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第3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349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reeKaoYan第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FreeKaoYan第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FreeKaoYan第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FreeKaoYan第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FreeKaoYan第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reeKaoYan第3章.docx

《FreeKaoYan第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reeKaoYan第3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reeKaoYan第3章.docx

FreeKaoYan第3章

第三章人际交往

第一节沟通

一、A、沟通的含义

沟通含义:

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交往: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物质交换和人与人之间通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B、沟通的类型

(一)中介手段(符号系统)

 

第三章

 

沟通的符号分类系统

人际距离与沟通

人际距离由亲密和了解程度、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差别、性别间的差异决定

1.亲昵距离(15-45厘米):

只限于情感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2.个人距离(46-75厘米):

是朋友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

3.社交距离(近123厘米,远365厘米):

正式的社交活动、外交会谈,不带有任何个人情感联系的色彩。

4.公众距离(近366,远366以上):

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

(二)语言的明显程度

明语

暗语:

具有附加意义的语言。

多见于由越轨行为所构成的亚文化中,如犯人、乞丐、赌徒、娼妓。

(特殊职业:

间谍)

(三)目的

1.有意沟通:

有目的、有意识的沟通

2.无意沟通:

没有意识到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

出现在我们感觉范围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与我们存在某种信息交流。

(四)场合

1.正式沟通:

在正式社交情境中的沟通。

如参加会议、情人初次会面、发表讲话,存在典型的“面具效应”。

2.非正式沟通:

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发生的信息交流。

如小群体闲谈、夫妻居家生活,行为举止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五)人数

1.个人内沟通:

个人自身内部发生的沟通过程,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2.人际沟通:

广义的指一切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沟通,狭义的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3.小群体沟通:

指具有某种特殊职能,3人以上,9至13人以下的群体的信息交流过程。

4.公众沟通:

指一个演讲者与许多听众的沟通。

5.组织沟通:

是在社会组织内发生的沟通。

6.大众沟通:

也称大众传播,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

小群体沟通的网络结构

 

不同关系背景中各沟通的特点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的要素

1.信息源:

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他们始发沟通的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目的。

其准备的状况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包括目的、信息、方式、心态等准备)。

2.信息:

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

(以语词的和非语词形式表达观念情感信息。

语词沟通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

3.通道:

指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

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受信息。

视听途径是最主要的通道。

各种方式的沟通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面对面的原始沟通(因为沟通者的整个身心状态都在传递信息)

4.信息接受人:

指信息源的接受人。

信息接受者在接受携带信息的各种特定音形符号之后,必须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将其转译成信息源试图传达的知觉、观念或情感。

5.反馈:

沟通的每一方,将信息回送另一方的过程。

通过反馈告诉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接受和理解每一信息的状态。

6.正反馈:

如果反馈显示,信息接受者接受并理解了信息,则为正反馈。

7.负反馈:

如果反馈指示的是信息源的信息没有被接受和理解,则为负反馈。

8.模糊反馈:

显示信息接受者对于信息源的信息反应不确定状态的信息。

9.自我反馈:

对自己发送信息的过程或已发出的信息获得反馈,并做出调整的过程。

10.障碍:

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信息没有被有效或正确地转换成可以沟通的信号、误用沟通方式、信息接受者误解信息、双方缺乏共同的经验等。

11.背景:

指沟通发生的情境。

12.心理背景:

沟通参与者的情绪或态度。

(心境、双方的悦纳与排斥)

13.物理背景:

沟通发生的场所。

(噪音、天气、物理位置、空间距离)

14.社会背景:

一方面指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一方面指沟通情境中对沟通发生影响但不直接参与沟通的其他人。

15.文化背景:

指沟通者出生以来的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是沟通的最一般的社会心理背景。

讨论

结合实际及沟通结构模型,谈谈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三、沟通的特点

1.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3.沟通是一个过程

4.沟通是整体信息的交流

思考与讨论:

案例讨论:

双胞胎姐妹弑亲

结合实际,谈谈沟通的意义

四、沟通的意义

1.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2.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

3.沟通是人与人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的方式。

4.沟通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沟通的过程,使人生真正变得丰富多彩,使人的有限生命走向无限。

第二节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一)含义

1.动态:

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

2.静态: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3.它是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它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5.需要的满足与否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

1.社会角色关系:

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联系: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职能是通过处于社会各个不同位置,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个人发生各种性质不同的联系来实现。

任何人在与别人发生交往及产生的情感关系必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影响。

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二、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

(一)印刻

1.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

2.洛伦兹(K.Lorentz,1935)对鹅所做的研究

3.赫斯(E.Hess,1972)对小鸭所做的研究(20小时/9分钟),发现虽然有机体可以对各种活动物体产生印刻,但同类的对象对于有机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即使在印刻产生以后,有机体的依附仍会转向同类。

4.科学家相信,人类的婴儿也会对在其“敏感”期出现的母亲产生依恋。

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需要,正是在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本能

1.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敌害,并形成一种集群的习性),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2.因此,人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

也只有与别人保持正常的、充分的人际交往,人才能真正具有安全感。

3.哈罗(H.HarlowandM.Harlow,1966)对人类的近亲恒河猴所做的研究/福利院的婴儿

(三)条件作用

1.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重要途径。

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需要是条件学习的结果,以及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直接导源于不同性质的条件作用经验等事实,且可以运用条件学习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3.如婴儿怕打针、怕医生;学生怕老师、怕学校、怕父母。

将不受欢迎学生的名字与幸福、有知识、美好、漂亮、友好等肯定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让其他学生学习,可有效改变该学生的人际关系。

(四)三者协同

1.印刻的作用在于促使人出生后很快地与人建立依恋关系;

2.本能影响的是人们以后同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条件作用是人的心理交往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使人建立各种适应不同环境要求的交往需要和人际关系,使人表现出灵活性。

三、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自我价值肯定的需要

(1).自我价值感:

指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

人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得以确立,生活就会富有意义,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

相反,人就会自卑、自贬、自我厌恶、自我拒绝、自暴自弃。

自我价值感完全丧失,人生就不再有意义,人就只能走上自毁、自绝的道路。

(2).途径:

社会比较

1.含义:

把自身的状况(能力、性格与心理状态)与他人的状况进行比较的过程。

2.作用:

只有通过社会比较,明确了自己、他人及其他被评价事物在某一特定参照系中的位置,我们才能建立起对自己、对别人及对周围世界的明确概念,才能把握自己和周围世界,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引导,并在此过程种保持明确的自我意识,保证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3.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也越强(如考试结果的评价)

(3).危机:

即人只倾向于关注与维持既有的状态,而不能将注意力投注于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危机。

1.德雷耶(A.S.Dreyer,50年代)做的手眼协调操作研究:

2.过程:

研究先以一定的实验操作使被试相信自己比他人优秀、与他人同等和比他人低劣,然后让被试有机会自由地进行练习,并将自己的成绩与他人成绩进行比较。

3.结果发现:

被试在相信自己与别人同等的条件下最有挑战的热情,而相信自己已经比别优秀时,继续努力的动力最低。

相信自己比他人低劣的情况则处于中间位置。

(4).超越:

社会比较的扩展

一是不仅进行自己所属的小群体的比较,同时还实行不同水平的跨群体的比较。

二是扩展交往的范围。

三是自我比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比较,促人进取;现在自我与旧有自我的比较,促进人发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确认自己的价值)。

从而牢牢把握自我前进的方向,维持自我同一性意识。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1.自我保存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

因此,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

2.包括生物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

(陌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际环境)

3.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揭示:

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安全感确立的途径

4.当人们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

5.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只要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即稳定的情感联系和支持)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

6.人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之中,尤其看重同别人的交往,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珍视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友好和帮助,以及希望尽快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由确立社会安全感的需要决定的。

思考与讨论

结合您的实际,谈谈人际交往的意义

四、人际交往的意义

1.与个性发展

2.心理健康

3.幸福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

人际交往是否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五、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1.独处需要的原因

人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

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

哲学家说:

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

原因:

一是社会交往的情境要求人们检点自己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受到限制。

越正式,限制感越强烈,越难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使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期望去做。

二是在社交情境中,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或多或少地投向别人,留心别人的状态和反应,这就使我们不能潜心于体味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外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更不能很好地反省自己的内部状态。

不能有良好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然就缺乏有效的自我矫正,缺乏应有的自知。

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社会接触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I.Altman,1971)的实验证明,对于过多的社会接触,人们或早或晚会产生同样的消极反应。

把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成对地关在一个屋子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被试彼此进行交往的时间也随之减少。

⏹在奥特曼的研究里,被试被成对地关在一起8天。

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同伴的兴趣越来越下降,注意也越来越退回自己的心理世界。

前4天,50%醒着的时间与同伴沟通。

后4天降为25%。

⏹另一个实验,5名被试在一起呆了12个星期。

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越来越不想说话,到后来竟发展到相互之间视而不见,一言不发,充满了一种沉寂、肃穆的气氛。

心理学家的解释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机体作为一个信息加工和综合性的需要系统,不仅需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总量保持最佳,也需要保持各种刺激量的匹配和平衡。

⏹刺激总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某种刺激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机体的调整反应

切记:

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

如果一味认为关系亲密、情感甚笃而总是长相厮守,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侵犯别人的隐私,伤害别人的情感。

那么,终会有一天,你会发现,这种亲密的关系实际上早已在危机之中挣扎。

第三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理论

1.相等理论

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乃是一般人所追求的行为原则。

两个人之间友谊的建立,要看当事者是否觉得这个友谊的维持对双方都有益处。

如果双方感到友谊的存在使彼此可以获得好处,那么这种友谊的存在就会使得双方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得以继续。

婚姻上的“门当户对”就是一种典型的相等理论的具体体现。

2.强化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所接触的大部分社会刺激,可以分为酬赏性和惩罚性两种。

人们倾向于接触前者,并学习与此相应的行为反应方式,同时努力回避后者。

酬赏性刺激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感觉,并进而产生吸引,而惩罚性刺激则使人产生消极、不快的感觉,并导致对他人的厌恶。

通过条件反射的强化过程,任何和酬赏或惩罚相关联的中性刺激,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产生喜欢或厌恶之情,这也是成语“爱屋及乌”的心理基础。

正是酬赏性刺激的强化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不断加强。

3.得失理论

阿龙森得失律

 

二、人际吸引的因素

1.外貌吸引

2.邻近性吸引

3.熟识吸引

4.能力吸引

5.相似性吸引

6.互补性吸引

7.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品质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倾向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倾向

(一)三维人际关系理论(舒茨W.C.Schutz,1958)

包容需要

控制需要

感情需要

(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状态与自我暴露

1.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定向阶段:

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

彼此探索双方在那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关系。

感情交流阶段:

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

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2.人际关系的发展状态

零接触-单响注意-双响注意-表面接触-轻度接触-中度接触-深度接触

3.自我的层次

第一层:

最表面水平,自我情趣爱好

第二层:

自我的态度

第三层:

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第四层:

最深层次的、隐私方面

4.发展阶段与自我暴露

.

 

三、人际关系的破裂与防止

1.破裂的过程:

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

2.防止破裂的方法

必须懂得人与人之间不一致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预计冲突

学会移情

恰当处理冲突

3.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 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 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人际关系的自我测量

1.交往类型

2.人际关系建立能力

3.维持能力

4.不良交往行为

思考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哪些不良心理问题

第五节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交互原则

功利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尊重)

情境控制原则

真诚原则

社会交换理论

按照社会交换的观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们在发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酬赏:

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6类基本酬赏:

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

成本:

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

公平交换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个体会把自己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酬赏及付出的代价大概地记下来,并且特别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

对酬赏与成本估算之后,人们往往按照公平交换的原则行事。

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公平时,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

人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人际交往的社会交换机制也不同。

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个人情感的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

这一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增值交换过程。

而对于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一类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纯粹的物质利益交换意识要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而他们倾向于用物质价值来衡量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的得失。

这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减值交换过程。

二、建立与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1.建立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

移情

帮助别人

善于沟通(谈话符合别人兴趣、避免评论、积极反馈)

2.维持的方法

避免争论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理解别人

善于批评(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让别人保住面子)

3.改善的方法

提高沟通能力(自我意识、移情能力、社交技能):

敏感性训练与角色扮演

不断完善个人人格

思考

结合人际交往理论,谈谈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

结合人际交往理论,谈谈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