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16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

新农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担单位

人民政府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皖发〔2006〕5号);

4、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5、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

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7、《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8、《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技术导则》;

9、《XX城镇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基准价格》

10、XX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11、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1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1.4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的特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4、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

5、环境保护和节能;

6、物业管理;

7、项目实施进度;

8、工程招标;

9、拆迁安置方案;

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可观、科学的结论,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1.1.5项目编制单位:

XX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第2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皖发〔2006〕5号),在调查了解乡镇和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为指导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XX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庙乡人民政府经综合考虑,确立了此次项目的建设。

2、XX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庄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富民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教育卫生作为重点;完善村镇规划,优化人居环境;淳化社会风气,维护民主权利;提升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配合“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50个左右。

  此次安徽省新农村示范工程项目确定XX3个示范村,其中草庙乡草庙村是示范工程之一。

发展农村新型社区,改善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现状,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草庙村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开发建设面临许多战略机遇。

XX草庙乡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省、市扶持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机遇,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传统产业的做大做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实力显著提升、后劲不断增强、镇村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务实苦干,新一轮工作布局全面展开,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随着XX各乡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

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XX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于北纬33。

16’~33。

46’,东经117。

37’~118。

10’之间。

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

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104国道横贯部分乡镇。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XX进行新农村建设,应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

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

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草庙乡党委政府在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立足本乡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总体规划与社区详细规划相结合,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草庙村现有房屋破旧,多为平房,质量一般,空闲地多,巷道曲折,宽窄不一,大多不通畅,无统一供水,无排水设施、垃圾收集等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较差,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村内居民点零散分布,房屋多以砖混结构为主。

使原村庄规划在职能性质、发展规模、布局结构、道路系统、景观风貌、绿地系统、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等方面需及时作出调整,以改变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布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3章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1XX概况

XX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于北纬33。

16’~33。

46’,东经117。

37’~118。

10’之间。

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

XX历史悠久,古称虹县、泗州,1912年废州设县。

XX是著名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是彭雪枫、江上青等战斗和献身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发源地。

XX隶属宿州市,辖1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

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人口87.2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劳动力47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

城镇建设

   XX城区规划区面积23平方公里。

建成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

泗城绿化覆盖率14%;大庄、刘圩、草沟等小城镇建设已具农村新型集镇雏形,一个以泗城为中心,以重点集镇为骨干、点线相连,布局合理,功能较齐全的小城镇框架基本形成。

2010年,县城城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

XX交通发达,四出便捷。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03、329省道贯穿全境,全县辐射与环型并举的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全县晴雨通车公路里程1600公里。

毗邻多条高速,东距宁(南京)—宿(迁)徐(州)高速泗洪出口20公里,西距合徐高速宿州出口90公里,泗(县)许(昌)高速已经开工建设、规划中的明(光)睢(宁)高速即将开工建设。

   XX邮政电信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县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网络(ADSL、光纤)覆盖全县。

无线寻呼全国联网,数据通信业务与世界息息相通。

 XX金融体系健全。

   以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可以办理外汇贷、存、汇款,贸易、非贸易结算,外币兑换、外汇票据的承兑贴现、资信调查、咨询业务等,金融机构网点遍及城乡。

XX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功能逐步增强。

二环路即将建成通车、经济开发区已达“六通一平”,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实施,全县城镇化率达25%。

目前,县城城区有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开发区内的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

 XX农副产品丰富。

   XX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山芋、绿豆、红小豆等,常年产小麦4亿斤,玉米2亿斤,薯类10亿公斤,豆类4000万公斤,稻谷1亿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西瓜、蔬菜等,常年产花生9000万公斤,皮棉25万担,蚕丝300吨,是安徽省蚕桑养殖基地,全国棉花大县,优质棉基地。

养殖业主要有牛、猪、羊、鸡、鸭以及鱼、蟹等。

是安徽省养殖“十强县”、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和瘦肉型生猪基地县。

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林木年生长量为65.3万立方米,现年采伐量为55万立方米,是皖北地区重要林业县,省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达标县。

   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2.38亿元,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增长21.3%。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90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4156元,增长11.4%。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113家,增长37.8%;外贸出口额1500万美元,增长57.9%。

  全县拥有大型商贸企业10余家,其中泗州商城、文庙商城、XX高尤建材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30多个,万德福、上海华联、苏果、宁波罗蒙XX专卖店等大中型零售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成交额达13亿元,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亿元。

  近年来,XX大力提升建设质量和档次,初步构筑起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

围绕建设XX组群结构的总体布局,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努力构筑经济发展平台。

按照“融入长三角,谋求大发展,建设新XX,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着力实施东向发展、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和协调发展战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城区改造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多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贯通二环路,打通学士路,改造刘圩路、长沟路、阀南路、人民路、新市街,延伸新区二纵三横主干道,南至新汴河,北至新濉河,东至清水沟,形成“二环三横四纵”城市主干道网,同时着力打造2—3条景观大道。

建设新区广场、文庙广场、市民休闲广场、环城河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场所;实施泗城供水项目,建设新区自来水厂,改造“两水网”(污水、排水)、“三电网”(供电、电视、电信),建设供气管网,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完善泗城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城市。

 

XX府前文化广场全景

3.2草庙镇简介:

 草庙镇地处泗城东郊,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泗城经济开发区相接,南濒新汴河与墩集镇相望,北依奎濉河与黑塔镇为邻。

303省道横穿腹地,距泗洪宁宿徐高速仅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草庙镇下辖17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2.6万人,居住人口2.5万人。

耕地4.4万亩,土地面积6.8万亩。

草庙镇有中学1所,师生1300余人,中心小学1所,下辖10所完全小学,学生1000余人。

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2600元,国民生产总值1.66亿元。

招商引资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招商引资企业2家,年创利润近200万元。

    草庙镇的土地是岗土和潮踪土壤各占半壁江山。

农作物以花生、山芋、无籽西瓜和水稻、优质麦为主。

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500万元。

    草庙镇现有党员831人。

其中:

女党员86人,45岁以下的党员415人;大学学历140人,高中及其以下的625人;在岗职工党员237人,农民党员566人,离退休党员27人。

设党委1个,总支1个,支部40个。

其中行政村支部17个,机关镇直支部18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社区党支部1个。

    草庙镇原属XX墩集公社,1980年设区划社时,由东方红公社、红旗公社合并为草庙区,管辖通海乡、草庙乡、三湾乡、汴光乡四个小乡。

1992年撤区并乡时,成立草庙镇至今,辖原来的通海乡和草庙乡。

相传清朝此处建有一座土结构草顶的三官庙,所以命名草庙,现镇政府院内有一棵150年历史的百马树为证。

    草庙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东部资金与技术向中西部流动的通道。

是XX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和桥头堡。

2006年招商引资额1200万元,招商引资企业4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XX皖东粉业),现总计规模以上企业3家。

种植业以关李的粉丝加工,徐岗的无籽西瓜,治岗、于圩的优质水稻,大史的稻田藕为四大支柱产业,新汴河的网箱养殖和水产养殖业,徐岗和王岗的三元仔猪繁育,关李、大贺的肉鸡、蛋鸡养殖。

加工业以粉丝加工、花生加工和板材加工为主。

    镇党委2006年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确定了2个“双培双带”示范基地,168户双培双带示范户。

成立了无锡和南京两个流动党员联络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2007成立了通海农村社区,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双培双带”示范户进行季度量化考核,对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实行季报督办制度。

    草庙镇2006年获得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乡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县委选派工作先进集体,县委组织部党费收缴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街道文化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3.3地址选择

3.3.1地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a、符合《XX新农村建设规划》。

b、适宜的周围环境,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

c、少投入、早建成。

3.3.2地址选择的具体要求

a、有适宜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b、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

c、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与适宜的形状。

d、有方便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运输、通讯、水源、电源、“三废"处理等。

3.3.3建设地址选定

草庙新村经充分比选、科学论证,新村址选定在303省道北侧、泗找公路西侧。

新泗找公路(规划中)东侧。

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比选,XX草庙新村项目建设地址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有利于建设项目的实施。

3.4建设条件

3.4.1村民思想认识统一,盼望早日建成新设区

XX草庙新村地势较平坦,适于农、林、牧、副、渔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村庄内现状土地利用率低,路网基本已经成型,所有这些都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网系统的形成和村庄改建准备了充分条件。

现有居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强烈的愿望,对改善住房功能、提升居住档次的渴望值比较高,为实施多村合村并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提供了可能。

3.4.2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成熟

项目建设区域内已经实现了“三通一平”(通路、通讯、通电、地面平整);

通路:

道路四通八达;

供电:

草庙镇变电站供电网供电;

通讯:

通讯线路畅通;

地面平整:

项目建设区域地势开阔、平坦。

3.4.3外部运输条件完善

项目建设所需的砖、沙、石子等建筑材料均可采用公路运输解决,且当地运力充足,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

第4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草庙镇将草庙村进行集中改造,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结合草庙镇现状,对草庙街道进行改造和道路拓宽,建设成草庙新村。

XX草庙新村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114400m2(合171亩,具体数字以实际丈量为准);其中安置用地面积40186.75m2(合60.25亩);附属设施用地面积6000m2(合9亩);公用设施用地面积67867.25m2(合101.75亩)。

安置用地部分:

总户数500户,其中A户型300户,B户型150户,C户型50户。

总建筑面积92000m2。

其中多层住宅面积75000m2,公建建筑面积12000m2,服务中心5000m2。

建筑基底总建筑面积23739m2。

建筑密度20.75%,容积率0.81,绿地率32.3%。

社区内道路形成三纵四横。

项目建设分三期建成。

一期23680m2,二期23680m2,三期44640m2。

社区详细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是未来农村社区发展的大方向,社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开发与建设的要求,遵循当地风俗特色,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建筑风格。

通过大社区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及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解决了交通不便、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社会问题,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大社区的建设,估算至少可节约土地50亩,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要加大节约土地的开发力度,使土地保值、增值,服务于社区建设。

此项目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分期分批实施,无污染,且有利于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第5章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

5.1规划设计方案

5.1.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

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5、《安徽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6、《草庙镇城镇总体规划》;

7、《XX草庙新村规划总平面图》

8、草庙村全体村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

5.1.2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通过规划编制手段,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合理、尺度亲切宜人、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社区。

2、节约用地原则。

通过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利用原有村庄用地进行旧村改造等,实现节约用地、紧凑用地、保护耕地、退房还田的目的。

3、整体布局、配套建设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的技术要求,结合旧村现状实际,把新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整体规划,统一布置住宅、公建、绿地、道路和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管线,以保持社区的相对独立性。

4、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考虑社区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近期改造、新建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兼顾不同时期的建设发展要求,做到既符合当前发展实际,又能满足远景发展的需要。

5、传承文脉原则。

结合城中村社区的自然条件,合理继承原有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对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古树名木、标志物等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并充分体现该社区的民俗风情和特色。

5.1.3规划目标

依据有关规划和相关材料,通过利用规划设计的手法,合理组织建筑空间、设置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有机设置建设社区内的道路、绿地、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各个居民点,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使住宅功能、质量、环境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做到既节约投资,又美观大方,确保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实现社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5.1.4社区规划总体布局

本规划从该村村民的传统习惯和生活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空间形态的美观性,以及与周遍优美田园风光的融合性,以人为核心,最大程度地关怀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尊重居民生活习俗,运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创造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道路通畅、配套齐全、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住宅建筑用地规划

住宅建筑用地主要在原村庄基础上进行安排,部分用地性质适当进行了调整。

考虑到村中经济发展条件,新建村民住宅采用多层组团的形式,力求造型丰富、功能合理、布局灵活、经济美观。

住宅建筑总平面采取组团式布局,利用灵活的道路网进行分割,既能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又适合当地居民日常交往的习惯。

规划中注意节约用地,改善环境,统一配套了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实现各类设施的共享。

2、公共建筑用地规划

规划草庙镇城中村社区公共建筑沿外环路布置,主要安排了村委会、中老年室内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在社区道路两侧设置了沿街商业,医疗机构门诊部及其他公共设施。

3、村庄道路系统规划

根据村庄的发展需要,在规划中明确了村内道路的等级和功能,目的是建立完善、通畅、有机的道路体系,促进社区内的土地升值,为社区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规划在社区周边设置环路,围绕规划组团布置道路网,形成通畅、直接、便捷的道路系统,扩大了道路服务范围,提高了道路利用率,同时也使得社区用地地块比较规整,便于村民建设和节约用地,并且能够更好的组织建筑朝向,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便地下工程管线布置。

社区干道以横向交通为主,是社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

中央大道作为一条景观大道,红线宽度定为40米,其余道路按三级进行划分,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为11—15米。

村内次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7—11米,次干道承担着汇集人流和车流的任务,并将汇集的车流和人流输送到主干道上,主干道和次干道一起,共同组成社区的干道网络。

支路是社区内的第三级道路,以人行和自行车通行为主,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7米,主要布置在住宅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

整个道路骨架依照现状路网结构呈自由式布置,减少建设工程量。

规划在社区的适当位置设置儿童活动的沙坑、游乐器械,安装健身器材,周围布置了绿化、硬质铺装和常绿花坛等,供村民休闲、娱乐、游憩和交流,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的档次和品位,促进村民之问的沟通,增强邻里之间的感情。

4、社区绿化系统规划

创造完整开阔的绿地系统,为居民提供安全、优美的户外步行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树木,使社区成为贴近自然的绿色生态居住社区,更好地体现村镇建设的特色,是本次绿化系统规划的主要思路。

在该社区绿化系统规划中,主要设置了公共绿地、庭院绿化、道路绿化等,把社区内的公共绿地和林场等绿化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使整个社区处在绿色包围之中,形成了点、线、面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绿化体系,做到了“区中有园、园中有区”,以增强社区绿化系统的延续性。

规划沿社区内中央大道进行重点绿化,次干道和其它道路都要栽植行道树,重要路口的建筑物要适当后退道路红线,留出绿地和花坛。

行道树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展现地方特色,美化社区面貌。

5、社区景观控制规划

以建设环境优美、景观丰富、特色鲜明的社区形象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对街道、建筑、地形等要素进行平面和空间的处理。

在规划实施中,要突出处理道路、绿化、建筑之间的关系,做到高低错落、色彩丰富、造型简洁、格调淡雅、层次分明、和谐有序等,既保证社区景观的现代气息,又要彰显原村的古朴风貌,确保社区空间布局取得轻盈生动的景观效果。

住宅和公建等建筑单体造型充分考虑了社区景观的要求,力争创造出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有机群体。

利用社区道路绿化、山地绿化等,将社区的绿化系统串连成多层次的连贯的视线通廊,使社区各用地有良好的景观联系。

5.1.5社区基础设施综合规划

1、给水规划

规划社区内供水管网采取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相结合的方式,供水主管道沿主次干道敷设,以提高供水安全。

水源地充分考虑了保护措施,饮用水水质按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