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50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资讯系统.doc

平衡計分卡導向之金融業策略資訊系統

作者:

柯承恩【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研究所教授】

為了配合經濟發展及順應世界各國金融市場開放趨勢,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動各種有關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之措施,如:

解除利率管制、放寬銀行業務經營範圍、准許外商銀行開辦儲蓄存款、放寬國內銀行赴海外投資及開放新銀行設立等等,其中最重要者為新銀行的開放設立。

根據財政部金融局統計輯要資料,截至88年3月底,國內金融機構,包括本國一般銀行51家、外國銀行在台分行72家、信託投資公司3家、信用合作社52家、農漁會信用部314家等,金融機構總分支機構共計5,907單位,其中包括了16家新銀行加入金融市場,參看表一。

除了一般銀行間彼此競爭外,更有其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註一】亦加入競爭,如:

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及投信公司所發行之基金,將使銀行存款減少,票券公司與銀行票券業務間有重疊性,租賃公司對銀行設備貸款有代替性等。

根據財政部統計處對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金融業經營概況調查報告之統計資料顯示,同業競爭激烈、法令限制過多、同業新設相關金融行業管制開放一直為金融業者認為經營上面臨之主要困難問題。

 

中央銀行

本國一般銀行

中小企業銀行

外國銀行在台分行

信用合作社

農會信用部

漁會信用部

其他金融機構

合計

總行

1

45

6

46

52

287

27

35

499

分行

0

2122

355

72

421

960

49

1429

5408

合計

1

2167

361

118

473

1247

76

1464

5907

表一截至88年3月底止各類金融機構家數一覽表

金融業在面對政府法令限制及同業、近業競爭壓力之下,其經營階層如何採取更積極有效的競爭策略已是當務之急。

而競爭策略能否順利達成,則有賴經營階層是否掌握正確而及時之資訊。

在面臨當前快速變動的資訊環境下,傳統的決策資訊系統已經難以滿足金融機構各級主管制定決策所衍生之資訊需求。

而金融業基於其資本密集行業、重視服務品質、倚賴資訊化程度深、經營風險多樣化及與政策互動性高等產業特性,如何去設計開發一套迎接資訊時代所需具備之金融主管策略資訊系統,實為金融業者當前之最大挑戰與創造競爭優勢之轉捩點。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針對金融業之特性,以平衡計分卡模型為基礎,提出適用於金融業之主管策略資訊系統體系。

以下首先介紹平衡計分卡觀念架構,其次分析銀行業之經營風險類別,最後提出強調風險管理之平衡計分卡導向之金融主管策略資訊系統。

平衡計分卡觀念之介紹

平衡計分卡觀念係由Kaplan與Norton根據其對許多發展出創新績效衡量系統公司進行個案研究之研究結果,而於1992年提出。

平衡計分卡觀念主要係以平衡為訴求,尋找企業短期與長期目標間、財務與非財務之量度間、落後與領先之衡量指標間、以及企業內部與外部績效構面間之平衡狀態。

Kaplan與Norton並以飛機駕駛為例,說明在複雜的企業經營環境中,欲了解組織目前營運的現況,需透過像飛機之儀表板的績效評估制度,隨時將營運情況回饋給組織之相關人員,以在會計期間內做必要的營運調整,確保期末能達成組織設定之既定目標。

Kaplan與Norton之平衡計分卡觀念,係將績效評估指標分成四個重要的構面,認為依此四構面分別設計適量的績效衡量指標,可以提供公司營運所需的資訊,又不會使資訊太過龐雜失去效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企業策略與遠景的達成,此四構面分別為顧客構面、財務構面、內部程序構面及學習成長構面。

衡量績效即衡量目標達成的情況,必須先知道最終目標(即策略為何),因此,績效衡量指標的構面亦可用以做為策略之分類構面,如圖一所示。

【資料來源】Kaplan,R.S.andD.P.Norton,"UsingtheBalancedScorecardasa

StrategicManagementSystem",HarvardBusinessReview,Jan-Feb1996,p.76

1.顧客構面

Kaplan與Norton(1996)認為在顧客構面中,企業應先找出市場與顧客區隔,將顧客面的核心衡量群(coremeasurementgroup)與目標市場及顧客結合,幫助企業找出及衡量企業顧客面的價值計劃(customervalueproposition)。

2.財務構面

Kaplan與Norton(1996)認為企業應針對其所處之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因應不同的財務策略,並決定適合的財務衡量尺度。

企業之生命週期可簡化為三個時期:

成長期、保持期、收割期,無論企業處於何種階段,均應配合收入成長與組合、成本降低/生產力改進、資產利用/投資策略等三個財務性議題。

企業在依自身所處之生命週期分析決定策略後,據以找出各財務性議題適合之績效衡量指標。

3.內部程序構面

為滿足股東及目標顧客的期望,企業必須確認其創造顧客價值的程序,以有效運用有限之資源。

企業目前之績效指標仍著重於改善現有之營運程序,雖有嘗試增加品質、產出率、循環時間等指標,但仍並非針對企業程序之整體概念。

而平衡計分卡則有別於傳統,建議企業應就完整內部程序價值鏈,包括創新程序、營運程序、售後服務程序,建立各種衡量指標。

4.學習與成長構面

此構面之主旨在使平衡計分卡之前三項構面能順利達成,實現企業長期成長之目標。

此構面強調對未來投資的重要性,但並非如傳統的投資觀點,僅著重新設備、新產品的研究發展。

雖然設備及新產品的研究發展是很重要,然而為了達到長期的財務成長目標,組織必須投資在基礎結構上,包括人員、系統及程序,透過員工能力之增強、資訊系統能力之增強、激勵及授權一致性之增強等三個主要原則,以構建學習與成長構面的績效指標。

金融業平衡計分卡衡量構面—風險管理

由於銀行是以貨幣及信用為其交易主體,有別於其他行業之財貨交易,因此銀行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亦較為多樣化且複雜化。

而風險管理更是銀行經營階層特別注意之層面。

一般銀行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及商品價格風險)、資本適足性風險、營運風險等等。

隨著新金融商品及業務的出現,新的經營風險亦不斷增加,使得銀行業之風險更難以把握與管理,也更顯其重要性。

所謂信用風險係因借款人倒閉等因素致本金、利息無法收回,資產品質惡化之風險。

此風險為銀行所面臨之最重要風險種類,面對此風險之重要課題為信用和資產負債管理,以確保給予股東適當的報酬。

所謂流動性風險係指因應顧客提款要求或放款過多導致資金不足週轉失靈的風險。

而所謂市場風險係指因未來市場價格變動,而使金融商品變得較無價值之可能性。

市場風險又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及商品價格風險。

而利率風險係指在資金調度、運用期間,由於利率改變所造成的金融資產價格波動,而使銀行收益或資產價值縮小之風險,此風險足以影響到金融機構的生存能力。

另一方面,所謂匯率風險係指在金融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時代,銀行不免會遭遇重大匯率風險,擁有多重貨幣的銀行可能因外匯市場匯率變動,引發外幣計價資產或負債遭受損失之風險。

在銀行的資本適足風險方面,「資本」係指資金來源,而非風險來源。

強調「資本適足」是因銀行必須維持適當的自有資本比率,以提高財務結構的健全性,保持良好的償債能力,以應付風險性資產可能遭受的損失。

所謂營運風險是由於不適當的經營所產生,系統沒有適當地發揮功能、事務處理體制的不當、疏失等所導致的未預期風險。

金融業策略資訊系統之設計

企業組織為求生存及成長,必須制定有效的策略,從策略導向中來衡量績效,以期隨時監督企業營運之過程,不斷追蹤營運進度及成果,分析其資源運用與配置是否達到最適境界,並了解決策執行之達成度、市場之反應及企業執行策略之績效良窳。

平衡計分卡觀念即為以顧客構面、財務構面、內部程序構面、學習與成長構面來幫助經營者將企業之願景與策略轉化成一套相互依存之績效量度。

金融業基於其產業特性,其經營之安全性、風險控管係銀行管理者所應特別關注之焦點。

因此,金融業主管策略資訊系統之設計,應於平衡計分卡四大構面外,宜加入風險管理構面,期望藉由財務、顧客、內部程序、學習與成長及風險管理五大構面之發展,如圖二所示。

在有系統的結構下設計績效衡量指標,運用財務及非財務之衡量指標來評估個人、單位或組織之營運成效,讓金融業管理者獲得企業長期發展所需要的資訊,在兼顧各構面下,清楚地瞭解策略的達成度,以朝銀行業遠景之達成邁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