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21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docx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版

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4分,计20分)

1、电影艺术2、影像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30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

(计10分)

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分,计40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

联系中国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孤儿救祖记》2、长城公司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5、《神女》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10、希区柯克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试题

中外电影史试题

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张石川2、郑正秋3、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4、“新兴电影运动”5、“孤岛电影”6、费穆

7、三突出8、“电影和戏剧离婚”9、香港新浪潮

10、德国表现主义11、法国印象主义12、柴伐蒂尼

13、希区柯克14、黑泽明15、阿巴斯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电影史的分期及其原则。

2、昆仑影业公司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3、“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5、比较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和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解释名词或术语(每题5分,计20分)

1、“第七艺术”2、类型片

3、镜头内部蒙太奇4、声画对位

二、辨析论述题:

首先判断其正确与否,然后阐述理由及自己的见解(计10分)

“电影画面亦称电影镜头,由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成的若干画格组成,一般以一种景别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片断,不论长短,统称为一个画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计20分)

1、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同和异。

2、影戏美学与意象美学的差异。

四、论述题(计50分)

1、结合电影电视现象,论述影视剪辑技术、蒙太奇技巧所以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根源(20分)

2、近期有的论著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数字影像导致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被“真实”统治的“王国”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根基已然为此崩坏。

结合影视现象,论述数字技术与影像真实性与影视的真实美学、巴赞的电影美学的关系。

(30)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片分析

一、评析《卧虎藏龙》的人物造型。

(15分)

二、读王家卫影片的主题。

(20分,此题要求就王家卫作品展开分析都市的母题。

有《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堕落天使》、《春光乍泄》和《花样年华》)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同和异。

2、影戏美学与意象美学的差异。

3、?

四、论述题(45分,第1题20分,第2题25分)

1、结合电影电视现象,论述影视剪接技术蒙太奇技巧是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根源。

2、近期有论著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降落,数字影像导致巴赞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被“真实”论证了它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根基已因为此崩溃。

结合影视现象论述数字技术与影像的真实性,与影视的真实美学、巴赞电影学的关系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电视制作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景深2、电视制作的要素3、相加混色法

4、三基色5、景别6、三角照明原则

7、脱机编辑8、录像带上的磁迹

9、声画对位10、淡变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声音通过艺术处理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2、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拍摄时有什么区别?

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有什么区别?

4、蒙太奇包括哪三层意思?

5、什么是人眼的视觉惰性?

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为多少?

6、广角镜头与窄角镜头有哪些特征?

7、如何通过调白平衡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红?

8、主光,逆光和副光在电视照明中的功能是什么?

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艺术作用?

2、综述非线性编辑的特征。

3、在拍摄时你应如何掌握轴线规律?

 

2003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试题

影视理论试题

一、辨析并论述下列各题。

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与见解。

(每题15分)

1、“电影是片断的世界”

2、“在电影里,能指和所指几乎是一致的,:

电影的符号是下一个短路的符号。

二、回答下列各题(每题20分,计60分)

1、电影、电视艺术和舞台艺术的同与异?

2、电影时间与电影空间及其关系?

3、电影电视语言是“某种意义上的语言”、又只是“特定意义上的”语言?

四、结合电影或电视现象论述下列各题(每题30分,计60分

1、当代世界电影中主流电影的美学趋向及其必然性根据与基础。

2、前一时期有文章介绍,西方已有不排斥“虚构”的“纪录”电影。

所以要“虚构”,就在于“虚构有时比真实更真实”,“纪录片表现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信以为真,可是最容易被人相信的东西也最会骗人,故事片长期以来被定义为“虚构的影片”,事实上就连那些声称“本片纯属虚构”的故事片讲述的事情也未必虚假”。

结合实际论述你自己对“纪录片”及真真实性观念的认识。

2003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

影片分析试题

一、简荅题(共20分)

1、电影评论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写作类型?

5分

2、请列举出传统的或现代的电影批评方法各三种以上。

5分

3、什么叫场面调度?

场面高度批评方法分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二、简析题(共30分)

1、试分析基耶洛夫斯基是怎样在<<蓝色>>中运用蓝色基调及一系列蓝色道具来阐发其作品意义的?

2、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有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大全景长镜头,表现在一片橄榄树丛中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追逐,而在最后,显然已经追上了女主角的他,则返身奔跑了回来。

结合全片,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

三、影片分析

《和你在一起》、《美丽的大脚》、《寻枪》

要求:

1、请在上列影片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2、请自列文章标题,无题者扣分。

3、文从己出,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完整。

4、字数2500—3000字左右。

2004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20分,100字)

1、谢晋2、黑泽明3、大卫―林奇

4、让―雷若阿5、特吕弗

二、简答题(40分,100-150字)

1、爱森斯坦的蒙太奇2、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

3、奥逊―威尔斯

4、什么叫蒙太奇?

5、第五代和第六代

三、论述题(40分,详细,展开,不少于400字)

1、谈谈对谢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认识。

要求:

结合《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

摇篮》、《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和《最后的贵族》对人物分析。

2、主旋律影片的艺术特点。

要求:

80年代末,革命历史题材表达国家声音,结合《开国大典》、《孔繁森》和《焦裕禄》谈一谈。

四、评论题(50分,不少于800字)

1、从第五代陈凯歌、张艺谋的《黄土地》、《红高梁》《芙蓉镇》、《鸦片战争》、《霸王别姬》《洗澡》和《美丽的新世界》中任选一部

2004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上镜头性2、蒙太奇学派3、场面调度

4、类型片5、声画对位精神分析电影批评

6、电视连续剧电视综艺节目9、电视直播

10、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二、简述(30分,每题6分)

1、爱因汉姆电影理论的基本要点。

2、苏联蒙太奇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3、巴赞纪实主义电影理论的要点。

4、什么叫“透明性剪辑”。

5、什么叫电视频道专业化。

三、判断(40分,判断正误2分,说明理由6分)

1、电影就是用视听手段讲故事。

2、“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批评无视观众感受,是一种机械的电影理论。

3、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是完全对立的电影样式。

4、电视与电影的美学特征完全一致。

5、电视是大众娱乐,是一种产业形式,不是艺术。

四、论述(50分,每题25分)

1、结合具体影片论述“影戏美学”的特征与局限?

2、结合自己切身感受,在全球化形势日益明显前提下,如何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这句话?

2005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北方的纳努克》2、石挥3、《神女》

4、特吕弗5、黄建新6、让---雷诺阿

7、台湾新电影运动8、左翼电影9、《武训传》

10、三突出11、《偷自行车的人》

二、简答(每题10分,任选4题)

1、简述“十七年电影”的主要样式,是否还有其它样式?

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

2、简述19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至少三位)?

3、简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至少2名)?

4、简述陈凯歌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

5、简述“文华”公司及其代表作(至少2部)?

6、简述“新时期”论述“长镜头”和“纪实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至少2名)?

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30分,要求300字以上)

1、根据亲身体会谈谈你对“谢晋电影模式”的看法?

2、评郑洞天“仅仅七年”一段话?

(引用:

梵高的耳朵:

“电影作为艺术家表现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媒介从仅仅作为政治宣传工具中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P249第二段中间)关于这段话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

四、影评(字数800以上,任选一部,满分50分)《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暖》、《手机》、《谁说我不在乎》、《美丽的大脚》、《后天》、《2046》。

 

2006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试题

电影理论部分

一、填空(20分,每题2分)

1、<影戏话本创作>的作者是_______;

2、<电影的锣鼓>的作者是______;

3、<谈电影剧本写作的几个问题>的作者是______;

4、<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作者是_______;

5、<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作者是_______;

6、<电影:

一次心理学的研究>的作者是_______;

7、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写的关于电影史的理论著作是_______;

8、摄影机自来水笔是______在1948年提出的;

9、作者论是导演______在<电影手册>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的;

10、<电影是什么?

>的作者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

(30分,每题5分)

1、库里肖夫效应2、三突出3、摄影机眼睛

4、类型电影5、场面调度6、上镜头性

三、简述:

(40分,每题10分)

1、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2、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3、作者论电影批评

4、文化研究批评

四、问答:

(60分,每题30分)

1、简述新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情况?

2、如何看待华语电影的内涵?

你对近来华语电影的发展有何看法?

06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试题

中外电影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30分,每题3分)

1、希区柯克2、<十字街头>3、<公民凯恩>

4、<罗生门>5、弗拉哈迪6、库里肖夫效应

7、明星公司8、开麦拉是支自来水笔

9、电影的锣鼓

二、简述:

(30分,每题6分)

1-为什么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2-简述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特点?

3-简述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美学风格?

4-简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

5-"营业主义加点良心"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三、辨析题:

(40分,每题8分)

1、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政治说教和解释,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2、法国导演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3、巴赞主张电影和现实的关系的"渐近线"理论,是机械主义的反映观念;

4、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由于作品长期不能公映,因此在世界电影史上,被称为"地下电影"、

5、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

四、分析题:

1、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中国传统电影中的精华?

2、试结合具体影片分析谢晋模式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和地位

06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试题

中外影视史

一、名词解释

1、格里菲斯2、劳工之爱情3、杂耍蒙太奇

4、场面调度5、西部片6、新德国电影

7、脱口秀8、电视频道专业化

二、简答题

1、昆仑影业公司电影作品的代表作及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

2、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电影观念是什么

3、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和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

4、电视情景喜剧在制作手段上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三、判断题

1、中国20年代末的商业电影浪潮出产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神怪武侠片,毫无审美价值可言,在电影史上完全没有地位

2、《神女》、《马路天使》等中国左翼电影是世界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先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作者电影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而商业电影强调大众性,因而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电影样式

4、按照电视剧类型划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属于历史剧

5、目前电视中经常出现的现场直播的形式,早在50年代末就出现了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导演和电影作品,谈谈你对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

2、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拔活动时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电视节目之一,结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谈谈你对“超级女声”节目的评价和看法。

 

06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试题

影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电音的综合性2、蒙太奇3、伦理片

4、导演剧本5、悬念6、重场戏

二、填空题

1、写出物种有代表性的现代派电影(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2、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的精神》一书中,将电影艺术的三个表现元素定位

3、电视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

三、简答题

1、何为“审美文虎”

2、说说电视剧与电影之不同的审美特征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理解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声画于一体的有意味的形式”

 

2007上海大学电影学

电影理论

(一)填空(2*10=20分)

1、《电影:

一次心理学的研究》的作者是---

2、《谢晋电影十思》的作者----

3、劳拉穆维尔写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代表论著是----

4、陈鲤庭30年代写过的有关电影创作的论著是-----

5、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二)名词解释

1、电影的锣鼓2、电影眼睛派3、谢晋模式

(三)简答(6选4)

1、爱因汉姆电影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2、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点

3、真实电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点

4、电影文化批评的内涵和特点

(四)论述

1、论述新时期倡导“影戏离婚”的前提背景以及“影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论述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进程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

 

2007上海大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

1、《公民凯恩》2、《小城之春》

3、太阳族电影4、新电影运动5、收视率

6、电视电影7、电视真人秀8、吊床效应

9、库里肖夫效应10、印象派电影

二、简答

1、文化公司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3、香港新浪潮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4、电视“戏说剧”的代表作品及美学特征

5、电视情景喜剧制作和播出上的特点

三、辨析

1、明星公司代表人物张石川主张“营业上加一点良心”,而郑正秋主张“唯兴趣是尚”。

2、电视连续剧《亮剑》属历史剧。

3、现代电影一个突出特征是“淡化情节”,因此现代电影应当注重人物心理描写,情节冲突都应该淡化。

4、收视率越高说明观众越喜欢看这个节目,所以收视率是节目艺术质量的最终标准。

四、问答(2*25’前两个任选其一)

1、结合实例谈你对贾樟柯电影的看法。

2、结合实例谈对冯小刚电影的看法。

3、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生,继而上海台推出加油,好男儿,中央台推出梦想中国,结合当代综艺节目的特征和当代文化走向谈对选秀节目的看法和认识。

2007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影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7*5’)

1、矛盾2、场面3、视像性

4、导演中心制5、传记片6、艺术电影

7、现代电影

二、填空

1、新浪潮的杂志___,代表学者_,两个代表导演_.

2、电影符号学的特点_______________(8*2')

3、五种现代批评方法

三、简答(3*20')

1、怎样理解电视文化、教育、娱乐的互渗

2、怎样理解影视艺术的基础是“声像感知”

3、怎样理解当代影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四、论述(30')

怎样理解尊重观众与主动诱导。

2008年上海大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和术语解释

1、神女2、四百下3、新好莱坞4、杂耍蒙太奇

5、阿尔莫多瓦6、国片复兴运动7、黑色电影

8、大岛渚9、大制片厂制度10、法斯宾德

二、简答(5*6)

1、法国魔术师梅里爱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贡献

2、西部片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美学特征

3、王家卫电影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4、为什么说《广岛之恋》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5、请写出“韩国电影教父”的名字,并至少写列出他的三部代表作

三、辨析正误(判断2分,陈述理由6分8*5)

1、电影的发明是一场接力赛,并非出于一人之手。

2、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发明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

3、费穆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

4、侯孝贤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5、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思想催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四、分析题(25*2)

1、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李安导演的看法。

2、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国产商业大片的看法。

论述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进程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

2008年上海大学电影学

电影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选做5题,每题4分)

1、拉康模式2、谢晋模式

3、开麦拉是一支笔

二、简答

1、符号学理论2、精神分析电影理论

3、意识形态电影理论4、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三、论述

1、谈谈对国产大片现象的看法

2、作为电影工作者,你对我国的电影教育有什么建议。

3、谈谈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合作。

2008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影视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影视艺术的运动性2、喜剧片3、符码

4、法国“新浪潮”电影5、格式塔

6、后期制作7、非戏剧化

二、填空题

1、电视艺术与电视比较,主要是,电视与电视艺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

2、列举两位主张纪实性理论家的名字。

3、当代电视审美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电视文化中科技、传播、艺术性的联姻?

2、你怎样看待所谓的“电视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怎样理解影视艺术是融声画于一体的“有意味”的形式?

 

2009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影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伦理片2、传记片3、戏剧片4、重场戏

5、导演中心制6、蒙太奇思维7、悬念

二、填空题

1、影视的三个表现元素

2、电视文艺的定义

3、影视中有意味的三重限定

三、简答题

1、电视审美的意义

2、文化教育娱乐共渗

四、论述题

影视的假定性和真实性关系问题

2009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中外影视史

一、名词解释

1、姊妹花2、蔡楚生3、上镜头性

4、歌舞片5、中国直播剧6、真人秀

7、《望长城》8、停机再拍9、电视综艺节目

10、谈话类节目

二、简答题

1、八部半

2、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特色、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3、巴赞的“现实的渐近线”理论

4、中国最早的室内情景剧的代表作品,至少五部

三、辨析题

1、戈达尔是继奥逊威尔斯之后最有影响的导演

2、十七年电影

3、西方恐怖片渗透了“哥特式”的风格。

4、系列剧与电视连续剧的异同。

5、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异同。

四、论述题

1历史剧和戏说剧的异同。

2分析《士兵突击》《奋斗》《闯关东》《戈壁母亲》这些电视剧中的一部,详细阐述其能够热播的原因。

2009年上海大学电影学

电影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上镜头性2、主旋律影片3、西部片

4、场面调度5、爱因汉姆6、劳拉穆尔维

7、拉康8、长镜头9、电影眼睛

10、开麦拉是一支笔

二、简答题

1、左岸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背景以及美学特征

2、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特征

3、英国自由电影

4、中国新兴电影运动

5、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6、文化研究批评

三、分析题

1、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国产商业大片的看法

2、结合作者论,分析一下导演。

任选一:

谢晋、许鞍华、侯孝贤、基耶斯洛夫斯基。

2009年上海大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

1、停机再拍2、姊妹花3、库里肖夫效应

4、上镜头性5、歌舞片6、蔡楚生

7、金基德8、软性电影9、一条安达鲁狗

10、香港电影新浪潮

二、简答题

1、八部半

2、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特色、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3、怎样理解现实的渐近线

4、为什么说《广岛之恋》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5、至少列出黑泽明的三部代表作及及美学特征

6、至少列出阿巴斯的三部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