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733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练习目标之一是: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在课上我主要从复习笔算方法到用乘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醒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且要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列式,但在计算的时候却发现很多学生对计算步骤很清楚,但是却对乘法口诀不熟悉,容易出错,而一但有一句口诀出错,答案就会算错,学生的正确率不是很高,有没有必要让学生在早读或是课前背一遍乘法口诀呢?

这是我现在存在的疑问。

口诀的熟练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基础,所以根据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学生要能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笔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就一定要熟练的背出乘法口诀,所以课前背口诀是势在必行的。

 《口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力图数学计算教学体现“算用结合”,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

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从课前引入、新知学习(分气球)到练习设计等设计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以用引算,以算为用。

用分气球、分彩旗的游戏把整堂的内容串起来。

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

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各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让每个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算法说给同桌听,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

课堂节奏相对缓慢,课堂上欠缺高潮。

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

如我在教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

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

我当时没有强调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0”,导致学生在计算中出现0的处理不恰当。

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

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有遗憾,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借鉴。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其中让学生理解“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为什么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算理和算法更显得重要,如何把抽象的算理算法呈现讲解得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理算法进行有机的融合,让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是我这节课所追寻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下面我们来做一组口算题。

要求先读题,再说得数,比比看谁算得最准确。

60÷30   120÷20   160÷80   240÷30     350÷50 

270÷30  150÷30   200÷40   83÷20≈    153÷3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看来大家口算除法掌握得不错!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要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来解决。

你们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信息:

(1)92本连环画

(2)140本故事书

(3)各种书每班30本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三、解决问题,掌握算法

(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1、师: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题,这道题怎样列式?

(板书:

92÷30=)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

2、提出问题:

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

谁能很快算出它的结果?

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生1:

估算

把92看成90,90里面有3个30,所以可以分给3个班。

(师板书:

92≈90  92÷30≈3)

生2:

做除法想乘法,30×3=90 92-90=2,所以92÷30=3……2。

生3:

笔算

师:

对,像这位同学说的,这道题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

笔算除法)

 4、学生尝试计算。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这道题,注意边算边想:

“刚才我们算出来的3个班,这个3是几位数,它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现在开始动笔算吧!

5、反馈学生的作业。

投影展示:

师:

看看这几种做法,你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反馈交流,教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验证:

3应该写在个位上。

6、师生共同完成竖式。

教师提醒并板书横式,学生口答。

7、练习巩固:

数学书第81页做一做。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1、独立探究

师:

看来两位数除以整十数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来点难的。

(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这道题怎样列式?

你会竖式计算吗?

动笔试试看,如果出现困难,也可用老师提供的方格图分一分。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列式情况。

学生的列式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

                 

        

3、交流研讨。

①师:

这个商4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叙述试商的过程。

30×4=120<140   30×5=150>140

②结合课件演示商写在个位的理由。

4、巩固练习:

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应该写在什么位上?

           

5、小结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

    

师:

比较两个竖式中的被除数和商,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师:

为什么被除数是两位数92时,商是一位数,而被除数是三位数140时,商还是一位数?

师:

谁能说说,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前两位不够时,应该怎么办?

四、巩固运用,熟能生巧

1、数学小诊所。

练习十四第2题,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第1题小结:

余数要比除数小。

第2、3题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出示歌谣,全班齐读: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小了商就对。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

首先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借书的情景”(增加了“各种书每班30本”这个条件)这样一个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再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小棒图和方格图。

在教学92÷30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商的位置,借助小棒图的演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140÷30时,运用方格图进行分解。

在讲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为什么不够”时,我以10个方格一组的呈现方式呈现;在讲解“前三位够除”时,我又以1个方格依次呈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真正理解“14个十除以30商不够一个十,140个一除以30够商4个一”懂得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的算理,这样的处理会让抽象的算理变得形象生动。

2、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自己动手初步尝试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积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亲身经历探究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师在整个尝试、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点拨,保证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3、通过对比,形成知识网络。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对比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晓原理。

教学“140÷30”的笔算竖式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将其与笔算竖式“92÷30”进行对比:

比较两个竖式中的被除数和商,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使学生自觉地将关注点放在被除数的前两位“14”与“92”上,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当被除数的前两位“14”比“30”小,“14”个十不能被“30”整除时,应看前三位,用“140”个“1”去除以“30”,所以商仍然是一个一位数,所以商“4”也应该写在个位上。

课末,我还将学生的收获总结成歌谣: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小了商就对。

”新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而老教材的计算法则又过于冗长,相比之下这首歌谣简明易记,学生兴趣盎然。

这样对比分析加深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中的重、难点内容顺利地嵌入到已有的笔算除法的认知结构之中。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今天我代表我们4年级数学教研组参加了学校优质课比赛,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其中教学重点是:

掌握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

在设计时,我先从复习铺垫导入,通过()里最大能填几、找近似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并让学生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创设了王老师周末到书店买书这一情境,请学生提出问题,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的方法,从而列出第一个例题84÷21,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20来试商,并让学生说计算的过程,接着通过三个题目的练习,巩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个题型。

但是在这个例题上花的时间有些过长,导致第二个例题花得时间不够。

第二个例题是196÷39,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

这道题既是第一次出现五入法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上课时感觉到学生练习时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差异较大。

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四道练习,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题“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

后面还设计了试商顺口溜,但教学时没来得及展示。

一、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1、口算能力较差。

对于退位减、乘法口诀、乘法进位不够熟练。

2、除法竖式计算时,试商、调商容易出错。

原因:

调商是对学生估算、计算能力的综合考验,应具备一定的数感。

学生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

    3、很多学生都用初商去和除数的近似数相乘。

4.计算时有些学生只是机械模仿,不是动脑去算,遇到综合练习题时就会错误倍出。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1、本节课我王老师买书引入新课的学习,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整个课堂气氛不怎么活跃,学生反应迟钝。

   2、对于练习题的做法处理不当,学生题量太大,只有10几个学生在老师评讲前完成了练习。

3、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不周,照顾不到,学生练习时浪费了很多时间,使得本节课时间紧,教学超时,练习匆忙,形式单一。

4.过分强调算理,想让每个学生明白算理,说算理,在这上面耽搁了太多时间。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口算练习力度。

   2、多说、多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计算的过程来,多练习培养数感,掌握方法。

   4、练习时采取多种形式。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初始内用,难度并不大,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只是一谓地通过练习,强化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是可以的,但是往往就是有许多学生在笔算的过程中出现以前的法则中所描述的错误,特别是商的定位题。

问题是教材中没有文字计算法则,教学中要不要归纳?

个人想法,要让学生研究讨论出自己在计算中的想法,在学生计算讨论的基础之上总结出的方法,加以归纳,不至于学生的计算方法总是停留于口算的基础之上,不利于后面数目除法的继续学习,毕竟口算与笔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些学生会出现得结果容易,但是竖式就是常写错的现象,就是对方法的归纳模糊造成的。

经常借助口算结果来确定商的位置,有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方法上的总结与提升,学生难以掌握笔算方法,无法进行后续学习。

因为我们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认知偏差的学生有法可依,能够会算这一类除法题。

当然,只是简单地背计算法则是不合章法的,但是教学中可以在把计算法则隐含于学生的算理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

“除数是两位数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商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被除数是三位数该怎么办?

”“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时,怎么办?

商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这一系列学习环节都以计算法则为主引,让学生学后得法,提升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好基础。

总之,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中不提倡出现计算法则,但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无法而教,而应始终把法则隐含于整个计算过程之中,把无形之法植入学生的思维之中。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还是围绕试商方法展开的,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24、25、26,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

在教学中,我先从简单的复习着手,再引出关于座位的实际问题,引出除法算式140÷26。

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试商方法解决,但学生一般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把26看作30来试商,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乘法“255×=125”想商。

于是只能由老师来引出把除数看成25来试商,通过比较两种试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试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在教学时,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商,都应给予肯定。

在交流不同算法时,我也发现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巧妙之处:

如有的学生是利用余数调商,马上就能确定商几,整个过程中既有一般方法也有灵活处理。

不过在课堂讨论时,很多学生还是觉得利用一般方法做比较方便,部分学生会采用今天的折中方法,在小结中,我也表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你认为怎么简便就怎样计算。

除法的试商在学生形成一定计算技能后,慢慢地会磨合成传统的试商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关于这类的教学,我觉得师可以在课堂上花少量的时间介绍这种方法,但不必让学生个个都这么做,只要让他们了解这种方法即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好多知识点,其实只要学生能理解就可以,因为现实中操作起来可能会有差别。

就像烙问题,事实上采用交叉烙饼法省时只是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去看待的,实际耗时可能超过我们传统的烙饼方法。

原因有:

一翻饼的操作过程本身需要时间,二是饼凉了以后再烙与趁热烙所需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其次,在生活中当真的需要烙很多饼时,也会考虑锅的大小以及锅的数量。

因此像这种数学习题,在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不用特意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也不用过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现实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让学生在解决一道习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思维的培养,数学的教学是思维的演义,做好这个思维的演义者,让学生更好的构建思维模型。

笔算除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能正确把商写在正确的数位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清晰,有待于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渗透算理。

2、对新教材的领会不到位,在课开始先复习旧知,没有创设丰富的情景,给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

如果把旧知融入到情景中,效果会更好。

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正的地方。

  

3、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习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习,即又费力。

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

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费时间,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4、由于过度紧张本节课开头出现了一点失误,再者本节课的版书很不理想,一是不完整,二是不整洁,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些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后要时刻注意的地方。

5、学生的思维度还有待于加强。

在一节课中,教师不能过多的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经历思维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尝到成功的喜悦。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练习课教学反思

[2010-4-716:

17:

00|By:

方东平]

 

5

推荐

在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中,试商是比较难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而且还易错。

但是,这是这部分知识非常关键,同时它也是学好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讲此部分知识时,我根据教材的安排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试商方法,然后适当的教给学生一些灵活的试商方法,以便学生能快速学会、学好。

试商时应该让学生有调商的意识。

学生刚开始接触时计算速度往往比较慢,原因就是试商、调商的规律还没有掌握。

所以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法则和基本的试商方法后,可以结合题目中数字特点,教一些灵活方法。

当除数接近整十数时,通常用首位试商法,即“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给学生四舍商易大,初商可减“1”及五入商易小,初商可加“1”的规律。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时,也可以看成几十五直接口算。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略大于除数时,就在后一位商五,如198÷38。

可简记作“够半商5”。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而第二位的差数不超过首位时,通常可以商“9”,如340÷36、800÷87等。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而第二位的差数超过首位时,通常可以商“8”,如120÷16、253÷28等。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试商调商的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慢慢体会如何正确应用,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在学习本课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计算技能的基础仍不够扎实,大部分学生计算速度较慢,在平时的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造成错误的原因应是对算理算法理解不透,常规训练仍欠扎实。

对于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策略方面学生多数仍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通常都是照套法则用笔算解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渗透一种优化的思想,太少训练学生根据实际选用适当的策略解题的习惯。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个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分两部分呈现,第一部分是商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

这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结合实际教材内容顺序,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教材内容先是商变化规律,然后是商不变规律,在教学中,商变化的规律是个难点,学生不容易发现与表述,所以我有意放慢速度,让孩子们吸收、掌握好后才进行的商不变规律的研究。

2.以游戏形式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商不变规律,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猴子分桃”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

猴王说:

“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

”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不行,每只猴太少了!

”“那就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

”小猴子喊道:

“还是少,还是少。

”“还少呀?

那就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吧。

”小猴子得寸进尺,试探地说:

“大王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

”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

“那好吧,给你80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0只小猴子,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3.结合生活中实例,探究商不变规律。

为了探究商不变规律,我通过“猴子分桃”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桃子个数乘几,猴子只数也乘几(0除外),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个数不变”。

学生自然结合除法算式,得出结论:

被除数乘几。

除数也乘几(0除外),商不变。

接着,我让学生反过来看,即桃子个数除以几,猴子只数也除以几(0除外),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个数不变。

于是,另外类似的一个结论“被除数除以几。

除数也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学生也得出来了。

4.以教师位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活力课堂”。

我采取书上的例题中的除法算式,探究、揭示商变化规律。

抓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这一主干线,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迁移前面(商不变规律)方法主动去观察,并口述规律,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时间安排的不太科学。

商不变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只花不到半节课的时间让全班学生弄懂是不现实的,在学生对商不变规律还是似懂非懂的前提下,就让学生探究商变化规律太过勉强,学生自然而然“囫囵吞枣”,无法当堂消化。

如果分两节课教学,第一节探究商不变规律,第二节课探究上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

2.没有完全放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尽管只有少数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汇报,但还是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只要稍微点拨,真得大胆放开手脚,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畅游。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在教学中,教师教的应该主要是学习方法。

总之,一节课下来,留给我很多值得继续保持的方面,也留给我一些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扬长避短,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分两部分呈现,第一部分是商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能运用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发现商随着被除数或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的变化规律。

2.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