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40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docx

名人职业规划范本模板

十位名人的职业规划故事

  一、施瓦辛格的职业规划

  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做美国总统。

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

经过思索,他拟定了一系列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行动.某日,当他看到着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

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体魄,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囊括了各种世界级的"健美先生"称号。

  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

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年时间,利用自身优势,刻意打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

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

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影坛,转而从政,成功竞选为美国加州州长。

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美国总统。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科学规划,行动有力,就能成功。

  从这个职业规划案例可以看出:

职业规划制定的越早、步骤越详细,越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这个目标多么艰难、自己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相差多远,只要自己有恒心、有切实可行细致的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完成,就一定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二、方文山的职业规划

  方文山?

周杰伦的最佳拍档!

周杰伦说,"没有方文山,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

方文山的歌词充满画面感,文字剪接宛如电影场景般跳跃,在传统歌词创作的领域中独树一帜.

  方文山如今已经俨然是继林夕之后华语乐坛最优秀的词作人,但从媒体上看,如果不说话,你会把他当做送外卖的,实际上他曾经就是个送外卖的。

  方文山是电子专业毕业,为了圆梦而在台北苦苦打拼。

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送过报纸,做过中介、安装管线工.

  他原来的理想是做一位优秀的电影编剧,进而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但当时台湾地区电影的整体滑坡让他望而却步,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拼命创作歌词。

  方文山当时最喜欢的是电影,只是觉得可以通过写歌词这个渠道,可能能帮助他迂回进入电影圈.方文山在做一名还算称职的管线工之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创作歌词上,直到可以选出100多首,集成词册.

  这时候,方文山开始了他的求职之路。

他翻了半年内所有的CD内页,找最红的歌手和制作人,把集成册子的歌词邮寄给他们,一次寄100份。

为什么要寄这么多份?

方文山是做了计算的,他估计经过前台小姐、企宣、制作人层层碾转,大概只有五六份被目标人物收到。

实际上他估算的太乐观了,这样持续的求职行为持续了一年多,结果都是石沉大海,直到有一天接到吴宗宪的电话,同时吴宗宪还签下了一位会弹钢琴的小伙子,他就是周杰伦。

  被吴宗宪发掘并赏识,方文山进入华语流行音乐界,和周杰伦结成黄金搭档,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真正的成为了"华语乐坛回避不掉的人物"。

  看到以上方文山的成功之路,每个有梦想的人可能都会兴奋不已,好似都找到了可以成功的捷径.实际上成功之路远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所有的途径可以被复制的。

别人能用这条路走通,你则未必。

方文山的求职之路有否可以借鉴的地方呢?

那当然是有的。

  一、路径无法复制,但可以复制精神

  你如果能像方文山一样,在卑微乏味的工作中,喜欢自己,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一年多无果的情况下仍然有拥抱梦想的力量,你即使成不了方文山,也能成方文海。

  二、求职是需要结果的

  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首的歌词集子而是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面仅仅是自我评价,如"将音乐视作生命、团结同事、刻苦耐劳",你觉得他会有机会吗?

仅仅有梦想是永远不够的,关键你为梦想做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结果?

  三、结果是要交换的

  方文山那本歌词集的第一页是这样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这是我去芜存菁后的作品……已经预埋了音乐韵脚,而且充分考虑了流行音乐承转的节奏要求……"求职信是给人看的,不是自我梦呓和陶醉,要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提供他人认可的价值。

  四、有些途径可以更好

  方文山说,进入圈子以后我才知道这个寄歌词的渠道有问题,实际上这个圈子基本上是通过圈内的编曲老师推荐,艺人的同学朋友推荐。

而我比较走运,刚好赶上吴宗宪想组建音乐工作室。

  方文山被吴宗宪相中有它的偶然性。

但如果方文山在作出求职行为之前更好的了解音乐圈的规则、采用词曲的渠道,而不是自我想象的话,一定可以加速求职成功的路径。

求职之前要先尽量接触圈子,尽量的获取信息,尽量的认识人脉。

  三、郭晶晶:

做己所爱,爱己所做

  2008年8月17日,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跳水决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

"跳水皇后"郭晶晶以总分415.35分的高分成功卫冕。

  作为国内现役运动员的代表,郭晶晶是跳水"梦之队"的领军人物,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然而,辉煌的背后是她一步步走过的荆棘之路。

5岁练跳水,15岁首次参加奥运会一无所获,1998年参加世锦赛,仅获女子3米跳板亚军,在之后的几年赛事中,她始终与奥运会冠军宝座失之交臂,其中包括悉尼奥运会3米跳板单人、双人亚军。

巨大的压力,残酷和现实,并没有让她意志消沉、打退堂鼓。

相反,基于对跳水运动的喜爱,她以坚韧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信心,加之更为艰苦的训练坚持着。

2004年,她终于从雅典奥运会拿回2枚金牌。

如今,早可以光荣引退的她,仍在向2008奥运冠军冲刺,本届奥运会上她获得了2枚沉甸甸的金牌,演绎了一出完美的落幕。

  作为一名老运动员,郭晶晶承受着长年伤痛的困扰,在一次次大型比赛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骄人战绩,是什么让她征战赛场多年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业绩?

她成功的背后又有什么经历和特质?

是什么动力在一路支撑着自己?

  郭晶晶说:

"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会愿意付出。

  成功的背后是一路走过的荆棘之路,我们寻找她动力的源泉,可以看到,对跳水的热爱是支持着她战胜种种艰辛、勇往直前的中流砥柱。

  郭晶晶在跳板上的成功,是职业与兴趣结合的最佳体现。

她喜欢跳水这项运动,为了实现那完美一跳而不停的去修正肢体、动作,不断地在重复练习中改进不足,缔造完美。

用她的话说,"正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会愿意付出。

  由此可见,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是职业是否能走向真正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职业的兴趣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不计较得失,更能忍受成功前的寂寞,加快职业生涯发展的步伐.

  四、张艺谋的职业生涯规划

  经过奥运开闭幕式的洗礼,张艺谋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不仅好看,他的职业发展历程也值得同学们借鉴。

  解剖:

张艺谋的发展历程

  "前半生"--从农民到摄影师和演员

  1968年初中毕业后,张艺谋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

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

1984年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崭露头角。

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颇受好评。

  "后半生"--从《红高粱》到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广获赞誉。

正是这部电影,让张艺谋成功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张艺谋成功导演的地位。

  从此,张导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经过一段艺术片的成功后,他又转向了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商业大片的红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最终带他走到了中国电影旗帜的位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又以其独特的大手笔,面向全世界展示了一部绝对中国的完美"大片",也使得张艺谋站上了生涯的巅峰。

  揭秘:

张艺谋导演成功轨迹

  插队劳动的农民-工人-学生-摄影师-演员-导演,一次次巨大的职业跳跃和转型才最终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导演.让我们共同来探析张艺谋导演的职业规划过程。

  o职业准备期

  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年轻时的张艺谋未能上高中就插队当了农民和当工人,很多人像他一样没有选择,但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却不多。

终于,在1978年。

张艺谋以27岁的高龄去学习自己钟爱的摄影,为自己未来的转型进行积累。

  o职业转型期

  重新进入课堂学习后,张艺谋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摄影,虽然他的志向是导演,但他显然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这个时候的他仍在学习,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实践中学习。

  o职业冲刺期

  在《黄土地》获奖后,张艺谋有两个选择:

继续作为一个已经很成功的摄影师或者转型开始做导演。

然而,意料之外,他却做了另外的选择--做一名演员!

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不过也可以说,这实在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做导演,特别是要想成为较有建树的导演的话,当然最好能亲身体验过做演员的感受,才能在拍片的时候和演员们够契合.

  o职业发展期

  《红高粱》成功以后,张艺谋拍了一段时间的文艺片,在全国大众都熟悉了他的名字后,张艺谋敏锐地捕捉到了商业片的市场价值,并与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相契合,他开始转向了商业大片,开始了自己的大片之旅,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尤其是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无形宣传,使得张艺谋导演蜚声海内外,风头无人能及。

  思考:

如何进行自我职业规划?

  张艺谋导演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清晰的职业规划是成功的保障.同学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也有更好的成才条件,应该抓住机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五、比尔o拉福的故事

  背景:

一个美国小伙子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

  中学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专业。

  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而是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

  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

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自己的商贸公司。

20年后,他的公司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

  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o拉福。

  1994年10月,比尔·拉福率团来中国进行商业考察,在北京长城饭店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他的成功应感激他的父亲的指导,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规划。

最终这个生涯设计方案使他功成名就。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成功的简图:

  工科学习→工学学士→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硕士→政府部门工作→锻炼处世能力,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大公司工作→熟悉商务环境→开公司→事业成功

  第一阶段:

工科学习

  选择:

中学时代,比尔o拉福就立志经商。

他的父亲是洛克菲勒集团的一名高级职员,他发现儿子有商业天赋,机敏果断,敢于创新,但经历的磨难太少,没有经验,更缺乏必要的知识。

于是,父子俩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描绘出职业生涯的蓝图.因此升学时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

  评析:

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商品贸易中,工业品占绝对多数,不了解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情况,就很难保证在贸易中得到收益。

工科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能帮助建立一套严谨求实的思维体系。

清楚的推理分析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正是经商所需要的.

  收获:

比尔·拉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四年,除了本专业,还广泛接触了其他课程,如化工、建筑、电子等,这些知识在他后来的商业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阶段:

经济学学习

  选择:

大学毕业后,比尔·拉福没有立即进入商海而是考进芝加哥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课程。

  评析:

在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商业活动来实现的,不了解经济规律,不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很难在商场立足。

  收获:

比尔·拉福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搞清了影响商业活动的众多因素,还认真学习了有关法律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知识。

几年下来,他对会计、财务管理也较为精通,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经商的素质。

  第三阶段:

政府部门工作

  选择:

比尔·拉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

  评析:

经商必须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深知处世规则,善于与人交往,建立诚信合作关系。

这种开拓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在社会工作中才能得到提高。

  收获:

在环境的压迫下比尔·拉福养成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由稚嫩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老成、处世不惊的公务员,并结识了各界人士,建立起一套关系网络,为后来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信息和便利条件。

  第四阶段:

通用公司锻炼

  选择:

五年的政府工作结束之后,比尔·拉福完全具备了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种素质,于是辞职下海,去了通用公司。

  评价:

通过各种学习获得足够的知识,但知识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转化为技能.

  收获:

在国际着名的通用公司进行锻炼,比尔·拉福不仅为实践所学的理论找到了一个强大平台,而且学习到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应该借鉴的地方,除了激情还应该考虑到更多的现实。

  第五阶段:

自创公司

  选择:

大展拳脚两年后,他已熟练掌握了商情与商务技巧,便婉言谢绝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开始了梦寐已求的商人生涯,实现多年前的计划。

  点评:

比尔·拉福的准备工作,几乎考虑到了每个细节.拉福公司的成长速度出奇的快,二十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为2亿美元,而比尔·拉福本人也成为一个奇迹.

  比尔·拉福的生涯设计脉络清晰,步骤合理,充分考虑了个人兴趣、个人素质,并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生涯设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变为现实。

  六、周杰伦:

创业路上没有偶然

  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

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

他的音乐风格灵动,开拓了流行音乐新领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普及率最高的歌手。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司仪如是说.

  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穿过巨星耀眼的光环,我看到一个职业发展优秀的人。

周杰伦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又有什么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上?

  职业培养期:

成绩平平的他,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于台北出生。

爸爸是生物老师,妈妈是美术老师。

从小,周杰伦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敏感,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这一年,周杰伦才4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周杰伦的学习却不尽如人意。

小时候,成绩栏上红颜色比蓝颜色多,数学考试成绩经常在40分左右,只能用"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来安慰自己。

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

高中联考时,周杰伦的功课还是很差,只考了100多分.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竟然考上了。

  在高中能学习音乐,周杰伦幸福无比,他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在这里得到了认同.他的高中同学回忆,那个时候,周杰伦弹钢琴唱歌和打篮球的样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

虽然父母亲在他14岁时离异,但是躲在音乐世界的周杰伦却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他回忆说:

"12岁到16岁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日子,音乐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

  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音乐变奏,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绎,听上去就像流行歌曲。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培养期--学生时代,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

首先是对自己音乐天赋的忠诚和投入。

音乐对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音乐帮助他抵挡父母离异、成绩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见烦恼,让他自信健康成长.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天赋中自由舞蹈,这无疑是一种幸福,这能抵挡住一切成长的动荡.爱因斯坦在这个年纪正幻想与光赛跑,傅聪则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间……

  其次是高中时代选择读音乐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规划。

高中时代是个人重要的职业培养和探索期,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开始有社会意识,如果天赋在自己的小群体里获得认同,就会极大推动未来把这种天赋作用于社会的想法。

如果周杰伦上的是普通高中,也许他的音乐才能只会变成一个差生聊以自慰的"小把戏"。

而音乐班的氛围,让他的这种天赋很顺利地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技能.

  职业适应期:

在当餐厅侍应生的日子,坚持音乐梦想

  由于偏科严重,还屡屡挂科,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

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

这个问题被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千万次地问,当年的周杰伦也面临这个走出校门后进入职业适应期的经典问题.

  如果择业,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但一个普普通通的17岁的孩子,如何成为歌手?

无奈的周杰伦几次碰壁以后,选择了在一个餐厅做侍应生--先生存,再谋发展。

  在餐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厨师做出来的饭菜送给女侍应生,再由女侍应生送给客人.即使是这样,周杰伦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音乐世界,他带着一个随身听,一边工作一边听歌.

  机会终于来了。

老板为了提高餐厅档次,决定在大堂放一部钢琴,但连续尝试了几个琴师都不满意。

周杰伦在空闲的时候偷偷地试了试,他的琴声震惊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板。

老板拍着周杰伦的后背说:

你可以在这两个小时不用干活了。

  可以说,选择先去餐厅打工,是周杰伦的正确选择。

好的职业规划强调先生存再发展:

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期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

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如何度过?

先就业,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关键。

其二,大部分学生毕业的时候,最需要补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适应社会的心态。

这堂心态课程可以在任何工作里面学到,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可以说,毕业后最好的职业规划选择应该是:

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

同时,注意培养进入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来努力。

  试想,如果周杰伦坚持寻找自己喜欢的完美工作:

唱歌。

那么,他的音乐之路能坚持多久?

没有经济支持,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履历,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音乐梦想随之破碎无可修复。

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有这样一些人:

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导演,我拒绝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于是,把自己塞进了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间,动弹不得。

他们忘记了,完美的工作是从不完美处开始的.

  职业发展期:

面对挫折不言败,历经风雨终成功

  在餐厅里打工和弹琴让周杰伦慢慢开始有公众演奏的机会,也慢慢开始积累起自己的听众。

如果没有那个意外出现,他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工作还挺好的。

但是,机遇从不会忘记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

  1997年9月,周杰伦的表妹瞒着他,偷偷给他报名参加了当时台湾着名娱乐主持人吴宗宪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

当时的周杰伦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个朋友来唱,自己用钢琴伴奏。

两个人的演出"惨不忍睹"。

但主持人吴宗宪路过钢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个一直连头也没敢抬的小伙子谱着一曲非常复杂的谱子,而且抄写得工工整整!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音乐很认真的人。

节目结束以后,他问周杰伦:

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

  很多人往往把这一瞬间定义为周杰伦生命的转折点。

因为他的过人天赋加上吴宗宪的慧眼识珠,周杰伦终于成功啦!

笔者不以为然,因为通过短短的几秒钟看乐谱根本无法判断某人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真正让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乐谱的认真程度。

打动吴宗宪的,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认真。

很多时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机会往往只选择那些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作为唱片制作助理,在负责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饭之余,周杰伦在那间7平方米的隔音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半年下来,他写出来的歌倒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

其中包括拒绝《眼泪不哭》的刘德华和《双截棍》的张惠妹。

当然,两年后他们后悔不迭。

  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打击。

他让周杰伦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写的歌曲很烂,当面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这是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击.然而,吴宗宪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惊奇地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吴宗宪都能在办公桌上看到周杰伦的新歌,他彻底被这个沉默木讷的年轻人打动了。

  1992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把周杰伦叫到房间说,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内拿出50首新歌。

我就从里面挑出10首,做成专辑--既然没有人喜欢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

10天之后,周杰伦安安静静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伦一举成名的专辑《JAY》。

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一发而不可收拾。

  周杰伦从此进入他职业的第三个时期:

职业发展期。

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这个阶段的开始往往是由于链接到了业内的第一平台。

周杰伦联系到当时的台湾娱乐界名人吴宗宪;王宝强这个阶段开始拍《士兵突击》;爱因斯坦在这个阶段联系上了科学伯乐奥斯特瓦尔德;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个时期写信联系到了比尔·盖茨;而比尔·盖茨在这个阶段正磕磕巴巴地在IBM的董事会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

0。

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登上行业第一平台的故事。

所以这也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则:

进入行业内的第一平台,并展示自己。

  周杰伦的职业经历说来传奇,其实也普通。

每个人进入职场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领导的批评,不被人认同……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比问题本身更加重要。

没有被上司的讽刺打倒的周杰伦,用更多的努力获得了认同。

胜利者不一定总是赢的人,能够接受打击,能够更加积极对待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

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培养期,餐厅打工的职业适应期和之后的职业发展期,在每个时期,他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在职业培养期,他选择了专注自己的天赋,没有被"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平庸化。

在职业适应期,他明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先养活自己,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期待在最高平台展示的机会。

在职业发展期,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认真、踏实的精神和态度打动公司的同时,也打动了所有的听众。

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只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做。

周杰伦也许有一些你我没有的天赋,但是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偶然.

  七、小沈阳:

个人职业规划

  小沈阳成功原因概述

  1.小沈阳不算是帅,但是对待表演很认真;

  2.小沈阳不算可爱,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很自然不做作;

  3.小沈阳是三角眼,但是眼神里满是对观众的期待;

  4.小沈阳还很青涩,但他对待粉丝却很用心;

  5.小沈阳不是大众化的表演,正因为独树一帜震撼了我们的表情肌;

  6.小沈阳的表演不是我们一贯见到的完美包装过的演出,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过人的演技和勇气。

  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路程,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阶层的人们,包括那些耀眼的明星。

提起明星的职业生涯,我们就2009年最红火的小沈阳说起.小沈阳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执着与努力才使他获得最后的成功,是位名副其实的"职场精神领袖"。

  个人职业规划--需要修炼内功

  让自己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