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07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9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docx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

2.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B.春季有凌汛现象

C.流量年际变化大D.全年流量比较稳定

【答案】1.A2.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河流分布在山谷中,山谷等高线地势向高处弯曲,可以判断沿河流东北地势较高,西南地势低,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图中水域为河流的源头,A项正确。

【2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河段海拔低,地势低平,流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含沙量小,故A错误;根据材料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没有结冰期,所以没有凌汛现象,故B错误;该河段上游分布有湖泊,湖泊能够调节径流,故该河段的径流变化小,流量稳定,流量年际变化小,流量季节变化也小,故C错误,D项正确。

下图是1990—2015年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目前,玉米不仅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镰刀弯”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这些地区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的镰刀弯状分布。

2015年11月,《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出台,文中提出了这些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读图可知,我国在1990年到2015年间()

A.玉米播种面积由占水稻的约2/3增加到是水稻的2倍多

B.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幅度最大

C.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

D.2004年后水稻增加的播种面积比小麦的略大

4.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B.政府补贴玉米种植

C.玉米需求趋向多元化D.粮食缺口不断增大

5.农业部指导“镰刀弯”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原因是()

①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②这些地区玉米市场偏小

③玉米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④该地区的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3.C4.C5.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

C正确。

【4题详解】

玉米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饲料,还可以加工成乙醇汽油,近年来需求量增加较快,所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

C正确。

【5题详解】

“镰刀弯”地区中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这些地区或者热量条件不足(纬度高或海拔高导致),或者水分不足,或者土壤不肥沃,导致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

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爱尔兰岛是不列颠群岛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之一,有“绿宝石岛”之称。

岛上河网密布,多湖沼;中部平原面积广,边缘为山地,最高点为西南部的卡朗图厄尔山,海拔1041米;海岸线曲折,岛屿西海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

下图示意爱尔兰岛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岛屿被称为“绿宝石岛”,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多火山活动,盛产绿色宝石B.四面环海,周围海域碧绿

C.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翠绿D.湖泊众多,宛如绿色宝石

7.岛屿西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地形破碎B.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

C.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显著D.石灰岩发育,风化作用强

【答案】6.C7.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欧洲西部。

【6题详解】

该岛地处北纬40度到60度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岛植被茂密翠绿,被称为“绿宝石岛”,C正确。

该岛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少,A错误。

四面环海,周围海域碧绿不能说明岛是绿色的,B错误。

湖泊在岛中的范围有限,D错误。

【7题详解】

岛屿西岸有许多深入内陆

海湾的主要原因是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B对。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A错。

河流落差小,下蚀作用弱,C错。

该岛降水丰富,流水作用强,D错。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

分布于纬度40°—60°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北欧最为典型,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北部、南美的智利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

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mm。

下图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

A.①—春季B.②—秋季

C.③—冬季D.④—夏季

9.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量小B.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

C.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D.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

10.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

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B.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

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D.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答案】8.B9.C10.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题详解】

贺兰山东麓夏季

夏季风迎风一侧,降水多,植被生长好。

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春季升温快,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水分较缺乏,而秋季降温快,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水分相对较多,所以秋季植被覆盖度高于春季。

冬季寒冷干燥,植被覆盖度最低。

所以,B正确。

【9题详解】

①季节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上气温高,植被生长好,植被覆盖度高。

C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可看出,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总体是下降的,说明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下左图示意我国跨省区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城之一。

下右图为徽派建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传统村落保存完整的原因是()

A.三省交界,文化多样B.河流众多,人口稠密

C.地处山区,地形封闭D.森林茂密,便于修缮

12.徽派建筑以木为材,排布密集。

为防止“一家起火,全村遭殃”,建筑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火结构。

上右图中哪种结构是防火灾蔓延的()

A.①高墙B.②窗户

C.③斜屋顶D.④石材墙基

【答案】11.C12.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1题详解】

文化多样、人口稠密与传统村落保存完整没有直接联系,AB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山区,地形封闭,受外界影响小,故传统村落保存完整,C正确。

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很多地区森林茂密,但传统村落很少保留下来,故排除D。

【12题详解】

①高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A正确。

②窗户是为了通风,B错误。

③斜屋顶是因当地降水多,便于排水,C错误。

④石材墙基是因处山区,石材较多,D错误。

2017年6月21日,在海拔4600多米的扎日南木西北角、距离县城30千米处新发现了大量候鸟繁殖栖息,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

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湖()

A.为淡水湖B.东西最长距离可达70km

C.最可能为构造断陷湖D.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输沙量最大

14.最可能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3.C14.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湖位于藏北高原南部的高寒草原地带,该地降水少,河流的补给较少,河流的补给较少,多为内流湖,属于咸水湖,A错误;由图示可知,该湖东西长度大约相差0.5个经度,根据同一纬度上,经度每相差一度距离为111*cosa(a为所在的纬度数),因此该湖东西距离为0.5*111*cos30°,通过大致计算可知,东西最长距离小于80km,B错误;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活跃,因此该湖最可能为地壳运动导致,地壳断裂下陷而成的构造断陷湖,C正确;读图分析可知,甲河的河口地区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水较深,因此在该处泥沙沉积较少,所以也能说明甲河的输沙量较小,D错误。

故选C。

【14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乙处等深线稀疏,说明该处水深较浅,坡度较缓,适合水禽觅食,同时沿岸河流注入,除了带来丰富的泥沙外,也能够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从使得该处浮游生物较多,鱼类资源等水生生物较多,水禽的食物较多,故A正确;图中②、③、④的位置,没有河流注入,缺少营养物质的来源,并且等深线较为密集,说明水深较深,不适合水禽觅食。

故B、C、D项错误。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

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早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②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

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5.C16.C

【解析】

【15题详解】

纳米比亚气候干旱,晴天多,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夜晚西部沿海地区气温较低,利于水汽凝结,故②正确;沙漠地区,无河流,沿岸附近土壤贫瘠,故①错误;沿岸寒流降温,沿海地区近地面空气的水汽遇相对寒冷海面易凝结,从而使空气湿度较大,故③正确;光照充足,蒸发量大,缺乏水分,植物光合作用弱,故④错误。

结合选项,C项正确。

【16题详解】

该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辛巴族人涂抹红土可以抵御烈日暴晒,故①正确;对防止疾病传播作用不大,故②错误;涂抹红土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夜间降温期间保持体温,故③正确;涂抹红土减少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故④正确。

结合选项,C项正确,A、B、D项错误。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

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

如今“渥堆发酵”技术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

“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的温度、偏低的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

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7.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发酵B.传统经验丰富

C.运输时间缩短D.原料优质丰富

18.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9.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原因是()

A.加强企业协作B.共用基础设施

C.提高企业知名度D.利用当地独特环境

【答案】17.C18.A19.D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普洱茶“渥堆发酵”为背景,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材料中信息非常充分,深入挖掘游戏信息是解题关键。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过去由于交通运输不便,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的发酵时间,而现代交通快捷,不能很快的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变化催生了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

故选C

【18题详解】

“渥堆发酵”的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而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

故选A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说明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故选:

D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和燃料。

(2)社会经济条件:

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

21.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答案】20.C21.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为黄河上游支流洮河,位于西北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排除B、D项;图中年均温总体随纬度增加而上升,说明纬度较低,均温反而低,因此主导因素不是纬度,影响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地形地势,选C。

【21题详解】

水电站布局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图中能体现落差大小的只有年均温等值线,等值线越密集,地势落差越大,结合图示和选项,B对。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一般在沿海地区养殖。

甘肃景泰川灌区20世纪90年代被迫弃耕,近年来,当地通过开挖池塘,汇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井拾土造田使大部分弃耕地得以种。

下图示意景泰川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景泰川灌区通过养殖对虾使弃耕地得以复种的基本原理是()

A.挖塘抬土,地下水位降低B.对虾吸收,水体盐度变淡

C.降水增多,盐分淋溶增强D.气温降低,土壤蒸发减弱

23.与我国沿海主产区相比,景泰川产出的对虾品质更高的原因是()

A.水温高B.盐度大C.污染少D.饵料足

【答案】22.A23.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挖塘抬土,在台田上进行农业种植,使得地下水位降低,进而减轻当地土壤盐碱化。

故选项A正确。

【23题详解】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海洋污染较重,景泰川地处西北内陆,人类活动少,污染较小。

故选项C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4.每年冬季临近,北极熊在图示河流入海口附近聚集,最可能的原因是入海口地区()

A.沉积物多,北极熊的食物种类丰富

B.地形平坦,便于北极熊活动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便于体积庞大的北极熊活动

D.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

25.有关迪克森港口附近布局鱼类加工厂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B.位于港口附近,便于水产品运输

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鱼类汇聚D.环境质量高,海产品的品质高

【答案】24.D25.C

【解析】

【24题详解】

北极熊的食物是动物,而不是沉积物,故A项错误;地形不是影响北极熊活动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入海口处纬度高,温度低,故C项错误;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故D项正确。

【25题详解】

迪克森港口位于北冰洋沿岸,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北冰洋地区环境质量高,水温低,鱼类等生物生长缓慢,海产品的品质高;气候严寒,便于海产品的储存,港口附近,便于水产品运输;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可知,迪克森港口沿岸是寒流,没有与暖流在此交汇,故C项符合题意。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

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如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被阻断

27.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答案】26.D27.C

【解析】

【26题详解】

由材料知,青海湖以前与黄河水系相通,水体可以交换,盐分不易积累,所以为淡水湖。

而后来不相通了,青海成为内流湖,河流水只有注入没有河水流出,湖水不能与外交换,盐分积累,逐渐演变为咸水湖,所以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D项正确,A、B、C项错误。

【27题详解】

秋季开始,温度开始逐渐降低,受外界大气温度的影响,表层湖水降温快,深层海水降温慢,从而导致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进行交换,进而促进了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热量的交换,湖水上下扰动加剧,因此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C项正确;秋季,受外部气温的影响,表层水温降温快,底部湖水降温慢,故湖底释放热量较少,表层水体蒸发散热较快,A、D项错误;阳光透射深度对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影响小,不是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下图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

A.流速慢B.含沙量大

C.汛期长D.流域面积小

29.在内格罗河M处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水量巨大,风大浪高

B.人口稀少,劳动力少

C.沼泽广布,河面宽阔

D.雨林地区,环境恶劣

30.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

B.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循环活跃

C.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D.该河流水量丰沛,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

【答案】28.A29.C30.D

【解析】

【28题详解】

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且流经沼泽地带,因而流速慢,但含沙量小,两地汛期相差不大,但内格罗河更长、集水区域更大,流域面积更大,选A。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内格罗河M处位于河流主流流经沼泽的部位,因此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沼泽广布,河面宽阔,选C。

【30题详解】

河流的“健康”是指河流水质好、水量大,河流能按自然规律变化。

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是因为该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流流经沼泽湿度,受到净化流速相对较慢,水质好,河流的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激澄碧,终年不冻。

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

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

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

材料三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答案】

(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有高大山脉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有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有:

湖水的水文特征成因、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

(1)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形成与该湖的补给水源特点、水土水文特征、周边地形、湖水盐度及湖泊本身的特点有关。

(2)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图中湖泊的东岸位于西风带,受西风带影响且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且有山地冰雪融水补给。

(3)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呈波动增大的特点,这与湖泊的补给水源的增多有关。

【详解】

(1)伊塞克湖居于内陆,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这些条件促进了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动”。

(2)联系中亚的有关地理知识可知当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湖泊东岸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被吹送到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同时,湖泊的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

这些条件使得该湖的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要熟悉湖泊所在地区的地理背景,尤其是气候特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戛洒镇位于新平县境西部,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自东北向西南穿境而过。

镇政府驻地戛街,是省道218线的必经之地,距县城72公里。

该镇年平均气温22℃,年均日照1692.7小时,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镇域内地形复杂既有1960米海拔的高寒山区,又有510米的低海拔河谷热坝,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

材料二蜜橙,是一种相果,喜温,不耐寒,生长土壤PH值在5.5-7.0之间为好。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鼓励下,将荒地承包出租,当地果农种植蜜橙,使这里原先的一片荒山逐渐发展为生机盎然的橙园。

目前,戛酒镇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蜜橙生产基地之〦。

蜜橙主要种植在河谷地势较高的滩地上,收获后一部分直接销往市场,其余搬运到山腰存放。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云南省新平县等高线分布图。

(1)从热量条件分析新平县戛酒镇有利于蜜橙生长的原因。

(2)分析戛镇果农将部分蜜橙存放在山腰

主要原因。

(3)目前新平县计划把戛酒镇蜜橙打造成国家级品牌,请你

此献计献策。

【答案】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全年获得热量较多;地处河谷,不易散热,气温较高;夏季该地处于西南风山地背风坡,气温较高;冬季北部有山体阻挡冷空气进入,受冷空气影响较小。

(答对3点即可)

(2)山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