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485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docx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要点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在云南元谋县发现。

2.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距今约70万—20万年。

3.河姆渡遗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生活在长江流域。

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

4.半坡遗址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3.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4.长城的修建

目的:

为了反击匈奴。

秦始皇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意义作用: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系统一各民族国家的纽带。

5.孔子、“百家争鸣”

(1)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的学说。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2)百家争鸣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以柔克刚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以及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

目的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5.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西汉前期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6.《史记》、华佗、张仲景。

(1)《史记》:

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2)华佗:

东汉华佗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3)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四、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

1.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孙刘联军五万人,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结果曹军大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北民南迁和江南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3.圆周率、《水经注》、《齐民要术》等著作。

(1)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

(3)《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

使用汉语;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作用: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科举制度: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常设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直到清末才被废除(1905年)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年号贞观。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把魏征比喻为一面镜子)

(2)“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文成公主入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意义: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大运河、赵州桥、雕版印刷术

(1)大运河: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赵州桥: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印刷术: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唐代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唐诗的主要成就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期,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辽:

916年,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澶渊之盟:

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3)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4)金:

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5)南宋:

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

(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8)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宋词著名人物: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3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代顺序编写,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4.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戚继光抗倭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

迅速荡平了倭寇。

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5.明清时期的科技的文化

《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大名著:

成书时间

书名

作者

特点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红楼梦》

曹雪芹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7闭关锁国

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这种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后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鸦片战争

1、导火索: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2、爆发与过程: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3、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4、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沙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收复新疆

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主张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收复。

1881年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主要内容是: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2.影响《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辛丑条约》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签订。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兴起: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2、内容: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3、评价: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六、戊戌变法

1、百日维新:

1898年6月至9月,光绪帝下诏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2、结果: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变法失败。

七、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3、爆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为民国元年。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八、新文化运动

1、兴起:

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2、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一、五四爱国运动

1、背景: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地点:

北京;参加者:

青年学生;斗争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3、发展:

6月3日以后,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4、历史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地点:

上海;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三、黄埔军校:

1、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2、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率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井冈山革命根居地的建立: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起中国农村第一个根据地。

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陈毅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

五、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

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3、抗战史实及抗战胜利

(1)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

(2)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这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延安,内容: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新党纲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台湾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

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六、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结果:

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3、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邓小平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4、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

至1949年1月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5、蒋家王朝的覆灭: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

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

1、科技:

1909年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开眼看世界,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戊戌变法时期的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国人向西方学习。

3、文化: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立的最高学府。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1949年以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2、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时间:

1956年底。

②意义:

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

1958年发动

(2)影响:

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3)教训:

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

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战士雷锋。

他们的精神品质:

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

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在北京召开

内容:

①思想上: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五、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民族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

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一国两制”的含义: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六、国防建设和外交

1、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士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

在1955年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关系正常化(见课本P77《中美建交公报》)。

4、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5、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

七、科技教育和文化

1、籼型杂交水稻

培育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应用:

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E-mail),通话,购物、上课、看病等。

(2)影响:

①正面:

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②负面:

网络的不健康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如:

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超时无节制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1640—1917年)

新航路的开辟

一、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发现美洲

新航路开辟一览表

航海家

成就

哥伦布

发现美洲

迪亚士

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麦哲伦

完成环球航行

影响:

(1)由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由原来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一场持续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从此开始。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苏格兰人民起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三、美国的诞生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建国: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组织大陆军:

华盛顿为总司令。

转折:

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战局。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四、法国大革命

(1)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3)结束:

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五、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开始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英国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建造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车。

3.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操作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

六、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的路线:

从欧洲驶向非洲沿海通过虏获黑人后运往美洲,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影响:

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西方殖民者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同时,西方罪恶的奴隶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给非洲大陆和印度带来了无穷灾难。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17世纪上半期英国开始殖民扩张,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

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拉美其它地区都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事件

时间

著名人物

拉美独立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