

(二)项目的实施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政府科学决策。

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同意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提出了“明确建设思路、科学编制方案、有效整合资源、推进规范管理、创新投资体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要求,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确定为全市城建重点项目之一。

同时市政府成立了许昌市数字城管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顺利启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邀请专家评审。

由市政府主办“许昌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专家评审会”。

邀请省级专家组一行8人经过实地考察,认真评审,原则上通过了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方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报请项目立项。

根据评审意见,市城管局编制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认真审核,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准予立项。

——完成试点确定。

因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项目领导重视,起步早,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我市为河南省第一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地级试点城市。

——实施公开招标。

借鉴外地建设经验,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招标采取了部分分包的模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委托招标代理公司,走城建项目招标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进行了招标。

一是对数字城管系统监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深圳市坚地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标。

二是对《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进行公开招标,福建省冠林电子有限公司中标。

三是对系统建设软硬件集成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四是对系统建设数据普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福州市勘测院中标。

五是与许昌联通公司和许昌移动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订了网络运营商项目合作协议。

——分期建设实施。

2010年完成了许昌市建成区70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先后实施了一期拓展、二期工程、二期拓展等项目,覆盖面积扩展至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共计170平方公里范围。

开发了全民城管服务、私搭乱建等扩展子系统,今年将建成数字城管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三)资金来源与保障

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给予重点保障,将系统拓展建设纳入全市城建重点项目;各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为数字城管问题及时处置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公共参与

——实施部门联动。

市直各部门和所辖区县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市发改部门对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的可研及时进行审核、审批、立项;市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运行资金;市人社部门(市编办)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合人员从快审批、调配;市监察部门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高度整合资源。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市规划部门提供了中心城区基础地形图,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供了最新航拍的正射影像图,市民政部门提供了全市城区电子地图信息和行政区划数据,市住建部门提供市政公用设施、园林设施、地下管网等基础数据档案,市公安部门提供了视频监控资源数据,整合后的基础数据,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中实现了资源共享。

——市民积极参与。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对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每月第一个周日在市区主要广场、居民居住区附近、人流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市民群众提问,接受市民群众投诉,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卡片。

同时,为了提高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协调通讯部门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由主叫付费变被叫付费。

——搭建便民服务平台。

2014年,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了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在建设智慧城管体系中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依托自建的数据库和交换平台,整合了许昌市直各个单位和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业务应用事项等,将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30多项便民服务内容和城市管理问题投诉举报等整合到便民平台,使市民既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脑上网形式查阅各类生活所需信息,方便市民生活出行。

又可以通过便民平台和微信直接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使每位市民都可以成为义务采集员,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的。

——组织数字城管开放日活动。

持续开展数字城管对外开放日活动,每双月实施一次,提前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公示,邀请社会各界实地参观中心,做好讲解接待,让市民群众了解数字城管的案件流程、12319热线的受理内容、处置流程,详细解答市民问题,及时关注和解决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心的服务品牌。

三、项目的效果

(一)项目展现的效益

——社会效益:

城市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被动管理”的问题,建立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新模式有利于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便于群众监督,可以极大地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经济效益:

城市管理新模式有效整合了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将会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优化城市投资和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我市系统建成后,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达到同样管理水平所需的投入,平均每年可节约相关资金千万元。

(二)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了城市居住和生产工作环境

——城市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被动管理”的问题,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

由于近年来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强化基层,管理的许多职能在条上,而责任却集中在块上。

造成了城市管理中一定程度上的被动。

条与块的矛盾日益凸现。

新模式一方面通过创立“监督点”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克服了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运用数字化城市相关技术,建立起统一领导,部门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城市管理新模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再造城市管理流程,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新模式将精确敏捷的城市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全民参与、职能整合、全面协同的原则,与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创新及成熟的数字城市技术运用相结合,实现城市管理革命性的变革。

目前,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6%以上,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9%,结案率为98%,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

真正做到了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

——城市管理新模式将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应用于城市管理全过程,使信息化建设落地。

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实现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支撑整个系统流程再造;支撑系统的内生评价;支撑精确、敏捷管理方式的实现,摆脱过去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与生产和管理很大程度上脱节的怪圈,做到需求引导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带动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使信息化建设落地。

——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做到一清二楚,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新模式对城市部件准确定位并编码,并通过信息采集员全天候不间断巡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种城市部件和事件信息,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某类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处理问题,有效防止因井盖丢失、消防设施残缺、地下空间隐患等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从而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提高区域内群众的安全感。

——城市管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有力推进节约型管理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新模式充分整合许昌的信息化资源和城市管理资源,在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节约、城市部件丢失和损坏的减少,促进了许昌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步伐。

——城市管理新模式可以实现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

信息采集员进入社区网格工作,与居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相当于政府的成百上千个触角伸到了居民中间,了解居民身边的“琐事”,通过信息采集员这个纽带,可以协调一些民生民本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城市管理新模式设置的城市管理特服热线—12319,为实施城市管理搭建互动平台,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大大减少市民群众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的信访量;通过实时将城市管理状况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市民群众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到社会公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更便于群众监督,可以极大地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四、经验与创新点

(一)取得的主要经验

——创新运行模式,高位监督是原则。

成立一个中心,担负指挥、监督两项功能,但功能相对分离,既减少了建设投资,又节约了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

实行“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的运行模式。

成立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办公室,代表市政府行使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监督职能,实行高位监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区(县)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指挥平台二级指挥派遣;市、区(县)、乡(办)三级处理高效的运行模式,确保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

——运用先进技术,遵循标准是基础。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了3G无线通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三维实景图像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首次将三维模拟图像应用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在部颁规定的八大核心应用子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符合许昌实际的领导移动督办、业务短信子系统、数字城管综合门户网站、采集员管理子系统、CA认证子系统、双网交换子系统等8个应用子系统。

在一期拓展项目建设中,我们又结合实际开发了私搭乱建管理子系统、城市部件动态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视频案件管理子系统等4个应用子系统,建设了视频会议子系统、移动视频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采集互视互通子系统等3个软硬件集成项目,使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了闭合、互联、互通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高效整合资源,分步规划是途径。

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

一期工程覆盖许昌市主城区70平方公里范围。

二期工程将覆盖扩展至环城公路以内100平方公里和许昌新区建成道路共计170平方公里;三期工程,覆盖范围将扩展至所辖县(市)中心城区,实现所辖县市区域全覆盖。

(二)项目创新

——科学合并轴心。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是“两个轴心”,一个是监督轴,一个是指挥轴。

我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依照国家部颁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许昌市情,采取了“二合一”的建设模式,即成立一个中心,建设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担负指挥、监督两项功能,将监督轴与指挥轴科学合并,合二为一,但监督和指挥的功能相对分离,相互制约。

——创新运行模式。

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采取“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的模式,既符合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又科学探索,立足许昌实际进行创新。

——引进先进技术。

许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影像、无线通讯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在部颁规定八大核心应用子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符合许昌实际的扩展应用子系统。

一是率先将弧形大屏幕显示系统应用于数字化城市管理。

高标准建设了240寸弧形大屏幕,采用边缘融合无缝影像拼接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清投影、多屏图象处理、多通道显示、快捷信号切换、双机图像融合、全屏/双屏显示等功能,观看系统操作演示视野更加开阔。

二是将3G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讯效率。

三是将三维地图应用于数字化城市管理。

依托1:

1000正射影像数据,高标准制作3D地图数据,将二维、三维部件数据共享,实现了3D实景城市图像和传统2D地图的动态切换。

——高度整合资源。

实行资源共享,有利于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实现政府资源作用发挥最大化,避免财政重复投资。

我市按照有效整合资源、政府投资的信息资源实行免费共享的要求,高度整合了公安、规划、国土资源、园林绿化、电力等基础数据。

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三年多来,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约130万件,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通过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受理群众投诉问题13094件,解决了12611件,解决率达到了96.3%,市民群众对数字工作比较满意。

2010年被省住建厅授予“河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城市”称号,2012年9月,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运行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了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