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42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9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用植物学》讲义.docx

《药用植物学》讲义

《药用植物学》讲义

绪论

首先提问:

为何要学《药用植物学》?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botany

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中药与草药

中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物,多在中医古籍有载,药房有售。

草药:

民间使用,药房多不备。

两者可互相转化:

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民间药、天然药

民间散在,零星应用,无理论指导的药物称民间药。

天然药包罗一切民间药、中药、草药,来自自然界,非人为加工品。

 

一、为什么要学《药用植物学》?

1、设问①当别人拿来一味中药,请你辨别真伪和质量好坏时,怎么办?

如一位同学准确地说出了省立医院中药房的“白花蛇舌草”是伪品,其依据是该批药材无托叶,子房上位,花序为聚伞花序,其它如人参、天麻、西洋参、大黄……越是名贵的药物,越是多伪品。

大别山区曾误把玄参科山萝花当成半枝莲(唇形科)收购,损失很大,此类例子很多。

②当发生中毒事故时,是何原因?

如五加皮有2种。

南五加皮为传统所用的细柱五加,是五加科植物,无毒,而另一种北五加皮是萝藦科杠柳根皮,则有毒。

又如细辛属有多种植物,在皖东曾多年来误将金粟兰科有毒植物丝穗金粟兰误作“马细辛”收购并应用,极易产生中毒事故。

旋覆花原有一个品种,植物为狭叶旋覆花,与旋覆花同科同属,但用后可能产生呕吐现象。

③当民间发现一种单验方,治疗疾病效果很佳,如何去发掘?

重庆乃至全国这类例子特别多,如断血流,百蕊草,白毛夏枯草,江南牡丹草,安徽贝母等安徽民间药物的发掘。

④当某种中药资源缺乏,或某病人处方中某味中药无法配齐,如何办?

如中国的胡黄连原靠进口,后在西藏发现了资源西藏胡黄连,与进口者功效相似。

又如,利血平的原料药萝芙木在云南的发现。

中医处方中一些药物可选择功效相近者代用。

……这样的问题还能提出很多。

 

2、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

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

从本草书籍收集的中药可见:

书籍

总味数(种数)

植物药数

占%

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365味

252

69

新修本草(唐659年)

844味

600

71

证类本草(宋1090年)

1518味

1122

74

本草纲目(明1590年)

1897味

1106

58

(1978年)

中药学教材(1984年)

(1995年)

500味

407味

484味

395

333

404(动54、矿26)

79

81.8

83.5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年)

12772

11118

87

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年)

13268

11471

86

中华本草(1999年)

8980味

7815味(矿114、动1051)

87.4

①植物药从早期的70%左右逐渐上升到常用中药80%左右,种数达87%左右,由此看出植物药在中药中的位置。

②种数,与中药味数不是一个概念。

3、植物界的复杂性

中药中80%左右来源于植物,这些植物如何辨别?

各有什么特征?

如何掌握这些特征?

这就得了解与中药有关的植物学知识——《药用植物学》

人们从植物外表进行观察形成了植物形态学。

从植物内部进行观察形成了植物解剖学。

从植物形态和解剖特征对其分门别类,便于识别和应用,产生了植物分类学。

《药用植物学》包括这三个方面。

植物界分类方法后面再详细介绍。

4、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①中药的多源性

对常用中药534味(根据《中华本草·精选本》)进行统计,单源者(297味)占55.6%;两源者73味,占13.7%;多源者164味,占30.7%。

两源和多源共有237味,共占44.4%。

(其中植物药454味,单源256,两源59,多源139,合计多源198味,占43.6%)

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源者也占27.6%。

其中:

单源:

人参、三七、白头翁、当归、木香、川芎、川乌、半夏、乌药、苦参、地黄、山药、巴戟天、三棱、香附、杜仲、肉桂、酸枣仁、木瓜、山茱萸、牛蒡子、蒺藜、芡实、槟榔、枇杷叶、通草、青蒿、雷丸、茯苓、西红花、丁香、巴豆、款冬等。

二源:

黄芪、前胡、柴胡、藁本、漏芦、紫草、白前、白薇、地榆、重楼、黄柏、马兜铃、鹿茸、土鳖虫、地龙、蟾酥等。

三原:

麻黄、大黄、龙胆、威灵仙、升麻、黄连、辛夷、苦杏仁、山楂、细辛、豨莶草、天南星、黄精、百合、百部、莪术、麝香、珍珠、牡蛎等。

四源及以上:

秦艽、秦皮、淫羊藿、钩藤、金银花、青黛、郁金、石斛、石决明、海马等。

有限多源性药材的形成——亲缘关系相近,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5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同名异物问题的约300种。

不同地区称同一名称而来源不同,如白头翁有20多种植物在不同地区均称白头翁入药,正品为毛茛科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毛茛科的野棉花,大火草、秋牡丹、蔷微科的委陵菜、翻白草;菊科的祁州漏芦,毛大丁草,湿鼠曲草、多茎鼠曲草,大棉花草,珠光香青、石竹科的白鼓钉;唇形科的金疮小草;玄参科的毛鹿茸草等。

山慈姑有兰科杜鹃兰(毛慈姑)Cremastraappendiculata、瓶状独蒜兰、滇独蒜兰、独叶山兰;百合科的老鸦瓣(光慈姑)、伊犁光慈姑、丽江光慈姑;防己科的金果榄、金牛胆;马兜铃科的岩慈姑;天南星科犁头尖等在不同地区混作山慈姑。

另外如贯众、紫菀、白前、白薇、泽兰、透骨草、漏芦、秦皮、白鲜皮、海风藤、合欢花、王不留行等同名异物情况甚多,形成名实不符。

③同物异名

a一药多名:

阴行草,南方作“绵茵陈”使用,北方作“刘寄奴”使用,独角莲:

大带皮称“独角莲”,去皮姜矾制称“白附子”,小者甘肃充土半夏。

虎掌:

小者某些地区作“半夏”,大者作“天南星”。

b一物多名:

司空见惯,有的异名竟多达百余个,闻其名,令人难知其物,

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品种变迁)

a被取代:

疗效欠佳被取代,如古之枳壳、枳实为枸橘,今为酸橙;描述不详被新兴品种取代,巴戟天原有滁州巴戟天,现为茜草科广巴戟Morindaofficinalis;外来品被国产品取代,荜澄茄原为胡椒科荜澄茄,现为樟科山苍子,胡黄连原为印度产胡黄连,现为藏胡黄连;采伐过度,被同属近缘种取代:

黄连,唐朝的宣黄连为短萼黄连,后为川黄连取代;延胡索原为东北产的齿瓣延胡索,后被浙江、江苏的延胡索所取代。

b、同名异物的变迁

木通与通草:

《本经》《纲目》通草为木通科木通。

古代两者均称通草

《拾遗》《图经》通脱木,为现时药用的五加科通草。

现在的木通与通草已分开,木通与古代不同,为马兜铃科关木通和毛莨科川木通,关木通味极苦,与古代性味截然有别,服之中毒甚多,现已淘汰,,川木通为铁线莲属多种植物腾茎,所以称木通,是以“有细孔,两头皆通”所致。

C、同物异用的变化

前胡:

古本草用白花前胡,现今加入紫花前胡,但紫花前胡古代称为“土当归”。

5、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药用植物学》知识都是你必备的知识。

①生产、经营、研究、教学各种工作环境中,均与《药用植物学》知识有关,包括药材真伪的鉴别,药材质量的控制,新资源的调查发掘,民间药物的鉴定,新药的开发研究,中药材的种植研究……

②日常生活知识的需要

还魂草的开花是骗局,因为卷柏为蕨类植物,不可能开花。

在一般的平原、丘陵地带环境种天麻,人参、大黄不可能,天麻必须有蜜环茵,并且无叶;人参在高山种植,无法在高温的夏季(超过25℃)过夏;大黄生长在西北高山地带,淮北平原大面积的“大黄”全是冒牌货;翻过的土地种百蕊草不可能,因其为半寄生植物,无寄主植物无法生长。

食用的植物类别有何滋补作用:

如香菇、木耳、竹荪、海带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水果、蔬菜、食物进入国内,南方水果北运,这些全需要植物知识。

6、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与《药用植物学》均有密切关系。

另外《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与《药用植物学》也有一定关系。

二、怎样学好《药用植物学》

1、《药用植物学》的研究范围

植物形态学Plantmorphology

植物解剖学Plantanatomy药用植物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植物分类学Planttoxonomy

另外《植物学》还包括

植物生态学Plantecology植物地理学Plantgeography

植物生理学Plantphysiology植物遗传学Plantgenetics

植物胚胎学Plantembryology植物病理学Plantpathology

植物化石学Plantgeologicalbotany

通过植物学中与中药有密切关系的三个分支学科学习为基础,有机会再扩大知识面。

2、课程安排:

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教学实习三个环节,理论课仅是一部分,实验课时超过理论课时,另外野外教学占的比例更大,除平时在校园,药圃及大蜀山认植物外,还有2周黄山野外实习。

《药用植物学》教学安排2学期,秋季开始上课,一开始形态内容,随后显微内容;春季上分类。

5月份待课程结束后,安排2周野外教学实习。

3、教学要求

①融会贯通地掌握基本知识,

②熟悉地掌握基本技能:

重视实验课,平时多接触实践。

③认识常用药用植物300—500种。

不认识常用植物,无法学好本门课程,也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其实认识数百种植物,也仅仅是开始。

④背诵拉丁学名:

科名40个,重要属名80个。

因为拉丁学名在学术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查阅资料也特别方便。

⑤独立鉴定植物:

了解和学会使用参考书,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剖花,鉴定未知植物。

4、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环境与条件

①课堂、实验室、图书馆——与其他课程相同。

②大自然的课堂——这是药用植物学特有的,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学习和实习药用植物的场所,校园内、公园、家乡、山区。

③药用植物园和中药标本中心是我院为教学、科研创造的优良条件。

④安徽中药资源丰富,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药用植物。

据全国普查安徽有中药资源2508种,其中药用植物2167种,居华东之首,全国第8位(云南5050、广西4590、四川4354、贵州4294、湖北3970、陕西3291、广东2645)。

据我们最近研究,安徽有中药资源34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63科2904种。

5、学习方法

①培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药用植物学学习的最关键问题,就是认植物,植物遍地都是,只要随时留心,就能逐渐认识一些。

当认识了植物,进一步学习就非常容易了。

我们学院现在又有这么好的条件,校园、药圃、标本室,同学家乡还有各种植物。

我们教师将非常乐意帮助同学,只要不认识的植物,随时可到教研室找我们来问,也可与教师电话约定时间、地点,只要同学主动学习,兴趣逐步就培养出来了,学习就省力而方便。

②重视实践,注意观察:

药用植物学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多实践,每个同学都要主动去野外采认药用植物,平时留心,不认识的用塑料袋带回,请教同学和老师。

有的还可压制干标本。

上课前大家多带植物来,老师进行讲解。

另外实验课的实践也非常重要,野外教学实习,包括到药圃和大蜀山等地,同学们千万不可脱课,否则补起来很困难

③学习前浏览全书:

掌握局部与整体关系,预习所学内容;

学习中抓住重点:

每一章节内容的重要性有所不同,要能抓住重点;

学习后归纳总结:

使学习过的内容互相联系,分类掌握。

④多看参考书:

《药用植物学》教材仅是一本最简单的入门课本,要想学好,还要多看参考书。

6、参考书目

①各种版本的《植物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李杨汉等

②《植物解剖学》.李正理,及其翻译本(K.伊稍)《种子植物解剖学》

③《中药志》、《安徽中药志》、《安徽中草药》、《浙江药用植物志》、《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本草图谱类

④《中国植物志》、《安徽植物志》、《江苏植物志》、《浙江植物志》、《河南植物志》、《湖北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等。

⑤《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别手册》、《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中药材品种论述》

⑥《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细胞学》、《孢粉学概论》。

关于:

实验课有关事项:

1、准备物品:

实验报告、纸、绘图铅笔(2H型)、削铅笔刀、橡皮、直尺、镊子、扩大镜、解剖针、单面刀片等。

2、课代表安排。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引言

1、《药用植物学》内容相互关系

 

该部分内容讲解时以数棵新鲜植物举例讲解,指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长度关系及显微镜的观察范围

Km

m

mm

μm

nm

Å

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不超过0.2μm,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1200倍——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已超过100万倍——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1.4Å以上

宏观—0.1mm↑

3、植物细胞:

一般直径在10—100μm之间,单细胞植物细胞较小,只有几μm,薄壁细胞20—100μm,较大,贮藏组织细胞可达1mm,苎麻纤维可达200mm,长者可达550mm,最长的细胞为乳管(无节),长数米到数十米。

植物的组织:

由同类细胞组成。

植物的器官:

由多数组织组成,由几mm到若干m。

 

4、典型植物细胞的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形状:

多样,随植物种类,存在植物体的部位和执行机能不同而异。

①游离或排列疏松——呈类圆形、椭园形和球形。

②排列紧密——多面体形或其他形状

③支持作用——壁常增厚,纺锤形、圆柱形等

④输导——长管状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

(1)质膜:

具选择透性和渗透现象

(2)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溶酶体。

细胞器:

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光镜可观察到:

质体、线粒体、液泡系

电镜观察: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溶酶体。

质体: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的,并且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质体Plastid——叶绿体chloroplast、有色体chromoplast

白色体leucoplast直径约数微米

叶绿体:

叶、茎及长果绿色部分,根一般不含。

含四种色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

球形、卵形、透镜形。

有色体:

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叶黄素。

呈黄、橙红或红色(色素两者比例不同,颜色各异)。

(染色体)形状:

针、圆、杆、多角或不规则形状。

位置:

花(蒲公英、唐菖蒲、金莲花)、果(红辣椒、番茄)、根(胡萝卜)

功能:

聚集淀粉和脂类,在花与果实中吸收昆虫和动物传粉和传种。

白色体:

不含色素,无色,形状:

圆形,椭圆形、纺锤形。

位置:

不暴光的组织(块茎、块根),也有在叶中。

功能:

积累贮藏物质,造粉体——合成淀粉,蛋白质体——合成蛋白质,造油体——合成脂肪和脂肪油。

△叶色与叶绿素关系:

叶色与四种色素比例有关,叶绿素占绝对优势,叶呈绿色,叶绿素下降,叶呈黄或橙黄色,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叶绿素A与B的含量有别。

阳生植物,叶绿素含量小,A/B值大,充分利用直射光下的红光

阴生植物,叶绿素含量大,A/B值小,充分利用散射光下的蓝紫光

叶素素A在红光部分吸收带宽,B则在蓝紫光部分吸收带较宽

紫外←紫、蓝、绿、黄、橙、红→红外

400nm800nm

△有色体与色素的区别

有色体有一定形状,细胞质中,黄色、橙色、橙红色、脂溶性、不受PH影响

花色素(花青素、花黄素)均匀分布细胞液中,红色,蓝色,紫色,水溶性,随PH变化。

△质体比较表

叶绿体

杂色体

白色体

成分

叶绿体A、B、叶黄素、胡萝卜素

叶黄素、胡萝卜素

无色素

颜色

绿

黄、橙、橙红

无色

形状

高等动物中呈球、卵、透镜形

颗料、杆、针、球

球、纺锤

结构

双层膜、基粒、基质片层

双层膜

双层膜

存在部位

绿色植物叶、茎、花、果

果实、花瓣、少数根

各部分贮藏cell中,主要是不暴光组织细胞核

功能

光合作用,合成固化淀粉

积聚淀粉、脂类、传粉、传播种子

造粉体,造油体

蛋白质体

△质体转化关系

胡萝卜、白萝卜→变绿

番茄果实由白→绿→红

辣椒由绿→红

线粒体mitochondria—

形状:

颗粒状、棒状、丝状或有分枝的细胞器

大小:

比质体小,一般直径0.5-1.0um,长约1-2um,光镜下仅见外形

结构:

两层膜

功能:

是细胞中物质氧化(呼吸作用)的中心。

液泡vacuole

植物特有。

变化:

先小而多,随细胞成长,变大,融合占细胞90%

功能:

调节细胞渗透压,在维持细胞质内环境的稳定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组成:

液泡膜、细胞液——糖类、盐类、生物碱、苷、单宁、有机酸、挥发油、色素、树脂、草酸钙结晶。

内质网

高尔基体由同学自学

核糖体(又称核糖核蛋白体、核蛋白体)

溶酶体

2、细胞核nucleus

数目:

高等植物通常单核,藻类、菌类有双核、多核,花粉囊绒毡层在成熟期也有双核,乳管有多核。

形状:

一般园球形,花粉营养核有的形成不规则裂瓣,禾本科保卫细胞哑铃形

大小:

直径一般10-20um,苏铁受精卵核达1mm,真菌有的核仅1um。

组成:

核膜nuclearmembrane

核液nuclearsap

核仁nucleolus

染色质chromatin—当细胞核行将分裂时→螺旋状扭曲的染色质丝→棒状染色体chromosome,含有DNA、Pr、RNA

二、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属非生命物质

一类是后含物——为贮藏物质或废弃物质,以成形或非成形形式分布在细胞质或液泡内。

另一类是生理活性物质——是对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含量少、效能高。

1、后含物ergasticsubstance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统称。

(1)淀粉Starch——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化合物。

产生:

叶绿素(光合作用)→淀粉(分解)→葡萄糖(转运)→贮藏细胞(造粉体)→淀粉粒

分布:

薄壁细胞中,尤以各类贮藏器官更为集中,如种子胚乳、子叶、块根、块茎、球茎、根茎等更为丰富。

淀粉粒结构形成:

造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一个中心开始,由内向外层层沉积,中心即脐点(hilium),层层沉积,出现层纹(annularstriationlamellae),因淀粉沉积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相互交替分层沉积,二者亲水性有异,遇水膨胀不一,显示折光上差异,而在光镜下观察到层纹。

若用酒精脱水,层纹随之消失。

形状:

圆球形、卵圆形、或多角形、棒状(大戟),骨状等。

大小:

小者约3-5μm(大米),大者70-100μm(马铃薯)

脐点位置与形状:

位置居中(小麦、蚕豆),偏于一侧(马铃薯),

形状有点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可能由于淀粉粒脱水,脐点往往出现辐射状裂缝。

类型:

单粒淀粉simplestarchgrain——单脐点(极少数2个以上,如川贝),层纹环绕脐点。

复粒淀粉compoundstarchgrains——由若干分粒组成,每一变粒具2-多个脐点,每脐点有各自层纹环绕。

半复粒淀粉halfcompoundstarchgrains——有2-多个脐点,每脐点除有各自层纹外,同时有共同的层纹。

成分:

直链淀粉含水量较高,遇I显蓝色,支链淀粉含水量较低,遇I显紫红色,一般植物淀粉粒两类均有,则呈蓝紫色,糯米几乎全为支链——水装片。

偏光显微镜观察——已糊化淀粉粒无偏光,未糊化有偏光。

各种植物淀粉粒在类型、形状、大小、脐点位置等方面各具特征,可根据有无和形态,鉴定药材。

(2)菊糖inulin

成分:

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观察时先将材料浸入乙醇中,一周后观察(切片)。

分布:

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百合科部分植物,山茱萸果皮。

形态:

球形、半球形、扇形结晶存在于细胞内。

检验:

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3)蛋白质Protein

贮藏Protein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非生命物质,在cell中呈固体状态,它与构成原生质体的活性protein完全不同。

一般以糊粉粒aleuronegrain状态存在于细胞中。

糊粉粒——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外面有一层单位膜包裹,里面为无定形的蛋白质,基质或蛋白质基质中还含有蛋白质的拟晶体,球状体及草酸钙结晶。

拟晶体:

具有晶体和胶体二重性,因此称拟晶体,新教材直称蛋白质晶体。

拟晶体有不同形状,但常呈方形。

分布——在种子胚乳和子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有时形成特殊的1-数层细胞(糊粉层)。

检验——①在盛有Pr溶液试管里加数滴浓硝酸并微热,可见黄色沉淀析出,冷却片刻再加过量氨液,沉淀变为橙黄色,称Pr黄色反应。

②Pr遇碘液显棕色或黄棕色。

③Pr溶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④Pr加硫酸铜和苛性碱的水溶液则显紫红色。

马铃薯剥皮后会损失Pr,其方形蛋白质拟晶体存在块茎近外围的薄壁cell中。

薄壁Cell淀粉中常夹有立方体的Pr拟晶体。

小麦种子胚乳cell含有大量构造简单的球形糊粉粒,外有一层Pr膜,因而是无定形的Pr。

葡萄种子细胞中,有1个大的和几个小的糊粉粒,其中大者内含草酸钙结晶。

(4)脂肪fat和脂肪油fatoil

成分:

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脂。

形态:

在常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的称为脂,呈液体的称为油。

分布:

通常呈小滴状分散在细胞质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常存在于种子里,有的种子所含脂肪可达种子干重45%—60%。

功能:

是贮藏营养物质中最为经济的形式,在氧化时能放出较多的能量。

检验:

①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②加紫黄试液显紫红色;

③加四氧化锇显黑色。

(5)晶体Crystal——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

①草酸钙结晶Calciumoxalatecrystal

作用:

草酸被钙中和,减少草酸对植物的毒害

形状:

无色透明,簇、针、方、砂、柱等形状

单晶Solitarycrystal——又称方晶或块晶,通常正方、长方、斜方,八面体、三棱形等,单独存在,也有呈双晶twincrystals(茛菪)。

针晶acicularcrystal——两端尖锐的针状,在cell中多成束存在,称针晶束raphides,多存在于含粘液的细胞中,如半夏、黄精、玉竹等,也有分散,如苍术。

簇晶Clustercrystal;rosetteaggregate——晶体由许多八面体、三棱形单晶聚集而成,通常呈球状或三角状星状,如人参、大黄、椴树、天竺葵叶、菊花等。

砂晶micro-crystal;crystalsand——晶体呈细小的三角形,箭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